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专访《天降》导演张赞波 谨以此片献给我魔幻现实的祖国

2009-12-16 15:06:25   来自: fanhallfilm
  

                     《天降》海报
  
  (现象网天津报道)鲜为人知的湖南绥宁县是一个普通却充满魔幻的地方。作为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出的火箭残骸的理论落点,它从1990年始至今近20年的时间里,先后数十次地迎接了从天而降的火箭残骸。这种神秘而危险的“天外来客”打破了落点辖区内16万当地人贫穷而平静的生活。
  
  导演张赞波在导演阐述中说到“本片试图以魔幻而现实的火箭残骸落区“绥宁”为缩影,来勾勒出笼罩在强大的国家意志下的家园图景和生活面貌,并引起人们对我们的生存家园和现实处境的忧思。”“片名的“天降”一词在这里不单指那些从天而降的残骸,也指命运,一种不仅囿于此处斯民、而很有可能延伸至其他人头上的普遍性的‘天命’。 ‘天’在这里不单是指物理意义上的天空,它也是国家意志的代称。”
  

  记者:你在绥宁呆了多久?拍摄了多少素材?
  张赞波:我拍摄的时间跨度是7个月,7月份去的,转年的元月结束。但我不是这么长的时间都呆在那儿,中途会回来,因为那时我还在北京学校里没出来,所以会经常跑,跑过去呆半个月、十来天、一周。素材就是70多盒,一盒是63分钟。
  
  记者:你曾写过一篇文章《我们为什么要拍纪录片?》(相关阅读:“我们为什么拍纪录片”及其他),其中你说了四种原因:“第一,出于社会责任感;第二,基于表达的欲望;第三,出于功利性;第四,出于盲目的热情和自信。”那你觉得你是哪一种?
  张赞波:你看过那个文章?那个其实是有点调侃的在写,我本来是不太想写,但张献民老师跟我说还是写一下。我觉得《天降》还是基于一个表达的欲望,在那篇文章和那个记录片论坛上我都讲到了,这几种原因不是有很明显的界限的,是糅合在一起的,所以我觉得多少还是会有一些社会责任感在里面。当然首先是一种表达的欲望,因为我之前没有找到纪录片这种表达的方式,原来可能是故事片,我又是学中文的,可能说是写小说、写诗之类的,后来发现纪录片也是一个能表达自己的方式,这应该还是最主要的。
  
  记者:而在那篇《我们为什么要拍纪录片?》的文章最后,你又提到了纪录片的“力度、速度和精准度”,那你觉得这部《天降》在这三方面做得如何?分别给自己打几分?
  张赞波:你问这么细的问题,还要打几分,就不要打分了吧。我觉得这部片子最起码能达到我的预期了吧。因为我出发到最后成片,是在一个相对比较短的时间段里就做出了这个片子,而且官方的那些,按道理来讲比较难接触到的我也接触到了,再有我当初设想的主题、方式和当地生活所呈现出来的面貌也是符合的,这一点让我觉得非常之幸运。那些部队上的人就好像是我雇来的演员一样,包括他们说出来的话都像我写出来的台词,当然这点对于我拍纪录片来说是很幸运的。但另一方面,我还是很震惊的,他们真的就用那种国家意志的东西在说话,那种宏大的、国家的、政府的东西在说话,这和我的主题是不谋而合的。包括老百姓的状态,比如我片子里第一部分那些百姓的生活,养兔子的、卖西瓜的、还有那个电子元件厂,在拍摄他们的时候,根据我的观察和判断,我觉得这些事情都是干不长久的。虽然他们当时对生活充满了热情和信心,可最后等待他们的结果肯定是不好的,我内心有这种不祥的阴影。等到秋天我再去拍摄的时候,所有的事情都按我的想象发生了,甚至那个电子元件厂就真的彻底关闭了。那个养兔子的人也是,开始还说年底就能回收利润什么的,能卖给谁谁谁,但是到秋天他就卖不动了,就很落寞了,他自己也没有那种很远大的理想了。美好的愿望都破灭了,这也是生活。而且这些跟我所设想的有一个契合,所以我觉得在拍摄上,我已经很幸运了。所以总的来说,我觉得这部片子在这三个“度”上,基本上达到了我想要的效果。
  
  记者:你说到了和自己的设想有所契合,那么有这样一种先知的情绪对电影的取材会不会有影响呢?
  张赞波:这个问题我最近思考的也比较多,包括看一些文章和其他导演的一些创作方式,我也在考虑,就是带着一种预设的观念到现场去拍,那么如果最后的现场和你设想的不一样,怎么去取舍素材,这确实是记录片的一个很棘手的、共性的问题。如果说没有主观,那是不现实的,纯粹的自然主义的东西是没有意义的,但是个人的主观性还是要有一个度。我认为在这部片子里发生的事情有很多是和我当初的预想是一致的,这也证明了我的判断是正确的,就像你不能做凭空的、不符合事实的判断。但是也有一些差距性,一开始我认为当地老百姓是生活在恐惧之中,生活在不安的抱怨之中,但是我后来发现他们不是那样,那么在这个时候我会及时地调整自己,因为我觉得还是生活为先。
  
  只能说如果符合了你所想的,那是你的幸运;如果有些东西不符合,你只能去调整,包括你的思路,还有最后制作的方式和表现出来的形态。所以这部片子大体的方向和我的考虑是一样,但是在具体的制作方式和一些细节也是我一开始没有想象到的,所以这个是相互的吧,和生活互动,生活也会教给你很多东西,但很多时候生活也恰恰在印证你的想法。
  
  记者:在拍摄过程中有意料之外的事情发生么?
  张赞波:很大的出乎意料的事情基本上没有,但是意料之外的事情还是随时会出现的。第一次去之前,我通过报道、网上的一些资料知道了现场的残骸降落是怎么一回事,有了一定的心理准备,但是当我看到现场的时候,田地被砸了那么大的一个坑,还有那些破损的屋顶——因为我当时7月份过去时,是6月份一次残骸降落之后的一个月,但是还有很多的房顶上有被砸的痕迹,一些楼板被砸断还没有修理——看到以后还是会觉得很震惊,跟自己预想之中的破坏还是会有差距,竟然那么的严重,很触目惊心。
  
  另外我觉得一些人的反应也是多少会出乎我的意料,官方的一些反应,尤其是部队方面的一些反应,也是有些出乎我的意料。当初我认为就很难再去拍他们了,后来我发现我竟然也把他们拍下来了。但是那种很大的让我去改变预设观念的意料之外的事情是没有的。
  
  记者:那有没有纪录片或是纪录片的导演对你有过比较大的影响?
  张赞波:对我个人创作方式的影响可能不是那么直接,但是我觉得是相互的吧,是一个综合性的潜性的影响。基本上这些导演的片子我原来在电影学院都看过,中国的是后来看的才相对比较多,包括在宋庄之后,这些独立电影才会见得更多,因为原来这种渠道是基本没有,或者说后来盗版越来越兴起,才能有渠道看到。
  
  如果说喜欢的导演,那么和很多中国的纪录片导演一样,都会说到小川绅介。小川肯定是一个绕不开的人物,并且他的态度,他所纪录的事件,可能对我们都会有影响。但是这种影响对于我来说是一个间接的,因为毕竟和中国的环境也不太一样,这些来自于外国的大师、导演的影响,都是一个慢慢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记者:故事片呢?
  张赞波:因为我原来是学故事片的,所以喜欢的故事片导演可能会更多,大师也喜欢,现在的一些导演也喜欢,而且电影学院也会有大师情结:塔可夫斯基、阿巴斯、达内兄弟、安东尼奥尼,都是很喜欢的,包括现在有一些还在拍片的导演,都会对我的创作有所影响。
  
  我多次和人说过一个片子,就是一个突尼斯裔的法国年轻导演的影片《谷子和鲻鱼》,在这个阶段的外国片子里我最喜欢的就是这个片子,并且他也是用一种日常的平庸性、琐碎性的镜头把人性的、社会性的东西带出来,非常具有力量。它也教给我观察生活的方式,从这种平庸性、琐碎性中间提炼一些很有意义的普遍性的东西。
  
  记者:在片子的末尾,你写到“谨以此片献给我魔幻现实的祖国”。你也说过“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确实有太多魔幻现实的东西,好像觉得比生活在电影中间,比生活在戏剧中间,比生活在小说中间还要精彩,就在我们身边静静的发生。”在刚才的交流环节中,你也说对某些事件是带有一定的批判意味的,而我觉得正是因为自身有这种批判性,才会认识到发生的某些事件是魔幻现实的、是荒谬的。那么你觉得纪录片对整个中国社会会有什么样的作用?我们都知道哈维尔,他也是从一个剧作家的身份出发,最后促使了社会的巨大变革。你怎么看待这种作用?
  
  张赞波:你提到了哈维尔,我觉得跟他比较起来,我们这些在做着这种工作的人是非常之卑微的。他对我们的影响当然是非常大的,接触哈维尔不过就是几年前,才能看到他的一些东西,比如他对后极权时代的批判性、对犬儒主义的反思性,一方面他会教我要相信行动的可能性和行动的效果性。但是我觉得做艺术家和做政治家还会有一定的区别,从目前国内的现状来说,不管是纪录片创作的现状,还是大的整体的环境,我觉得有时确实会有一种无力感。一方面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是希望它是有力量的,自己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也是满怀希望去做的,但最后的效果却是相反的,所以会有一种无力感。所以就目前来说,我们只能希望我们的东西让别人看到,集合所有人的力量去达到一个目标。一个时代和一个时代也是不一样的,我所说的无力感可能是现今环境下的一种无力感,因为我也没去过捷克,他们的具体环境我不是很清楚,所了解的也只是通过纸上的或者其他间接的形式。但是我是直接地感受着中国的,我的生活和它是紧密相连的,甚至这种无力感也是来自于一些直接的事件,是一种情绪上的直接感受,我在很多场合也讲到了宿命,这可能也是哲学观上的一些认识。但是我觉得这种无力感和你的行动是不冲突的,并不是因为无力就不去行动了,这是两个概念,行动还是必须的。哪怕是微小的力量积累在一起,它还是会有所进步,甚至会1+1>2。
  
  在上次宋庄放映的时候,我也有意识的避免自己去讲这种很大的、很空的话。其实原来我的性格,包括我在课上上课的时候,我讲这种事讲的很多,我经常会跟学生说,一定要去做,绝对不能一下子就被别人遮蔽了,每个人都是有力量的,权利是靠争取的,我可能会多次讲这样的话,但是我在那个场合有意识的避免了。因为我现在已经在做这个工作了,自己如果再摆出一个很高的姿态,就不是太必要了。包括那个论坛也是一样,再来研讨我们为什么要拍纪录片就没有什么意义了,因为我们已经在做了,我们应该来谈怎么来做好,怎么把它做得更有力度,更有速度,更有精准度,所以我就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我骨子里还是希望个人的力量是有效的,所以在宋庄时最后我就说了,从我做起,从每个人做起,每个人对每个人负责我觉得就可以了。
  
  记者:这部片子的后续会如何处理?
  张赞波:之前也有人提出要我修改我的片,修改之后可能从一个发行的角度来讲就会更好一点,会有一个更好的回报。但是我拒绝了,首先我觉得我做纪录片不是要纯粹的经济上的回报,我更多是希望他有一个社会性的效应,通过像影迷幼儿园这样的机构,给更多的人看到,我更倾向于这样的方式。
  
  当然不发行的话,影响力肯定是有限的,但是这个发行不是我所能改变的,中国的发行是国家决定的,发行政策是掌握在那样一些人的手里。一般来说只能是海外发行,国内出盗版这种方式,现在有好几个记录片在海外的发行也都挺好的,市场也挺好,但是那些片子还是会有一种悲凉的感觉,看不到中国纪录片的地位,尤其拍摄自己国家的事情,用的是自己的母语最契合的思维形式,表现的也是中国人自己最熟悉的事情,但是只能去给外国人看,中国人都看不到,这是多大的悲哀。但是这个原因也不是在我们这里。
  
  参加影展还是会参加的吧,因为国内的途径已经都被堵死了,只有那个途径了。不是说我们非要走那样的形式,这也是被逼的没有办法了吧。这部片子就是完全一个个人的东西,我自己也没有很多途径,原来也没有做过参展的经历,暂时就是等待、等待,讲实话我是无所谓的,我不是非要它达到一个什么效果,我做出来这部片子,它的价值就已经出来了。
  
  

  
  在天津放映时的现场交流环节导演做了如下阐述(摘选):
  
  张赞波说中国大陆的纪录片——
  在来天津之前,上午刚刚参加了北京一个iDOCS国际纪录片论坛的活动,这是第一次在电影学院举办的一次大型的国际纪录片的展映和交流,来了很多在国际上相对来说比较有名的导演,也是我到电影学院很多年,第一次在我们的标准放映厅的大屏幕上看真正意义上的纪录片,我非常兴奋,但是参加活动之后我还是挺遗憾的,甚至有一点悲凉,是因为在这个论坛上几乎都是外国人,放映的影片也没有中国大陆的影片。其实中国大陆纪录片在世界纪录片中间是非常重要的、不容忽视的一支力量,而恰恰就完全被遮蔽了。但这不是举办方的问题,举办方肯定是想越多的人参与越好,而且国外来的大师们也说非常希望和中国的纪录片导演交流,互相之间有一个互动,这是他们在中国大陆的收获,但是大家都知道在中国就是这样的现实处境,尤其纪录片这一块就是所谓的地下状态。
  
  另外,在中国大陆基本上是没有纪录片流通的渠道的,纪录片产业链是没有形成的,除了那些更多的倾向于专题片的纪录片,在电视台能有立足之地,基本上独立纪录片是没有什么渠道的。但是我觉得纪录片的商业价值也好,是非常巨大的。那个国际纪录片论坛上的荷兰导演就说,荷兰是纪录片的天堂,每周电视台至少有三到四部纪录片播放,荷兰人特别喜欢看记录片,在荷兰有各种基金在扶持,而且影片可以预售,报上去预售就可以拿到钱,他说在荷兰几乎没有人因为没有基金和预售而影响拍片。他们的环境和中国的环境完全不同,他们的关注点和中国的关注点也完全不同。12号放映的片子叫《永远》,他讲的是一个公墓,也是一个群像的,确实做得非常完美、精致。如果在中国拍这样层面的片子,我觉得还需要很多年,因为在中国,生存的问题、权利的问题,还都没有解决,我们现在还在关注这个,他们已经到了形而上的东西——死亡之类的。当然他们也有羡慕我们的地方,在中国的这个时代,从纪录片的创作内容和题材上来说,现在是个最好的时代。我有时和朋友说,首先我们是生不逢时,生活在这样的时代,真的是战战兢兢,受到各种各样的限制,但是同时也是恰逢其时,这个时代确实需要我们把它记录下来,这是一个双面的。
  
  张赞波说电影的四个分段(家园、祖国、大地、天空)——
  其实分段是我在后期剪辑的时候找到了这四个结构。当初没有这个结构的时候,这么多素材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剪了,因为它特别复杂,不像一个线性的故事,也不像一个人物的命运,可以从前往后推进,那样是非常好剪的。但是我这个片子铺得很广,有横向的、纵向的,有历史的、现代的,这个卫星残骸也有奥运的、委内瑞拉的,就是特别复杂。但是最后,我就突然想到了这四大块,豁然开朗的感觉,而且把我的素材往里面一装,基本上就形成了现在的这个片子。至于到底是怎么想出这四个部分的,我也说不清楚,可能也是我天天在看素材、在思考。我个人认为这四大块是我目前所能掌握的最好的方式,基本上表达了我对这个国家和对这个国家的人民的态度,包括所谓的家园情怀、家国概念,基本上都放进去了,都有了,从家园到祖国,再到大地、天空,就是这样。
  
  张赞波对纪录片态度——巴赞的渐近线
  我原来有一个博客就叫“北太西的渐近线”,写过很多年,我写的电影专栏也是以“渐近线”作为名字的。渐近线的概念是巴赞的《电影是什么》中提到的,电影是现实的渐近线,电影是永远在朝着现实的方向去靠,但却只能是一个渐近的过程,也许永远也无法达到百分之百的现实。这是他的态度,我非常欣赏,所以就拿来用,也把它作为我工作室的名字。
  
  张赞波谈片中穿插的新闻片段——
  有两段是当兵的人在讲述。里面有一个人是被砸死的那个女孩的爸爸,一开始他是在讲述自己的孩子被砸死的事情,但是后来他带我看他女儿的照片,那个照片是在一堆军人的照片中间,那时我就特别震撼,包括他说他当过兵,是见过死人的,所以他见到他女儿倒下去,他是比较坚强的,而他的妻子已经晕倒了。我就觉得在这个时候和影片就又有一种呼应,国家意志下的个人命运。虽然影片是讲述的当代国家残骸降落的这样一个事情,但是我觉得除了这种横向的东西外,我可以去做一个纵向的扩展,就是在历史上中国的老百姓也是这样为国家做贡献的。另外一个人是一个在核部队当兵的人,他讲述的时候对我的触动也特别大,他的那个兵种就完全是以生命在为国家做贡献,他也讲到他们有一个基金,有了大病才可以动用,这其实是非常荒诞的事情,连基本的保障都没有。
  
  那么放那种新闻片段就是加强了历史的纵深感,形成一种呼应,这种呼应恰恰是把主题强化了,就是世世代代的老百姓都是这样,但是他们最后的命运却都是如此,他们的想法和国家的要求都是一致的,觉得为了国家放弃自己的利益是理所当然的,但是国家需要你的时候是一个样,不需要你的时候就把你遗忘了。
  
  张赞波对影片的期待——
  作为一个纪录片工作者,我当然是很希望自己的片子能够对当地生活的改变起到作用。我甚至还设想过,在这个片子拍完之后,我再去做一个残骸之旅,就不单单是绥宁这个地方,还有贵州以及其他很多的地方,原来是想过把这些地方都走上一遍,甚至会有一个工作团队来配合我,来做一些相关的干预性的事情,但是现在看来可能性很小,我的能力也就在这儿了,而且我这个人从性格上讲可能也太宿命了。我觉得这个片子能带来大家的关注,你们看会有所感触,记者看了会报道,其他的社会工作者看了会做一些相关的工作,就是用一个合力来把事情改变,应该是这样。
  
  
  现象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记者:扣子
  责编:107CINE
  感谢天津影迷幼儿园

  

你的回应...

请先登录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独立电影民间活动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