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卖书者说

FANHALL ID: if02592
> 投票或上传图片(3)
> 浏览/分享相关视频(0)
评分: (不足5人暂不计算)
(共 0 人评价)
片名: 卖书者说
其它片名:
导演: 魏晓波
片长: 62分钟
年份: 2005年
类型: 纪录片
国别: 中国香港 英国 美国 日本 意大利 法国
语言: 国语
格式:

影片概述 . . . . . .

孙明夫道出了很多往事,有辛酸也有光荣,还有两个美妙的小故事,这对从小喜欢故事的我来说又是一笔飞来的财富。他娓娓道出了他的那个时代以及那个时代中的他。从修水库受伤,到去湖北洪湖治病,还有瘫痪八年,自学美术,婚姻破裂,一贫如洗……他前半生基本上都是在很无奈的情况下过来的,唯一不变的就是他对生活的渴求,希望。在访谈过程中,几个顾客还有孙明夫的老同学的出现使片子更完整。拍摄的过程基本都是偷拍,我不能影响他的生意。他的老同学说了一些电视上不让说的话,我实在不舍得删,我还是尊重了事实和真正的民间话语权。在权力和自由面前,我选择自由。在做字幕的时候我还是做了一些处理,毕竟有些人对政治敏感的过敏。还有几个顾客,我从素材中选了有代表性的两个,他们为片子增加了悲凉的黑色幽默感。“采访证?我那里有个贵宾证。”
  片子结尾是昌邑县城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一座叫做朝晖的雕塑,它的脚下是川流不息的车,右边是一个巨大的福利彩票的牌子,福利二字被树叶挡住,只剩下彩票。
  这是我第一次拍大片,64分钟,对我来说真的是大片了。这是在资金和设备都极度匮乏的情况下拍的,也许能支撑我做下去的就是对电影的爱,当然,仅仅凭一腔热情是不会做好纪录片的。《卖书者说》中也有很多缺憾,但是就让他那样吧。

导演阐述 . . . . . .

《卖书者说》:一个人的时代
  我自小爱书。不管在哪里生活,我都先和那里的卖书的混熟。片子中拍的卖书者叫孙明夫,三年前我在他店里卖书时与他讨价还价,逼他说出了自己家的境况不好,而且腿不方便,还让我看了他做午餐的两个从家里带的小馒头。这些对我的神经有些触动,最让我欣赏他的是他把在小县城最赚钱的言情,武侠书放在柜台的最下面一层,甚至是地上。县城里其他的小书店除了专门赚学生钱的那几个没有像他这么卖书的。
  他买书的地方叫西关街市场。小时候那里是商业中心,那里有最好玩的玩具卖,有最美丽的衣服卖,有数不清的美女,反正人多商品也多。那时候进城不逛逛西关街那真是白进城了。后来,西关街和国营百货大楼里的女营业员一样衰老,甚至要消失。各种超市,购物广场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西关街彻底衰落。《卖书者说》纪录的就是这条街。
  本来我想给片子命名为《西关街中厅17号》,后来觉得有些不太感性,就让它叫《卖书者说》,这样显得我比较有文化,学过《捕蛇者说》,有中学文凭。
  片头是轰鸣的军用直升机队,有十几架,从县城的一条大路上空飞过。有个这样的画面,屏幕上半部分是灰蒙蒙的天,飞机在飞,下面是一座牌坊式的建筑,也就是西关街市场的东大门。小商贩很少有看飞机的,即使它们的声音那么大。拍摄这个镜头的时候我有说不出的兴奋,我突然就感觉到这就是我曾经思考过积累过的有关电影的东西,关于变化,碰撞,或者说就是这么一种让人莫名其妙的激动的现状。我把这个镜头作为全片的开头,大环境小环境全出来了,这是我最满意的镜头。还有,逆光拍摄的路旁的柳树也像一个符号。
  之后是一段长镜头的纪录,语言说不明白这一段。

获得奖项 . . . . . .


标签: 添加标签

评论列表(0) . . . . . . ( 发表新评论 ) ( 更多评论 )

幕后花絮 . . . . . . (上传花絮) (展开所有)

地球上又有4个人看了我的纪录片处男作《卖书者说》。和他们一起看摇晃又冗长的镜头。如果我藏起来,等他们看完了我再出现可能不会觉得这么难堪,让人家受煎熬。以后谁要是和我过不去我就把他关起来让他看我拍的片子,折磨死他。

电影史上有这么个典故,有个年轻人用他妈妈的钱拍摄了一部电影。这部电影在公共场合首映的时候,这个年轻人到工地上把裤兜里装满了小石子,如果看到观众喝倒彩或者早退场就拿石子扔他们。他完全没有自信,因为这部片子内容和风格在当时都是创新。结果,景况还不至于太糟糕,影片得到了人们的赞许。年轻人也把石头悄悄的扔了。这个年轻人的名字叫做路易斯·布努艾尔,这部电影的名字叫做《一条安达鲁狗》。

《卖书者说》从技术上说简直是个灾难。我现在可以找出一箩筐的不足,即使把后来拍摄的镜头穿插进去也没办法弥补。首先焦点模糊,白平衡没调节好,明暗也没调节好。字幕字号太大了。剪辑的时候完全没遵循任何套路。镜头又长又枯燥。这是外在的缺点。还有深层次的不足,线索跳的莫名其妙,场景极度单调。看完后一个朋友问我,这片子的主题是什么?片头的那段介绍性文字好象和里面的内容没什么联系。总之,这部片子留下了太多的遗憾和不足。其实,仅仅是采访,或者说的倾诉过程就拍了2个钟头。如果说这片子仅仅是拍给我自己的,我坚决不会剪辑,留下最完整的谈话纪录就是最好的纪录片了。这个时代,倾听别人说话也是珍稀的,有几个人还有时间听别人说话?!记得当时我即要从主人公口里尽量多套出些话,又要避免影响他生意。有时纪录片为了更“好看”要把很多谈话的人的话语打断,然后按照问题的类别把谈话重新组合,例如《流浪北京》和《粉墨春秋》。我还没看过王兵最新拍的那部片子是什么样子的结构,应该也是被打断的。更可怕的是电视上常用的一种表现方法,主人公在说话,画面是另外的东西。例如主人公说到了1937年的时候在北平卖臭豆腐,然后画面就是黑白电影里很多人在作战。这样做是为了满足观众的懒惰心理,其实是很被动的。最好的方式我觉得还是不间断的叙述,这样观者就会觉得和屏幕上的人是朋友。当然,这有些奢侈,其实真正不媚俗的纪录片是属于作者自己的。王兵的《铁西区》成片和那差不多300个小时的素材相比算个屁啊。
——2009-07-14 11:56:01,4444上传

影片图集 . . . . . . (更多/我要上传)

相关视频 . . . . . . (更多/我要分享)

对本影片资料作出贡献的会员 . . . . . .

4444(创建者), 魏晓波

魏晓波导演的其它影片 . . . . . .

谁在关注这个片子 . . . . . .

你可能会喜欢的影片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