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自卑与补偿 ——关于人本身和其生存的现实

2009-09-24 10:01:34   来自: 刘立春 (北京)
  自卑与补偿
  
  
  人类都是在追求着想要成为征服者,想要超越并压垮别人的目标。
  ——阿德勒
  
  人类心理活动的主要契机是追求未来,虚构未来。那追求什么呢?
  
  对优越感的追求,是人性中的一个向度
  
  当我们读伟人传记的时候,常常不无惊奇地发现,一些有严重身体缺陷的人,经过艰苦的努力,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如古希腊的德谟斯忒斯原先患有口吃,经过多年的勤学苦练,竟成了希腊最著名的演说家;美国总统罗斯福患有小儿麻痹症,但他坐在轮椅里,对世界事务发生了重大的作用和影响。在中国,也不乏这样的伟人。左丘失明而撰《国语》;孙子膑脚而成兵法;司马迁受宫刑而著《史记》。如何解释这种现象呢?这种为改变身体缺陷所产生的自卑感而进行的奋斗是否具有普遍性呢?奋斗的目标和动机又是什么呢?
  
  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我们都发现我们自己所处的地位是我们希望加以改进的。没有人能长期地忍受自卑之感,它一定会使他采取某种行动,来解除自己的紧张状态。
  
  一个人不管处在多么有利、多么优越的条件下,他总会渴求更完美、更理想的状态。现实和理想之间的差距使自卑感成为人类心理上的一种普遍的负荷。更何况,每个人都是从儿童成长起来的,儿童由于身体弱小,必须仰赖成人才能生活,因而一开始就受自卑感的困扰。然而,自卑感并不是心理上的变态现象,它是人类不断增进自己地位的内驱力。比如,科学的兴起就是人类为克服自己的无知而作的努力。事实上,依我看来,我们人类的全部文化都是以自卑感为基础的。
  
  自卑感表现为心理上的一种紧张状态,人们无法长期地忍受这种状态,因而一定会采取某种行动,作出补偿,以克服并超越这种自卑状态。补偿是一种心理上的积极的向上的力量,补偿作用也就是个人渴求力量的奋斗。就其方式而言,补偿可以划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直接的补偿,前面提到的德谟斯忒斯努力争取在演讲中获胜,目的就是直接补偿他因口吃而产生的自卑感;另一种是间接补偿,那就是发展身体的其他机能,特别是思维来补偿某一方面的自卑感。前面提到的罗斯福、左丘、孙子、司马迁都属此例。
  
  从结果来分析,补偿也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成功的补偿,另一种是失败的补偿。
  
  成功的补偿。这种补偿建基于主体对生活意义的正确理解,即生活的真正意义总是体现在对别人、对团体的奉献上,体现在与别人的合作及和睦共处中。对于儿童而言,只有决心要对团体有所贡献而兴趣又不集中于自己身上的儿童,才能成功地学会补偿之道。这样的人在对社会做出积极的奉献的同时,也把自己塑造成一种理想的人物。就自卑感的程度而言,有身体或生理上的缺陷的人是最为强烈的。在这些人的身上,不但可以看到一般的、健康的补偿,而且还有可能发现“过度补偿”的现象。比如,有些儿童或青年人是左撇子,他们的右手既不适合于书写、绘画,也不适合于从事手工活动。但由于他们所作出的不懈努力,竟获得了“过渡的补偿”,即不但能与别的儿童一样地从事书写、绘画或手工艺活动,而且工作的更为出色,更为优异。这种“过度补偿”的现象特别见诸于那些天才人物。
  
  几乎在所有杰出者的身上,我们都能看到某种器官上的缺陷,因此,我们能得到一种印象,认为他们在生命开始时便命运多艰,可是他们却挣扎着克服了种种困难。他们的成就和他们的天才是他们自己创造出来的,而不是遗传或上苍的赐予。
  
  现在我们来看另一种补偿,即失败的补偿。这种补偿建基于对生活意义的错误理解。失败者们赋予生活的意义通常是一种个人的意义,他们的兴趣也只停留在自己的身上,因而他们所作的努力和补偿导向无意义的乃至完全谬误的方向。这类补偿的最初步的表现是自我陶醉或自欺,幻想不经过艰苦奋斗来超越自卑感。于是,眼泪、抱怨、夸口等现象都出现了。但这样的补偿作用不但不触动自卑感,而且把它推到了更为严重的境地,即导致了“自卑情结”。是么是“自卑情结”呢?当个人面对一个他无法适当应付的问题时,他表示他绝对无法解决这个问题,此时出现的便是自卑情结。严重的自卑情结常常会导致精神病、自杀等现象的发生。这类失败的补偿中的最极端的表现是:欺骗、抢劫、奸淫、暴力、谋杀等,即以侵犯他人、牺牲他人的方式来超越自卑感。这显然是人类社会所不容的。
  
  不管人们采取何种形式来补偿自卑感,其目的都是为了获取优越性。对优越感的追求是所有人类的通性。犹如华伦斯坦所说的:
  
  我一辈子努力朝高处走,
  蹂躏了一切凡人的头。
  
  优越感并不是绘于航海图上的一个静止的点,它表现为一种动态的去向,其具体目标是因人而异的,是不同的人按自己的生活样式摸索着确定下来的,并随生活情景的变化而变化。优越感也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真实的优越感,它是成功的补偿所产生的结果。它不但是切合实际的,而且以积极的态度,正确地解决了职业、社会、性三大问题。另一种是虚假的优越感,它是失败的补偿所导致的结果。这种优越感最典型地表现在精神病和犯罪行为中。精神病患者常常不加掩饰地表现在精神病和犯罪行为中。精神病患者常常不加掩饰地表现出他们的优越感目标。他们会扬言:“我是拿破仑”或“我是中国皇帝”。他们希望能成为整个世界注意的中心,成为四面八方景仰崇拜的对象。比如,尼采在发疯后,在一封信中曾自称是“被钉于十字架上的人”,实际上把自己比作耶稣了。又如,一个女性的精神病患者存有严重的幻想。她说:“我不属于这个星球。我属于另一个星球。在那儿,我是公主。这个可怜的地球不了解我,也不知道我的重要性。”同样,在任何罪犯的思想里,也存在着这种虚假的优越感。罪犯的目标总是在追求属于他私人的优越感。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罪犯全部是懦夫,他们逃避着他们觉得自己的能力不足以应付的问题,因而他们的犯罪活动是懦夫模仿英雄行径的表现,他们在追求着一种自己幻想出来的虚假的优越感的目标。
  
  只要人们正视现实,就会发现在生活中存在着大量对自卑感的失败的补偿和对虚假的优越感的盲目的追求的现象。
  
  产生这类现象的原因。第一个原因是教育上的失误。儿童在五岁左右时,他的心灵已成为一个整体,他已具有初步的生活样式。在对儿童的家庭教育中,最典型的失误表现在:一,对身体有缺陷的儿童缺乏引导,致使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人无法克服强烈的自卑感的侵袭;二,对儿童太娇纵,使他们从小就丧失了努力奋斗和补偿的能力;三,对私生子、孤儿的歧视,使他们从小赋予生活以错误的意义,从而去追求虚假的优越感。在学校教育中,最大的错误是对学生冷嘲热讽,滥加批评,不用鼓励的方法去激发学生克服自卑的力量。第二个原因是法制机构惩处的失当。从心理学家的观点看来,监狱中的粗暴待遇就是一种挑战。它是对坚韧性的考验,同样地,当犯人们不断听到:“回头是岸,重新做人”时,他们也会把它当作一种挑战。他们要成为英雄,因此他们非常乐于接受这一类挑战。要转变罪犯的虚假优越感,只有深入了解他们的处境和心情,诚心诚意地开导他们,才能得到预期的效果。第三个原因是现代文化中存在着病灶。病灶之一是认为男性总是比女性优越,从而产生“男性钦羡”的现象,这尤其为女性自卑感地克服设置了障碍;病灶之二是过于强调个人获得什么,不注重对人与人之间的合作的训练和宣传。
  
  奉献乃是生活的真正意义。只有从小把这一思想灌输给儿童,他们才能采取正当的补偿手段去克服自卑感,达到合理的优越性。
  
  
  对优越感的追求,是人性中的一个向度。
  主体的创造性,主体对未来的追求和期望。
  要更多地摆脱过去,面向未来,从而在创造新生活的过程中,不断地超越自卑感,迈向理想的境界。
  
  这种方式是适合普通大众的。至于无欲无求的方式是真正解决这类问题的终极方式,不带欺骗自己成分的方式,但这只有很少部分人能够真正做到吧。但是这些人看透的前提都是拥有过的。无论是释伽摩尼还是他后来的追随者。有过了才能看透,没有过又怎能看得透呢,看来这一步不管怎么说都是得走的。先去做到这一步吧。
  
  人心中的侵略本性。这也同时是一种自我肯定的本能。主体的创造性和建设性,就在其中体现。
  

你的回应...

请先登录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零”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