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张献民关于独立电影作品的短评(二)

2009-11-26 17:50:40   来自: fanhallfilm
  (现象网转载)编者按:本文是根据张献民发表在博客上的文章整理而成的,张献民老师说要写二十篇,都是以短评的形式,目前已经写到了第九篇。
  
  郑毅的《啄木鸟》
  我是在宋庄看到的。气质是对的,似乎还欠缺不少东西,剧情有明显弱点。反映着近几年的几个倾向:一个是剧情要发展时的分寸以及逻辑,就是如果是接近现实主义的风格的话,关键的暴力如何来临、如何拍摄、如何剪接。正因为暴力戏是常规电影语言中发展最为成熟的一块,独立电影如何以自己的个人的风格来描画它,就是关键点,创造也好戏拟也好。还有一个就是“南方派长镜头”,这到目前拍的最好的(在中国大陆)似乎还是杨恒,啄木鸟很不错了,有点以小群体的人群构筑景深的意思,地域和植被只是第三重背景。群体命运向个人命运的转换就会碰到关键剧情点的把握。
  
  另外,广西原来是在我的印象中独立影像创作的一个偏弱省份,我也没有能够去实地调查,但好像刘宪标在桂林一带有个带头作用,这几年有了马乌甲白蜻蜓啄木鸟等。我记得刘宪标有过“地标”等中等长度的、好像以纪录为主、带有实验性质的作品,也有过借喻古典诗词的作品,介于高世强的“红”、李凝的“地貌”、王杨的“地上”或“寂静之声”之间。这个样式的发展有点难度。
  
  何辉的《大赖皮》
  有关一个跨省转学以及由此带来的困惑,并在时间跨度中从童年成长到少年。感受挫伤,对自身力量成长的发现,以及儿戏级别的暴力。并且有个作者认同的时代感地域感。我感觉不错。这次没有入围。可能类似的作品有一些。虽然这部在类似的题材中是佼佼者,但如果谈新意,呵呵,寥寥吧。
  
  文先军的《飞机》
  文导演一直很朴素,他上一个作品是纪录片《奶奶的葬礼》,实际描画的更多是皖中乡间春节前后的人情。“飞机”对友谊和爱情的虚构都比较客气,演员明显差一口气,差的这口气,既赖剧情太客气,也赖演员似乎在想反正我不是演员那就别演了。这跟你是否职业的没关系,状态还是该更紧一点,因为我觉得这不是一个松垮的作品。对那个地域和空间环境的表达,文导演也该再想想招数。这个故事大体是个青年期刚开始时的挫败,味道还是我很喜欢的,我是南京人,我的青年期早期,对友谊和爱情的反响,在这作品中有一些印证。
  
  李旭的《坊子》
  一个明显的纪录片与剧情片的结合,以纪录片为出发点或基础,试图关怀社会关怀人。情感很真实,感触也在。实在拍的不咋地。去年在另外一个活动期间,我因为这个作品样式的特殊和基础的人文关怀,还曾想劝说旁人让它进入一个展览的范围,但当时也失败了。或许应该走深挖人性的传统路数,就是不只要求别人得到一个印象,甚至不只要求观看者的理解,既深挖被拍摄的人也深挖观众观看的可能性。或许就是典型的应该学习电影。
  
  王文海的《基里巴斯》
  我不敢保证我对这个作品的印象是正确的。当时连续看了王同学的几个作品。基里巴斯似乎是个男女合租,到相当晚的时候才明白女的是个日本人,好像那男的是台湾来的,大概是各自与生活伴侣正在分手过程中,有很多手机的场面。唉,俺一声叹息……要抒情不够抒情,要唯美不够唯美,要废话不够废话,要剧情也象白开水一般。王同学是还在上学吗?前路漫漫啊……
  
  韩赤飞的《童年的收音机》
  一个回忆+童年的故事,暖调以及尽量保持的胶片气氛。故事太单薄了。童趣有限。小演员们可能将将够上最基础的念台词的需求,表演没有意外之处或闪光点。
  
  宋卫红的《腊月》
  一个乡村盗贼的故事。一方面有想往狠处下手的意思,也蒙胧中有点社会现实覆盖面的企图,比如盗墓的线索或细节,村里唯一似乎发财了的那个穿红西装的家伙。考订不详,文化上没啥说得过去的,社会理解和分析线条粗过于简单,剧情够丰富但没啥出人意料的。
  
  刘雅妮的《剪不断》
  一个大概是电视电影的东西,仿佛有点女青年向女中年过渡时说不清楚、也不愿说出来的困惑,仿佛有信仰的倾向(基督)但也好像迫于各种可能性的限制没有放开讲,仿佛对这个时代有点看法但也没说出来,结果我是只看到一个三十出头的女子晃悠,电视电影式的假装的剧情激烈更让人受不了。
  
  韩赤飞的《童年的收音机》
  也大概是个电视电影。回忆的一部分很唯美,就是很顾长卫很阳光灿烂日子的那种唯美。剧情很虚弱,是否觉得伊朗电影这样也成。我还装过黑白电视机呢,那些事情都比这片里的有意思。
  
  黄裔的《礼拜天》
  有点信仰的样子,也象是下了点决心。剧情散淡一点但我觉得不碍事。稍粗糙。彭韬推荐来的。之后一直推不动,怎么办?我给别的电影节的人看,他们看了只讪笑,搞的我也有点不好意思。
  
  邓阳的《红儿》
  这也是我带到南京的。这是杨瑾推荐的。邓同学,还要努力的,鹦鹉学舌的意思还是太足了,有点想法嘛。跟杨瑾多学学。
  
  赵晔的《扎赉诺尔》
  很好啊。同时极简主义的东西也可以来试探地上的深度。好像宁浩第一个地上的是绿草地,我也觉得是在尝试可能在话语层面的空间。赵晔第三个长片可能可以继续在视觉和流动感中尝试比较复杂的剧情。
  
  李凝的《胶带3》
  其实没有完成。我带到南京给别人看也是不合适的。看样子会是明年影展最实验性的长片。每年南京都有一个标准长度的实验片,今年是反刍,去年是盒饭,前年是化学史2。更以前有红旗飘等。
  
  张巳阳的《风尘劫》
  这戏我从头到尾都清楚是怎么回事。张同学也太努力了。张同学很长镜头派的很基亚鲁斯塔米也很喜欢甘小二的片一直很艺术青年也很卡通连老婆都叫龙珠。这戏我还差点就是监制。选演员的时候很逗,因为在我工作室,按照剧情,张导演请来试戏的是可信程度的大约每夜3000元的女子。那一天前后来了十多位,开电梯的大姐后来忍不住还是问我怎么回事。片中的主要场景是个高档楼盘的样板间和售楼处,所以半真不假的(该片全面半真半假)。演员演的很努力。初选的同志们没看中。搞的我没法向张巳阳同学交代。但话说回来,都有的交代的话,影展就不是影展了,还望张导演和其他落选的作者们体谅则个,以后抬头低头还是要见的。
  
  燕文薪的《在江边》
  青少年故事。稍有点剧情倾向,叙事大于视觉,长江下游的味道?别的印象不深。好像很希望带景深拍摄的样子。主题性好像也比较明确,不是大部分情绪类作品含糊其词的样子。
  
  黄骥的《橘子皮的温度》
  好几个人说很好。我还一直没有看过。
  
  王笠人的《刺青》
  文本的几重互相重叠好像多了一层。另外表演风格是一种似乎更传统一点的方向。刺裂的感觉还是很显著的。
  
  麦子《世界》
  充分说明这个一个作品彻底个人化的时代。个人性会有着很多不同的方向以及有的没有的与现有语言和观看方式的衔接和断裂。以及文化和思想的多元与物质草根互相割裂的状态。贫穷的创造是一个善意的愿望。完成作品也是一个野心。
  
  章明《新娘》
  一个游荡和剧情的结合。一个被改造的无比坦荡的小城市内部的崎岖不平。在松弛和无奈之间间或讨论城乡差别,以及打破共时性的颠倒效果(因为“老乡”式的故乡情结和地域共享的消失而非常突出的对时代的分享,就是辈分的问题)。某种数码方式的草率、破灭、二维化和时间纵轴上的任意性。
  
  徐若涛《反刍》
  某种倒置的时间装置,叙事性可疑,同时作品展开的方向也在时间轴上运行,质疑晨昏或年份。身份的混淆是对原始身份的伤害。对空间的构筑引入了光线的基本作用。似乎是试图在重建某种复杂的符号系统。人的行为似乎有着某种对观看者凝视的逃避。
  
  相关阅读:张献民关于独立电影作品的短评(一)
  
  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之观点,现象网发表本文并不代表认同或反对上述观点。
  作者:张献民
  责编:107CINE

  

你的回应...

请先登录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电影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