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吴文光影像笔记:一个人的纪录片(之四)

2010-11-11 13:43:58   来自: 4444 (八卦是抵达真实的最佳途径)
     吴文光影像笔记:一个人的纪录片(之四)
  
  
  
  2009年到2010年的跨年度的冬天,北京寒冷异常,相对安静。开始看一些作者送给我的片子,现在为止,看了徐童的《算命》、周浩的《冬月》、郭熙志的《喉舌》。还有不少片子,都堆在我的桌旁,慢慢会看。现在的纪录片作者,大都是独自工作,一个人手持DV,大小不一,待在现场,之后在个人电脑上剪辑完成。10年前(90年代末到2000年初),这种DV个人方式,夹杂在被为“影像革命时代到来” 的欢呼和“粗制滥造的影像洪水猛兽”的贬斥中,两种极端褒贬的口水。现如今,这种一个人的影像方式已成常态,听不见什么声音再质疑可以拍出无限深度力度、也很艺术的作品了。好玩的是,当初那些大声质疑抨击者如今基本上都消失不见。我倒想听到他们继续在质疑——一种深度的质疑,一种建设性的质疑,这对记录影像的创作应该大有帮助的。但没有,那些当年口水喷老高的人都沉默不语。基本上可以认定,这些口水者的用心,是小心翼翼地维护着“贵族的、电影学院的”“电影艺术”。另外一个事实是,那些很电影艺术的制作、那些曾经很艺术的导演,如今都被市场投资人院线票房轰炸(也互相火并)得稀里哗啦,曾经的艺术尊严片甲难存。
  
  郭熙志的《喉舌》,3个小时长度,一个电视媒体的“内部报告”方式,一群电视新闻人如何存活在一个新闻栏目中,几乎所有人都想做好新闻好节目好报道,具有我们所期待的“职业媒体人应该具备的职业道德追求”,但无时无刻不被“喉舌”身份罩住。他们舌头上下左右搅动发声时,有一根绳子在后面,当然绳子是看不见的,无形存在视线之外。这个“绳子”指什么我们当然知道,所以一点不奇怪这些舌头们最终屈服于它。
  
  片子开始镜头是媒体内部会议,媒体头教育下属牢记“新闻三要素”,大意是:百姓关心,谁谁谁(忘了)热心,领导操心。这个镜头的开始,显示出镜头后面的持机人是媒体同道,一个“内部人”。镜头大量停留在媒体一边:跟随一个报道组进入被城管暴力扫荡后的现场,一个村子的拆迁,一个节目的内部审看,办公室过道同事间的瞎聊玩笑扯谈,饭局喝酒互相叫“老大”,也争论新闻何为(雷人的话如新闻是为党还是百姓),一个同事追悼会的悲伤,卡拉OK上的发泄,等等。我以为,就这样的片子构成,已经足以达到一部纪录片的能量,将一个我们习以为常但永远难以忍受的电视新闻媒体之“内部”展示于我们眼前,看看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里,我们的新闻媒体还如何挣扎在自己的声音和“喉舌”之间。巨大的一群人啊,还是被一根“绳子”牢牢拴住。
  
  我20多年前(80年代)也做过电视新闻媒体人,那时没有什么“自己声音”之念,集体地、毫无个人念想地发出“绳子”需要的声音。我们是循规蹈矩按部就班天生的“喉舌”。实在待得受不了就走人,唯一的反叛行为只在这里。20多年后,这个行业肯定发生了些变化,显著一点是,内部人开始寻找“自己声音”了。但“绳子”依然,舌头还被拴着,是做自己的舌头还是喉舌,还是个“活着还是死去”的哈姆雷特式问题。解决“舌头们”的问题,“绳子”有了“现在时绝招”:“舌头们,你们还想不想腰包鼓起来?”这个充满现实诱惑的威胁真是管用,“舌头们”都乖了,不再乱动,回到“喉舌”,唯一的反抗是私下抱怨骂傻X。现世中利益诱迫下,作为一个社会的敏感神经体现的新闻媒体,却表现出轻易放弃与屈服的犬儒样,是郭熙志《喉舌》片子的最大价值。
  
  就我经验,我们环境中似乎还没有这样的“来自媒体内部”的纪录片。看片子过程中,我私下忍不住想,要是20多年前我在电视新闻媒体也拍了类似片子,80年代那种甘当傻X喉舌的那种状态,那和老郭现在这片子会是相映成趣。事实是没有拍,当时自己那种傻X样子想都想不到这种东西也能成片,更何况当时连什么叫纪录片都没听说过。俱往矣,如今已20多年过去,当时的初生婴儿如今已是大名鼎鼎的“80后”。日子过去那么多,有什么变化了没有?肯定有的,独立纪录片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东西,已经发展到个人影像、私人影像了。但老郭的《喉舌》出来,证明纪录片完成的不仅仅是苦难边缘底层的代言,还有很多很多空白。
  
  郭熙志身为电视媒体人,非常职业的,20来年的从业经历,做新闻做栏目做专题也做纪录片,其纪录片成绩在电视行业中称为上乘,90年代的代表作《渡口》,有关一个小镇渡口的摆渡权力的承包和矛盾纠缠,是90年代经济大潮中产权再分配和普通人利益间争夺的一个极端缩影。之后郭的纪录片《回到原处》、《典型》,继续这种方式,后者是有关电视台如何塑造新闻典型的,可以看作是《喉舌》的前奏。居然这些片子都在电视台播出了。郭完全可以享受在电视圈中的“纪录片前辈”的种种实惠好处,接些重大专题系列片的“好活”,或做个重点栏目的制片人,心安理得地享受下去。但是郭不干了,或者说想干也干不下去了,他要离开了。接着我们看到了他的《喉舌》,可以理解为他完成了他的“潜伏”。
  
  现实中我们有无数的郭熙志们,身在各种单位机构,空怀壮志,随波逐流,怀才不遇,怨妇一样打发时日,难得有几个像郭一样完成从“蟹伏”到“潜伏”。试想看,如果有不同的记录者在不同的机构场所发端,汇成一起,多有意思的这个庞大体制躯体各个部位的解剖啊!机构由人组成,机构即人,人即机构,这些纪录片给我们看到的,会一点不奇怪我们每个人就是这个体制的最细微的组成。
  
  好了,想对郭的片子《喉舌》说“但是”了。郭来电话,问我片子看了怎么想。我第一句话说:很不好。你的思考和水准不应该止于此。这是我想和郭说这个片子的正题。我觉得,《喉舌》片中郭该剪辑进去的都剪辑进去了,但最重要的一个人却被他省略了,这个人就是郭自己。
  
  郭煦志是这个媒体从业中的一员,也是被拍对象中的同事之一。片中随时看到这种关系的存在,这个是很难掩饰的,不然一个外人的镜头怎么可以从容自如地隐藏在同样也是吃电视饭的人中呢?大概郭明白这一点,也没有掩饰得一干二净。我的问题是,作者郭为什么不干脆让自己彻底亮相呢?为什么不把自己也当作一个片中人呢?或者干脆就应该是:这个片子的第一人物就是作者本人?我知道,有人会说了,这个本来就是两个片子。不,我认为这就是一个片子,一个片子可以容纳其中,并且更加多层意味产生。
  
  说这些是基于对郭煦志这个人的一定了解。我是10年前和郭初次见面,在他谋生的那个城市,当时做视觉艺术也做纪录片的蒋志约我有机会去那边放放片,有机会去了,但蒋志不在,托给郭操办,就在一个书店里。我带去我的片子,还有小川的。那是和郭的初次交道。人很古道热肠,说起纪录片话滔滔不绝。知道他60年代中期生人,有华东师大学文艺理论硕士经历,我们对80年代后期余华、格非们的先锋小说有共同话题。那之后陆续看了他的几部在电视台做的纪录片,感觉是体制内的上乘品,但拖出到体制圈外遛遛,话题不足。这两年我跑郭住的城市,不断见面,聊,预感到这个郁闷的中年男可能会在纪录片上“发作”一把。然后今年就看到这部《喉舌》。
  
  我是感觉这个“发作”不够凶猛,只是意料中的“亮出舌头”,应该是,还得亮出心脏亮出胯下的家伙。直白地说,就是郭得亮出他本人,他的“在场”。他,一个与电视媒体肉身纠缠20来年的家伙,自己的无数“在场”经历容不得他那么客观、冷静、高高在上地俯视打量自己的“同道们”。另外,把自己扔到这个被记录的现场,也许可以看到更多层面、包括意味深长的东西。片子中段,我注意到一个画面,摄像机对着一扇窗户,窗户如镜,清晰看到持摄像机的作者郭的脸,然后镜头摇向一边,这是媒体单位办公室。我觉得这就是这个片子的“开头画面”:一个人持摄像机者,出发,开始瞄向自己身处机构和自己“一条战壕”的人。这是一种无法忍受后的发作,但发作首先从自己开始。发作的过程中,周围的人和环境、彼此关系、包括“舌头们”的无奈郁闷妥协的种种现状也连带出来。在和郭讨论中,我说过,具体到这个片子的重新审视,可以用“我和我的舌头们”这样的片名来引导话题讨论。首先是,“我”是第一人物,其次,那些同道们配角,是因“我”而出现片中。
  
  我这么说,明确一点就是,片子这样构成是走向内心的,是一种自传方式,一种个人经验和个人生活的围绕。其中的意味是,现实环境的一切现状因自己而存在,好坏优劣等等和自己密切相关。这样来看,这个片子这么来结构就不仅仅是“起义之作”,或者仅是停留在“内部曝光”层面上,有更多的指向。现在就可以说,《喉舌》原片中的不少内容画面过于铺陈、展示之嫌可以在新的结构方式中解决。
  

2010-11-11 14:20:24  雅典的老王

  “我是感觉这个“发作”不够凶猛,只是意料中的“亮出舌头”,应该是,还得亮出心脏亮出胯下的家伙。直白地说,就是郭得亮出他本人,他的“在场”。”
  
  纪录片总有不同的格式,或者类型。不同的类型都有不同构成形式,不同的风格选择,甚至不同的认识论基础。彼此之间无绝对的高下之别。有自我是一种选择,隐蔽自我也是一种选择。不是亮出胯下,就通吃天下。没看过片子,根据本文介绍,《喉舌》的主题似乎是官府的宣传机构,这种题材导演如何把自己亮出来呢?亮出来又怎样呢?
  
  听老吴这么一介绍,还真想看这个片子。
  

2010-11-11 14:22:17  雅典的老王

  忽然想起曾经留过的一个帖子。《广场》、《折腾》、《喉舌》,这个是一拨的了。
  

你的回应...

请先登录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草场地工作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