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海峡影展关于《马乌甲》的讨论

2009-08-21 11:54:40   来自: 长川  评论 马乌甲
  2009『海洋·时光』大学生原创影像展(http://straitfilm.blogbus.com/)
  主题论坛于五月二十二日下午在厦门大学举行。会上放映了《马乌甲》,其后嘉宾、观众就《马乌甲》展开了“短片创作者如何制作第一部长片”的讨论。
  ----------------------------------------------------------------
  
  Z:张献民 Y:阎立峰 H:郝建 Q:大众 M:《米萱的赛拉味》主创 K:《青春之秘》主创
  
  
  教授和观众以及主创对《马六甲》的讨论
  
  Y:您看《马乌甲》这部片子整体上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呢?
  
  H:导演在运用影响语言表达情感方面是特别专业的,这个片子同时也带有独立电影的一些特征,就是节奏比较慢。他好多信息是通过一些大量的细节来表达出来的。他用的一些象征手法和细节等等在影像语言方面是无可挑剔的。这部片子就情节来说还是完整的,但是当我看到结尾时就感觉有些突兀。 因为我们都知道,一个完整的片子需要有一个完整的故事。故事它是要制造一个冲突的,这个冲突可能是人和环境的冲突 或者是人和人的冲突。这个片子从表面上看是一个小孩和他刻薄虚伪的母亲之间的一些冲突,但我总觉得导演似乎有安排什么巧妙的手法在里面,用母亲在喻寓些什么东西。
  
  Q:这部片子是取材以纪录片的形式来拍的,还是写好剧本之后拍摄的呢?
  
  H:这是以一个小说为蓝本的,它是一个剧情片
  Z:赵晔在拍摄《马乌甲》之前制作过一部《保温瓶》。他是北方人,居住在深圳,父母一辈从北方移民到这个地方,大概在毕业后两年后制作了第二部电影,也就是现在看到的这部《马乌甲》, 画面拍的时候并不是2.35的,而是用黑布条遮过的。 拍摄的时间很长,拍了三四个版本,后期也用了很长时间做光线、色彩和声音的工作。但是外国人普遍不理解,就是它的制作方面一些致命的缺陷,关于人性合理性的问题。这几年随着中国独立电影的发展有不少作品是老外看不了的,至于有没有在国内放映的价值,在老外那边没有一个准确的评价。《马》用了20万人民币——现在用了100万做了一部新片,是一个通过许可的数字电影。
  
  Y:张老师除了评价剧情之外,能不能给马六甲打打分呢?
  
  Z:看这个片就能知道肯定是个年轻人做的,因为他的好的地方和坏的地方反差非常强。就是刚才阎老师说的,它反映了少年人的生活的体会,他作为一个生活在深圳原籍北方的人,对亚热带的生活方式有一种感觉,对亚热带人的生活、风景、人文植被 ,是有自己特有的感觉的,他通过与摄像的合作把这种感觉很好的传达出来了。然后就是对人情世故和人伦的理解也显出年轻。
  
  H:讲到他片子里让我觉得最好的段落就是初恋那段,但那确实不是片子里最主要的东西。这其实和《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有相类似的地方。是反映当时台湾的整个社会现象。
  
  Q:我想请问教授这部片子在剧情上的什么硬伤以至于他在国外不被认可和赞赏呢?
  
  H:他在人物逻辑方面,要是顺着这个人的性格发展,按照常理到不了杀母那一步。就是说结局杀他妈妈那笔太硬了。后来我问了原本的小说内容,原本小说里介绍的那女人是他养母,如果电影里把这层关系表现出来的话会更易于让观众理解。
  
  Q:我个人认为小说可能更注重于用语言去描写,可能更会把人物的内心和很多东西表现的很充分。我看电影的时候会用感觉去触摸这个电影,所以不会去关注它是否合理,是否按照正常的伦理,而是被导演所带给我的感觉抓着走。像青春那段我就觉得很平常,因为大家都这样平凡地经历过,反而是他与母亲之间的关系会让人觉得很真实,他也是以主角的心态去体会那种摩擦,他自己也会觉得很生硬,因为他自己根本也不懂得要如何去表达内心的那种感觉,所以他所表达的都是一些最原始的东西。这种东西也许不一定符合伦理,它本身对少年的这种心态很难有一种反映。但就是这样原始的表现手法却让我觉得很真实,人生还有很多关系是特别残酷的,而且以一个少年的心态来面对这样一个特别残酷的现实和生硬的摩擦,所以觉得这样的电影应该用感性去理解。
  
  Z:在传媒大学放的时候同学们的反映是褒贬掺半。反对的认为有些基础点的问题是他所有的优点无法掩盖的,传媒大学的同学是不太艺术形态挂帅的。
  
  K(柯子建):音效的部分和镜头的咀嚼很认真,但是传达的故事让我觉得有问题,就是讲故事用很长的镜头。他很认真,但是觉得用的镜头不够准确。他有呈现马乌甲个人的世界观,但没有让我看到那个社会环境的普遍性或者说是他的一个能动性。我觉得独立电影不代表只是少数人能看懂,独立电影是因为资金有限,但是我想做我去做,并且尽力将它做好。 我是学艺术电影出身的,很多人会有一个盲点,认为拍得看不懂就是好电影。不是那样的,好电影是可以让人看得懂,其实影像、艺术、 电影是共通的,某一个点到了便能抓住人心。而不刻意放个长镜头让大家看。我看了久了,不太清楚,于是我就靠想象,每个人都会形成不同的想象和感受 。但是传媒的东西不能只是靠给人感受而已。它需要与人沟通,需要在拍之前设想好受众在看片的时候会被引导到什么方向,而没有设定好预期目标的电影等于只是一个烟雾弹。片中传达导演世界观、主角的世界,都OK! 但是如果再加入整个大环境来给予观众普遍的感受性的话,电影会更完整。就像刚刚提到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就算你没有去过台湾,但你仍然能从中感觉感觉到台湾,感觉到它的生命力跟感动力,以及独特性,就因为它有对社会大环境做了个很好的交代。像《马乌甲》这部片子,这个故事可以发生在美国或者长崎都可以,它没有完全呈现出独特的背景。
  
  
  M(米萱的赛拉味主创女):我看片的前20分钟几近睡着,直到他杀他母亲那一幕的时候我才完全入戏。但我觉得影片如果是要表现一个因为长期压抑的性格终于爆发而犯罪的话,完全没有必要拍到94分钟,有太多的长镜头让人觉得晦涩枯燥。但影片打动我的一点是他的人物对话、人物的质感是很真实的。 我觉得我在看电影的时候是没有带着对作品在表达什么,或者拍的技巧如何等方面的预期气看电影的。所以以一个电影制作者的角度去看的话,可能会更注重它一些画面的剪裁或电影语言表达是否到位。但如果纯粹地以一个电影观看者的角度去看,会更容易地融入到影片中。
  
  K(柯子建):我觉得片中想要以旁观者的角度去描述主人公的世界,所以有一些长镜头会让我觉得太刻意了,有点像做新电影的感觉。像李安的《断背山》的镜头就很自然均长不着痕迹。但显然作者在这方面的功力还不够。我觉得视觉给人带来的影响是很大的,这部分如果做得好观众就会沉浸在其中,如果做得不好就会变成一种矫情。
  
  Z:这个作品中典型地体现出两难,像赵晔和他的班底以及他们的能力在两年内是可以马上开公司然后赚钱拍电影的。他们的这些能力和才华是能够在电影中看出来的。一定程度上来说这些人对自己的作品的完成,从短片向长篇的发展上体现出一种能力。但是他另外一种能力就会体现出缺失。可是这些东西是带有普遍性的 ,也就是一个25岁26岁的人,怎么要求他具有全面的能力。张艺谋到了九几年拍的片,还被评价为视觉太好,人文太差。就是视觉派的作者他比较容易做一些作品,但长度一拉长,叙事和人文的弱点就都抖出来了。当然也有反过来的情况,剧本写得特别好,但是视觉放方面并不突出,这样的作品赚不了钱。所以这也是一个挺两难的问题。我们今天讨论的主题是如何从短片做到长篇。这在过程当中,视觉、叙事是不是都要依赖的,但是对于一个二十几岁的人来讲需要全面发展那几个方面需要注意,但是我觉得这太理想化了,因为创作者学习不同的学科都会有自己的一个偏向。
  
  
  H:我对《马乌甲》的感觉就是导演非常有才华,我觉得他迟早能出来。我觉得做电影第一层是在美学上的策划,每个观众都会有自己的感受。但是我们肯不肯遵守这样一个原则,就是拍剧情片的时候拿故事和观众对话。这是一个功力和认识的问题,也一个是独立文化和商业主导文化之间构成一个什么样的关系的问题。它区别于主导文化的主旋律的一整套的叙事观,我觉得它是区别在对待人性的方面看法。我觉得他在这方面用的太生拼硬凑了,就类似刚才台湾导演说的有做新电影的感觉,要考虑到日后发展是否该摆脱这样一种模式。
  
  Y:我给片子提个建议,从新闻的角度切入,我觉得这个片子是从小孩子的视角去描述还是合理的,但是在母亲的塑造方面有缺乏。刚才有人说这片在历史环境的真空中,但是就像撒士比亚的戏剧都是在历史环境的真空中,但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更加注重人性的普遍性。电影需要让观众能够理解。
  
  短片独立电影如何成功地向长篇电影转型?
  
  Q:我想问下张教授短片独立制作者在往长篇发展时都会体现出一个硬伤,就是缺乏社会大背景,那在成为步入正轨的成熟导演之前要怎样很好的把社会大背景融入到电影当中呢?
  
  Z:实践中的典型情况是——他上学时拍周围的东西,比如在厦大,他可以拍对面的鼓浪屿,但他没有足够的资金去拍鼓浪屿实地拍摄。他就在厦大的海滩,找几个同学,拍拍电影。学生主要拍的有两个方向——青偶(青春偶像片)和青打(青春斗殴片)。一个女孩做的方向,一个男孩做的方向,这些都不长,大约10分钟,20分钟,30分钟,再长就不行了。所以在过去十年普遍情况之中,不少人解决这个问题的方式,是他找到另一个东西,他需要到一个接近他的故乡的地方去,用2个月的时间把那个东西给想出来。这是一个人文和人性的话题,他上四年学,必须把视觉的问题解决。拍完的东西单讲声音和画面,没有任何人想看。人文的问题不能在校园期间都能得到解决的。剩下的就是钱的问题,这是另一个话题。但我说的故乡是一个满牢靠的东西。你人性的东西不足,对人的理解比较薄弱,然后叙事又没有大的构架。就像一些短片的作者,他就在他的周围讨论了半天,拍的还是老乡。比如老乡来厦门上大学,他的困扰。如果他要拍大的故事,他还是要回江西去,在那个地方去体验那种原始的纯正的东西,然后跟所有的人聊。做20个采访,根据采访,把大的故事给做出来。这就是所谓的寻根。这是在过去十年比较经常出现的一个情况。但肯定不是所有人都这个样子,肯定也只是一小部分人这样做。
  
  H:我说点跟张老师有一点补充和辩论。就我看到的第一层的问题或是更普遍性的问题,我觉得不是人文问题、社会认识问题。首先,你要面对讲故事那一套,就是汉语的语法,主谓宾、定状补。就我看到的更多片子不是没话可说,而是不会或者不肯用故事来跟我们的观众对话。我也给个不靠谱的、八卦式的,从我来说非常真诚的建议,就去把那个《猫和老鼠》多看几遍。现在我跟我的学生讨论故事,就是从猫和老鼠开始的。首先,我们要掌握猫和老鼠,之后才是《南京、南京》、《无极》的问题。
  
  M:我觉得一个导演在拍片的开始就要以一个非常真诚的态度去跟观众交流,我觉得他能把这个电影做得更好,是从个人的体验出发。如果他连自己都要无法打动的话,如何去和观众交流?我觉得电影应该更多地从他内心出发,觉得他这点做得还不够。
  
  Z:我觉得真诚不真诚这东西是外在的,我们很难单单从电影里去看作者真诚不真诚,也有很多作品把创作者感动的一塌糊涂,别人一点都不感动的,这样的作品也非常多。
  
  独立电影到底是什么?
  
  M:我想和后面同学的想法交流一下,我不太赞同导演可以不按照一定的框架去导戏。或者不让大家按照预期去想,我觉得电影与别的艺术形式不一样,它不可能完全的感性。它在前期的创作、拍摄和剪辑的时候,一定要有理性的参与,否则就做不出来。它不像绘画,不像音乐,可以完全感性地投入。当你完成之后,别人会有好或者不好的评价,如果得到不好的评价,我可以说你是不了解我。但是我觉得电影,从你开始写、拍 都是很多人一起参与的,如果你一直处在很感性、不按预期的状态下去做,这个难题太大了,而且在剪辑的时候会带来无穷无尽的难题和后果。我觉得故事可以具有新鲜感可以跳脱出传统的框架,但是导演一定要很清楚他自己要讲什么,我不觉得导演可以执意地按照自己感性的想法走,因为你是有一帮人在支撑你、一帮人在帮助你,你用的是一帮人的能力和才华而不是你一个人的。
  
  Q:我觉得我们应该从观众的角度出发,如果一部影片没有了观众的时候,这部影片存在的价值就没了,这才是最本质最根本的东西。而不是导演想要什么感觉,想要阐述什么故事,我觉得观众是这个电影的受众,是由他们在决定电影的好坏。我觉得独立电影不应该是一个主导,它是往往因为没有足够的资金,那么我们换一种方式去拍,可能会拍出新的效果,我们不用花那么多钱,我们一样可以拍出好电影,我想这就是独立电影非常重要的一个价值。但是现在往往包括国际以及中国政府对独立电影跟风的评价,觉得独立电影的特征就是“慢!长!看不懂!”我觉得不应该。而是要做得让观众觉得独立电影很好看,这样独立电影才会有它长期的发展。我觉得拍片子还是得从短片做起,能把这个故事讲得非常的好,风格和视觉上也非常出彩,之后才去考虑长篇的问题。然后把长篇的故事说好,故事能说好了以后才去想长篇的视觉上的问题,这个东西是一步一步来的。谁都不能一口吃成个胖子。(文字整理_Mint)
  

你的回应...

请先登录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本评论版权属于作者长川 ,并受法律保护。除非评论正文中另有声明,原创评论采用创作共用(署名·非商业用途·保持一致)协议发布。转载评论(包括blogger转载自己的作品)以来源处的版权声明为准。

影片信息 . . . . . . (回到影片页面)

片名:
马乌甲 
导演:
赵晔 
编剧:
赵晔 
上映年度:
2006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 
主演: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电影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