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王晓振《情诗》映后讨论

2020-06-07 15:53:02   来自: fanhallfilm
  日期:2020年5月23日
  导演:王晓振
  主持:朱日坤
  
  朱:
   我可能先请大家先说,大家可以说有什么感受,或者有什么想发表的意见、看法、评论等等。这个环节之后,再请导演王晓振来回答问题。因为我已经打开了每个人的话筒,如果你想测试一下,你可以先尝试。刚才通过zoom看影片的有问题吗?能达到一定流畅的标准吗?我也打开另外一个电脑在看,可能效果不是很好。
  Maria:
    我用过,有一些问题,有一点儿接不上。我也断了一段时间,然后再开始,最后还好。我觉得影片非常好,很有意思,我有一个问题要问导演。我不明白所有的这些是真的是不真的,他们是演戏还是认真的?他们是自己还是演一个角色,还是我没有明白,他们的对话都是跟着剧本还是有一点即兴的?有的时候他们是不是超过了这个剧本和有一点即兴吗?我想问下导演。
  朱:
  好的。但是按照我们的计划,你的问题可能稍过一会导演再回答,我想先听听每个人发表意见。但你可以先问,我们听每个人先说一下。大家随便发言没关系,虽然我们这个很远程,你愿意举手也行,你可以先在聊天室先说行,或者你直接打开你的话筒,万一有撞车的我们就调下顺序就可以。请问有谁想发表一下你们的看法的?何凝你说,我看到你举手。
  何凝:
  好。大家好。王导你好,我看这部片子刚刚跟Maria的问题感觉有点一样,就是真真假假分不清。有的时候我以为他是真的时候好像又变成假的了,然后假的时候又变成真的了,然后这种体验就很有意思。所以我对这部片子在这种半真半假,然后又是真真假假中反复。把我这个观众的心情在不断,好像就挺有意思的。然后也让我想到了魏晓波导演的《生活而已》。但是具体的内容上……怎么说,我不好意思,我有点没有逻辑。我觉得跟刚才Maria的问题一样,一直牵着我去看的。我有的时候觉得是剧情的,有的时候我也觉得纪录的。它就一直牵着我往下走,这可能是我最大的一个感触。然后我先听听别的朋友怎么讲。
  朱:
  好几个人提到魏晓波的《生活而已》。不一定很多人看过这个纪录片。不知道晓振认识不认识他,但你可以待会再回应一下。
  顾雪:
  感谢导演的分享,还有朱老师的组织,我其实发现我有导演的微信,也看到他原来发过这个信息。我就想谈一下我的感受。就是在这个片子里说实话,不管真真假假,我是能感受到周青的那一部分的真,而且她的真特别打动人的。但是其实我能看得出来,在这个里边导演的某种控制,甚至是说他在这里边有自己的把握,尽管看来很多地方好像是自由发挥,但是他自己都很清楚。我看了整个都是完全是跟随进去,但是我觉得就到最后的时候,他说我不拍了不拍了,我特别期待的是在他真的下车了之后是把摄影机关了,在最后一刻我能看到他真的那一部分。但是他的决定还是说他其实没有关,他最后保留了这个声音,然后说我不拍了不拍了,开始出这个字幕。
   在这里边的时候,其实我是看到了导演他自己的他的控制感在的,但是整个片子真的很好看。在那个里边,周青整个人的状态是会让人特别喜欢和爱的,在那会儿的也能感受到一个男性对一个女性的那种控制,还有一种压力感的东西,我是能够体会到的。这就是我自己的一点分享。
  王迟:
  刚才大家都提起的《生活而已》。我就想说一下,我看这个片子的时候也会想到,但是我觉得他俩有一个特别大的不同,就是《生活而已》的魏晓波还是想让我们相信他讲的故事。
  但是这个《情诗》,我觉得导演有一种自觉,就是挑战我们,挑战我们究竟应不应该相信他的故事,甚至在观影的过程中是这个疑问在牵着我们往前走,我觉得这是和《生活而已》最大的不同。
  而且我觉得也是《情诗》这个片子就是在我看过去的观片范围里头就是最彻底的挑战了基本预设。我们面对纪录片,作为一个观众,他有一些习惯性的预设,但这个片子我觉得他在试图挑战这个预设,提醒我们观众怎么样去重新思考自己在这个过程中的这种无意识的设定。在这个时候,在这个片子我觉得在提醒我们,要认识到这些无意识。我觉得这可能是这个片子和其他的片子里,包括一些像过去讲那叫伪纪录片,有人叫Modoucumentary。 过去有一些老的片子,六十年代就有的一些东西,其实他们在挑战。但是相比较而言,我感觉这一部片子给我的印象是他挑战的更彻底,而且是更根本,看到终点,我们也看不到哪个部分是真实的,哪部分是虚构的。
  当然一会导演说话的时候,我们可能会确认哪一部分是真的,导演说这个话可能会有一定的权威性。如果我们不是在这个戏外就是导演说的话,我们依然可以抱有怀疑态度,这也是可以的。但是很可能他一说话,有些东西判断就有更多的依据了。
   我现在只是说,仅仅凭文本本身的话,我们是无法判断他的,这是这个片子给我可能的最大的触动,就是说他提醒我注意到他用作品的方式提醒我们一个非常理论化的问题,实际上在我们作为观众和纪录片之间的交流的过程中,我们是带着多大的预设来去看片的。实际上这个片子告诉我们:我们没有任何依据来判断他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包括周青,刚才有两个人都提到,说周青的部分是真实的,能感受到她的真实甚至被她感动。
  当然我这也是我的最初的感受,但我依然相信这个里面周青是一个更成功的演员。我们能看到导演露的地方,我们能看到导演的表演,王晓振的表演,他里头有漏的地方,他在故意刺激周青或者怎么样。但是我觉得周青的表演是我们可能看不透的,包括她的这种一层套一层的,每次我们都觉得接触到最真实的周青了,但实际上我们再往下一走又是一个深度……我在观影过程中,我一直在看她哪一部分是她真实的,但是我觉得她是一层一层的,实际上我们是抓不住她的。
  在最后结尾的时候或许我们可以给自己作为观众这样一个交代,就说这个片子最后让我们相信她最后是真实的。但是她是不是?
  你想一想我们判断的依据是什么?我们判断的依据和她,尤其是上半部分,她一直到结尾才让我们看出来这是个表演,对吧?她一开始说我们是为了演戏是吧?这一直到结尾。
  第二部分是边演边告诉我们这是演戏。所以我觉得第一部分她对我们的这种欺骗性可能是,也不是欺骗性,就是说她在check我们,她在让我们去进入一个游戏里面,她做的更彻底。这个过程中我们怎么判断她?其实我们受骗的逻辑,我们一开始受骗的逻辑和我们最后结尾受骗的逻辑是一个逻辑。
  所以我觉得实际上这个片子就提醒我们注意到,其实我们是没有办法仅仅通过文本本身来判断出来哪些是真实的,哪些是演出来的。这是我的一个感受。谢谢老朱。
  朱:  
  谢谢王迟。留言那里也有提出批评意见的。不好意思,我读给导演听一下,也许你看得到:就是他觉得这种“暴露趣味是在电影表现上属于低俗的,希望作者追求作品的完成度,而不是渲染他的意外感。当然你想追求什么是自由的,不过现在这种形式感怎么也不觉得是你自己的,而是你借来的外壳的形式感的东西。”这是一个批评意见。
  其他观众请问还有什么想继续表达的。
  何凝:
  很感谢朱老师跟导演带来这么棒的电影。我就觉得我看的很入迷,然后我觉得《情诗》这个题目就像是导演写给电影的情诗,因为就真的能感觉到他很爱电影创作的这种感觉,他的这种方式让我想起了有一个英国纪录片导演叫内克布隆菲尔德,他的电影叫《the later his driver and the driver\'s wife》,然后他用他自己到自己参与的这种方式,就是在一个片段中用超车的方式去激怒那个领导。
  因为在纪录片创作里面,大家都在讨论真实与非真实这种边界到底在哪里。因为如果有摄像机在的话,人总是会去伪装,所以如果由拍摄者去控制这个局面,也许就会让被拍摄者她能展现更真实的自己。
   就像是导演在最后又突然说起在带着周青的爸爸去东直门医院,然后看病,就会让人更加迷惑到底导演当时他真的是想到了这里,还是他在掌控周青想要去激发更大的这种表演的可能性。会让人去思考到底什么是真实的,又有什么是不真实的,让电影创作者尤其是纪录片创作者去想真假的界限在哪里。我觉得这种你想要去区分真假的这种欲望是这个片子最让我觉得吸引我的地方,就特别喜欢。
  朱:
  王晓振导演来做一点回应,当然可能有回应刚才提的,我不知道你是否愿意说,就是哪些地方是预设的,哪些地方可能是就是当时激发的表演?这是第一个问题。第二个你也可以对刚才大家的评论也好,批评也好,你愿意做一点你的回应。
  王晓振:
  我先回馈几个问题,有人问我魏晓波的《生活而已》,我应该是看过一点,在栗宪庭电影基金那块。我当时应该是拉着看过几个片段,我知道他好像有好几部。我可能一共看了有10多分钟,当时因为主要是看别的片子,看到了那个就点进去看了一点。还有说阿巴斯的那个,阿巴斯我很喜欢,但是刚才说的那个《十》我没有看过。还有说《牛皮》,我那天也跟朱老师说过,《牛皮》我听过,也没有看过。还有人也说,那个叫贾法-帕纳西的导演,可能有个片子跟我这个有点像,我确实也没有看过。
  还有什么问题?我刚才记了一下,还有问我虚构和真实的,然后是不是有即兴的?即兴的是肯定是有的。本来我是想拍一个纯虚构的片子,我自己虚构了一个剧本,但是在拍的过程中,就有这种真实的东西进入了。然后我就放弃了后半部分纯虚构的剧本,我就根据真实的进入到这一部分,又重新解构了。差不多一年多做完这个片子的。
  所以我觉得我是我是从一个虚构的剧本进入的,但是我是按照一个纪录片的方式去做的。如果问我哪一部分是虚构的,哪一部分是真的话,其实我觉着我基本上全部是虚构的,但是我也同时认为它也全部是真的。作为一个创作,这种虚构的这么一个职业导演的话,我所有的这些虚构的工作本身就是一个真实的东西。
   我不知道我这么说说的清楚不清楚,这就是刚才几个问题是吧?
  还有一个是批评的,我觉着他说的那一点我的追求是挺低俗的,我是认可的。我本身觉得我这个人就是挺低俗的,所以我就是拍这么一个东西来算是批评自己也好,算是怎么说,我觉得我在这里边本身这个行为和我现实中我觉得很像。我觉得他也是真的,我觉得我做这个事情,做这个影片本身这个行为就不是一个什么特别好的行为。所以我觉得他说的低俗的是对,但他后面的评价我不太认可。他说我这是借来的一个外壳,这个是完全不是的。因为本身我并没有打算这么拍,这个事情是这么发展的,我是根据真实的事情发展的方向来解构的片子。
  我不管是不是有没有这样类似的片子,首先一我确实没有看过,另外我认为这个对我来说是一个纪录片,如果他说外壳是借来的话,这个事情本身就是这么发展的,我可能就借的真实的事情的外壳。这个对我来说它不是一个抄袭或者什么。如果他这个事情往另外一个方向发展的话,可能出来这个片子就是另外一个方向。
  朱:有一位问,你预测到你最后结尾了吗?我想他意思就是你想到了目前的结尾的这个结果?
  王晓振:
   结尾那应该是在拍摄过程中,快要结束的几分钟,现在的这个结尾应该是在拍摄的过程中最后几分钟想到的。但实际上我那个结尾后面还有很长一段,我只是剪掉了而已。
  朱:有人问那周青是到最后她都是在演吗?
  王晓振:
  我只能说最后结束的时候,我俩是挺开心的。
  朱:这里有一个问题就,里面你说不拍了,但为什么是却没有关机?
  王晓振:因为我还想再拍,内心是还想再拍。我说不拍的时候可能当时确实想不拍了,但是出去的时候我可能又想多拍点呗。
  朱:你是怎么跟周青商量这个拍摄的呢?就是你在准备阶段你们是怎么讨论这种预设的?
  王晓振:
  她基本上从来不跟我讨论,就是我大概告诉她怎么做,我可能会刺激到她,让她有一个心理准备就行了,她完全不知道我要干嘛。
  朱:你也说过,就是她到现在还是没有去看这个影片。
  王晓振:
  对,她一点都没有看。
  朱:你有邀请她看一下或者什么?
  王晓振:
   我只是说过将来可以看一看,但没有特别勉强的那种要求。
  朱:
    我很好奇大家没有问到你孩子的事情,其实我挺好奇这个方面的。我也挺想知道。因为其实对我说第一次打破这种虚构,在你片子里面就是明确看到这里面有一个不是在演的人,肯定是确定是你的孩子。因为你可能没法教一个3岁或者4岁的孩子怎么在一个电影里面去表演。你当时是什么样的一种方式让她参与到这个中来?还有她在结束后是什么样的?在中间你有做什么样的安排吗?她肯定是你的孩子是吧?
  王晓振:
  实际上首先我这小孩她本身话就挺多的,我大概能想到她可能不会让车上这一段显得很枯燥。我大概有这个想法。另外其实她和周青差不多,我尽量让她们两个当做一个真实的事情在做。中间她所有的表现,我觉着不管是意外不意外,其实都是在这个事情周边,应该都跑不了。我也没有一个非常确切的走向,我只是有一个大概的剧情结构。只要在这几个方向里面,我觉得都可以。确实对小孩来说那就是一个真实的环境。
  朱:
  你觉得她能感觉到这是在演戏吗?比如说你说到离婚,说到这样的事情,你觉得她是觉得这是一个真实的家庭的环境,还是她会觉得这个是玩笑,或者类似于什么样的一个情况?
  王晓振:
   这应该是一个非常真实的环境,她肯定不知道是在演戏,虽然她开始是看了摄影机,看了一段时间,但是她也不太明白。当时她特别小,应该还不到三岁,所以我们说离婚不离婚这些事情她其实没有啥概念。
  朱:
  有人问周青有没有别的作品?
  王晓振:
  她的一个作品就是我的第一部作品。
  朱:
   你可以大概介绍一下当时拍第一部作品到现在你们之间这种合作是什么样子?
  王晓振:
  因为主要是我找不到别的演员,我跟别的这种陌生人这种配合起来也非常费劲。我这两部片子其实都没有一个完整的剧本,我可能习惯想在拍摄的时候对表演上追求尽量的真实感,所以我得需要特别了解这个人,所以我只能就从身边的人下手,就从第一部作品开始找的是周青,当时拍了那个片子,我认为她演的也还挺好的。因为我是尽量让她当做一个真实的环境环境在这里面去生活,她也不知道我要拍什么。
  朱:
  她当时是你真实的女朋友是吗?
  王晓振:对!
  朱:
  有人问到那首诗,你这首诗是为这个片子写的,还是你真的写给周青的?还是你写给以前的?
  王晓振:
   这个是杨平道写的。我不知道大家知道他不,杨平道导演写了一首诗,我从那拿来用的。所以这个诗不是我写给周青的,也不是写给老相好的。
  朱:
  有问技术问题的,你拍了多少素材,你这个片子什么时候开始结构的?
  王晓振:
  素材是每个镜头拍了两遍,还有一个是从什么时间结构的是吗?
  朱:
  也许是你什么时候开始构思这个故事或者这个情节?
  王晓振:
  我是啥时候拍的来着?2018年。18年开始构思的。我构思非常快,我就是构思了两个片段,也没有具体去讲特别具体的剧本,只有一个大概的走向,然后拍的中间。拍完第一个镜头之后中间隔了特别久,隔了一年多,因为事情最后其实不是完全按照我那个剧本去走的,就跑偏了一点,我就得用另外一个镜头重新来跟他对应一下。
  朱:
  有一个问题就是影片的第二部分讲述了发生在第一部分之前的事实,他说如果是话为什么不按时间顺序来讲故事?我不太明白这个问题。
  王晓振:
  实际上我第二部分开始的那一段,在电影中重复的那一段,虚构的那一块,也就是说他们在拍的内容,那个内容是第一部分之前的事实,但是整个到最后结束,这一部分是在第一部分之后的。我不知道说明白了没有?
  朱:
    王迟,你是想说一下你认为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的关系吗?你可以阐述一下,
  王迟:
   其实我没有特别明确的一个什么结论,但是我一直在想它俩之间的关系,如果单独拿出了上半部的话会是什么效果? 然后单独拿出来下半部分是什么效果?把它俩拼到一起是什么效果?这个是我在想,我想的角度可能跟我刚才说的是一样,如果我们单看上半部分的话,可能我们的怀疑的这种力度可能会弱一些,我们会起码在很长的时间里都可能会让人感觉这是计时的,一直都在计时,并没有导演。因为周青表演的实在是滴水不漏,整个的情节,包括她所有的一切都是滴水不漏的,我们几乎没有办法去怀疑她。到最后的时候,王晓振跟她说:这不表演吗?坐在车里,就是王晓振开始进入画面之后,然后他说你这不是表演吗,怎么怎么样,一下子就把前面推翻了。
  但是这种推翻,他和第二部分这种推翻的力度就明显要完整了,他演一段他就告诉你这是演的。然后接着再演一遍再演一遍,然后不停的最后变成一个循环一样的东西,所以我在想其实第一部分他很成功的把观众诱骗到了一种情境里,然后他结尾的时候点了一下,但是第二部分真正的把我,把第一部分所有我们给他的信任可能全部推翻掉了。
  对我个人可能是有点这个感觉,所以我在比较这两部分的一些关系。 第二部分我们可能,第二部分表演也更复杂,尤其是周青的表演,她让我们完全不知道底边界在哪里,没有办法,因为实在是没有办法判断,就看完之后,我自己感觉也是判断不了的,当然就是说这里面刚才老朱说到,这个好像导演说是两个,第一个是一个完整的镜头是吧?中间我不知道是不是我看的过程中技术的问题,是不是中间跳了一下,在车里头有镜头是不是有一个突然断了一块,我不知道。可能是我看的过程还是导演中间切了一刀。
  可能我这技术问题,我以为是那块跳了一下,我以为你删掉了什么是怎么回事。
  王晓振:给电影节的那一个删掉了一段。
  王迟:
  实际上如果是一第一部分,如果我有时候在想,如果你把你最后做到后座上去跟就是说咱们这是表演,如果那块,如果是第一部分就等于说把前面的所有的90%的内容全部都变成一个表演了,因为你是说出一排了,说出这个答案了。
  如果没有他,然后直接进入第二部分,我不知道,这都是我自己脑子里看片的过程中联想,会是什么效果?
  王晓振: 
   我是觉得因为周青她已经反映了,她已经从这里跳出来了,所以那块如果我要不说的话,她应该的造成的效果是一样的。
  克里夫:
   很抱歉,我打字不行,所以我就说,不知道能不能听的清楚。
  其实我觉得我看这片子首先我个人非常喜欢,这种喜欢就来自于说其实我没有太去想他是这种真实的也好,还是虚构的也好,其实我根本就没有太去考虑这个问题。
  我觉得可能也许我不是专业搞电影的,我只是一个看电影的,所以我不太关心这个所谓的手法和结构上的这些东西。我看到就是说他他整个讲的事情也好,他无论是虚构的还是真实的也好,这个可能对一个影迷来说她不是那么的重要,她重要的是说我喜欢他的就是在于一个是我觉得首先我觉得他两个镜头的场景的设置数,所以我觉得非常喜欢他把他都局限到一个这个车里,无论是第一个镜头也好,第二个镜头也好,他这种局限性反而是让我觉得这个电影是,这个是非常非常让人感觉到很动人的地方,就是说这么一个基本很局限的地方,他去展示了一个非常丰富的这种人和人之间的关系。
  当然他前面有一段不是在车里,但我认为那个根本不是很重要,是在车里的那两块,我觉得是里面非常核心的部分,我觉得这是我非常喜欢的,做一个影迷来讲,我非常喜欢一点。
  另外一个就我觉得他里面其实无论是他讲演的也好,或者是讲真的也好,哪怕是讲第二段好像是周青在演,演所谓的一个老相好也好,我觉得这个其实不重要,他重要的是说他通过这种设置也好,不管是演也好还是真实也好,表达出了这种可能我更看重这种,可能就是这个故事里面,无论是真的故事还是虚构的也好,还是真实的话,这种三个人之间的关系我觉得是很有意思的。
  就说他这种你在第一段里面,他展示的这种人和,就两夫妻这种关系的争论和这种沟通是非常,我觉得为什么他非常吸引人,不管他是真的吸引人,还是说虚构的吸引人,我觉得这个不是讨论,不是我观众,从我的观影体验,他不是我讨论的重点,而是说他里面展示出来这种这种关系的层次和是和这种情节是非常真实的,为什么?
  看了就是说作为一个影迷来看了,会觉得很有,能看进去就是说他这个东西即使是虚构的,他也虚构的非常真实。
  包括这种夫妻之间的沟通的模式,包括晓振也讲到的,他就是想他里面其实也提到了很多东西,我就是话赶话说到那了,对吧?你可以认为这是在这是在设计,也可以认为其实生活就是这样的,其实生活就是这样的,这么一种模式在。
  包括前面有一位老师提到,觉得周青的表演,如果说从虚构角度觉得周青表演很好,晓振导演反而有一些,我觉得这种恰恰是一种对照,不管是有意无意的,这种真实的东西,你说他是表演也好,是真实也好,我觉得其实,我觉得不是一个特别需要去,或者说做一个观影体验来说不是那么很重要的。
  当然不讲技术,不讲导演这些东西。
  第二段我觉得尤其更好,就是说他这种一遍一遍的来拍同样的东西,其实我就觉得他其实好像每一遍都一样的,但其实是,我的感觉其实生活就是这样的,就是在不断的,你在重复自己这样的东西,其实大家的很,你跟任何人的关系,你跟无论是跟你亲密的人还是朋友也好,你可能都会有这种体验,难道你不就是在重复吗?
  但是我觉得这导演他把这种表达在一个非常短的时间里面,然后他用这种你觉得好像是他在虚构的方式好像是在拍的方式,他又来展现这种东西,这是我看到的东西。
  我觉得是非常,我觉得是很打动人的,而且这里面的东西我觉得是非常,是我以前,或者因为我看的片子可能也不够多,大家讲的那些片子,其实我刚才都记下来了,我回头再找来看,《生活而已》也好或者什么也好,但我觉得这种模式这种体验是很独特的,对我来讲。
  所以我觉得今天晚上,因为我现在澳洲可能都快2点了,但我觉得我这个时间很值得,我很感谢朱老师还有晓振导演这么好的一个机会,非常感谢。
  朱:谢谢你的反映,晓振对有什么要回应的吗?还是继续下一个问题?
  王晓振:
    我也谢谢,我觉得他说的挺好的,感觉是一直在夸我,没啥回应的。
  吴丹:
  我想说一下我个人的感觉,还是很喜欢这个片子的。我觉得从第二部分的一开始发现周青演的导演的旧情人,那时候大家都知道是假的了,但也有可能这个故事真的发生过,这只有导演自己知道。他可能找了一个不是当事人的人,演了一段曾经发生过的真实的场景。
  还有就是我从当中其实是看到了一些导演对于纪录片也好,或对于拍摄亲人之间的的反思,他认为消费了他的爷爷奶奶,最后他对周青也是于心不忍,觉得他利用她的感情,再让她哭出来,他也有对此有一些的反思,其实也很像我们之前讨论过的关于纪录片伦理的问题,有可能王迟老师对这方面了解更多,我只是一个感受,我也没有做过这方面的研究。
  这个片子我整个看下来,感觉里面充满了导演与周青的控制,我觉得周青演的非常好,但是就像导演最后崩溃,我觉得是整个片子他给了周青就设置了一个场景,也是激发周青的表演呈现的东西。我觉得完全是导演牵着周青的情绪,最后一步步走向他想要的。
  我不知道就是说周青对表演,在导演的两部片子里怎样去演出,说因为是她的先生的电影所以很愿意为你演出,但是她演的是真的非常好,很喜欢这部电影,谢谢。
  朱:
  晓振你能回应一下这个问题吗?就是关于你太太为你这演个片子,是因为她支持你还是别的原因?
  王晓振:
  我觉得她算是支持我,首先她自己就那么说,有的时候我说她不太支持我,因为她本身不喜欢演戏,对我做的这些东西她也不是特别感兴趣。但是我也找不到别人来做。但她应该她很信任我,她觉着我不是做一些特别不好的事情,所以她特别无条件的服从我。
  在整个过程中她能这么放松该也都是因为她信任我,我觉得这个就已经算是很大的支持了。尽管从别的来说她没有要帮我这个片子,一定要怎么去推或者怎么样。但是表演上我觉得是非常支持的,她本人她是做老师的,她教的确实也是影视方面的一些课,我觉得她对影视方面本身的了解也很有限,但跟她真正能不能表演又是两码事情。我觉得是这样。
  朱:
  刚才有个人提到就结尾这么其实是挺温情的,这个是你想要的一个结尾?你原来就希望有一个很温情的结束?有没有想过他以某种别的方式来结束这个影片?会不会在某些地方更有力量一点,或者更让人有思考的?你怎么看这样的一个选择?
  王晓振:
    实际上我拍的时候我确实不确定这个结尾是怎么样子的,我只是能大概想到可能最后是一个有挺大情绪的一个东西。我就只拍了两遍,第一遍是中间有一些,怎么说,反正我感觉就已经完全就不是在拍片子。拍到这个之后,我感觉差不多,大概满意了之后我也不想再拍了,因为我每拍一次,表演上可能新鲜的感觉就没了,好多情绪也不一定再能出来。 另外一个这个拍完已经凌晨凌晨4点多了,再拍也来不及了。后来我也更懒了,也没有再想别的,就这样。
  王迟:
  可以问一个细节吗?就是说在第一段落里头突然接到短信,然后说爷爷死了,我觉得那肯定是剧情设计的对不对?
  王晓振:对。
  王迟:然后几次还有离婚,坚持去离婚,这肯定也是按照剧本走的对吧?
  王晓振:对。
  王迟:谢谢。
  朱:还有别的问题吗?或者如果没有,你最后想有什么要回应,或者你愿意做一个结束的。
  王晓振:我没有啥要说的。
  王迟:
  正好有这个难得的机会跟晓振能沟通,我就再问一个问题,你在拍的过程中,你自己有没有情绪真得有点超越影片的这种自觉,超出了这支片子才是最重要的,我所有的表现,可能程度不一样,有的时候有没有完全脱离开片子的那一瞬间?周青有没有?
  王晓振:
    周青有没有不确定,其实我有好多瞬间是脱离的。因为在过程中我时刻都在想下一步可能会怎么发展,好多瞬间是这样的。我有的时候会尽量在节奏上会控制一下,我有这种跳开剧情内容的想法,但是我也感觉如果我能完全跳开的话,太难了。因为我还想着好多别的问题,我甚至还想着摄影机还有没有电。尤其第二个镜头,没有别人,只有我们两个,我还会想录音机会不会就没电了,好多这种乱七八糟的想法会进入。
  但我感觉有一点自己比较有感觉,就那天朱老师也问过,拍这个片子有没有新的体验,我确实在最后快要结束的有那么一瞬间,我是进入那个片子里,就是我很难受的那一段。那个情绪对我来说是真的。
  王迟:是不是你在车里突然喊的那个。
  王晓振:对,大概那个部分。其他的我认为我的情绪完全都不太投入。
  王迟:
   我能感觉出来,这毕竟是你的项目,周青也是在配合你,所以我完全能理解你的描述,这个拍摄过程就是你要考虑太多的东西。其实我比较好奇周青,当然你不是她本人,但是你们夫妻那么久,包括拍片子合作这么久,你觉得她那几次崩溃有没有真的超出影片了,就超出了表演,不在乎电影了?有没有这个瞬间我自己有我自己的感受?不知道你的感受是什么?
  王晓振:崩溃是有,第一个镜头结束的时候那个崩溃就已经是超出的,那个不是我设计的。我原来就没有往这个方向设计,确实她自己崩溃了。到后边有一些情绪那应该也有一定程度的崩溃。这个片子我觉着最后成为这个样子,就是因为她的第一次崩溃,让这个片子成为这样。
  朱:有人问到你影片跟杨平道《生命的河流》,在剧情和拍摄方式好像有相似之处,你有受他的一些影响吗?
  王晓振:
   我觉着应该是完全没有,他那个片子的片名是我给他写的。真事。他原来片子我认为不是这个风格的,我第一个片子也比他那个片子也要早。那个也是一个半记录半剧情的一个感觉。我听说他后边一个片子跟我这个在内容上可能稍微有点像,也是一个混淆真实和虚构的,但是我不知道他那个片子是什么样的,也没出来。他看完这个之后跟我说过大概有点像。
  朱:有一个问题,第一部分从天黑到天亮,这个是有意安排的?
  王晓振:
   第一个是从天亮到天黑吧。我是稍微有意让他跟第二个镜头能大概衔接一下,有这方面的考虑,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要考虑摄影方面的东西,就是这个车我要拍里面的时候,我希望外面里外的光线对比是很强的,所以我找的是下午傍晚那一段。
  朱:秋山问你的岳父母对拍摄事情了解吗?他们有看过你的片子?
  王晓振:岳父母没有看过我的片子,岳父确实已经去世了。
  王迟:这个是真的是吧?
  王晓振:对,这个确实是真的。
  朱:确认一下,他知道你当时在拍摄?
  王晓振:你说第一个镜头那个是岳父。躺在床上的那个是爷爷,是周青的爷爷。岳父是在旁边照料的那一位,他知道我是在拍摄。
  朱:铁成问你的摄影师三个人是怎么分工呢?
  王晓振:
  对,我第一个镜头是用了两个摄影师。因为有的地方一个摄影师办不到,要上下车什么的。第二个镜头我用了另外一个摄影,拍完之后我没有用。后来我就直接把摄影机放在车上了,就没有摄影师。
  朱: 你拍摄是不是在山东?那两位是两位真的高中同学吗?我想他意思是问你们两个吧?还是这是角色扮演来把你们的关系客观化?这也是其中一个问题。
  王晓振:高中同学?
  朱:可能她问的是你跟你的太太是真的高中同学吗?
  王晓振:
  我拍的首先第一个镜头是在山东,第二个镜头是在北京。我和周青确实是高中同学。说的事情是真的,我俩就是高中同学。
  朱:有个问题是你下部片子拍什么样的东西?你有什么癖好?
  王晓振:
  我完全没有下一步计划,我还没有想法。
  朱:不知大家还有别的问题吗?问答差不多到这个时候。时间也差不多,快一个小时。感谢王晓振导演这么晚来跟大家分享这个片子。
  王晓振:
    也谢谢大家,谢谢朱老师。我感觉这个放映特别好。
  朱:我也希望你的片子能在更多的地方有放映,不管是在国际还在国内。我知道像你的第一部片子到现在,其实也有很多可以讨论的地方,但很遗憾因为环境也可能因为影展的缺陷,大家看到的机会比较少。我希望大家能够能继续讨论。
  
  (转摘请详细住处;媒体转载请先联系)
  

  

你的回应...

请先登录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电影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