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牛皮》:最自信的电影

2005-4-28 14:26  来源:竞报 作者:未知   感谢 fanhallfilm 的投递
  3月24日,《牛皮》在北京电影学院交流放映,导演、编剧、自己也是片中演员之一的刘伽茵,那天领到了电影学院文学系的5000元特别奖学金,在台上,只穿一件短袖的她说自己一点都不冷。
  在2月结束的柏林电影节上,作为本届电影节最年轻的导演,23岁的刘伽茵以自己的长片处女作———DV影片《牛皮》获得“国际新电影论坛”单元的“国际影评人协会(费比西)奖”和“卡利加里奖”(Caligari)(该奖项旨在奖励电影形态与故事都有创新的作者)。
  这部110分钟长的DV作品,用23个镜头记录了一个普通的三口之家的家庭生活:父亲经营着一家皮艺店,母亲则在工厂负责皮包的设计和制作,他们兢兢业业,却仍是经营惨淡。平淡甚至细碎的生活细节缓缓铺展:父亲决定以全店皮具五折的方式促销;一家三口为店里某一日买卖有起色而欢欣鼓舞;母亲因为生意不好而责怪父亲无能;父亲想尽一切办法帮助女儿“增高”……随着影片的推进,一家三口之间温暖的情感在这个狭小的空间里变得越来越稠密,影片最后定格在躺在床上的父亲那双若有所思或者说是满心祈愿的眼睛上———生活似乎总是艰难,但从明天起,也许一切都会好起来。
  影片的影像处处散发着逼人的生活质感,带着的纪录片特质,像是一次不经意间对真实生活的片断记录,但是导演刘伽茵一再强调影片的每一场戏都是精心设计的,随机的成分很少———“我从学校回来,妈妈从工厂下班,爸爸从店里回来,这已经很晚了。坐下来可能吃饭也可能不吃饭,然后谈今天要拍哪场戏,要解决哪些问题,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然后讲整场戏、讲对话、走动,排练几遍;之后我要开始做摄影的工作。机位比较费劲,因为是在一个可能比一般人家里都要狭窄的地方。调白、灯、录音、话筒杆……然后一遍遍拍。”所以,在这样一个看似随机记录下来的影像外观下有着严肃的编剧技巧和电影语汇的思考。而这种见解的思考和探索有着与她年龄不相称的成熟,这与她对电影的执著和良好的电影专业训练有着密切联系,她从初中开始就接触专业电影书籍,高一时就明确了要考电影学院,而后在电影学院度过了本科到研究生近五年的学习生活。据刘伽茵的老师说,她从本科阶段起,就是一个优秀的学生,作业中总表现出与其他同学不同的成熟。早在几年前,她就以短片作品《火车》获得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短片类最佳导演。
  《牛皮》在电影节放映期间被德国媒体评价为“在柏林的中国影片中最不显眼,也最自信的电影”,这种或许更主要地体现在影片的诸多“极端性”———极端简陋的设备;所有场景全部在她自己家里完成,两间狭窄昏暗的小屋,没有外景;全部演职人员就是她和父母三人,她自己不光导,还得演,加上摄影、灯光、录音、场记等等一手包办。而且,影片用固定机位将所有的镜头都卡在“局部”,使得空间和人的动作和身体经常无法完全呈现出来。但是在这样一种“凝固”和被死死框定的“局部”中,却有一种难以名状的情感在凝结、流动,时而感伤、时而雀跃。
    当然,影片这种带有诸多极端性的“风格”,使得每一个看过此片的观众的反映常常在“非常好”和“完全否定”两个极端,没有任何含糊和暧昧的态度。有人将它视为2004年度中国最好的电影作品;有人看得不耐烦,快进着看,或者是出去溜达一圈,回来一看居然还没完。但刘伽茵似乎并不为电影遭受的争论而烦恼:“改变不改变、相信不相信,不只在艺术,也存在于生活的各个环节中。听到这些争论之后怎么办,这是最后的问题。我知道自己要干什么,这么多年跟电影发生关系,我的观念已经是这样了,我很相信我自己。”
相关链接: 牛皮 火车 刘伽茵 DV     4

网友评论...

(尚无网友评论)

我来说两句...

注册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