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Woody Allen

FANHALL ID: im05993
姓名: Woody Allen/伍迪艾伦
性别: 不详
生日: 1935-12-01

影人概述: . . . . . .

原名:艾伦·斯图尔特·科尼斯本
  中文名:伍迪·艾伦
  英文名:Woody Allen
  性别:男
  生日:1935-12-01
  星座:射手座
  身高:168cm
  角色:编剧,导演,演员
伍迪·艾伦这个名字,只要是稍稍熟悉美国电影的影迷,多少都会听说过这个传奇人物。而市场上能见到的伍迪作品也不在少数,甚至多达十余种,尤其他最近的一些作品,更是一部不拉。说起这位鼎鼎大名的导演,影迷们大多只是用“天才”、“牛”,甚至“大师”来表达他们的尊敬,然后多半就缄口不言。对于一位美国犹太知识分子,我们显然还很难彻底了解他的思想脉络和文化背景,从而他的作品显露出的特质和优异之处,我们很多时候也只是感觉到,而恐怕也不能象艾伦在美国犹太知识分子圈内的那些忠实观众一样能够会心一笑。
  伍迪·艾伦,原名艾伦·斯图尔特·科尼斯本,1935年12月1日生于纽约布鲁克林一个贫穷的犹太家庭。伍迪在本地的米德伍德中学毕业,虽然也曾经在纽约大学和纽约市立学院读过几天书,但均被开除。15岁的时候,伍迪就开始写俏皮话,开始用伍迪·艾伦的名字给一些报纸的专栏作家投稿,据说还为鲍勃·霍普当过枪手,后来被这些专栏作者推荐担任专为广播电台写广告中的俏皮话。
  1952年,伍迪中学毕业,加入了“锡德·西则电视剧团”,以自己的搞笑天才为电视节目编写脚本。将近十年的磨练,也经历了学业不成和婚姻不幸的痛苦,1961年,伍迪辞去了“加里·摩尔剧团”撰稿的职务,正式成了一个喜剧演员,在格林威治村的小酒馆、夜总会和小剧场里演出,一时名声鹊起。
  1964年,将近30岁的伍迪为电视台编写并主演了《猫咪最近怎么样了》剧集,大获成功。1966年,伍迪的第一部舞台剧《别喝那水》在百老汇上演,再一次大获成功。1969-70年,由他编剧、主演的舞台剧《再弹一遍,萨姆》,取得决定性的成功,在百老汇连演不衰,轰动一时,奠定了伍迪正式走向电影的商业基础。
  伍迪在1966年已开始初涉影坛,不过,这只是他日后高产优质的喜剧作品的一个略带实验性的引子。《出了什么事,老虎百合》,这个古怪的片名和古怪的制作方式差相吻合。伍迪领着一班人马,把日本出品的一部名为《关键的关键》的侦探片重新剪接、配音,弄出一部日本007寻找拯救世界最美味的鸡蛋色拉配方的十分搞笑的讽刺性影片,可以想象其搞笑方式和效果应该与周星驰的《国产凌凌漆》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个精心策划的荒诞之作,和几乎所有的蓄意颠覆性作品一样,到了影片的结尾,人们已经习惯了不断颠覆后的惊奇,一切就失之于平淡了。之后的第二年,伍迪再次编写并主演了一部拿007系列影片“开涮”的搞笑影片:《皇家赌场》。
  1969年,随着伍迪电影经验的日趋成熟,舞台剧的成功也侧面刺激了伍迪的电影兴趣,电影商人们也纷纷对这个满脑子精灵古怪想法的犹太小个子发出邀请,于是伍迪自导自演了一部《拿了钱就跑》,正式开始了电影之路。
  在这部伍迪导演的处女作里,延续了伍迪前两年的成功路数,仍然是以颠覆类型片为己任。片中的强盗连字都写不明白,以至于被抢劫的银行小姐都不知道他要干什么,这个又倒霉又愚蠢的家伙,当然是由伍迪自己饰演,从而开创出富有个人特色的喜剧角色类型。这次对类型片的利用,由于伍迪自己的全面控制,就不仅仅局限在讽刺性模仿的单纯颠覆上,而是开始创造伍迪自己的电影角色和电影世界。
  接下来是他早期名作《香蕉》、《性爱宝典》(一切你想知道又不敢问的性问题)和《沉睡者》(傻瓜大闹科学城),这几部作品都和伍迪最早的作品一样,是富于想象力的滑稽闹剧,是对各种类型片领域的颠覆性戏谑:《香蕉》对政治片、《性爱宝典》对扭捏的情色片、《沉睡者》对科幻片等等。这是伍迪电影作品的早期形式,截至到那时,他还只是在影片中对观众的观影习惯、对周围社会的荒谬规则提出挑战,但这种“革命意识”显然并没有更深层次的自觉。从他的下一部影片开始,伍迪逐渐减少了影片中的滑稽成分,而向真正的现实靠拢,同时,伍迪也逐渐扩大了影片中来自伯格曼的影响面。
  1975年的《爱与死》中,步入不惑之年的伍迪·艾伦,放弃了对类型片纯粹地模仿和颠覆,在叙事上更加常规,主题上也更加深入。影片描写了一个怯懦的俄罗斯犹太“英雄”“刺杀”拿破仑的荒诞冒险故事,影片开始探讨了人生命运和客观规律的问题——爱与死总会在它们应该到来的时候到来。影片参加了柏林电影节,虽然只获得一个不太重要的奖项,但伍迪个人却以自己全部独特的作品获得了银熊奖特别奖,成为伍迪获奖历史的开始。
  1977年的《安妮·霍尔》,是伍迪个人历史上最重要的一部影片,一个里程碑式的成功。影片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女主角4项金像奖,以及美国影评人协会、纽约影评人协会、金球奖、英国影视艺术学院等多项奖励,可谓风光无限。影片没有大场面或是滑稽的搞笑场面,人物也不多,片中散布着琐碎的生活片断、个人回忆、偶发感触、闲散戏谑。这样一部散漫的影片,最突出的是其中浓郁的生活味道,既有人生艺术的感悟,又有深奥的哲理,同时还充斥着温馨伤感的情调,伍迪能从早期滑稽喜剧脱身到这部影片的更高境界而还能保持自己作品的特征,实在是难能可贵。在这部影片中,我们能看到伯格曼对人生和人际关系的思考和费里尼梦想与现实交织的痕迹。
  1978年的《内心深处》,几乎让所有影评人和观众大吃一惊,他们在《安妮·霍尔》之后把伍迪称作“卓别林之后最杰出的喜剧天才”,但他们这次看到的竟然是一部悲剧作品,纯粹的悲剧作品,伯格曼式的悲剧作品。一个刻板的妻子是不是一个好妻子?一个严肃的母亲是不是一个好母亲?而一个刻板严肃的妻子母亲死去后在亲人心中留下了什么呢?影片获得奥斯卡7项提名和多个最佳女主角的荣誉。
  《内心深处》短暂的“脱轨”之后,1979年伍迪又回到自己熟悉的喜剧风格上来,黑白片《曼哈顿》延续着《安妮·霍尔》以来的发展路线。伍迪早期影片中大量,甚至毫无节制的噱头和俏皮话,在这部影片中退居其次,成了影片中活跃气氛的调剂品。影片中的主角,还是有很浓重的个人色彩,电视喜剧作家和伍迪的电影导演(演员)的身份几乎可以重叠,而其中男主角和一个少妇之间若即若离的关系是否也来自伍迪的生活,就不能那么肯定了。影片的黑白摄影和格什温的音乐营造了一个朴素柔和的怀旧氛围,令人感叹人生的岁月流转。影片获得法国凯撒奖最佳外语片大奖。
  紧接着就是伍迪著名作品《星尘往事》,这又是一部黑白片。在这部自传性质更强的影片中,伍迪把现代电影的技法发挥到了自己的极致,其题材和手法与费里尼的影史名作《8 1/2》(八部半)极其相似,以至于一些著名的影评家在搞不懂影片究竟在说什么的同时,一致把这部影片称为伍迪的“九部半”,而伍迪却认为这是自己最优秀的作品之一。
  在上两部作品向伯格曼和费里尼致敬之后,《仲夏夜的性喜剧》在技巧上已经炉火纯青了。影片中你会看到诸多大师前辈的痕迹,但你又不得不承认这是一部纯粹的伍迪·艾伦的作品。其后的《泽里格》又是一部充满想象力的特异作品,把大萧条时期著名的“变形人”泽里格以一种“伪纪实”的方式再现到银幕上。各种半即兴的花哨技巧被伍迪用在影片中,形成风格独特的表现形式,但有些时候不免有卖弄之嫌。
  1984年的《百老汇的丹尼·罗斯》,和十年后的《子弹横飞百老汇》虽然从名字上看起来有些相似,也都是匪徒与百老汇生活的交融,但实质上却有着明显不同。伍迪饰演的可怜演出经纪人,为演员找回情妇而和匪徒发生纠葛,最后却意外地与这个情妇相爱了。这部现实主义笔法的影片中,伍迪继续营造着自己近几年来的温和喜剧风格,影片不再使人大笑、爆笑,而是轻轻地笑、温和地笑。
  《开罗的紫玫瑰》,是针对电影工业制造梦幻进行的辛辣嘲讽和对抗。影片中真实世界和电影世界形成巨大的反差,也是片中各种噱头笑料的来源,这无疑是在把现实生活和电影中夸张、粉饰了的生活做着对比,从而对电影工业提出自己的质问。影片选择的大萧条时期的历史背景,也使伍迪·艾伦用来刻意强调银幕内外反差的重要条件。这是80年代伍迪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它对电影本身的思考使它具有经年不朽的独特魅力。影片在多个影展上获得嘉奖,并获得法国凯撒奖最佳外语片奖。
  《汉娜姐妹》,又是伍迪·艾伦的一部杰出的作品,甚至可以说是他80年代最出色的作品,是伍迪作品80年代的一个高峰。三个平行的,实际上互不关联的故事,组成了影片,也描述了汉娜姐妹三个复杂多变的家庭史、爱情史、心理史。这是一部家庭生活片、伦理片,但是以喜剧形式,而不是《内心深处》中伯格曼式的悲剧形式,伍迪真正脱离了模仿阶段,踏入自己操纵自如的个人电影世界。三个故事的影片已经没有固定的主角了,或者说出现的几个人物都可以说是影片的主角,虽然说影片的片名叫“汉娜姐妹”。伍迪在这部影片中展现了描摹现实的出色技巧和观察力,把悲剧和喜剧融为一体,在写实手法中揉入超现实效果,其完美结合堪称经典。
  充满温暖怀旧色彩的《无线电时代》,虽然没有伍迪的亲自出演,也并非伍迪的最佳作品,但仍然以对那个时代的真挚热爱之情博得众多影迷的喝彩。这几乎是伍迪从影以来最热情的一部作品了,对那个时代无可比拟的个人感情令影片焕发出夺人的光彩。《九月》,讲述了三对男女不幸的感情,把男女关系、家庭关系极度浓缩在九月的一所别墅里,喜剧元素变淡,人生的复杂、痛苦在这六个人身上得以体现出来。三部短片组成的《纽约故事》,是马丁·斯科塞斯、科波拉和伍迪三个人合作的共同作品,《俄迪普斯的烦恼》是其中伍迪执导的段落。一个让人难以忍耐的母亲终于消失了,而这个儿子真正的烦恼才刚刚开始,伍迪再次拾起早年富于想象力的超现实滑稽闹剧风格,但毕竟已经是年过半百、历尽沧桑的人了,难以再现当年虽然粗疏但也生机勃勃的喜剧景象了。《另一个女人》,是关于一个女人苦闷回忆的故事,几乎又是一部难以称之为喜剧的伍迪作品,或多或少带着些伯格曼的风格。
  1989年的《犯罪与不端》(罪与罚),才多少恢复了伍迪的风格和水准。这是两个故事组成的影片,一个偏于严肃,一个偏于轻松。罪与罚的主题,来自于宗教,来自于圣经,影片中始终把圣经文化的罪罚意识贯穿人物心理的始终。这是两个悲剧,手法却又是某种喜剧,而其结果却介于难以判定的悲喜之间。影片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导演、编剧提名,并被评为1989年美国十大佳片之一。
  1990年编导的《艾丽丝》是一部带有魔幻色彩的妇女解放题材的影片,一个中国医生提供的草药能够产生神奇的效果,它最终推动了一个家庭妇女的觉醒。1991年的《影子与雾》是一部很富探索性、形式上模仿表现主义的黑色喜剧,和1992年的《丈夫与妻子》都不是伍迪最出色的作品。
  1993年,伍迪拍摄了《曼哈顿神秘谋杀案》,虽然影片票房几乎应该算作是失败的,但评论界给予了这部影片很高的评价,认为不像前面几部影片那样矫揉造作,也没有故意作出高姿态,平和近人而又喜气洋洋,是伍迪恢复水准之作。
  94年的《子弹横飞百老汇》,是伍迪90年代最杰出的作品,获得当年七项奥斯卡提名,重振了伍迪喜剧的声威。影片是20年代百老汇后台喜剧与黑帮喜剧融合的结果,和当年的《百老汇的丹尼罗斯》有相似之处,但其影片主旨和融合的形式却又大不相同。在《丹尼罗斯》一片中,黑帮喜剧是黑帮喜剧,剧场喜剧是剧场喜剧,两条线索相互交织;而在这部新作里,黑帮喜剧也是剧场喜剧,剧场喜剧也是黑帮喜剧,二者水乳交融毫不牵强,堪称杰作。这一年,伍迪还为电视台重新改编拍摄了自己早期的舞台剧《别喝那水》,也许这二者的拍摄经历和经验能够互为补充吧。
  1995年,伍迪又在《非强力春药》(无敌爱美神、强有力的阿弗洛狄特)中继续探索新的形式。在古希腊女神的名字之下,在片中采取古希腊唱诗班的形式对片中的人物、情节加以评述,而情节又是以人类繁衍、血统为主题,于是形成一部现代的古希腊神话。
  1996年的《人人都说我爱你》,是一部载歌载舞地探讨爱情与婚姻,精神与物质的影片。片中由几个短故事演绎出爱情的多种状态,虽然不是全景式扫描,但也足够人们把自己对号入座的了,但伍迪却没有好莱坞“造梦”的义务,反而在每个故事结束之后加上一段貌似热情的歌舞,把看着故事唏嘘不已的观众从电影世界中拉出来嘲弄一番——如同上一部作品中的古希腊式的合唱班。
  《解构哈里》,大约也只有伍迪敢给自己的影片用这样的名字,明目张胆的学术名词中带着不无自嘲的意味。而再接下来一年的《名人百态》,也可以称为“解构名人”了。这部挤满了名人的影片也不见得都是揭露名人丑态,激发小资产阶级由嫉妒而反感,甚至蔑视的那一类影片,片中的名人也确实并不怎么上台面,但也不是完全龌龊不堪,只是,只是一个个“名人”而已。伍迪把这个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花花世界用黑白片形式表现出来,自然有些用意,片头和片尾出现在好莱坞影片的天空中大大的“HELP”无疑是将这个圈子中人物的彷徨无助直白地告诉给各位观众。
  60多岁的老导演丝毫不见手脚缓慢,99年刚完成了《甜蜜与真相》,2000年又推出《时间手杖》(业余小偷),持续着自己多年来几乎一年一部电影的创作速度。
  新作《时间手杖》,依旧是创意独特,一对夫妇和同伙开了间曲奇饼干店,试图挖地道抢隔壁的银行,银行是没抢成,反倒是饼干生意越做越大,成了亿万富翁。两个暴发户一个不习惯生活的改变,一个拚命想要提高品位挤进上流社会,在伍迪·艾伦的影片里,这当然就是笑料的来源,但也可以想象,这些笑料都带着些许苦涩和无奈。做贼无非是想有钱,有钱的日子还过不惯,没钱了还是想做贼,人生真的这么没着没落么?
  伍迪老了,反抗社会的勇气和毅力早在二十年前就开始消退了,《傻瓜大闹科学城》中勇敢反抗极权社会(尽管是以自己的方式)的滑稽斗士,到《安妮·霍尔》中冷嘲热讽不肯低头的纽约知识分子,到《星尘往事》中彷徨无依的喜剧演员,到《犯罪与不端》中面对暧昧的道德社会垂头丧气的电影导演,再到如今《时间手杖》中随波逐流的社会小人物,伍迪三十多年逐渐消磨的锐气可以划出一道清晰的抛物线。是好莱坞,还是这个越来越不需要思考和反抗的社会,把这个拥有自己一个人美好天堂的喜剧天使推落凡尘人世的呢?
  从很早以来,伍迪的作品就已经基本成型了,大惊大喜没有,小幽小默不断,他的作品早已培养出一批独特的观众群,他和这些老观众交流,就像是和邻里邻居楼上楼下的老朋友们聊聊天、打打牌、逗逗嘴,在日趋平静的生活中找点乐子。说平静,生活还挺平静,可人人都觉得自己活着够累:没老婆的要找老婆,有了老婆又不安生;没有孩子想要孩子,要了孩子也不踏实;没有名的想出名,还没出名就觉得累;没有钱想要钱,有了钱又不习惯;看着电影里面什么都好,可自己遇到的都是倒霉事,人生本来就是一出时时幕起、时时幕落、杂乱喧闹、无奈又无聊的喜剧大杂烩。伍迪只不过是把你自己上演的喜剧,再演给你看、逗你玩的一个聪明狡猾的美国小老头。看看他的电影吧,也许这个片子不是你,也许这个片子就是你,

巴塞罗纳午夜 Vicky Cristina Barcelona(2008)
  卡珊德拉之梦 Cassandra's Dream(2007)
  独家新闻 Scoop (2006)
  赛末点 Match Point (2005)
  双生美莲达 Melinda and Melinda (2004)
  卓别林的艺界人生 Charlie: The Life and Art of Charles Chaplin (2003)
  奇招尽出 Anything Else (2003)
  好莱坞结局 Hollywood Ending (2002)
  光影流情 Kid Stays In the Picture, The (2002)
  玉蝎咒 The Curse of the Jade Scorpion (2001)
  时空窃贼 Small Time Crooks (2000)
  Light Keeps Me Company (2000)
  数字世界 CyberWorld (2000)
  雷霆穿梭人 Picking Up the Pieces (2000)
  甜蜜的结局 Sweet and Lowdown (1999)
  名人录 Celebrity (1998)
  小蚁雄兵 Antz (1998)
  一百年一百部 AFI's 100 Years... 100 Movies (1998)
  解构爱情狂 Deconstructing Harry (1997)
  人人都说我爱你 Everyone Says I Love You (1996)
  乐天小子 Sunshine Boys, The (1996)
  非强力春药 Mighty Aphrodite (1995)
  百老汇上空的子弹 Bullets Over Broadway (1994)
  曼哈顿神秘谋杀 Manhattan Murder Mystery (1993)
  贤伉俪 Husbands and Wives (1992)
  影与雾 Shadows and Fog (1992)
  爱情外一章 Scenes from a Mall (1991)
  爱丽丝 Alice (1990)
  爱与罪 Crimes and Misdemeanors (1989)
  大都会传奇 New York Stories (1989)
  另一个女人 Another Woman (1988)
  情牵九月天 September (1987)
  那个时代 Radio Days (1987)
  李尔王 King Lear (1987)
  汉娜姐妹 Hannah and Her Sisters (1986)
  开罗紫玫瑰 Purple Rose of Cairo, The (1985)
  百老汇丹尼玫瑰 Broadway Danny Rose (1984)
  变色龙 Zelig (1983)
  仲夏夜绮梦 Midsummer Night's Sex Comedy (1982)
  星尘往事 Stardust Memories (1980)
  曼哈顿 Manhattan (1979)
  我心深处 Interiors (1978)
  安妮·霍尔 Annie Hall Anhedonia (1977)
  阳光小子 Sunshine Boys, The (1976)
  The Front (1976)
  爱与死 Love and Death (1975)
  傻瓜大闹科学城 Sleeper (1973)
  性爱宝典 Everything You Always Wanted to Know About Sex But Were Afraid to Ask (1972)
  呆头鹅 Play It Again, Sam (1972)
  香蕉 Bananas (1971)
  Pussycat, Pussycat, I Love You (1970)
  傻瓜入狱记 Take the Money and Run (1969)
  铁金刚勇破皇家夜总会 Casino Royale (1967)
  出了什么事,老虎百合? What's Up, Tiger Lily? (1966)
  风流绅士 What's New, Pussycat (1965)
  导演影片
  《拿了钱就跑》《Take the Money and Run》1969
  《安妮·霍尔》《Annie Hall》1977
  《泽里格》《Aelig》1982
  《开罗的紫玫瑰》《The Purple Rose of Cairo》1985
  《汉娜姐妹》《Hannah and Her Sisters》
  《九月》《September》1987
  《雾中幽灵》《Shadows and Fog》1992
  《曼哈顿谋杀案》《Manhattan Munder Mystery》1993
  《子弹横飞百老汇》《Bullets Over Broadway》1994
  《无敌爱美神》《Mighty Aphrodite》1995


1986年《汉娜姐妹》获得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
  1985年《开罗紫玫瑰》获得金球奖最佳剧本奖
  1977年《安妮·霍尔》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奖
  1975年《爱与死》获得柏林电影节最佳艺术贡献银熊奖前言
   当代集编导演于一身的犹太裔美国著名电影艺术家,作家和单簧管演奏家,被称为“继卓别林后最杰出的喜剧天才”,伍迪•艾伦以其独有的喜剧才能在影坛上纵横数十年而长盛不衰。他的电影多以纽约曼哈顿为背景,以死亡,性和道德为主题,有浓郁的纽约知识分子分风格,机智幽默又细腻感伤。犹太无神论者,神经质的内省而自我的性格,想象力丰富而奇特的构思,絮叨又幽默的对白,反讽与批判的视角,几乎是他每部喜剧电影的共同元素。最近几年,创作重心由美国移向欧洲的伍迪•艾伦拍出了伦敦三部曲,其中有两部电影是不折不扣的悲剧,但这并未引起影评家和影迷的足够关注,在很大程度他们更愿意将其视作伍迪•艾伦偶尔为之的创作脱轨。
  著名的喜剧大师卓别林认为,“笑中有泪”的喜剧电影比一味诉诸感官上的即时喜乐要高明的多,深受卓别林影响的伍迪•艾伦也认同这一理念,“但我拍的是那种有卓别林式感伤情绪的东西……你知道,我总是拍些我认为是卓别林式的东西,因为我的的确确认为他是喜剧电影里最高明的制作人。”而这种“卓别林式感伤情绪的东西”在伍迪•艾伦的喜剧电影中呈现出一种悲剧意识的面貌,“作为一个人来说,我尤为关注的就是:生命的悲剧;最后人终究得死这个事实;死亡无处不在;死亡以这种或那种形式常常伴随着我们,不管是因为打仗也好,企图自杀也好,决斗也好,还是因为你在,在恋爱过程中遭人拒绝了也好。还有,爱是徒劳的。” 因此,尽管影评家和影迷忽视了伍迪•艾伦少量的悲剧电影,但无法忽视其喜剧电影中难以消除的悲剧阴霾,以及越到后期,悲剧意识的痕迹越发浓重的事实。
  什么是悲剧意识?悲剧意识即是当人类意识到自身个体的短促性,渺小性,悲剧性的时候产生的一种个体的孤独感,价值的空没感,生命的无奈感。回顾伍迪•艾伦的喜剧电影,我们可以看到,从早期恶搞类型片的闹剧 ,到中期对纽约中产阶级知识分子进行善意嘲讽的生活喜剧,再到以“家庭三姐妹”为主题的悲喜剧和涉及“黑帮成员”的黑色喜剧 ,恐惧于不可避免的死亡、充斥着背叛的爱情徒劳无用、魔幻现实主义化解生活困境构成了伍迪•艾伦喜剧电影中 “三位一体” 的悲剧意识的表现形式。由此可以看出的是,“伍迪艾伦喜剧电影不同以往的地方:关注现实甚于关注笑声,关注人物的精神世界甚于关注人物的外部行为,关注人物与现实的冲突甚于关注娱乐的品质”。 这些伍迪•艾伦“尤为关注”的悲剧意识,部分源自导演天生的悲观主义倾向,部分则出于导演在喜剧处理上的艺术考虑。毫无疑问,这些悲剧意识提升了伍迪•艾伦喜剧电影的艺术价值,对生命和爱情的思索更使得伍迪•艾伦成为纽约知识分子的象征,但他所相信的,即人类获得拯救的唯一途径是靠种种无法言传的神秘力量介入我们的生活——魔幻现实主义是摆脱人生困境的唯一途径的理念凸现出伍式喜剧电影的巨大缺陷:他展现出人生诸多困境,但黯淡处理不报希望,唯一的途径是虚假不真实的,作为一个犹太无神论者,他唯一的信仰就是没有信仰。从喜剧层面上来说,这将阻止他到达卓别林的高度;从悲剧层面上说,他想和自己的偶像伯格曼站成一排尚有难度。即便如此,能将这些黯淡的人生困境点缀在喧闹喜剧中引人笑后深思,伍迪•艾伦借此将诸多同行远远地甩在身后。看似轻微实则沉重的悲剧意识镶嵌在喜剧氛围中,形成了独特的富有人情味的、带有伍迪•艾伦标签的喜剧电影,观者笑中有泪,甚或触摸到阳光背面的阴影。
  一、三位一体的悲剧意识的表现形式
  (1) 恐惧于不可避免的死亡
  在早期喜剧电影《爱与死》(1975年)中,伍迪•艾伦扮演的士兵对死亡略有困扰,特别是当他被判处死刑时,因为先前已经行过贿,他坚信自己不会被枪毙,不过他还是被枪毙了。这一幕使人联想起陀思妥耶夫斯基当年在行刑前一刻得到赦免,最后一秒的特赦使陀思妥耶夫斯基切切实实地感受到死亡的恐惧,借鉴陀氏经验的伍迪•艾伦用喜剧的形式包裹起核心的死亡意识,他希望观众在笑声中领悟到,当一个人意识到自己终究会死,一切只是个时间问题时,无边无际的恐惧将是许多人挥之不去的梦魇。但《爱与死》对于死亡的探索只停留在小打小闹的基础上,拍得过于轻松搞笑的喜剧片阻止了大部分观众对严肃意识的深入探讨,“没有人说:‘这是一部很滑稽的片子,但是它有一种,如果你留心的话,一种悲剧的意味。里面多少让人感觉到生命之无聊,以及……死得悲惨可怜,以及,以及死是如何干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的……’ ”
  在1986年的《汉娜姐妹》中,伍迪•艾伦饰演汉娜的前夫米基——一位迫于工作压力的电视台编导,他颇有些杞人忧天地认定自己得了恶性肿瘤,每天沉溺在无穷尽的后怕和忧郁之中。当米基得知自己健康后,毅然辞去了工作,迷上了宗教,并在马克斯兄弟的喜剧电影中找回了生活的意义。在1989年的《罪恶与不端》中,伍迪扮演的克里夫是一位严肃得令人忍俊不禁的制片人,他的哲学采访对象,尽管我们看到他在克里夫的镜头里说着肯定生命的积极话语,却不明不白地自杀身亡了。在这两部电影中,伍迪•艾伦饰演的角色都受不了老天和他开的玩笑——对生命的无端剥夺,以及孤独面对死亡时的恐惧。这种恐惧在微观上受疾病、灾难、谋杀等影响,在宏观上可以追溯到宇宙的变化,在代表作《安妮霍尔》(1977年)中,伍迪饰演的麦克斯小时候拒绝上课的重要理由就是宇宙在无限地膨胀,处于宇宙之中的纽约布鲁克林区自然也难逃这一法则。如此,面对或远或近的死亡,伍迪•艾伦喜剧电影中男主角心生无边无际的恐惧,一成不变的忧心忡忡的面容和敏感到几乎偏执的神经是此类人的真实写照。
  (2)充斥着背叛的爱情徒劳无用
  爱情是伍迪•艾伦喜剧电影中必不可少的元素,相比于好莱坞浪漫爱情喜剧,即男女主角坠入爱河后历经波折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的传统喜剧,伍迪•艾伦更愿意展示一种原本相爱的恋人出现了精神背叛或者肉体出轨的反浪漫喜剧,“如果说在他的影片中有一个他一而再,再而三地回头涉及的主旋律的话,那就是信任和对信任的背叛,特别是当涉及性和恋爱这两样事情时,人类的行为是否诚实可靠的问题。” 在这种喜剧中,性被恋爱的男女双方拿来表示敌意,结局大多晦暗不明,唯一明了的真理使人沮丧——爱情是徒劳的。
  被视作伍迪•艾伦代表作的《安妮•霍尔》(1977年)以闪回的形式介绍了伍迪•艾伦饰演的埃尔维和黛安•基顿饰演的安妮•霍尔由相识、相恋最终分手的过程,原本炽热的爱情火焰在世俗生活的掩埋下逐渐熄灭,安妮最终舍弃埃尔维寻找新恋情。1979年的《曼哈顿》延续了《安妮•霍尔》的爱情模式,伍迪•艾伦饰演的42岁中年男人戴维斯厌倦了17岁的女友特蕾西,由黛安•基顿饰演的成熟女人玛丽吸引了戴维斯,移情别恋的戴维斯最终醒悟到特蕾西才是生命中不可错过的真爱,可惜特蕾西不愿回头了。1986年的《汉娜姐妹》中,汉娜的丈夫迈克尔•凯恩一直爱着汉娜的妹妹莉,在精神和肉体上双重出轨的迈克尔无法面对蒙在鼓里的汉娜,莉则出于对姐姐的愧疚从而结束了这段三角恋情,如此,迈克尔、汉娜、莉,三人回归到家庭原本的秩序之中,各自守着秘密继续生活。拍摄于1989年的《犯罪与不端》中,家庭和睦事业有成的眼科医生朱达有一个情妇多洛丽丝,由于无法忍受医生一而再再而三的推脱难以离婚娶她的借口,多洛丽丝扬言如果朱达再不娶她,她将毁灭朱达的生活,万般无奈的朱达只得动用黑道关系杀人灭口,继而是,时间的流逝冲淡了朱达内心的罪恶感,他的生活回归平静。
  我们意识到,伍迪•艾伦喜剧电影中的男女主角满怀希望与热情地开始一段恋爱关系,可是到了影片最后,爱情宿命般走向死胡同,他们的性生活近乎混乱,同时彼此厌倦。灵魂和肉体上的双重背叛并没有带来生活的转机,新恋情也不见得比原先的恋情好到哪里去,爱情就是在一次次的背叛与悔恨中褪去了圣洁的面纱,露出苍白徒劳的面孔。
  (3)、魔幻现实主义化解生活困境
  魔幻现实主义,值的是一种其特征表现为在原本是写实主义的小说里用一种不带感情的方式融入思想和神秘题材的现象。作为生命个体的我们在生命中遇到许多绕不过去的难题和遭遇,存在主义的命题是伍迪•艾伦尤为关注的。“生存的全部景象有一种神奇性……就像是一个你脑子里没法转过弯来想明白的把戏。与其说是把戏,可能我更应该说是一个严肃的玩笑。你唯一能够逃避它的方法是就是假设有某种变魔术般的解决问题的办法——非得出现某种神奇的东西,由它把你从日常的现实生活中解脱出来”这种“变魔术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魔幻现实主义,伍迪以一种不为人察觉,但却独具匠心的手法将文学领域的魔幻现实主义的表现方式(及内容)运用到电影中,从而化解掉生活的诸多困境。
  在《安妮•霍尔》(1977年)中,安妮的肉体和艾维斯做爱,她的灵魂却跑下床,只为找一本素描本。如果说《安妮•霍尔》运用的魔幻现实主义只是为了展现恋情厌倦时的男女灵魂和肉体可以分离的事实,1985年的《开罗紫玫瑰》则将目光触及到单调生活模式的不可逃遁。影片女主角塞西莉亚逃避自己的糟糕生活所看的电影的名字叫做《开罗紫玫瑰》,电影主人公丹尼尔斯一天突然间从银幕里走进观众的现实世界,丹尼和塞西莉亚开始了一段荒唐而又短暂的恋情。1989年的《纽约故事》之“俄狄浦斯的烦恼”,看着像是老式小品的短片,伍迪•艾伦饰演的男主角的母亲不满意儿子挑选的伴侣,一天看病时神秘失踪的母亲几天后出现在曼哈顿城市上空,她向儿子大吵大闹,整个城市的人都洞悉了这一对母子的可爱关系。拍摄于1990年的《爱丽丝》,魔幻现实主义成为剧情的中心要素。 米娅•法罗饰演的爱丽丝是一个典型的曼哈顿上层社会的家庭主妇,她陷入了乏味的婚姻以及丈夫的不忠,她的焦躁情绪无法缓和。一日,她喝了唐人街中国医生的药水后,奇迹发现了,爱丽丝隐身了,她报复了丈夫,同时也释放了内心深处的欲望和一位有着愉悦性情的爵士演奏家开始一段恋情。此外,魔幻现实主义还体现在《无敌美爱神》(1995年)中的“希腊合唱团”,现实生活中出现困境时,希腊合唱团会纵声高唱,团长更会义无反顾地为男主角指点迷津化解困境,以及《人人都说我爱你》(1996年)的片尾伍迪饰演的丈夫和前妻飞向空中唱歌。
  这些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体现了伍迪•艾伦对现实世界的看法,即“人类获得拯救的唯一途径是靠种种无法言传的神秘力量介入我们的生活”。这种另一世界对现实世界的干预为影片中的主人公解决了困境,但我们应当清楚地看到,在幻想的世界里,人们无法正常地生活。换言之,电影中的魔幻现实主义只是一种幻想,这在现实世界中是不可行的。
  恐惧于不可避免的死亡,充斥着背叛的爱情徒劳无用,这两种悲剧意识构成了伍迪•艾伦电影中男女主角最常遇见的人生困境,而魔幻现实主义的化解从现实意义来说不啻为另一种悲剧意识。在影片《爱与死》中,伍迪•艾伦首次将死亡和爱情摆在一块,最后的结局是,当黛安•基顿饰演的表妹得知伍迪•艾伦饰演的表哥已经被处死时,她心不在焉地说:“噢,我现在可以去吃饭了。”黛安•基顿心不在焉的气质统一起了伍迪早期喜剧电影中对于临近的死亡和背叛的爱情的态度,即不可避免但又无可奈何。在《开罗紫玫瑰》中,听从怂恿的米娅•法罗和走下银幕的男主角分手,结果原本信誓旦旦的男主角的扮演者抛弃了她,她依旧困顿于不堪的现实中。困于现实的米娅•法罗代表着伍迪•艾伦中期对于魔幻主义解决人生困境的态度,即解决问题是暂时的,最终还是要向现实低头——死亡不可避免而爱情终将遭受背叛。这三种悲剧意识统一构成了伍氏喜剧电影中的悲剧标签,借以提醒观众在笑声之余思索现实中的出路。
  二、艺术和生活的双重考量
  相比于卓别林的喜剧电影散发爱与希望的主题,伍迪在影片中透露出近乎绝望的人生理念,三位一体的悲剧意识体现的是伍迪对人生的理解和透视,有时甚至可以称之为透彻,这和他个人生活和艺术理念密不可分。身为犹太人的伍迪•艾伦不信上帝且排斥信仰,传统的宗教信仰相信神的存在且灵魂不灭这一点并不适合伍迪,这也造成伍迪在电影中再三表达对死亡的恐惧。他不但不信灵魂不灭,甚至不信艺术家的作品会传世不朽,在一个无神论者的世界里,纯粹的理性主义绝对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伍迪•艾伦只能相信神秘力量来拯救人类的悲剧,即爱与死这两大主题。至于神秘力量以何种方式出现在电影中,伍迪已经做过各方面的尝试,并最终总结为“运气”“和“魔幻现实主义”两点,前者被其视作“一男一女相遇恋爱必不可少的要素”,后者则是伍迪手中砍开电影中主角人生困境中的格尔迪奥斯绳结的利剑。
  在艺术层面,英美一般认为高乘喜剧要在知性层面有所诉求,并非纯粹逗笑,笑声背后应该对人生有所透视,有进一步的理解。高乘喜剧针对人性的弱点和可笑的一面,从而批判社会制度的矛盾和不公平之处,它的讽刺未必来得深刻尖锐,但利用一些表现手段来制造笑声之余,希望对观众的思想有所影响。 毫无疑问,伍迪•艾伦的喜剧电影属于高乘喜剧的范畴。“然而,正当意志陷于巨大危险的关头,艺术就到来做救苦救难的仙子,只有她能够把生存之恐怖与荒唐所引起的厌世思想化为表象,使人赖此能够生活下去。这些表象就是崇高与滑稽,崇高是以艺术来克服恐怖,滑稽是用艺术赖结果可厌的荒唐。” 在伍迪•艾伦的喜剧电影中,喜剧手法即是滑稽的表象,而在崇高的表象下掩盖的正是悲剧意识。在电影《曼哈顿》中,伍迪饰演的男人对17岁的女友说,“你是上帝给约伯的答案,你能让所有的争吵戛然而止。”一方面,这只是花心男人哄女友的惯用招术,另一方面,这也暗示了伍迪的艺术借鉴:根据《圣经》中《约伯记》记载,约伯无故失去了家庭、财富、健康,众人各执一词讨论原因,结尾处上帝说出答案,一切都是为了考验约伯对神的忠心。换个角度说,约伯是基督的象征,预表了基督为了完成赎罪工作将要受到的极为痛苦的惩罚,是上帝最忠心的仆人,这些品格恰恰正是基督的形象。那么,不难理解虽不信神但熟读《圣经》伍迪•艾伦的喜剧电影中,添进考验世人的悲剧意识——死亡的恐惧、徒劳的爱情以及其它琐碎的人生困境,可以看作是从文学层面上的借鉴和发挥,以期达到电影作品内涵丰富。
  我们意识到伍迪对魔幻现实主义的偏好很大程度上源自其自身彻头彻尾的悲观主义,但具体到影片中手法运用,可以借《无敌美爱神》这部喜剧进行剖析。《无敌美爱神》的情节简单直白,伍迪饰演的莱尼一直想弄明白,自己是否给一个拜访并照顾的妓女,留下了一个孩子。古希腊合唱团的咏叹和歌唱穿越时空阻隔出现在电影中,合唱团担负起讲解现实故事的起因和发展、主角内心隐秘和希望、以及故事的最终结局,最令人叫绝的是,合唱团的团长总是在恰当的时机——莱尼无法摆脱人生窘境之极——出现在不恰当的场合,例如办公室之类,但莱尼的难题的确确因为这位解围人物的降临而解围。除却这一份轻松和搞笑外,我们应当注意到解围人物,即希腊合唱团团长的意义,回顾希腊悲剧时代,“欧里庇得斯在悲剧收场上也曾一再使用这种神灵的诚实,以便对观众保证剧中英雄的归宿,这就是声名狼藉的“神机妙算”的任务。” 。简单地说,欧里庇得斯往往在剧情的纠纷难以解决的场合,运用舞台机器,吊下一个扮神仙的角色,来解决困难,正如我国旧戏中的“神仙打救”。通过希腊合唱团的团长跳出来解决人生的难题,伍迪追溯到了魔幻现实主义的历史源头,悲剧诞生的希腊时期,暗示魔幻现实主义的运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种艺术手法上的传承,和个人的悲观主义倾向并无太大的关联。
  在《开罗紫玫瑰》中,伍迪用魔幻现实主义对观众的期待发起了最大胆的猛攻。首先,他将我们的幻想生活之重复单调和现实生活之全然不可预知进行一个鲜明的对比。现实的一成不变性——枯燥的工作,厌倦的婚姻,对事情出现传记不抱希望的心里,这种单调使得我们追求某种机械的幻想从而求得短暂安慰。当银幕上的一个角色离开银幕走入观众席时,其它的角色显得惊愕。作为幻想规之律性的守护者,当幻想的可预知性背弃他们时,他们便深感沮丧《开罗紫玫瑰》的魔幻和现实的比例把握得恰到好处,它既没有过于偏向讽刺,也没有过于偏向悲剧。
  三.结局的缺憾
  伍迪•艾伦试图将爱情、死亡、魔幻现实主义的悲剧意识融入到喜剧电影中,他为观众提供了喜剧电影的另一种可能:主人公意识到生活并不是意料中的美好,死亡时刻威胁着你,爱情充满背叛,魔幻主义才是拯救出于人生困境的你的唯一手段。他成功地展现出这些悲剧意识,但遗憾地说,相比于伍迪天赋横溢的幽默感,其电影结局却无法令人感到完全满意。
  《安妮•霍尔》的结尾,安妮和埃尔维分手亦是好友,不多久安妮和新男友搬回了曼哈顿,她拉着新男友去看以往和埃尔维经常看的电影《悲伤和怜悯》,这被埃尔维视作是一种爱情上的胜利。这种结局尚且温暖,相比之下的《汉娜姐妹》,尽管伍迪•艾伦在这部影片中展现了描摹现实的出色技巧和观察力,把悲剧和喜剧融为一体,在写实手法中糅入超现实效果,其完美结合堪称典范,它的结局却充满了假模假样的温情。一家人回归到以往的家庭秩序中,一切就像从来没有发生过,背叛被外表平静的氛围遮掩。这是伍迪•艾伦喜剧电影中常见的结尾模式:男性角色通常没有多大转变,女性角色在饱尝生活失意和爱情背叛后,往往以妥协的姿态重蹈旧辙。归根结底,这部影片对主要人物太过宽容,忠诚和信任被简单地一笔勾销,他们并没有看重这些事情的重大性。
  电影《开罗紫玫瑰》更是以悲剧告终,它把备受打击的塞西莉亚留在了她开始的地方,仍是一个抬头看着银幕,寻求每日幻想慰藉的影迷。她失去了朋友和家庭——失去后者是件好事,因为她的丈夫是一个粗俗、暴虐成性的男人;除了住处附近的电影院随着海报的变更而上映的不同电影外,她别无幻想的来源。
  影片《爱丽丝》的结局,爱丽丝离开了代表着上流社会的家庭,加入到特丽莎嬷嬷的清贫生活和行善工作中,事实上,这只不过是20世纪晚期流行的一种标榜自己精神崇高的假惺惺的托词。它给人的感觉像是在讽刺普遍存在的两种情况:现代主义者逃避复杂生活的渴求和物质主义者的不满。伍迪•艾伦试图说明,在一个幻想的世界里,人没法精神正常地生活。在前途选择上,塞西莉亚、爱丽丝和易卜生笔下出走的诺拉一样迷茫。
  《汉娜姐妹》中,当伍迪饰演的米基得知自己根本没有得脑瘤时,他便开始试图从几个宗教中寻找一个能给人以希望的宗教,但天生的怀疑主义又使他无法从宗教中获得人生意义的终极答案,他甚至想用自杀来摆脱人生的空虚。最终促使他乐观起来的居然是马克斯兄弟的喜剧片《鸭羹》,此刻的米基内心喃喃:“你知道他们太有趣了,及时我最担心的事果真如此,那又怎么样?即使没有上帝,你也只能活一次就完,又怎么样?难道你就不愿意成为人类经验的一部分吗?……我真不该把自己的生命浪费在……寻求我永远也找不到的答案上,而应该享受生命的时间。”一部童年时间看过的歌舞喜剧片,就轻易地将伍迪/米基从绝望的边缘拉了回来,甚至拉回到“享受生命的时间的主题上来”,显得很不可思议。
  虽然伍迪•艾伦再三表达自己希望有一个令人信服的世界来取代这个没有上帝的世界的愿望,但他的无神论始终笼罩着悲观失望的阴影。因此,这些结局无不透露出以下令人沮丧的信息:世上并无上帝;我们独自生活在宇宙中;爱的转瞬即逝、变化无常、艰辛不易,死的悲惨可怜,一切的悲剧意识并不会导致任何一种好莱坞式的结局发生在你的生活中,退一步来说,即便真的有好莱坞式的结局,那也是在魔幻主义发挥神秘作用下,那只是在电影中,在生活中你是根本找不到的。
  这些黯淡的结局并没有我们所盼望的解决问题行之有效的方法,被伍迪挖掘出的人生窘境尴尬地铺成在我们身边,我们从琐碎的生活中挖掘出忘却了的死亡的威胁,伍迪一边享受和养女的爱情,一边兜售着“爱情是徒劳的”的理念使人觉得不公,而魔幻现实主义在现实生活中无处容身更是众人皆知的事情。观众对三位一体的悲剧意识的认识过程仿佛俄狄浦斯的寻找,越往前走,知道的越多,处境也就越糟糕,等到影片的最后,观众往往和影片中的主人公一样迷惘。至于结局究竟如何,作为导演的伍迪并不抱太大希望。 至此,原本是为了享受喜剧的观众不可避免地感受到悲剧意识——自身个体的短促性,渺小性,个体的孤独感,爱情的徒劳感,生命的无奈感,从而得出一个人的生命本来就是一场悲剧的认识,更糟糕的是,现实生活中竟不能找到真正可靠的解决方法,这才是真正悲哀所在。
  结语
  作为继卓别林之后最伟大的喜剧大师,伍迪•艾伦的成就不仅仅在于集编导演一身的全能重现,也不是幽默机智的对白和构思巧妙的情节,他在喜剧电影中渗入的悲剧意识才是他成为一个伟大而严肃的喜剧艺术大师的关键原因。对于死亡的恐惧,对于爱情充满背叛的徒劳,对于魔幻现实主义解决困境的手段,伍迪•艾伦一直在审视我们所处的时代,审视我们个人的命运,以及人类的生存状态。他用喜剧外壳包裹起悲剧内核,几十年重复自己所坚持的主题和理念,观众被他的喜剧逗乐,同时内心深处被他的悲剧意识打动,尽管暂时还没有行之有效的解决人生困境的方式,但这足以使伍迪•艾伦成就属于自己的艺术的天主教——尽管他并不相信这一点,一如他从不相信上帝和信仰。
  参考文献:
  1.《伍迪•艾伦幽默文集:门萨的娼妓》 伍迪•艾伦著 孙仲旭 译 三联书店
  2. 《伍迪•艾伦:电影人生》理查德•席克尔[美] 伍芳林 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3. 《悲剧的诞生》尼采著 周国平译 漓江出版社
  4. 《喜剧研究与喜剧表演》 朱宗琪著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5. 《外国电影史》 郑亚玲 胡斌著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6. 《电影艺术——形式和风格》 大卫波德维尔 克莉丝汀汤普森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7. 《电影类型与类型电影》 郑树森著 江苏教育出版社
  8. 《<爱情与死亡>和食物——伍迪•艾伦对膳饮的谑用》 罗•勒布朗著 谷时宇译 《世界电影》1992年01期
  9. 《广义的玫瑰花——伍迪•艾伦对浪漫主义传统的承袭》 克•唐宁著 谷时宇译 《世界电影》1992年01期;
  10. 《论伍迪•艾伦电影中的当代知识分子形象》 孙慰川 覃嫦著 《当代电影》2008年01期
  11. Getting Even: Literary Posterity and the Case for Woody Allen David Galef
  South Atlantic Review > Vol. 64, No. 2 (Spring, 1999), pp. 146-160
  12. When Theaters Were Bear-Gardens; or, What's at Stake in the "Comedy of Humors"
  Jason Scott-Warren Shakespeare Quarterly > Vol. 54, No. 1 (Spring, 2003), pp. 63-82
  13. Marking Time: Memory and Market in "The Comedy of Errors" Shankar Raman
  Shakespeare Quarterly > Vol. 56, No. 2 (Summer, 2005), pp. 176-205

评论列表 . . . . . . ( 发表新评论 ) ( 更多评论 )

相关图集 . . . . . . (更多/我要上传)

对本影人资料作出贡献的会员 . . . . . .

fanhallfilm, 熊猫奶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