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小说

FANHALL ID: if03491
> 投票或上传图片(1)
> 浏览/分享相关视频(0)
评分: (不足5人暂不计算)
(共 0 人评价)
片名: 小说
其它片名: 诗意的年代/The Obscure
导演: 吕乐
编剧: 吕乐, 刘仪伟
制片人: 刘仪伟
主演: 王彤, 王志文, 余华, 棉棉, 王朔, 阿城, 方方, 陈村, 林白, 赵玫
片长: 84分钟
年份: 2007年
类型: 实验
国别: 中国
语言: 中文
格式:

影片概述 . . . . . .

源起会议之国的小型讲座,一群伟人聚在一起,开了一个伟大的讨论会,伟大的主题是:“什么是诗意”。开场一个象征镜头,影机先是追踪着火车,开进小城,再走到大街小巷,然后停靠酒店,走进局促的会议室。接着,一批有头有脸的作家杀入镜头,阿城、王朔、马原、方方、余华、棉棉,从阿城的“诗意”考古开始,讲到“有钱就有诗意”。各抒己见的过程中,大家谈得性起,渐将诗意按压在自我之下。镜头有时溜出来,看另一种风景。一旁的会议策划人,在酒店偶遇旧爱,更能体味点点诗意。演员王彤和王志文,就演着也许由作家虚构的故事,他们的存在,比作家更真实。吕乐一个革命式的举动:拆走纪录片与剧情片框框,将两者放在同一议题与空间自由对话。

 10年前,就是公元1999年,中国的独立电影里面还有些诗意的存在。这种诗意或许有些文人的酸腐气,或许还有些理想主义的天真和浪漫,甚至还有些老套和恶俗,可今天想要找部这样的电影已经很难了。
  
  
  
  这部电影的投资人是刘仪伟。10年前那个时候他的主业是在某台主持《天天饮食》节目。他当时选择投拍《小说》的一个动机是“觉得世纪末大家都在致敬,我们应该向作家致敬,我就出了这么个点子:干脆拍一个完全由作家来主导的电影。”拍摄成本只有200万,却囊括了当时中国作家圈中的几位人物:阿城、王朔、棉棉、赵玫、陈村、马原、方方、余华。全片84分钟,近60分钟都是在开作家笔会,聊的主题是“什么是诗意”。剩余的20分钟,讲的是一个俗套的爱情故事:一对大学时代的老情人再次重逢。两人从偶遇时的兴奋,到一起喝酒时互问对方家事的尴尬,再到饭后散步时的激情重温,比较肉麻的有女人撒娇式地要求男人再像当初她喜欢上他时那样在学校干涸的露天泳池里跑圈,撒欢。最后,终于回到房间,两人执手相看泪眼,女人一下扑到男人怀中,哇哇大哭。结局部分没有演,而是采访了来开笔会的所有作家对于结局的想象。最后一个镜头,女人扶着有些瘫痪的陈村回房间。想象和现实再次模糊起来。
  
  
  
  每个作家都对“什么是诗意”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谈到了诗意和物质和现实的关系。没有绕开“钱”这个问题。王朔说,诗意和物质并不冲突。几个女作家都将日常生活中的诗意看做最容易获得和实现的一种诗意。还有一位男作家说,钱的力量太大了,但是等到赚够钱再来寻找诗意,可能就很难了,不是找不到,而是压根就不需要了。其实作家怎么看待诗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谈论诗意本身就是一种情怀,或者是一种追求,只是似乎在10年之后,这看上去却是一件极为风花雪月甚至有点装13的事情。
  
  
  
  之所以安排那出老情人再相聚,或许也是导演的一种一相情愿。人到中年,成家立业,孩子可以跑出去打酱油了,生活还有诗意可言吗?影片告诉你,有,还有,还真的有。但追寻初恋的感觉,陷入柔软的回忆中,面临道德和情感的双重考验,只是不知道,你能不能承受地起。当你发现,青春真得已经不在,诗意仅仅是一段短暂地让人不知所措的精神出轨,可能你真的会断了寻找诗意的念头了。
  
  
  
  可是10年前,好歹还有一个想要去寻找的念头。而出轨,也能被看做一场隆重的仪式,可以用来祭奠那些逝去的人,逝去的爱。没有床戏,只有微笑,还有些许无奈和伤感。
  
  
  
  有趣的是,这部影片在2000年完整粗剪后拿给出品方,北京紫禁城营业公司的人放,结果当场就被一名电影发行策划人评价为:“这什么玩意?就这个放到电影院里吗?”于是,一直雪藏到2007年才斗胆跑出去参加了威尼斯电影节。至今仍地下着,连张盗版碟都没有。

导演阐述 . . . . . .


获得奖项 . . . . . .


标签: 添加标签

评论列表(0) . . . . . . ( 发表新评论 ) ( 更多评论 )

幕后花絮 . . . . . . (上传花絮) (展开所有)

影片图集 . . . . . . (更多/我要上传)

相关视频 . . . . . . (更多/我要分享)

对本影片资料作出贡献的会员 . . . . . .

4444(创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