您好,请 登录注册

一部有关矿工生存状态的纪录片<八矿>

2003-10-26 05:02:09   来自: Neveronline (戰國)
  [这个贴子最后由neveronline在 2003/10/26 01:08pm 第 3 次编辑]
  
  纪录片《八矿》概要  
  2003年“第25届法国国际真实电影节”伊文思奖
  作者:晓鹏   片长:60分钟
  2003
  这是一部关于矿工的纪录片。“八矿”是山西大同的一个煤矿,地处山西大同一个偏远的山沟里。这里交通闭塞,空气污浊。在19世纪开始就有人在这里挖煤。近几年,更是疯狂地开采。这里除了煤,再没有任何可赖以生存的资源。。
  矿工们早晨下井,他们全部的工作在地下完成,直到晚下午5,6点、有的更晚收工。他们出来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洗澡。在昏暗的更衣室,不论冬夏,矿工们都是穿着破旧的棉衣,他们脱下一层层的棉衣。黑黑的脸和白白的身体,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在矿工们疲惫的脸上,除了麻木,和一双略显恐惧的眼睛。你看不到任何不满和抗争。
  澡堂里,陆陆续续已经有不少的人在洗澡。水池里满是黑色漂浮物,有一些矿工的小孩在水中打闹着。矿工们都很专注的洗着,互相并不理睬,也许澡堂就是他们的天堂。
  片中穿行巷道的小火车;令人震撼矿工;被破坏的河流;过度开发的煤矿;不停运输的汽车;火车;还有吹号的小学生……一组组的镜头,真实地记录了矿工艰辛,而又无奈的生存状态。
  “八矿”又叫“挖金湾”。这里有源源不断的黑色金子被挖了出来。100多年的开采,并没有使这里的人富裕。近几年,矿上的环境遭到极度的破坏,过度的煤炭开采至使这里的能源几乎枯竭,以前山上长满了青草和各种不知名的野花,河湾也是清澈见底。如今只有光突突的山头,和沿着河湾穿行的运煤车。由于煤炭枯竭,一些矿工们不得不下岗,失业。工作的人们也面临着生存问题。面对着恶劣的自然环境,和严重的缺水问题,有的人选择了逃离。留下来的人依旧唱着“团结就是力量…..”。
  

2003-10-26 13:05:05  Neveronline (戰國)

  图片
  

2003-10-26 13:05:18  Neveronline (戰國)

  2
  

2003-10-26 13:05:35  Neveronline (戰國)

  3
  

2003-10-26 13:05:53  Neveronline (戰國)

  4
  

2003-10-26 13:06:37  Neveronline (戰國)

  [这个贴子最后由房囚在 2003/10/28 08:21pm 第 1 次编辑]
  
  说明:
  计划本周日晚在北大电教放映
  敬请留意现象网站的最新通知.
  

2003-10-26 13:13:24  Neveronline (戰國)

  5
  

2003-10-26 13:16:13  Neveronline (戰國)

  <城市画报>
  晓鹏:我是矿工的儿子
  2003-10-10
  文>>陈蕾 图>>胡渝江
   晓鹏:1969年生于山西大同;1997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2003年纪录片《八矿》获“第25届法国国际真实电影节”伊文思奖。
   “因为我哥是矿工、我的父亲是矿工、我叔叔的孩子们也都是矿工。我们生活的地方就是个矿区,除了煤,再没有任何可赖以生存的资源。矿工是惟一的工作。”
   《八矿》获得了“第25届法国国际真实电影节”的伊文思奖。但是,晓鹏的“八矿”并没有拍完。
   “从2001年开始拍,然后是2002年,后来送到电影节的只是剪辑了素材中的一部分,现在还在拍,其实一直都没有拍完。八矿是大同矿务局的第八煤矿,从19世纪开始就有人在那里挖煤,‘侏罗纪’的煤已经采完了,下面就要开始采‘石炭二迭纪’的煤。能挖的煤已经不多,也就四五年了。”
   晓鹏说自己拍片子是创作情感的释放,绘画很难在一幅画面里表现所有的情感,但是使用DV,就可以获得更大的自由度。拍摄《八矿》其实是晓鹏第一次拍DV作品,没有讲究太多技术问题,用的根本就是自动挡,拿过来就拍。
   谈话过程中,我说晓鹏你肯定有“矿工情结”。他大笑。从少年时代学习素描开始,晓鹏画笔下呈现的就是一个矿工的世界,后来拍摄图片也是拍他们,再然后画油画,画的也是矿工。晓鹏1990年来到北京,其后每年回老家都会与这些矿工见面,《八矿》里出现的很多矿工就是晓鹏的老同学、老邻居。
   “我一直在想,如果有钱,我就要拍一部电影,场面要大,全是矿工。”晓鹏很认真地说。
   《八矿》的图像画面很节制,但与王兵在《铁西区》中的节制不同,拍摄者的情绪强烈的存在于影像里。晓鹏说有很多次,他拍着拍着就觉得进行不下去,眼泪就要流出来了。
   “我希望能表现我的那种感情,有人问我为什么不拍矿工在井下工作的场景。我说你只要看看他们的脸,看看他们洗澡的样子,你就可以知道那是怎样一种情况了。”
   在晓鹏家里看《八矿》的时候,他帮我们指出那些出现在屏幕上的老同学。如果不是选择了学画,晓鹏自己现在肯定也是个矿工,“这是毫无疑问的,因为我哥是矿工、我的父亲是矿工、我叔叔的孩子们也都是矿工。我们生活的地方就是个矿区,除了煤,再没有任何可赖以生存的资源。矿工是惟一的工作。”
   21岁时从矿区出来,晓鹏在大同上了一个美术大专,因为在那里学不到他想要的知识,学了一年就自动退学,来到了北京。晓鹏现在的桌子上有两张名片,一张上面只有名字和住址,另一张是被晓鹏称为“赚饭钱”时用的,他在上面的头衔是一间设计公司的艺术总监。
   上世纪90年代,晓鹏曾经多次报考中央美院,专业课一直都没有问题,考得好的时候考到第二名,最差也是五六名。但是文化课总是不过关,特别是英语,总差那么几分。最后干脆上了研修班。
   “其实这段经历对我的影响很大,因为在研修班里,相比较技法,它更强调的是创作。技术问题是要解决的,这个没有问题。但是解决了技术问题以后,你的思想问题可能就暴露出来了,你能从事什么类型的工作,其实是由你的个人经验提供的。”
   关于个人经验。《八矿》里有个很长的镜头是一个少年站在矿区空荡荡的街道上吹小号,运煤的蓝色大卡车从远处轰隆隆地开过来,然后一直驶出画面。
   晓鹏说那个少年是他拍摄过程中偶然遇到的。可是看见他就像是看见了过去的自己:摔瘪了的黄铜小号,吹一吹就要拔下吹嘴,甩掉管壁上的冷凝水。看《八矿》的那个下午,我们甚至还能背得出小时候运动会上配合小号的鼓点。
   我问晓鹏;你是否注意到矿区的孩子与大人面对镜头时的反应,反差巨大。
   晓鹏说:是。孩子们的好奇心表露无遗。但是大人却都神色麻木。或者说,他们不认为自己现在的生活存在任何值得拍摄的价值。整个矿区其实都在衰败,在矿上工作了30年的老矿工现在一天却只能赚4块钱。镜头里除了老人,中年人,孩子以外,年轻人很少,他们都已经离开。
   我们在晓鹏家坐了整整一个下午。摄影师给晓鹏拍照时,他突然想了起来,他说你喜欢猫吗?我们家其实是有一只猫的。它现在应该就躲在那几块画板的后面。
   我抓了一点猫粮走到那个墙角,终于看见了那只小白猫,整个下午它居然都躲在这里,没有发出一点声息。
  

2003-10-26 13:17:46  Neveronline (戰國)

  晓鹏获第25届法国国际真实电影节伊文斯奖
  http://arts.tom.com 2003年03月31日??来源:Tom 专稿??彭言
  法国真实电影节,25年来一直是欧洲最重要的一个纪录片电影节,25年来所选择的影片质量都非常高,每年由于法国和世界各地参赛电影越来越多,比赛更加激烈。电影节组委会成员每年从众多的影片当中发现了很多有天份有潜力的原创作品。为了继续真实电影节的工作,电影节组委会年复一年的努力让法国图书馆放映这些入选影片,特别是好的,没有找到正规发行渠道的电影,这些图书馆有正规的电影院,免费放映这些电影。3年来每年十月“纪录片电影月”为公众提供另外一种观看这类影片的机会。法国真实电影节评审团,通过这种形式来弘扬非商业化电影,让这种电影语言,这种电影表达方式,成为我们文化传统的一部分。
  1979年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建成不久,就举办了首届法国真实电影节,从那时开始社会性的电影就得到重视,法国真实电影节捍卫社会的真实性,通过真实电影这个独特的视角,使我们有了一个真实看待世界的一个窗口,在现实生活中许多真实的东西已被掩盖,很多真实的东西已从我们眼下溜走,这样下去的话生活的假象会扰乱我们自然的生活方式。真实电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看世界的方法,通过导演的天赋反映出他们对社会的感触,对日常生活的关注,实现我们的理想,以及我们周围一些人的希望。
  三月的巴黎,阳光明媚,气候温和。第25届法国国际真实电影节于3月7日——3月16日在巴黎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举行。晓鹏应邀参加了这次电影节。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都欢聚在艺术之都巴黎。同期在蓬皮杜艺术中心举办的有一个法国艺术家NICOLASDESTAEL回顾展,一个多媒体艺术家PHILIPPESTARCK个展,和现代艺术陈列展,蓬皮杜中心热闹非凡,每天观众有上万人之多。
  电影节影片在蓬皮杜的三个电影厅同时展映,1号电影厅容纳约500人,2电影厅号容纳约100人,3号电影厅容纳约200人,展映厅经常爆满。法国人除了是剧情片的影迷,同时也热衷纪录片,中国入围的作品有两部,一部晓鹏的作品《八矿》,另一部是台湾导演黄廷辅的作品《指日记》。晓鹏的作品《八矿》安排在13日在蓬皮杜艺术中心的1号大厅放映。当时能容纳500人左右的大厅座无虚席,巴黎的观众对艺术很关注,一张电影节门票45元人民币。
  本届电影节主题是“人类学、社会学”。参展影片题材丰富,有拍摄巴勒斯坦中东问题的、有拍摄毒品的、有拍摄宗教信仰的、有拍摄导弹的,有自然灾害,也有出租车司机、等等……拍摄方式各种各样,其中有胶片拍摄的影象质量非常好,大部分是录象带,20%的作品用了DV,有的用DV拍摄后又转胶片。
  晓鹏的作品《八矿》获国际竞赛单元的伊文斯奖,此奖是用已故纪录片大师伊文斯名字命名的,以纪念伊文斯导演在纪录片领域里的卓越贡献。
  电影节工作人员热情、认真、周到很有条理的工作,使人感受到了他们对艺术的尊敬,电影节操作到位,有艺术交流有文化单位赞助又有门票收入,进入了良性循环。比较遗憾的是中国参加交流的影片太少,希望我们以后也可以办这样规模的电影节,至少有这么多数量的国际影片来到中国,丰富我们的视觉。
  《八矿》的前身是《水池》主要纪录矿工下班去洗澡,这个片子不断延伸,拍摄了好多水池以外的的矿工生活,素材多了以后,就成了“八矿”。《八矿》是我的家,20岁以前我生活的地方,那里的一切对我来说是那么的亲切自然,矿工们是那么的真实,过去矿工是我绘画的主要素材,使用影像我的情感得以更充分的表达,对于我来说,矿山是一份难以割舍的情感和依靠。每次我走进他们,心灵总有一份震撼。
  《八矿》是一部关于矿工的纪录片。“八矿”是大同的一个煤矿,地处大同一个偏远的山沟里。这里交通闭塞,空气污浊。在19世纪开始就有人在这里挖煤。近几年,更是疯狂地开采。这里除了煤,再没有任何可赖以生存的资源。
  矿工们从早晨下井工作,直到晚上6、7点钟收工。他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洗澡。澡堂其实就是一个旧水池改造的。在昏暗的更衣室,不论冬夏,矿工们都是穿着破旧的棉衣,他们脱下一层层的棉衣。黑黑的脸和赤条条的身体,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在矿工们疲惫的脸上,除了麻木,和一双略显恐惧的眼睛。你看不到任何不满和抗争。
  澡堂里,陆陆续续已经有不少的人在洗澡。水池里满是黑色漂浮物,有一些矿工的小孩在水中打闹着。矿工们都很专注洗着,互相并不理睬。
  片中穿行巷道的小火车;发牢骚的老头;喝酒的年轻矿工;被破坏的河流;过度开发的煤矿;不停运输的汽车;火车;还有吹号的小学生……一组组的镜头,真实地记录了矿工艰辛,而有无奈的生存状态。
  “八矿”又叫“挖金湾”。这里有源源不断的黑色金子被挖了出来。100多年的开采,并没有使这里的人富裕。近几年,矿上的环境遭到极度的破坏,过度的煤炭开采至使这里的能源几乎枯竭,以前山上长满了青草和各种不知名的野花,河湾也是清澈见底。如今只有光突突的山头,和沿着河湾穿行的运煤车。由于煤炭枯竭,一些矿工们不得不下岗,失业。工作的人们也面临着生存问题。面对着恶劣的自然环境,和严重的缺水问题,有的人选择了逃离。留下来的人依旧唱着“团结就是力量……”。
  

2003-10-27 08:58:18  我爱小鱼 (北京海淀)

  朱哥,,论坛怎么不能输入阿拉伯数字啊??好多重要的数据都没有啊!!
  

2003-10-27 10:34:57  Neveronline (戰國)

  可以输入,有点问题。可以重新编辑一下就可以出来。
  

2008-12-05 11:32:17  gogo

  这片子在那有下载啊?想看一看!
  

2008-12-05 15:07:14  卢志新

  我说,独立电影就多买正版吧,别总是下载盗版哈。。。。
  

2008-12-16 20:58:19  S.Dummy (北京)

  有正版吗?
  

2010-09-08 22:21:09  kokolo

  这部片子有买吗
  

2010-09-10 14:39:12  鼠。。 (AV界耀眼新星导)

  我觉得弄个旅游团可以带大家直接来体验生活,要拍记录片的多交费
  

你的回应...

请先登录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电影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