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我所见证的中国民间DV进程

2005-5-8 9:46  来源:DV中国技术推广中心 作者:朱靖江   感谢 fanhallfilm 的投递

我与DV的缘分其实已有8年之久。1996年我在北京电影学院读硕士的时候,来自日本的同学细野君便拿来一套早期的松下数字摄像机(可能是EZ-1),比我们当时热衷(也用得起)的Hi-8明显先进了一个世代。虽然当时用他的DV拍过几部学生短片,但苦于没有非线编辑设备的支持(那时的非线编辑机还都是动辄上百万的数字贵族),拍出的片子也只好转成BETA,拿到对编机房里“串糖葫芦”去。


1999-2000年大约是DV在中国民间破土而出的早春时节,吴文光开始举着他眩目的佳能XM-1,一边播放他的DV作品《江湖》,一边宣讲其非职业化的“DV自来水笔”理论。杨荔娜的纪录片《老头》也已大致摄制完成,这部迄今为止仍是非专业人士用非专业器材拍摄的最佳纪录片作品,强烈刺激了众多影像爱好者的创作欲望与野心。与此同时,一个名叫“青年电影实践社”的民间电影社团在北京应运而生,除了在酒吧或咖啡馆里播放那时还不多见的欧洲大师电影之外,对DV作品的研讨与展映也成为这个组织重要的——甚至最具活力的——一部分。


我是这一早期民间影像运动的受益者之一,并至今仍然怀念当时那种理想主义的纯净气氛。我们都认为打破制约影像民间化的器材坚冰已逢其时,DV作为一种廉价、便利的高品质创作工具,正可以冲击老朽没落的中国官方影视文化。但在其发展的方向上,两种相反的影像价值观却发生了激烈的碰撞。


很多“圈子里”的青年才俊倾向于将DV神圣化与精英化,主张严肃的DV创作不应与业余的“家庭录像”相混淆,否则DV非但不能实现它的“本体价值”,更有可能败坏电影文化的纯正血统;我则坚持认为民间影像的真正出路在于大众的积极参与,即便是他们的作品由于技法的粗疏而显得幼稚可笑,但就好比种子落入深厚的沃土,早晚有其发芽与成长的机会。真正的DV历史应该是一种全民影像启蒙的历史,而不是一小撮艺术“贵族”把玩自恋的“三寸金莲”。


2001年春,我在北大新青年网站的架构下面创办了电影频道:“电影夜航船”,基本宗旨便是主张影像文化的民间立场与独立精神。DV的创作启蒙、器材推介与作品评论,成为“电影夜航船”在其鼎盛时期(2001-2003)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我们与“实践社”合作策办了中国首届“独立影像节”,第一次大规模地展示独立拍摄的中国民间影像作品(其中DV作品占有相当比例);与“网易”共同举行了一系列“DV民间影像创作”的网络聊天活动,我们的论坛:“夜航船之船甲板”也成为那一时期DV爱好者们切磋技艺、邀集同好的重要空间。在当时竞相吹捧美国好莱坞大片或讴歌中国主旋律的电影文化中,“电影夜航船”作为一面独立的旗帜,鼓舞了不少青年人迈出其DV影像创作的第一步——虽然它更以六本“地下版”《新青年DVD手册》(以及后来的四本正式版DVD手册)为电影爱好者所熟悉。


影展固然有其轰动效应,却受到一时一地乃至政策环境的限制;网站虽然无远弗届,却随时有可能土崩瓦解。而一本简明翔实的参考书倒可能影响更多的普通人,指导他们踏入DV创作的广阔天地。从2002年下半年起,我开始撰写一部名为《DV宝典

网友评论...

(尚无网友评论)

我来说两句...

注册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