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不见美人,失望依旧

2005-2-24 12:13  来源:网易娱乐  作者:慕鸥   感谢 fanhallfilm 的投递


  很遗憾,在经历了几年的沉淀与努力后,胡安依然没有成熟,其表现亦难尽如人意。她到底功底不够深厚,导致《美人依旧》成为现在这样一部作品:匠气太重,处处流露斧凿痕迹,硬伤及漏洞百出,无法打动人,更谈不上经典。


  其实在内地女性导演中,胡安算得上是有想法的一个。就她仅有的两部作品,《西洋镜》和《美人依旧》来说,都敢于从宏大复杂的时代背景切入,试图追寻动荡变迁的大历史下小人物的命运与心路历程,《西》更以喜剧样式探讨中国面临近代化的心理冲击,以及东西方文明的冲突与融合,这些都是值得称道的。可惜她手法有欠圆熟,菜往往做得不地道,有点夹生,叫人难以下咽。还在《西》面世的时候,就有评论一针见血地指出,胡安基本功不过关,景别意识糟糕,场面调度失控,剪辑凌乱,总体极为平庸,有情节无神韵,没有表现出人物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应有的内心深度与微妙情感,把好端端一个生动鲜明的原著剧本糟蹋了。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西》居然还获得第37届金马奖最佳改编剧本奖。这是题外话,就不多说了。


  在《》中,胡安显然没有吸取上一次的教训,不仅没有进步,甚至在某些地方有倒退之嫌。


  胡安曾一再对媒体表示想要拍部女性题材。但想不到《》这样一个俗套陈腐的故事,竟然就是她心仪的好题材,说明她的眼光也着实有限。直接地说,看情节,无非是两个女人爱上同一个男人,典型的落入窠臼的三角恋框架。当然胡安有意把这对姐妹塑造成性格与命运都截然对立的两种女性,一个是尽享荣华的富家千金,一个是备受冷落的小家碧玉,希望借助这样的对比来反衬旧时代女性地位的差别,与对新时代和平等独立的追求。想法固然不错,但胡安把自己的意旨表露得太明显,外在痕迹太多,显得过于刻意。像影片一开始打出的字幕,言“旧势力面临全面瓦解,天际露出新时代的曙光”云云,乍一看还以为是哪部蹩脚的主旋律影片开场了呢,都什么年代了还如此开宗明义,这不啻是对观众智力和理解力的低估,难免不激起观众情绪上的暗中抵制。最无法忍受周迅的独白和对白,时不时地反反复复地提醒自己,要做一个与母亲和姐姐都不同的新女性,生怕别人不知道她遗世独立的孤高似的,这也揭示得太直白了,使得影片乏味平淡如开水,或同嚼蜡。


  而更令我感到不满意的是,为什么看着雄纠纠、气昂昂的解放军进城,小菲仿佛醍醐灌顶般一下子就明白“爱是不能随意的”?难道就因为解放军像“新鲜的海风”,瞬间就可吹醒她混沌的头脑?我知道旧时代造就了小菲可悲可怜的孤零身世,小菲也渴望做一个独立的与众不同的新女性,这我其实都明白,但之前影片并无半点蛛丝马迹能够表明她对解放军所喻示的意识形态的认同呀。编导也许是避讳与政治沾边(因为电影中涉及政治总让人觉得缺乏艺术自主性,可惜自觉不自觉流露的讨巧迹象还是很明显),但也不能毫无戏分铺垫与情节提示吧。而后来小菲更在教堂里遇见那个风烛残年还在纵情声色的老妖婆(为了表示友情支持,卢燕做了最不明智的客串演出,这是她的失误),听她用阴不阴、阳不阳的京剧唱腔说一通“剪不断,理还乱,闷无边,美人啊,你是一路的错呀,那英雄他们是错了一路,何必伤感情”之后,竟鬼使神差般地与姐姐尽释前嫌。这简直就是佛家里的顿悟了。但老实说,也像老式散文的卒章显志一般,突然地把主题/情感拔高升华,让毫无心理预期的观众猝不及防,难以接受这迅速神奇而又缺乏说服力的转变。


  也巧,看《》的前一天看了许鞍华十余年前的旧作《客途秋恨》。同是曾有西方生活经历和文化体验的女性导演,影片中都有风起云涌的历史背景,也都反映女性间由最初的对峙、误解走向最后的相互同情与和解(不同的是,《》的主角是母女,《》的主角是姐妹),却显示出明显的实力差距。《》中有一段戏,是张曼玉随母亲陆小芬来到日本老家(母亲是日本人),因不通言语,处境尴尬,这时影片无声地插入一个多年前母亲在澳门时的委屈情形,--那时母亲跟她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因为母亲的日本人身份,既还没学会中文与他人沟通,又要遭受爷爷奶奶的成天冷遇和歧视--通过这样一个设身处地的场景转换,观众很快就能明白张曼玉此刻的心境:因为有了感同身受的切身体会,她终于理解母亲多年来承受的压抑与不公,以及为什么会形成孤僻个性,也就容易解释张曼玉最后对母亲态度的转变以及她们母女的惺惺相惜。这样的处理就非常真切自然,也悄悄而轻轻地温暖人心,真可谓是无声胜有声。相比之下胡安远没达到这样的境界,至少在《》片中没有展现这样的心理手法。


  《》的失败,还在于对观众心理期待的全面摧毁。片名说“美人”,然片中并无一个“美人”,更没有一个“心灵美”的人。首先是本片没有一个个性讨巧的人物,几乎都是阴暗、虚伪、算计、自私的性格。前文说到本片的基本框架就是一个三角恋,这已经脱离了传统伦理范畴。更要命的是,本片还是一对姐妹喜欢同一个男人,而妹妹更是出于报复式地与姐姐争抢。这样的品行不激起观众的批判就算好的,更别提得到他们的谅解或引发共鸣。分开来看,姐姐是为了早日得到遗产,才急于与妹妹修好,这是拿亲情做她的赌注;而妹妹明知姐姐喜欢黄先生,还强行插入一脚,同样是把亲情抛诸脑后,玩起了勾心斗角的游戏;黄先生更风流浪荡,脚踩两只船,还厚颜无耻地说不舍得离开任何人,姐姐要独自占有他时他还耻笑她说会让他觉得讨厌。说白了其实他们三人都是如黄先生所说的“陈腐、愚昧、俗气的人”;而小菲也没有做到和其他女人有什么不一样,一样的小心眼和争风吃醋,这是女人注定的悲哀。尤为过分的是,本片的配角也都是些市侩小人。像那个偷花的心高气傲的丫鬟妞妞,和《大红灯笼高高挂》里朝巩俐衣服上吐唾沫的丫头简直如出一辙;还有小菲在贫民区的那些街坊邻居,也都是趋炎附势之辈,一见小菲最后还是失意而归,就嘲讽她“还不是被赶了出来”。可以说,人物品格上的缺陷与缺乏高尚感,使得本片完全失去道德支撑,而小菲与姐姐后来转变的生硬与突然,也无法让观众对她们产生同情,所以本片才给观众无关痛痒与我何干的冷漠感觉。


  再看本片的造型和化妆,实在不敢让人恭维。周迅和邬君梅勉强都算得上美人,但没见过哪部片子把她们拍得那么糟糕。周迅一开场清清爽爽的学生装扮,倒还入眼,但进了李府之后,很快就和她姐姐一样,浓妆艳抹,烫卷发,黑眼圈,艳俗的半透明旗袍,别提有多“毁人不倦”了。我纳闷的是,就算小菲和姐姐相处得日渐融洽(不管是不是假装),也不一定非要装扮得一模一样吧,难道非要打扮得像巫婆才能说明她们家的显赫地位和她们俩的小姐身份?而邬君梅自始至终都给人感觉是个幽怨的黑寡妇,大半时间是一副云发散乱的乱糟糟形状。其实世间原本有美人,奈何被厚厚的脂粉掩盖了她们该有的美丽。胡安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说本片要拍出“冷艳”感觉,冷则冷矣(人情的冷漠),艳却是艳俗,而且根本无法达到她所设想的那种“亲和力”。因为胡安的见解也是世俗的,想当然地以为艳俗造型才能匹配人物的俗气性格,这显然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


  本片还有一个严重的角色设置错误,那就是让王志文来扮演黄先生。我一向认为陈凯歌最会用王志文,像《刺秦》里的嫪毐和《和你在一起》的落魄教师,气质扮相都极为称和人物个性。反观他在片中的形象,完全无法诠释黄先生的风流浪荡。黄在片中可是一个三个女人都爱慕的男人,但王的干瘦身板,稀疏头发,厚厚的眼泡,一撇小胡子,根本没有办法演绎那种男子汉气概和男性魅力,不能说服观众为什么那么多女人都会喜欢他。当姐姐陶醉地说“跟他在一起,即使什么都不干,连空气都是香的”,还有王最后挺身而出自己上台去打拳击时,我真的感到有点可笑。此外影片在声画剪接上仍重蹈《西洋镜》的覆辙,有明显的败笔。像小菲刚进李府,姐姐跟她说话,前一个镜头邬君梅的声音还是沙哑的,下一个镜头就变得脆亮,这一衔接失败异常刺耳,让观众轻易地察觉这是两次拍摄的剪接,造成情绪上的突兀与中断。另外影片在一些细节上的硬伤也非常刺眼。像影片后来小菲把自己关进房间,发愤地拿出一本书来读,如果我没看错的话,那应该是一本横排的书。这些显见的错误,实在不应该,尤其是作为本来应该对细节更看重的女导演来说。


  听说胡安对张爱玲的作品非常有兴趣,看完《美人依旧》后我还是得奉劝她一句,在她的导演功底打磨得还不够扎实之前,切莫轻易地去碰张爱玲,张著的细腻与切肤的悲凉感恐怕都不是她所能完美表现的,不然不单可能毁了张着,还可能遭到广大张迷的群起而攻之,那就得不偿失了。


网友评论...

(尚无网友评论)

我来说两句...

注册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