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电影+2004》以及这些做事的人

2005-8-5 12:40  来源:现象博士电影沙龙 作者:李洋   感谢 fanhallfilm 的投递


收到《电影+2003》时,第一篇读的是张献民的序《另起炉灶》,他说到正规渠道像荒废的高速公路,长草了,一批求知若渴的影迷只好揭竿而起,另起炉灶了。

做一件事越来越难,一帮人能做一件事更难。
最早老卫起头,老杜作顾问,笼络一堆作者,这些人简直天南海北,从来就没聚齐过,彼此的样子都不知道,就这样写了三年,连出三本《电影+》,介绍每年上映的重要电影。

这是一本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越来越重要的一本书,也越来越艰苦的工程,这么多人,这么高的编辑要求,必然消磨意志,考验对电影热爱的纯度。这些作者除了我老婆之外,我只见过老杜。老杜是北京电影学院老师,知识面宽,阅读面广,一幅好性情,为人随和。《电影+》过程中,好几次听卫西谛说起他,最后为了改稿整夜不眠。他的事情是很多,可做事如此有始有终,令人佩服。去年回北京,张献民、单万里和杜庆春请吃饭,我们夫妇受宠若惊。席间听说我要找《大决战》、《开国大典》和《焦裕禄》这些主旋律影片,估计都云里雾里。后来老杜在大热天里带我们去后海,认识了拙时,那一通聊得很开心,可惜酒还没喝完就坐火车回家了。这样才把老杜的样子记住:一个长得很儒家,性格很道家的人。


老卫是挂名主编,也就是说最后稿子都堆在他那,大家完事了,之后就都是他的活了。这主编好听,却不好做。去年冬天最紧张的时候,读老卫的来信,都能感到他在那边抓耳挠腮,甚至死去活来的心态。老卫不是学文的,电影这条路似乎是命里注定的,在西祠开了个版,没想到这之后就与电影发生了难以解除的关系。编这么一本书,一般要折腾他半年,然后用后半年去观察和等待。

后来读到了贾超二的文,像吃四川的麻辣烫,一个很棘手的人,但读起来很爽。还有很多作者都是写这书才认识的,他们有大学老师,有纯粹的影迷,有电影学专业的研究生,有留学海外的学生,有杂志编辑,也有平媒写手……但有一点是确定的,这些人中的任何一个人都无法独立写成这样一本书,每个人都完成了作品的一部分,合在一起才是完整的作品。这本身就像电影。

这本书没什么稿费,估计所有的作者都不是冲着稿费才去写,写的最多的人,稿费合在一起不如在法国刷半个月的盘子。我不知道别人是怎么体验这种写作的,因为要求高,其他作者的水平高,我每次都写得极其焦灼,挺到最后,心理在说:写吧,写完吧,为了这个理想,那么多人在写,在工作,哪怕为了暂时这把年纪身上还残留的一点激情,你也要写好,写完。哪怕发行量只有1000,哪怕全国只几十个人在看,也要把它做好。事实上是,很多业内人竟然一直关注这本书,我的很多朋友竟然也藏有这套书。如果这本书能被知识分子选作案头参考,或者被热血影迷捧来研读,都是让人欣慰的事。真的欣慰。

当人们拿到编辑好的书时,畅快地读那些让他满意或者不满意的文章时,是无法想象成书背后的无数困难。很多电影的资料太难找,资源和语言上的匮乏,使很多关心的电影无料可查。一些只在小范围内公映的影片,看过者了了无几,可为了一本书的完美,只有一些能力好的作者去查阅、编译外文资料,生怕遗漏哪部电影而感到遗憾。

即使这样,每次碰到卫西谛,他第一句就是:“还是有遗憾!”。

电影+2004》终于出来了,做人有他的人格,一本书也有他的书格,不论在写作过程中,吴小蜀的要求如何严格,看到一本坚持自己的书格的书,终究是让人释然欣慰的事。

那一日读到了《迷影一代》,感慨良多,从9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新影迷,像电影圈里的第六代一样,慢慢从“地下”走上了“地上”,这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电影现象啊,《电影+》也会慢慢变成中国“迷影一代”人的小传奇。

网友评论...

(尚无网友评论)

我来说两句...

注册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