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张献民关于独立电影作品的短评(一)

2009-11-26 17:36:44   来自: fanhallfilm
  (现象网转载)编者按:本文是根据张献民发表在博客上的文章整理而成的,张献民老师说要写二十篇,都是以短评的形式,目前已经写到了第九篇。
  
  《片片鱼》
  挺恰当地表达了一个扩张中小城市中坚力量(三十出头的男人们)的状态,好几个角色都比较准确,拍的也到位。但是有两个问题:一个是拍的很规矩,包括剧本太符合剧作的书面规范;二是颠倒来说这些事情,或者交叉剪接,依然是个练习的问题,而还欠点创作。还是需要一些意外。这两个问题可能互相矛盾。我也不知是否第二个问题的出现只是想弥补第一个问题出现后的不足。当然要求短片不按照剧作规矩创作也很过分。
  
  《同学》
  这个纪录片长度等都不是问题,排列方式也不是问题。我的这个看法与林鑫当面说过。就是一个以壮阔方式排列的、在时间上对观看者很有压迫感的作品,以过去的三十年为叙述线索,讲述他们的命运当然是应该的,但既然是以小见大,以及有全景的野心,在传统话语方式中个人命运透露出来的集体命运,在这个作品中缺少了一个作者的主观。交予同学们的话语权太大了。作者的主观有两层含义,一个是微观历史的展现,我不敢肯定现在的组织和编辑方式一定合适,包括作者隐身、处处有意义;二是宏观历史的展现,是不是有主观的对历史的看法,而不止是传统话语中的悲剧情结。我们对这三十年很难有看法。这可能是我们主观的弱点,也可能是强项。虽然话说回来,我们以为对更久远的历史是有看法的,但那种看法的主观和当代史色彩我们又如何来框定卡位?就是我们了解我们历史观的盲区在哪里。这三十年应该是主观史,主观史中的时间结构和空间结构在《同学》中都不足够。林鑫上一个作品《三里洞》的历史的时间结构是够的,空间结构也有点遗憾。
  
  《晶体》
  非常西式的试验录像,极简主义,变型和抽象,高光,作者自己是唯一的人物,摆弄物体的形状,以及不同状态间的相互关联。固体液体和肉体。怎么说呢?纯形式。但是形状和变化好像多了些。
  
  马翔的《白雨》
  怎么说呢?有点象刚有数码录像是西南地区某些学生的作品。他的个别短片(我记得有一个有在电梯里的镜子的场面,以及街口手持的跟踪)曾经有过一口气息,但那个气息是什么,我没有办法感知。白雨似乎有一些实验性,但还像在懵懂中。叙事好像不是目的,但就看得到得叙事来说,稍幼齿。视觉的一贯性也很重要,如果不同的场面需要不同的视觉,是作者对不同场景和人物的不同时刻有体会上的差异吗?我对白雨里面不同场次的视觉特点的变化也较难适应。不过,不少作品有关类似的问题。应该不是看碟不够或没有热情,而是更明确地知道要做出来的到底是什么。
  
  应亮的《蝴蝶的颜色》
  这个家伙(与彭姗)能让我相信全自贡的人都会演戏,就像耿军能让我相信东北不可能人人是雷锋但小沈阳那样的有百十来万号。
  
  应亮的《慰问》
  第一个镜头很像是练习一下,但却是非常到位。不动声色。我一直在琢磨那个老太太的确表情。社会剧。这几年有对宣传机器深入分析的纪录片,剧情片也该帮我们思考这是怎么回事,就是我们周边的媒体化。应亮也是最应该出短片集碟的中国作者。
  
  应亮的《我爱湖人》
  中国的导演普遍指导女性比指导男性的能力更强一点。这个具体问题就是这里面的男孩比蝴蝶微笑的女孩差一点。另外,应亮这三个短片体现着对剧作控制的一致性,也具体代表着中国独立电影到目前比较好的平衡剧情和剧情之外的其它元素的能力。
  
  娄烨的《春风沉醉的夜晚》
  感情的事,娄导还是中国人当中拍的最好的个别人之一。
  
  冯岷波的《归》
  一个青年期向中年期过渡的故事。以及“速老”以前在更传统的文化中,是都市人嘲弄乡间人的一个理由:你看,刚三十,生了两个孩子,人就成这样了,我差点叫她奶奶。现在我们应该切实地讨论都市人的速老。但这个作品有很多的问题,之一在于速老这个问题是没有答案或解药的,但是我们嘲笑乡下人不对,现在如果说回到乡下去就解决了心灵困惑,这样的前提有点想入非非。另外,主角的动作是找寻,但主角的身份设定(一个可能正在过气的女演员,而且看那个样子似乎很象从地方文工团走向电视电影第一线而后回乡准备开个茶叶店或影楼的那种),实在俺不太理解。一个女演员的身份转化困难并不大于别人,一直对她长镜头,有点莫名其妙地怜香惜玉。抱歉我在这里讲的比较坦率。
  
  路云飞的《果儿》
  怎么说呢?好一出情节剧。是要把美女路线和粗口执行到底的。商业片气味很重,作者似乎也狂爱摇滚。但这条商业路早被政策堵死了。性暴力的形式,俺也不大喜欢。还有点过度剧情,就是假装把该玩的都玩到极致的那种。俺没一秒钟能入戏。
  
  李红旗的《黄金周》
  一个大冷笑话(曹恺语)。对观众没有丝毫让步(嘎纳选片人语)。他从他上一个作品的荒诞为主抽象为辅走向了抽象为主荒诞为辅。
  
  席雪晴的《秘密通道》
  一个充满幻想的小短片。是一个江南小女子对异域的想像,这个想像建立在了非常结实的文化考核基础上。导演执行力很强,能够在比较有限的经济条件下完成较多、较复杂的场面。主要还是占文化的便宜,因为电影创新性谈不上,剧情弱且幼稚,表演无法判断,画外音飘忽没必要或者说是该作品中过多的几个成分之一。
  
  张涧赤的《白蜻蜓》
  一个似乎关乎叙述身份变幻的文本。在表面的绚烂和音乐的抽象之间,似乎要满足我们对地域、身份、时光的猜测,但又远远不能满足。是个80后的标准“游走”文本,正因为空间中的游走已经被假定为已经解决的(片中人物说要去越南就去了),所以更多是别的层面的不可能实现的游走,比如年龄引起的身份困惑(就是俗话说的辈分一定要乱),绚烂与腐烂之间的变幻所需要的时间如果出现某钟电路短路的效果,从而使叙事这个以均匀时间线为基础的、被认为是电影作品存在基本方式的“玩意儿”消解在地理探险中。
  
  卫学奇的《在街上晃》
  独立影像中一直有一个“简单粗暴”的类型,上一代人的代表可能是张元,这一代人当中有朱传明、雷小宝等。今年的作品,卫导演的这一部,在这个类型中可能是最好的一个,同时我个人看来也是他最好的一个作品。可惜没有入围。两个主角的感觉、奔走、幻想,基本都是对的,也比较有意思。
  
  相关阅读:张献民关于独立电影作品的短评(二)
  
  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之观点,现象网发表本文并不代表认同或反对上述观点。
  作者:张献民
  责编:107CINE

  

你的回应...

请先登录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电影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