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新导演新作品】东莞印象 专访《寻子》、《纹身》导演穆肃

2010-09-08 10:42:21   来自: fanhallfilm
  

  (现象网访谈)14岁离家出走,后被学校开除,做过厨师,当过兵,混过保安,也做过平面设计师,开过黑网吧,做过杂志的主编,还是文学院的签约作家,现在是地方党报——东莞日报社的记者,专门做文化的一个记者。《寻子》、《纹身》的年轻纪录片导演穆肃对记者说起自己的经历时,急忙补充道:“看着很好,观众唯恐不戏剧。”其实导演说拍这些片子就是在为以后拍剧情片在做准备。
  
  
  那些在第九区的人们
  
  
  纪录片《寻子》的内容确实够戏剧,农村父亲千里来广东东莞寻找自己中科大毕业的儿子,四处翻寻,甚至向那些小阿飞们下跪,依然无果,绝望之际,儿子却主动送上门来了。儿子自然辛酸往事不堪回首,偷盗之事不可免。从月薪3500包吃住、甚至老板愿意给股份也没能留住他,原因并不是说因为好吃懒做、毒瘾之类,而是‘现代病’发作:发现自己不知道为什么在此时此处。发现自己根本不知道要的是什么!于是失落、惘然、惆怅,愿景已无,孑然一身,不知所措。这无法不让人想到《麻将》,想到富士康。
  

  导演将儿子在东莞‘遗失’的时期,称其为‘精神误区’。据导演说,在拍摄完成后,他有被迫联系过那对父子,父亲现在在家乡的一个工厂里做门卫,儿子在一个网吧做技术主管,现在已经走去了那个‘精神误区’。
  
  记者问道为何称其为‘精神误区’?导演说:“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讲我个人对存在主义蛮认同,我甚至可以把这个人的选择当做,好像萨特所说的,你每个人生下来是没有选择的,包括自杀也是一种选择,那我首先我作为一个客观的人来讲,我尊重这种选择,但是按照我们普世价值来讲他自己的选择是对,尤其是我们传统的价值观是一种很大的冲击。今天上了年纪的观众不多(注:影片在文津酒店的放映),如果多的话他们会首先站在一个角度,亲情的一个角度来批判一个人,他不关心你将来什么寻找自由,还是赚钱什么,他首先觉得你已经对父亲的亲情造成了一个巨大的挑战,那我也是站在这个角度上来想,我觉得他是在面临一些选择的时候他有时候会没有过多的考虑其他原因,所以我觉得他是一个精神误区。当然我刚才跟你说的就是,站在更理性的角度,我会用存在主义这种观点来说,我尊重你这种选择,没错,你自杀也是一种选择,但是按照普世价值来讲,你这种选择是错误的,是确实走上了迷失的一个阶段,事后事态的进展也证明了这一点,为什么这样说?他自己回去之后他也坦言,包括他自己的访谈也说:‘我为什么这样做,我之前是太过意不去了,我回去一定要好好的弥补’类似这样的话。所以说包括他现在前段时间有一次我们打了一个小时的电话,他也是觉得那确实是他精神误区的一个阶段,我是这样看待的。
  
  看来富士康的那些人儿是完全迷失了。导演说东莞是一个话题城市,拍这两个片子多少有点正名的意味。《纹身》则说的是一个纹身师对各式纹身爱好者分析,影片镜头绚丽、节奏明快,看了让我有马上就去在手腕上纹一个创口贴的冲动。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它是一个很好的‘广告’。
  
  
   ‘原生态’
  
  
  两部影片在叙事上中规中矩,简明易懂。让观众我的在观影时感觉很安全,好像是按照某一种教科书的样式做出来的。对此导演将其解释为:“原生态。试图在纪录片创作中加入一种叙事性。加入叙事性它会就是使你的纪录片显得挺故事化、挺情节化,然后也很容易是一个很圆满的结构。很多纪录片是开放式的,或者是散点透视式,它不是一个就是线性带有叙事性的东西,那我觉得我如果想让更多人接受我的纪录片,我有意识的加入叙事性,就是叙事性出来就感觉你的直觉我觉得是对的,看一个小电影一样,看一个小故事片一样,我看完了,诶,挺完美,这样,我是要加入这种感觉。我认为这个就是我自己区别于其他纪录片作者的一个标签。”
  
  其实要理解导演这样的创作态度倒是很简单,一个是他对于摄影机的态度:尽量不要让被拍摄者、观众意识到摄影机的存在。他对于真实的定义是:“一方面就是说不干涉事态发展的一个变化,另外一个就是说尽可能的还原,还原你拍摄对象真实的内心,还有他身边真实的环境。我认为比较重要的不要自己太概念先行的就是说根据自己的意愿去主导影片发展的一个方向,就是说你不要把作者的主观意识添加到这个片子里面去,主要这两三个方面。”
  当记者说到:不把导演的主观意识添加进去可以说是不可能的吧。导演也说:对,绝对会有,尽可能的放到最低,我觉得如果说要体现作者主观意识的东西,那你就尽可能放到后期,从你的技术手段上来体现,包括你剪辑的风格,叙事的节奏感,甚至是配乐这些,你可以体现你美学的这些标签,但是你不可能有意识引导说这个被拍摄者说一些他本身也没有意识到一些问题,你不能这样。
  
  
  只记录不思考
  
  
  谈到这里我还是不太明白导演怎么会形成这样的创作观?这是否与他在地方党报做记者有关系?当导演说:“对我创作纪录片理念形成有决定性有培养作用的一些纪录片,我如下想了一下,可能有如下几个吧,一个就是《战地摄影师》,一部就是《好死不如赖活着》,另外一个也有《铁西区》,为什么我会选择这几个片子,各有原因。我是做记者的,我很欣赏《战地摄影师》那种职业的这种素质,就是深入到炮火连天的前线,这种勇气是我欣赏的。那这种《好死不如赖活着》我欣赏的是它这种关注人性最基本的东西,就是返璞归真,就是直接关注人性,为什么我拍纪录片我不太关注事件或是环境,我就关注人性,我觉得这个是直接能让别人很容易接受,你看人就是这样子的。还有一个《铁西区》呢,我欣赏这部片子的一些视觉的东西,很浩大,命题很浩大,这个素材可能就是说如果单独或是短一点,没有什么意义,但是你把它组合在一起,你会发现像钻石一样,多个棱角去折射很多东西,就尽可能的把你的纪录片,我觉得跟社会一定要有一定的关联度,那至少我在这部片子我学会如何通过一部片子跟你的社会发生多角度一个的关联。”这时候我才好像有点 理解导演为何形成这样的创作理念了。
  

  但是我不知道是因为我自己的观影感觉有偏差还是其他原因,我在《寻子》、《纹身》这两部影片中所没有看到的恰恰是导演所关注的:人性,当然不能说导演没有呈现人性,因为只要是拍一部这样的纪录片那么必然会涉及到人性的。我是说,他对人性的着墨并不多。其次对于他说的“多个棱角去折射很多东西,就尽可能的把你的纪录片,我觉得跟社会一定要有一定的关联度。”用多个棱角去折射和社会有关联度,这个也是必然的,在这两个影片里的确都有涉及到社会的多个层面和角度,但是我看不到导演自己对这些现象所作的思考,只是用一个完整的故事串联起来而已,也许导演是要把这些思考都交给观众自己了吧。刚好今天我看到一个现象的网友说的话,我就在这引用一下吧:纪录片最难的就是去只记录不思考,因为有句话说: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现象网独家稿件,欢迎分享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
  记者:泥巴
  责编:107CINE

  

2010-09-10 19:56:48  jeeguu

  简介
   《史记》(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古典典籍之一)与后来的《汉书》(班固)、《后汉书》(范晔、司马彪)、《三国志》(陈寿)合称“前四史”。
   《史记》记载了上自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公元前122年),共3000多年的历史。作者司马迁以其[1]“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使《史记》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
   《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或称“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记”,也省称“太史公”。“史记”本来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时期开始,“史记”由史书的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称。
   《史记》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同时,《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刘向等人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与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并称“史学双壁”
  

2010-09-12 21:51:33  风衣

  还没仔细看完这篇文章。标记下。纪录片因何而记录?
  

2010-09-14 15:34:20  鼠。。 (AV界耀眼新星导)

  纪录片最难的就是去只记录不思考,因为有句话说: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混账话,最难得是 吃了葡萄还能拉出葡萄来
  

你的回应...

请先登录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纪录电影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