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DV的技术缺陷

2005-7-7 9:46  来源:VEGAS IN CHING论坛 作者:张献民   感谢 fanhallfilm 的投递
    有人拿DV拍电影的那天起,电影摄制的风景才改变了。


    摄制人员可以很少,碍事的电缆都不见了,一块好电瓶可以用一整天,一盒磁带可以拍一天。画面和声音在同一素材带上,可以不打板,灰板和小拷贝都被省略掉,随时可以看样片。自然光被更充分地利用,远离主体的声音录不下来。演员的潜力突然有了一个新空间和时间,连贯表演和自由活动的可能性都比以前大,对演员的职业性要求相对降低。

 
    但是,DV作为录象的质量特点也都会进入最后产品。典型的有色彩失真,对比被强化,暗部和亮部的纹理丧失掉,焦点会犹豫等。


    每个技术缺陷都可以引来长篇、长期的争论,而且争论往往从技术层面上升到艺术和美学层面。这里单讲我个人对色彩再现的看法。

 
    我们对视觉产品的经验已经非常固定,主要来自柯达胶片。胶片最擅长的是饱和色。生产厂家(现在全世界只有柯达和富士两家)关注的是最纯的颜色能否还原。比如照片,印出来经常比肉眼的感觉更亮丽。柯达很强调不同色区之间的明确界限,比如黄就是黄,桔黄就是桔黄。其实,经过柯达的百年努力、我们的因循守旧和难于创新,我们已经习惯特别鲜艳、光谱单纯的色彩。中间色的、褪色效果的,比较难办,也经常在电影中被视作比较难看的。


    比如大陆第五代高质量的电影强调很纯的黄、红,第四代电影中干干净净的蓝、绿。国际上所有对画面非常有感觉的大师们,如安东尼奥尼、斯特拉罗、王家卫,都在找最饱和的颜色。请回忆一下《红色沙漠》、《末代皇帝》、《阿飞正传》。在我们看得到的优秀影片中,很少看到未名的颜色。


    柯达一统天下之前,彩色胶片经过很多其它努力。比如电影的发明人卢米埃尔兄弟就曾一再实验彩色胶片。他们受印象派的影响,尽量做褪色效果,中间色非常多。结果照片如印象派的绘画,很多颜色难以定义。早期其他人实验的彩色片常有类似的情况。

 
    卢米埃尔的彩色照片可能强调的是光线的瞬间效果,而柯达胶片强调的是光线中最永恒、最干净的层面。


    在这一色彩还原倾向的单向发展过程中,所有拍电影的人都不是无辜的,甚至所有拍照片、看照片的都有份:消费者在鼓励制造商发展色彩纯净的胶片。


    技术问题大多可以依此类推。ILFORD鼓励纹理的无比细腻、暗部和亮部的清晰。德国造镜头强调少损失光线、不要镜头内的干扰,就是光线到达胶片时越干净越好。

 
    但是,这毕竟不是我们世界的全部。我们的生活在大多数时候灰蒙蒙、颜色惨淡不清、光线纷扰,亮度时而过强,时而过弱。


    说不定有一天,我们看二十世纪后半叶的影片,恍若隔世,如同现在看40年代在摄影棚中用50盏照明灯打出来的明星面孔:太美了,太假了。

 
    所以,从道理上来讲,DV的所有技术缺陷都不是致命伤。关键还是拍出来的东西。


    任何技术缺陷都可能成为创作的出发点。任何技术便利都可能成为创作的陷阱。颜色失真可能会强调生活残酷的感觉,过多的推拉可能使观者注意力无法锁定被拍摄的主体(创作者老推拉的话,也说明他还没搞清楚镜头中的主体是谁、是什么)。

相关链接: DV 王家卫 4

网友评论...

(尚无网友评论)

我来说两句...

注册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