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纪录片威风香港影节

2005-4-6 9:59  来源:重庆晨报 作者:马拉   感谢 fanhallfilm 的投递

    纪录片在香港国际电影节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亚洲数码录像竞赛、人道奖纪录片竞赛、真的假不了和影人影事四个单元,都是献给纪录美学的后花园。记者在电影节上看到了田壮壮的《德拉姆》、女导演罗卓遥的《给阿里的信》和重庆青年导演鄢雨、李一凡的《淹没》,这些都是用DV拍成的纪录片。田壮壮


  田壮壮也许是这届电影节来宾中名气最大的导演,他一出现在香港大会堂剧院《德拉姆》放映现场,就获得满场观众长久的掌声。也许这样的场面他见得太多了,所以他的声音不无倦意:我请大家看《德拉姆》这部我也说不上是什么东西的电影,听11个人讲他们的故事,他们讲得很好,比我讲得好多了。


  《德拉姆》纪录了茶马古道马帮的一次行旅和怒江两岸10几位各族山民的口述故事。田氏对记者这样说:我喜欢人神共居的环境,每年都下去呆一呆,我觉得他们所有的人,在那种地方有自己的快乐,比我活得快乐得多。


  影片中一个个人物都是长时间独白式自说自话的样式,导演通过翻译的采访提问声,被刻意抹去或弱化了。田壮壮承认,拍摄时其实我根本不清楚他们说的什么,回北京经过翻译后我才知道,他们说得这样好。


  鄢雨/李一凡


  而鄢雨和李一凡的《淹没》,则纪录了2000多年的奉节古城2002年开始拆迁的过程,见证了古城消逝前最后一刻普通百姓和基层干部在拆迁过程中的草根影像。没有一句旁白和解说,只有所拍人物原汁原味的声音和喧闹的市声。跟大名鼎鼎的《德拉姆》相比,里面看不到田壮壮那种贵族式的采访痕迹。记者在香港太空馆《淹没》放映现场和鄢雨谈起这个区别。他说,我在当地更多地是交朋友,没采访,没提问,只在一旁边静静地透过镜头看变化是怎样发生的,我一定要和拍摄对象交上了朋友后才拍他。


  谈到对《德拉姆》的评价,鄢雨说《德拉姆》更像一部电影,更像一部Discover那种主题的人文风光作品,一个走马观花的游记。


  罗卓遥


  至于从香港到伦敦再移居澳洲的罗卓遥,她的《给阿里的信》的起点、运镜和影调,都有一种相当流畅的国际感,将田氏和鄢雨、李一凡那两路语言综合得恰到好处。


  “你垮海越洋而来。澳洲无垠的土地,我们和你一起分享”。片中那个白人女医生,从小唱起这首澳大利亚国歌,都有自豪感。但当她和澳大利亚国内一个难民集中营的阿富汗少年阿里通信十八个月后,一唱起这首歌,浑身就起鸡皮疙瘩。她决定带全家人橫越大漠五千里去探望并营救阿里。罗卓遥从报上得知后,就带着DV一路同行。影片没有旁白,只有女导演那种默片时代一样的日记体字幕,像植物的枝条一样在银幕上一行一行地生长。


  虽然最后阿里被救出来几天和女医生一家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尽情地玩耍,但他的影像全部打上了马赛克,还是一个看不见的人。记者问罗卓遥为什么要这样?她说,因为阿里是一个难民,所以他的影像不准许出现在片子中。后来阿里又被关进去了,现在都还在里面。


网友评论...

(尚无网友评论)

我来说两句...

注册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