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马然在山形(之三) 丽江鹰放狩猎山形

2009-10-14 15:36:21   来自: 4444 (八卦是抵达真实的最佳途径)
  估计丽江自己都快不记得自己在没有被改革被开发之前自己的旧时摸样了。对于他自己现在的摸样,除了尴尬我不知道还能用其他词汇去形容像凤凰、阳朔、丽江这样的‘名胜’了。这样的尴尬无异于让鹰放者在城市的钢筋混凝土森林里鹰放一般,猎物不再是山珍而是流浪的猫狗了。让我们听马然兄所读解香港导演钟锦棠的《丽江鹰放》中慢慢寻找那片被我们自己所遗落的,潜藏于内心深处的‘香格里拉’吧......
  
  
  一方面猎鹰是丽江文化习俗的固有部分,却又和环保的社会潮流抵牾,其位置颇为尴尬。然而纵观全片,试图传递这个理念的材料十分松散而零落。
  据说在丽江的纳西族中间,蓄养猎鹰的习俗可上溯到700多年前.
  作为旅游城市的丽江本身在全盘商业化时丧失了传统与本该属于本地人的宁静。

  
图片来源:冰蓝雪
  
  在山形看到的第三部来自华语地区的作品是“亚洲新浪潮”单元中香港导演钟锦棠的“丽江鹰放”(放映场地:FORUM 5;10月12日),讲述云南丽江地区纳西族特有的养鹰狩猎的习俗。钟锦棠虽是香港人,却在96年来到云南旅行之后决定放弃自己在香港的餐馆和家人留在昆明,以作业余摄影师和教授摄影课程为生。“鹰放”是钟的第二部纪录片。
  
  据说“鹰放”来自纳西方言,保留其词序系尊重本地文化之故;而作品的英文名之所以为“热情的文化”,是因为电影导演高度认同纳西畜鹰猎鹰之人对这种文化习俗的投入与热诚之故。然而观影之中始终令我困惑的恰好是略显混乱的剪辑与素材编排中那明显已经被稀释和冲淡了的“热情”:放鹰狩猎的场面一次次出现,本该是高潮迭出,或者也应该对作者意图有所作用,而它们却无一例外地重复着某种沉闷,未见亮点;采访的部分则更见遗憾(有个别问题并非导演本人提出,例如人们在猎鹰身上绑上寻呼机,好在猎鹰捕到猎物之后凭声响迅速定位;这个问题本已解答,却在影片后半部分重新被别的访问者提出,突然问“为什么寻呼机上要放电池”,令人哭笑不得),随意交谈所付出的代价亦是对放鹰习俗不痛不痒的交待。
  
  据导演自己在映后问答说,他的影片着重关注的三个养鹰猎鹰的家庭,分别是老中青三代人,焦点主要放在年轻一代人身上,明显强调传承和转变,例如一方面猎鹰是丽江文化习俗的固有部分,却又和环保的社会潮流抵牾,其位置颇为尴尬。然而纵观全片,试图传递这个理念的材料十分松散而零落。
  
  据说在丽江的纳西族中间,蓄养猎鹰的习俗可上溯到700多年前,片中未曾对受访者(哪怕是将丽江带向全世界的宣科老人)的有关历史陈述作出更加坚实的支持。据片中被采访的猎鹰老人所言,即便是在文革时期,依然有人养鹰放鹰狩猎。不过若非导演指点,观众无疑仅只是跟随他循规蹈矩的半民俗学视角关注一种行将消逝的野性文化;这对这个有趣的题材来说,不知是否算作胜任的处理。比如导演采访的中年人曾经向他展示自己的祖父自民国时代开始就记录的猎鹰日志,上面不仅有各种猎鹰种类的图画,还有以工整字体书写记录的猎鹰心得等等,令人眼前一亮,影片则一笔掠过。映后问答询问导演,他解释说,对于每个家庭的交待不可能很详细展开,也许以后可以专门就某个家族的历史详细挖掘,拍“鹰放”的第二部。另外就是由于影片后期准备时间所限,片中的纳西语交谈部分几乎完全没有翻译,而大多交谈发生在猎鹰人群中间,看他们谈笑风生,观众无法参与,实为遗憾。
  
  在交代养鹰习俗所面临的窘境的同时,导演还有些笨重地支撑起另外一个更为开阔的相关议题,那就是作为旅游城市的丽江(古镇)本身在全盘商业化时所丧失的传统与本该属于本地人的宁静。这部分的交待貌似草草,对全片传递理念亦无本质性的促进,多少显得尴尬。
  
  
中山大树在山形 图片来源:朱日坤
  
  在看这场“鹰放”的时候,巧遇友人中山大树,中文流利的他自08年开始在东京举办小型的中国独立电影展,不止一次来到中国的影展和放映交流周上和导演们交流,即去过南京,也去过“云之南”。大树的独立影展第二届即将在12月举行。在交谈中他对我说,其实自己的影展也在很大程度上得到山形的启发——山形会在别的城市巡回展映作品,规模小,但是效果不错——凭借大树对中国电影的熟悉和热爱,他就这样做起了这个独立影展。和大树吃拉面的时候,他还提醒我说,别忘记山形就是曾经风靡中国的电视剧“阿信”中女主人公阿信的故乡,他说,面屋的墙壁上挂的一个签名就是年少“阿信”的扮演者的嘞。
  
                作者:马然
               责编:泥巴
                  现象网专稿 转载请注明出处

  

你的回应...

请先登录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