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寻找智美更登》主创介绍及访谈录

2009-08-06 19:41:31   来自: fanhallfilm
  

  影片摄影/美术 松太加
  松太加, 生于安多藏区, 先后就读于青海师范大学美术系、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 , 现为专业电影摄影师美术师。
  1994年开始从事绘画创作,主要有《生命系列》、《红色系列》等五十余幅美术作品。
  油画《圆》(生命系列之五)于1998年荣获艺苑杯书画篆刻大赛一等奖;
  油画《昨天与今天》(红色系列之三)于1998年荣获青海省美术教师绘画大赛三等奖。  
  
  2002开始电影创作,主要作品有:
  《静静的嘛呢石》(DV短片)       美术;
  《草原》(35mm彩色故事短片)    美术、副摄影;     2004年
  《最后的防雹师》(纪录片)      摄影之一;      2005年  
  《静静的嘛呢石》(35mm彩色故事片)   美术。       2005年
  《家园》       剧情短片   导演,摄影       2006年 
  《噶托大法会》     (纪录片)   摄影师        2007年
  《华容道》        剧情长片  摄影师        2007年
  《桑耶寺》        纪录长片  摄影师        2008年
  《寻找智美更登》     剧情长片  摄影师        2008年
  《名寺高僧之五台观音洞》 纪录短片  摄影师        2008年
  《名寺高僧之普寿寺》   纪录短片  摄影师        2008年
  《回头又见夕阳红》    剧情长片  摄影师        2008年
  《巴颜喀拉的雪》     剧情长片  摄影师       2008年
  
  
  摄影的灵感来自藏族世俗绘画
  
  Q:《寻找智美更登》的镜头语言很有特色,基本都是远景,几乎没有特写,而且镜头不时会出现停滞,这样的影像风格是你预先设计好的吗?为何会选择这种比较有距离感的镜头语言?想要追求一种怎样的视觉风格?
  A:关于影像风格我没有预先设计。第一次读剧本的过程中强烈感觉到里面有一种贴近那片土地的生活质感,当然这和我自己的身份和成长经历也有关系。虽然这个故事的多半是虚构的,但我看来仍然很生动,每个人物及场景处处散发着一种质朴的生活气息。后来和导演沟通时,他不想拍成一部一味地追求以还原生活真实为目的电影,他很想通过这个电影来探索一种属于东方式的影像语言。为此那段时间我们参考对比了很多东西方的片子,希望从中得到一些启示。后来又翻阅了很多藏族特定历史时期的壁画和绘画作品,结果从藏族世俗绘画的美学中得到了很多启发。这类绘画不像西洋绘画一样注重透视和比例关系,而是追求神态和细节的完整性。虽然这种观念是建立在朴素的审美基础之上的,但还是有一种东西让你感动,为此确定以全景呈现出来的那种完整感作为主要的影像语言。虽然这个想法对于当今多数电影观众已经成形的美学观念和快餐式的视觉消费方式很有挑战性,但导演还是坚持了自己的选择,特别是在当今以影像拼帖或视听刺激来取悦观众的时代,导演的魄力和坚持难能可贵。   
  
  Q:片中有很多关于《智美更登》这出戏的镜头,有表演的,也有学校学生在学戏的,在处理这种戏剧舞台镜头的时候都做了哪些处理?你希望拍摄出来的《智美更登》呈现出一种怎样的效果?
  A:其实不必为了表现某个戏剧内容而刻意追求一种处理方式,我想导演的意图也不是这样。每个人物在演出过程中觉察不到舞台与观众的界限,戏里戏外的区别,这就是打动你的地方。为什么还要用刻意的方式来打乱它呢?我呈现的就是这样的状态。
  Q:因为影片的主题是寻找,所以影片场景变化非常多,这是不是给摄像带来了一定困难?拍摄中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A:这是一部以寻找为主题的公路电影,场景的变化非常大,但场景的变化不是最大的困难,最大的困难是变化莫测的高原光线,再加上多半是车戏,几个主要演员的皮肤又比较黑,窗外的光线又是那么刺眼,没有拖车,没有大功率的灯光,解决反差是最大的挑战,数字机最大的弱点也在这里,所以这些让我至今还想起来感到后怕。但现在成片呈现出来的影像效果还可以,没有什么致命的缺点。
  
  Q:有哪一场戏是你感觉比较满意的?为什么?
  A:从艺术角度考虑全片都比较满意。至于技术方面,在那种条件下完成的车戏还是比较满意的。
  Q:你作为摄影的同时还是本片的美术,在美术方面影片都做了哪些比较独特的设计?片中很多地方都体现出一种传统与现代的相互冲击,在美术上也体现为很多小细节的设计,这些设计是源自真实的生活还是刻意为之?在美术上你觉得主要的困难与突破在哪里?有没有采用一些比较独特或者珍贵的道具?(比如智美更登的戏服)
  A:这个故事是当下的一个故事,所以没有必要刻意为了强调美术设计而设计什么,那里的场景那么的自然,那么的有生活感。全片都是实景拍摄,但场景的选择上我和导演下了很大的功夫,去了藏区很多地方。被我们采纳的场景因剧情和调度的需要都做过一些细微的调整,但不会留下丝毫雕琢和刻意的痕迹。我觉得困难和突破也在这里。采用的独特或珍贵的道具就很多,都是一些很有年代的东西,很多东西都是我第一次看到。
  
  

  影片录音 德格才让
  德格才让 ,藏族,来自安多藏区,先后就读于北京电影学院录音系、西北民族大学藏语言文学系,文学学士。2000年开始音乐创作及制作,创作并演唱《故乡》等二十余首歌曲,荣获二十一世纪校园优秀歌手等多种奖项,业余为网络及专业音乐杂志撰稿。现为音乐制作人、音乐撰稿人、电影录音师。
  
  2004年开始影视创作活动,主要有:
  《燃情香巴拉》(电视电影 2004)原创音乐;
  《最后的防雹师》(Discovery纪录片 2005 )原创音乐;
  《静静的嘛呢石》(35mm彩色剧情长片 2005)词曲 演唱;
  《静静的嘛呢石》(35mm彩色剧情长片 2005)录音助理;
  《健和纤梅》 (广告动画2006)原创音乐;
  《电梯》   (剧情 短片 2006)编导、录音、原创音乐;
  《鸭子和大雁》 (35mm 彩色故事片 2006)录音助理;
  《米拉籽籽》 (动画故事短片 2006)原创音乐。
  华容道》(剧情长片2007)副录音、原创音乐。
  《噶陀大法会》(纪录片2007)录音、原创音乐。
  《桑耶寺》(纪录长片2008)录音、原创音乐。
  《寺高僧之五台观音洞》(纪录短片2008)录音、原创音乐。
  《惠普空调》(广告短片2008)录音。
  《寻找智美更登》(剧情长片2008)录音。
  《巴颜喀拉的雪》(剧情长片2008)录音、原创音乐、演唱。
  
  生活化的声音最出彩
  
  Q:《寻找智美更登》是否是全片采用同步录音?片中很多的场景都是在比较开阔的场地上,是不是给收音带了一定的困难?
  A:《寻》为了保持非职业演员的最佳状态全片进了行了同期录音,片中有大量的全景和长镜头,的确为录音带来了困难,但这不是最大的困难,最大困难是车戏。车戏原本想用另外一辆车拖拍,为了保持车内外的的动效和演员情绪,最终决定还是放弃了拖拍,所以增加了录音工作的难度。车戏中有5个演员在车里,每个人的情绪反差都不一样,有时还有即兴的水词,因为我在车顶录音,无法监视演员的举动,加上车戏是在青海出名冷的泽库草原等地拍的,使6路声轨录音时手冻的有点木,为此我后来专程回家去带我的藏袍。相信即便是有经验的录音师也对此非常棘手,加上是藏语很生活化的对白,如果不懂藏语还真很难完成这项工作。
  
  Q:影片在录音方面遇到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A:非职业演员的表演问题,虽然表演很质朴生动,但是因为没有表演经历往往会拖延拍摄进度,加长录音工作时间。《寻》中我将声音录在硬盘录音机上,当时只带了2块CF卡,一般一天的录音工作量也够用,但是如果有平凡的NG,则无疑加大录音工作时间,只能将CF卡上的录音数据拷在笔记本电脑上,然后轮换使用。我记得《寻》中录音最难忘村子里演藏戏团长的多杰的一个镜头录了142条,问题是142条后也没过,最后实在没办法就重新找了个演员。如果每个演员都这样,我想录音工作量不但加重同时也会增加工作人员的情绪,但非职业演员的生活质感,专业演员是无法比拟的。
  
  Q:影片结尾处女孩唱得歌非常动听,这个是同步录音么?还是在后期补上去的?是演员自己唱的吗?
  A:影片中蒙面女孩的歌是同期录音,但是我们追求更好的效果,在现场找了另一个演员(本身是民歌手)听梦面女孩的回放进行ADR补录,并非后期补录。《寻》中其实还是有很多动听的歌,对于每个人的感悟是不一样的,这就需要大家慢慢去寻找。比如:智美更登施舍三个孩子的藏戏,虽然是在拍戏,但是小男孩的演绎打动众人,有不少主创潸然掉泪。
  
  Q:影片的录音在很多时候显得比较生活化,是故意要追求这种比较自然的录音效果吗?
  A:这主要基于整个片子的基调,因为影像不是唯美路线,而是非常的具有生活质感,也是《寻》没有配乐的原因,《寻》的声音已经很丰满和出彩了,如果再配乐就是多余,其实大家看到的生活化是做了很多的工作去实现。《寻》杀青后,其他工作人员都回去了,我留下一个礼拜专门去补捉这些生活化的声音素材。
  
  Q:在片中有表演《智美更登》这出戏的场面,在录音上是否经过了特别处理?
  A:没有任何处理,原汁原味的同期声音。车戏有一点点处理,因为演员的情绪波动非常大,适当的调整了一下,即便是这样也是极小的调整,如果多了就会丧失非职业演员的精彩之处。
  
  感谢导演万玛才旦提供本访谈录
  

你的回应...

请先登录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