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引用“稻电影网”补充一些文字内容

2009-06-09 13:07:15   来自: secondtext(毛晨雨) (沪湘黔)  评论 神衍像
  我想说的是:没什么人关注这样的电影,这真是个错误。这样的影片除了提供了潜在的处境(迟早一天它将被作为地区内部冲突和变动的参考文献样本)……有很多想说的话,却不知要说哪些?
  
  
  作者回到自己的故乡,参与到族群生活中,通过诗学和政治学行动,努力营构一座庸常小村落的历史神话谱系,并试图令其历史地生发电影。
  作者以族民和书写者的双重身份,对仅仅11户村民、20余人组成的"细毛家"进行了考古学式的观察,发掘它的内在讯息,写作了细毛家的历史和神话;同时,作者创作了几类物件并将其置入族群中,考察物件在族群生存语境中释放出的特殊意味及与之对应的独特宇宙观。
  作者试图构造关于自我的英雄主义诗篇,如同作者电影行动的口号:"我在哪里,哪里就有历史。"目前,主体自我意志严重的缺席于当前历史的写作语境,而"我活着"必然是关于自我生存体念的重大事件。如此,我试图携带平庸的族群参与到生动的历史写作中,细毛家虽处历史的暗瑟地带却与历史写作在诗学上交融。如此,细毛家的庸常正在步入历史写作的中心语带,并释放其强悍与独特的自我文明象征。
  《神衍像》与历史文本《九歌》在写作格式上对称,可视为对细毛家的一次严格的历史形制上的确立,如同墓穴形制。细毛家的族民终将死去,但愿遗留下来的不止于尸骨,还有属于细毛家的名为《神衍像》的自我英雄主义的电影。
  

2009-06-09 14:04:14  secondtext(毛晨雨) (沪湘黔)

  重寻愚昧和暴露的开始,
  再怎么遮掩都无法隐蔽,
  无特立独行有愚痴暧昧,
  这一切选择源于无智慧。
  无智慧也。
  

2010-10-08 12:39:04  雅典的老王

  作者电影行动的口号:"我在哪里,哪里就有历史。"
  
  有意思,不知典出哪里?
  

2010-10-08 12:48:08  雅典的老王

  片子看了一遍,没看懂。看看这文字,还是没看懂。这可咋整?
  
  片子想法让人看不明白倒情有可原,但是影片的介绍咋也这么玄妙呢?我想导演是不是把整个影片和所有与影片的相关东西都整体上视作了一次行为艺术,然后让我们看到纪录片如何被调戏,当然被调戏的还有观众和电影节?哎呀,这是我能想到的唯一的解释了。
  

2010-10-08 17:26:52  secondtext(毛晨雨) (沪湘黔)

  干嘛非要定型“纪录片”得是个什么样?干嘛类型非得分得那么清楚?我非常奇怪的是为什么总有人告诉我“只有这么做,不能那么做”。
  
  我觉得你的定型化价值模式(但愿不是总体性需要)是有问题的,有问题唉……
  

2010-10-08 19:54:11  雅典的老王

  呵呵,一下子把导演鼓捣出来了。本来特想知道别的看片的人是啥感觉:)
  

2010-10-09 10:40:41  雅典的老王

  让人看不懂的片子,可能是很好的片子。让人看不懂的文字,可能是很好的文字。
  
  当然也有别的可能。
  
  我希望看到那些看过片子的人的看法。
  
  导演本人的真的就无所谓了。因为我相信,他所能做的只能是遮蔽和掩盖,而不是一种真正的有意义的交流。这在他前面的回帖中已经可以看出一二了。
  

2010-10-11 18:09:53  数学系研究生熊M

  这部影片对萨满教的描写有真实感得让人吃惊
  
  中国城市中的萨满教信仰是如何消失的,我不了解
  但我能想象,城市中的人们不愿意认同萨满教、不愿意承认这曾经是自己东西的心情。
  在我看来,导演在探索某种集体的记忆
  他记录的那种萨满教信仰,可能只存在于很少的一部分地区
  但类似的这种集体的记忆应该有更广泛的存在
  
  以前的日本,可能也有条件做这个导演做的这样的工作
  但现在应该不能了,我甚至很羡慕他。
  
  作家村上春树曾在访谈中说:" 把许多人的误解收集起来,差不多就能得到正确的理解"
  雅典的老王的看法使得我们向正确的理解近了一步,
  我想,我的看法使得我们又近了一步:)
  

2010-10-11 23:35:46  雅典的老王

  先得感谢数学系研究生,我一直想知道别人看这个片子的感觉,你所关注点是我所没注意到的。
  
  之前小鲁、老卢都向我推荐过这个片子,小鲁的文章也挺到位。但是我一直比较注重第一次看片的感受,在没有任何人的任何评价之前。我在看片之前一般也不看导演阐述,我觉得这些会让我对文本产生自觉不自觉的“先入之见”。
  
  我有点迷惑为什么我自己的感受和其他人会如此的不同呢?顺着别人的思路,确实有说得出的道理。但是为什么片子没有让我感受到?是因为我只看了一遍的缘故?电影电视不就是一次过的东西吗?如果要随看随暂停才能看懂,要看几遍才看懂,那是什么?
  
  另外上面的导演阐述,因为抓得住,似乎问题更多。
  
  “作者回到自己的故乡,参与到族群生活中,通过诗学和政治学行动,努力营构一座庸常小村落的历史神话谱系,并试图令其历史地生发电影。”
  
  
  这个“历史神话谱系”应该做和理解,这是“营造”出来的吗?以前我曾经写过这样的意思,就是纪录片不是对于现实的发现,而是对于现实的创造。但是当时我很清楚地做了个限定,就是这个“创造”是对于意义的创造,不是对事实。意义不在场,是创作者的创造物。但是如果说历史事实都可以发明、创造,这个可就有点荒谬了。不知道这里面有什么其他深意?想了半天没想明白。后来想想,豁然开朗,这一定是导演的行为艺术。文本内部是一场行为,形成文本后,这个文本的遭遇又是一场行为。所以我说,导演在调戏纪录片,调戏了电影节,当然也调戏了观众。
  
  
  “主体自我意志严重的缺席于当前历史的写作语境”
  
  当代历史哲学对传统史学说津津乐道的客观、真实的表象戳了个洞,让我们看到下面其实还是隐藏着写作主体的意志。但是这和我前面说的一样,只在对史实进行阐述的层面存在,而不是事实本身。不能说为了张扬历史写作主体的意志,就 编出一个或一系列历史事件。那是文学,不是历史。就这个片子说,创作者搞的几个瓷器还是什么物件,真是对影片本身的一种讽刺。所以我想最好还是认为这就是一次行为,千万不可当真。
  
  前面说的都是导演阐述里面的问题。片子本身没传递这么清楚,也许还是跟片子的表达问题有关。
  

你的回应...

请先登录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本评论版权属于作者secondtext(毛晨雨) ,并受法律保护。除非评论正文中另有声明,原创评论采用创作共用(署名·非商业用途·保持一致)协议发布。转载评论(包括blogger转载自己的作品)以来源处的版权声明为准。

影片信息 . . . . . . (回到影片页面)

片名:
神衍像 
导演:
毛晨雨 
编剧:
 
上映年度:
2009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 
主演: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电影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