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金基德的空房子

2005-6-4 13:15  来源: 作者:LY884   感谢 fanhallfilm 的投递

说来惭愧,接触金基德,还是从最近的《空房子》开始,说实话,也是因为威尼斯最佳导演银狮奖的头衔,影片从一个类似于《阳光灿烂的日子》里的串门癖好开始,男主人公春熙还保持着金影片中一贯的手工技艺,喜欢拿着钳子修补,创造。整个故事应该没有太多特别之处,结尾的隐身,让人觉得有种拉美魔幻主义的色彩,不过,如果把这一切仅仅解释为女主人公善花的想象也未尝不可。


 


以前看香港电影《华英雄》里面,吴镇宇扮演的无敌,到最后刺瞎了自己的双眼,为的是能达到武功的最高境界,这种漫画式的想法,倒和金对影片的处理有点相通之处,不是设计人物为哑巴,就是男女主人公从头至尾只有三句台词。不过,日韩电影的台词本来就少,再精简下去,就跟默片差不了多少了,实在是考验观众对寂寞的忍耐力。


 


曾经有人撰文说,王家卫的电影其实也是跟着整个电影潮流在变换主题,时兴黑帮片时,有《旺角卡门》,流行同性恋时,是《春光乍泄》,武打片时拍《东邪西毒》,当然这个观点,是否成立,还有待商榷。不过,用在金的电影上,倒也能自圆其说,就我看过的几部来说,就有关于朝鲜半岛问题的,有少女卖淫的,而《空房子》的风格,倒是有几分现在流行的鬼片味道,一样是寂静中透出危险信号的前奏。


 


可能是因为金基德也有在海军服役的经历,而且可能部队的生活在金眼中,已经够变态的,所以即使是写实的描写,也能保持金电影一贯的变态指数。另外,《海岸线》的主题,相比其他作品要来的清晰,我个人觉得,表现了人在遇到某些冲突,打击下,尤其是精神方面,而找不到发泄情感的渠道,所以只能以自虐,变态,疯癫的方式来解决,有的人在思维中,有的则直接表现在行为里,而金的电影则如实的用影像来展现这些真实与虚幻。


 


有评论引用叔本华的话,欲望是生命的象征,欲望不能满足,就会痛苦,满足后又会无聊,人就是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我觉得这句话用在金的电影上未必准确。就以最直接的《海岸线》为例,张东健扮演的姜汉泽由于抓间谍心切,打死平民,虽然受到上级的肯定,但这种荣誉感不能盖过射杀无辜平民带来的罪恶感,而接下来的生活中,似乎也没有任何可以降低罪恶感的渠道,本片之所以称为写实,原因之一是姜选择了发疯,这样的选择在普通观众看来好象还有点顺理成章的感觉。而不像《撒玛利亚女孩》中的倚隽,在洁蓉死后,找来过去的嫖客,在做爱后还把以前的嫖资还给他们,虽然其中还有少女懵懂的因素,不过,这种纾解思维压力的方法,已超出一般人的逻辑空间。


 


可能是误会,不过,我总觉得在韩国,制作这样的电影,演员,配乐等方面,好象比其他剧组要省力。导演并不希望演员在特定的时刻,特定的情感氛围下,有清楚的面部,肢体表现,也许是导演的重点不是在表演上,况且大多数的情感氛围在大多数的观众情感记忆中都不能产生共鸣,就像周星驰在《喜剧之王》中的科学论断,人在极度的精神压力下,就不会有什么清晰的反应。而且配乐,摄影都是朴实无华,如洁蓉跳楼一段,画面之简洁,配乐之祥和,也是独树一帜的。


 


我总觉得,只是停留在金的电影中,好象有点“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感觉,金的电影中带有太多的个人印记,鱼,黄漆,岛等,而且变态行为也是花样翻新,用鱼钩钓人,钩阴部,用刀割自己的头发,把鱼割一块肉生吃,再放生……


 


又是一个大胆的离题,结合美国电影,我就能很清晰的感觉到人物生存状态的不同,又是拿我以前提到的一部电影为例,不过惭愧的是,片名不知,一个母亲,儿子被杀,而接下来的每年,都会有一个听证会,来决定凶手是否能被减刑,母亲当然每年都反对,然后一个偶然的机会,母亲和凶手有了接触,其后是了解,最终两人都从痛苦中走出,母亲赞成了减刑。这同样是一个带有超现实味道的心灵救赎电影。不过,同样的人物,同样的社会关系,如果到了金基德手上,我猜想他会作大致如此的修改,凶手从监狱中逃出,而母亲由于丧子之痛而酗酒,两人在酒吧相遇,这时弗洛伊德的所谓恋母情结又及时的发生了效应,因为凶手的母亲是被他的父亲打死地,所以这时两颗失落的心各自在对方身上找到了慰藉,发生了肉体关系,接着母亲发现了真相,杀了凶手,然后却发现自己怀上了凶手的孩子。当然,杀人,自虐的方式一定会有改变,道具方面也会推陈出新,最后对付自己和凶手的骨肉,从三更2之饺子中找到灵感也不一定。


 


可能东方的艺术文学工作者,会认为美国的这种故事过于直白,不含蓄,应该就像刻一方印章,在完成后也要把边缘弄的不完整,造成一种天然而非人工的感觉。基于这种共通的理念,在故事,主题的表达中,也忌讳平铺直叙,当然,单从故事吸引人的角度来考虑,这样做有其一定的道理,然而,当这种思维成为一种创作上的传统来刻意遵守,甚至影响了现实生活中人们的为人处事的方式时,就日益显出它的负面效应来,而这种负面影响又带来现实,精神上的悲剧,又反过来加大此类创作的惯性,如此循环反复,似乎要在东方世界中永无止境。


网友评论...

(尚无网友评论)

我来说两句...

注册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