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马然在山形(之五) 在云南收割电影

2009-10-14 17:15:22   来自: 4444 (八卦是抵达真实的最佳途径)
  谈到中国国内的独立电影节也无外乎:云之南、北京纪录片交流周、北京独立电影展、中国独立电影展。而这几个电影节他们都和山形有着千丝万缕的斩不断的联系。特别是云之南其运作的方式与理念简直就是山形的胞兄弟,小川申介先生在这个意义上真有独立纪录片界的愚公的意味......
  
小川申介的剧照
  小川绅介曾经提出:“我希望朝鲜、韩国、中国、菲律宾、泰国这些国家里,能有这样一些年轻人投入到现实生活中去……我就打算这么组织几个人,组成一个班,一起拍片。与其说是教他们,不如说是给大家看看我们一起工作的情景。如果这些人能从中学到东西,从中得到一个实践的机会,感觉到了乐趣,那么他们回国以后,说不定还会接着干下去。我的下一个工作就是为建立这种关系搭一个踏板”。
  
  老马的家乡云南昆明有一个叫做“云之南”的纪录片双年展,自2003年开始,到09年已经是第四届。其实很大程度上假“人类学纪录片影像展”之名打响第一炮的“云之南”亦借重了山形纪录片影展的运作方式,而且两个双年影展亦很快在单元设置上相互呼应,山形甚至也在05年设有“云之南”的展映单元。
  
  记得在那本《收割电影》中,小川绅介曾经提出,“我希望朝鲜、韩国、中国、菲律宾、泰国这些国家里,能有这样一些年轻人投入到现实生活中去……我就打算这么组织几个人,组成一个班,一起拍片。与其说是教他们,不如说是给大家看看我们一起工作的情景。如果这些人能从中学到东西,从中得到一个实践的机会,感觉到了乐趣,那么他们回国以后,说不定还会接着干下去。我的下一个工作就是为建立这种关系搭一个踏板”。(原文发表于1988年,即山形国际影展设立前的一年;1991年小川逝世)很大程度上山形已经完全成为了小川心目中所构想的“踏板式”的平台,甚或成就了更多。本届影展结束后,在小川当年曾经拍片的古屋敷村会举办一个为期5日左右的“中日导演交流道场”,所有参与者都会在这个村落的大屋里面一同居住交流,颇为难得。
  
  本届山形设有五项大奖,分别是“国际竞赛”(下设4项大奖,最高奖金200万日元)、普通观众投票的“市民奖”、价值3000美金的“社区电影奖”、“电影导演协会大奖”和“亚洲新浪潮”——不少来自华语地区的影片都放置在这个单元,其中的小川绅介奖价值50万日元,鼓励奖两名,分别是30万日元。而本届影展的几位评委包括吴文光也都带来了自己的作品参加特别展映。
  
  几日观影之后本人对山形影展现场控制和协调工作的印象深刻——这大概是成熟影展给人最直接的组织能力的展现吧,除了那些做映后问答主持的志愿者,翻译的专业和翻译中对细节的关注(如日期和其他数目)和强调也特别见日本民族的细致严谨,而个人以为这种尽量减少“LOST IN TRANSLATION”即语言在翻译中损失的精神是所有国际影展的翻译工作都需要的。不过若影片导演并非来自日文、英文国家,映后问答的时间会因为双重翻译的过程而变得特别漫长,通常问过两轮问题就已经差不多到时间了。也许正是因为山形长期以来培养了属于自己的观众(多数来自日本其他城市,不局限于山形本地),映后的问答环节中,大家问题都非常有见地。在我去过的不多的国际影展中,山形大概是Q&A最为有的放矢的国际电影节吧。
  
  小川在刚才提到的同一篇文章中的结尾部分强调了日本人在经济飞速发展中所失去的东西,他说,“看东南亚国家或是别的国家的电影时,你能强烈地感觉到每个电影里面都有各种各样的背景,他们没有忽视这些。我们所失去的东西,所做的错事,因为自己的过错而痛惜的心情,应该接连不断地把它表现出来”——读了这些文字之后反复咀嚼自己在山形若干天的观影感受,与小川在20年前的那番话毫无二致。
                      
                        作者:马然
                       责编:泥巴
                   现象网专稿 转载请注明出处      
  

你的回应...

请先登录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