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影迷读本——《映画年华》和《映画神州》

2006-04-03 14:38:19   来自: 刘兵
  十年前,为纪念世界电影诞生一百周年,法国的《电影手册》编辑部专门编纂了一部《电光幻影一百年》。这本书分别以一百年中比较重要的年份为章节,对世界电影的历史发展进行了“采样式”的输理和概括。无疑,以这样一种纲举目张的方式对世界电影历史发展轨迹进行描述,这在体例上是颇为别出心裁的。在这本书中,与中国电影相关的章节为别是“1978年北京电影学院重新开张”和1986年以侯孝贤、杨德昌等为代表的台湾电影人签定”台湾电影宣言”,虽然在这样一份格局可谓浩大的“世界电影发展历史晴雨表”里中国电影能占有“两席之地”已经足够让我们欣慰,但毕竟,相对于我们难以弃置不顾的家国情怀和中国电影并不短暂的历史而言,这样的浮光掠影还是让人感觉有些轻慢了。虽然我们明知道,再有过高的礼遇亦恐怕也是我们难以承受的。
  然而很快,中国电影自己的一百年诞辰就这样紧随其后的来了。虽然这个“生辰八字”因为缺少必要的证据而多少显得有些诡异,虽然一百年跋涉的脚步是那样的踉踉跄跄,但毕竟我们有了一个名正言顺的机会来弥补上述的缺憾,并向已逝的岁月献上我们自己的一份敬意。这敬意或许仓促,但毕竟是一次努力,比如我手边的这两本书:《映画年华》和《映画神州》。
  虽然都以中国电影一百年作为切入点,但和其他一些同样出炉于2005年这个特定年份更为书斋化的中国电影史学术著作不同,我觉得《映画年华》和《映画神州》应该算是比较好的兼顾了可读性和时代感的。读这两本书,让我不由的想起早前自己十分喜欢、可惜现在已经停刊的《新电影》杂志,当然还有更早之前没有堕落的《看电影》杂志,可以说,当我还是从影迷意义上来关注电影的时候,正是这样的杂志给了我关于电影的最初了解和热忱。而《映画年华》和《映画神州》就很象是一部非常新颖的杂志选题汇编——既成系统,同时又相对通俗的把关于中国电影比较重要的点滴一一道出。
  无论是早期中国电影的辉煌,还是老上海和香港电影的活色生香,亦或是西部侠影还是关东风情,通过这两本书都获得了一次深情的注目和凝视。如果说电影是一门时空的艺术,那么这两本书正是在这样一个基本框架内,为我们纷呈了一个关于中国电影一百年的印象点击。或许专家学者们可能不易从中找到做文章的“作料”,但对于真正的影迷来讲,这样的书则无疑是鲜活可口的读本。
  时下,电影娱乐杂志可谓是被“红包”打扮得越来越触目惊心了,而主流学术刊物则更是一如既往的“化神奇为腐朽”着,在这样一种情况下,一些本该由杂志媒体完成的电影常识普及工作反而要依靠网络和书籍来完成,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被迫和无奈。而从另外一个更大的角度讲,关于中国电影这一百年的追问,《映画年华》和《映画神州》也试图给出一份自己的答案,虽然我们都知道“答案在风中飘”,但抱负和志向始终是某种契机。更何况,我们不仅是电影百无聊赖的看客,而且还都在有意无意间曾经发出过这样的慨叹,“老不死的电影,你好!”
  

你的回应...

请先登录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电影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