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建立一种电影评星体系的尝试

2010-04-14 15:35:33   来自: 长川
  转自:http://blog.magasa.cn/movieblogs/1157
  
  电影排行榜和电影评星(或打分)现象是互联网上民粹主义电影文化泛滥的最显著特征——虽然这两种行为的起源是菁英式的。罗列各种排行榜,从史上最伟大的一百部电影,到过去五十年的电影中最动人的二十五个笑容,不仅能供媒体、网站填充版面、吸引点击,也是彰显自己品位的最佳法门,因为你什么都不要做,只需要开出一张单子,便可以收集到喜得知音、嗤之以鼻等种种表情。而给电影评分除了可以宣泄内心的喜怒,更成了一门生意。Roger Ebert至少有一半声誉是建立在他的大拇指上,——当然这不是否认他别的手指也很勤劳。
  
  在我看来,打分是比列出排行榜更加困难的事情。排行榜事关哪些是最好的电影,顶多在此基础上排出一个序列,表示这一部比那一部要更好。但打分的关键在于,我们要知道这一部比那一部到底好多少。我相信多数人都承认电影的优劣是无法准确量化的,那怎么评分?
  
  看来,这依然是一个标准的问题。如果用四颗星表示顶顶推荐,三颗星表示一般推荐,两颗星表示不推荐,一颗星表示糟透了——用是否向阅读对象推荐,来作为打分的依据,这只能代表打分的人希望对方认同自己的取舍,或者说,打分的人企图揣摩大众的审美。这正是几乎所有媒体影评人为电影打分的目的,甚至有的评论人以最大限度吻合民意作为打分成功的标志。我无意否认或推翻这套行之有效的体系,因为它已经成为电影行销推广链条里无法分割的一环。
  
  我认为将评星解读为推荐与否,实际上引入了太多的变量,反而过于笼统。最重要的是,它强调了评论人与读者的关系。而这种关系往往最不可靠,即使有影评人常年为固定的媒体写作、打分,他面对的仍然是一个变化难测的群体。如果在个人网站上进行这种行为,更不知道有谁会看到了。
  
  所以,当我要开始评分的时候,我希望至少有一套自己的标准,未必能求得别人认可,但应该是连贯统一,可以反复应用的。对我来说,评价电影的惟一标准是电影史。所有的影片,理所当然在电影史上有一个坐标。只有确定了它的象限和位置,才可能打分或评星。历史的情境对所有艺术的评价来说都十分重要,电影的历史虽然短暂,但其发展速度异常惊人,那它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可别说让一个普通的观众去了解电影史,就是对影评人来说,缺乏对电影史的认识,也是极普遍的现状(无须讳言,在中国拥有一定电影史知识的影评人屈指可数)。当然,如今电影的数量急速膨胀,Truffaut和Godard在法国电影资料馆扒拉完三、四千部影片,基本敢说对之前的电影史了然于胸,Peter Bogdanovich看过六、七千部美国电影,他就成了最渊博的好莱坞专家,那是上世纪60年代。时至今日,电影史又膨胀了一倍有余。
  
  虽然近三十年来电影这门艺术正沿着一条抛物线轨迹急剧衰落——我希望它只是在做俯卧撑,拐点就在前方——可供我们研究的影片仍然多不胜数。已经没有人能穷尽所有“应该看”的影片,能对充斥在每个角落的视觉文化逐一过目。在这种情况下,无疑我们每个人都在依赖别人的排行榜和评星体系,每个人都参与了电影史的筛选和保留。
  
  在我拟定自己的评星标准时,又反思了一遍自己对于电影的判断到底是基于什么,发现还是逃不过那个最基本的标准——美感,于是是否具备美将成为我看待一部影片的出发点。我不打算再往下界定何为美或不美,历史上这么干的人不少,似乎大多徒劳。
  
  其次,除了极个别先锋电影的例子,所有影片的制作都完成于“过去”,与“现在”存在着距离。那么一切电影观看或评鉴的行为,都需要跨越历史的鸿沟,或裂缝,这是无法回避的问题。我们既无法回到或复原创作的当时,也无法永远停顿在写下评论的此际刻舟求剑。如何能衡量不同年代、不同地域所制作电影的优劣?不妨认为电影技术是在朝着某种意义上的“完整电影”进化,年代越新的电影,总拥有提供更大愉悦感的潜力。让21世纪一个从未接触过任何老电影的年轻观众第一次观看出产于1937年的黑白片《林荫道上》(On the Avenue),和让30年代的观众穿越到今天观看3D Imax版的《阿凡达》(Avatar),收获的评价一定都很出乎意料。既然我们不得不把不同时代、不同国别的影片放到同一个星级系统里评价,那么我们不得不想一个办法抹平这之间的差别。我想,既然电影是一种智力(以及体力)创作的行为,我相信它们包含的智力结晶的性质应该是无差别的。那么我断言,1927年的《大都会》(Metropolis)所包含的智力结晶含量,以及它逼近它所能达到极限的程度,一定超过2000年的《角斗士》(Gladiator)(尽管这两部电影在类型或其他方面,几无共同之处)。既然电影技术的每次进步总是倾向于提升观看时的愉悦感,那有什么理由怀疑《角斗士》比《大都会》更能愉悦观者呢?就我个人的经验而言,对影片所凝结超越时空限制的智力结晶的鉴识,已经成了天平上一枚决定性的砝码,它重重地压在了《大都会》上。很遗憾,这种鉴识在相当大程度上和对电影史的认识脱不了干系。其实把电影换成戏剧、建筑、小说难道有什么区别吗,对整体历史的了解总能够有助于识别单个的作品,从来如此。
  
  在衡量影片所包含智力活动的结晶时,其在电影形式上的成就会获得我的特别关注,它有否突破现有形式系统,如果有,是从头创新还是继承发扬,即使没有也没关系,它对已有传统手法的运用是否完美而毫无暇疵呢?这是为一部影片快速寻找其影史坐标的捷径。
  
  观众,该怎么看待观众?电影从发明之初,就是一种大众化的娱乐形式,它的制片、发行、放映三大环节缺一不可,有种说法是直到观众看到银幕上的投影,电影的创作才算完成。但我却打算在评鉴时割断这个产业链条,我假设拷贝装到铁盒子里后,就直接运至我所在的那座孤岛,它在评论界的反响,它的票房收入,它最后能否盈利、能否获奖,都和我的判断没有关系。
  
  下一个问题是评分系统的技术操作。10分或100分的体系对于我来说太细致了,像IMDb那样精确到小数点后面只具备统计学的意义。我的倾向还是用五颗星来衡量。
  
  ★★★★★表示电影史上最杰出的作品,这个数量可能是300部,也可能是500部,平均每年三至五部,丰年多两部,荒年从缺,都是可以的。其形式与风格臻于完美,最能体现电影艺术目前所达到之成就与“美”。假使有外星人来到地球,索要代表地球文明的各种文艺作品,我建议电影的从这里面挑选。略举数例:《伊凡雷帝》(Ivan the Terrible)、《游乐时间》(Play Time)、《萝拉·蒙泰斯》(Lola Montès)、《午夜钟声》(Chimes at Midnight)、《日出》(Sunrise)、《第三个人》(The Third Man)、《搜索者》(The Searchers)、《你逃我也逃》(To Be or Not to Be)、《浮云》、《塞琳和朱莉出航记 》(Céline et Julie vont en bateau)。
  
  ★★★★表示一般意义上的经典,它们在境界上比五星要稍逊一筹,或存在某种无法视而不见的缺憾,某些技巧纯熟的顶级商业大片或类型片范本也有可能被我归入此类。例子:《春闺情愁》(All That Heaven Allows)、《终结者2》(Terminator 2)、《现代启示录》(Apocalypse Now)、《出租车司机》(Taxi Driver)、《七寇伏尸记》(Seven Men From Now)、《巴顿·芬克》(Barton Fink)、《杀人回忆》、《相见恨晚》(Brief Encounter)、《精疲力尽》(à bout de souffle)、《女友礼拜五》(His Girl Friday)。
  
  ★★★可能是大师小作,可能略具新意,也可能是我认为名过其实的著名影片;如果是新片,那么它还达不到写进历史的高度,缺乏永恒的魅力。例如《窃听风暴》(The Lives of Others)、《这个杀手不太冷》(Leon)、《红高粱》、《蜘蛛的策略》(Strategia del ragno)、《慕理小镇》(Moonfleet)、《不可饶恕》(Unforgiven)、《勇闯夺命岛》(The Rock)、《冷酷祭典》(La cérémonie)、《空气人偶》。
  
  ★★大师败作、普通影片,偶尔闪光,或有重大缺陷但尚不致整体失败,或制作出色但观念陈旧,平时的大多数影片,看完觉得不佳但还不至于咬牙切齿,如《放牛班的春天》(The Chorus)、《勇敢的心》(The Brave Heart)、《与狼共舞》(Dances with Wolves)、《梅兰芳》、《弱点》(The Blind Side)、《奥伯瓦尔德的秘密》(Il mistero di Oberwald)。
  
  ★缺乏导演才华,如果一个人的大部分作品都集中在这一类,那他应该改行。知名导演极失水准也是有的。当前华语电影是重灾区。凭心而论,世界各国每年产生的烂片未必比中国少,但国产电影更容易接触到。如《天堂口》、《夜宴》、《魔岛迷踪》(Demon Island)、《爱在巴黎》(Love in Paris)、《赤壁》、《左右》、《苏乞儿》、《长江七号》,等等等等。
  
  另外,特设☆一档,献给某些国产片,如《建国大业》、《三枪拍案惊奇》、《寻找成龙》、《非诚勿扰》、《超强台风》、《大内密探零零狗》……这一类,不仅仅是个烂的问题,话说重了,事关影人的操守和尊严。
  
  我想,电影作品的好坏应该呈金字塔结构,从好到差的数量指数级递增,差片远远多于好片,但在我的评价体系里,三颗星以上都能算好片了,我这么做的原因,是拉开好片之间的评价差距,区分伟大与优秀是有意义的。但区分烂与更烂,有什么意义?
  
  附注:基于对当前国产片的巨大偏见,原则上国产院线新片不超过★★★
  
  以下是本周刚看的部分影片:
  
  《我们天上见》(2009)★★★
  
  女演员转做导演,成功的不多,国内几乎没有(徐静蕾??)。但蒋雯丽这次超乎想象地出色,她和顾长卫一样,选择了一个70年代末的小城故事作为起步,那种淡淡的怀旧和忧愁也如出一辙。这是最保险的做法,因为一个人的童年或青春期的记忆总是最刻骨铭心,最有倾诉欲的。而且在视觉风格上,蒋雯丽还挺有想法,这方面我想林良忠的功劳不小。至于朱旭,我们经常讲一个人演技好,说他往那一站,就浑身是戏,但这话往往是浮夸恭维之词,当不得真的,可你搁朱旭身上,就合适了。
  
  《弹道》(2010)★★
  
  紧凑好看,遗憾在于用一种庸俗的“很像电影”的方式来解决一些剧情转变上的问题,最后受到历史真实的限制,用和枪击案无直接关系的贪腐收尾,我觉得很无奈。不妨学习《JFK》,以警察调查的方式展开故事,最后的结论要么是悬而未决,要么是提出一个振聋发聩的阴谋论(哪怕瞎编也好啊,反正是电影,反正谁也不知道真相),应该比现在全知的视角强一些吧。有些线头处理得不利落,像那个枪械高手后来到底咋样了?去日本又是咋回事,也不知是不是引进时被剪了。林家栋这个演员现在被高度stereotyped了,很可惜,我觉得他还有多面潜力可挖。
  
  《月满轩尼诗》(2010)★
  
  演员真的都挺好,除了张学友太老不像鲍起静的儿子外,剧本也还凑合,但导得……真的很业余。岸西应该是没有做导演的才华。
  
  《禁闭岛》(Shutter Island,2010)★★★
  
  大逆转的结局不难猜,我觉得乐趣主要不在那上面,片子整体水准十足。Leo是越来越出色了,他以前被视为偶像,应该是个误会,如果遇到合适的剧本,他折磨自己的狠劲恐怕不下于Robert De Niro。影片里Teddy的现实和幻觉在画面质感的处理上有一定差异。现实的画面有消掉一点饱和度,调子比较灰冷,为的是配合疯人院的环境;幻觉和回忆部分模拟50年代柯达彩色反转片略微过饱和的感觉,特别是放到集中营里,和我们见惯的黑白画面大不相同,形成一种落差。
  
  《血尸夜》(Near Dark,1987)★★
  
  大热女导Kathryn Bigelow的少作,在我的硬盘里不知不觉躺了很久,最近刚翻出来看,一部小有新意的吸血鬼片儿。
  
  《比利·怀德开口谈》(Billy Wilder Speaks,2006)★★★
  
  Volker Schlondorff拍的纪录片,说个不停,内容有一定料。
  

你的回应...

请先登录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灌水/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