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麻辣影评”江湖行

2006-1-13 13:16  来源:新世纪周刊 作者:琴小帅   感谢 fanhallfilm 的投递

    作为对一部电影的基本评价,影评曾经有着很好的引导作用,但随着近几年电影中商业元素的增加,影评也出现了“魔鬼辞典”般的搞笑情节


  现如今的影评早已没有了在中国电影早期专业期刊上的那种传统评论,而是演变成准专家评论及对电影发表的大众文化舆论,虽然种类繁多但并无商业、娱乐与艺术的划分。
 
  从目前国内的电影形势来看,影评还属于电影的一个附属品,大多只是为了宣传,还达不到那种对电影行业进行引导,以及进行批判和诊断的作用。尽管如此,目前国内的影评人士还是忙得不亦乐乎。


  “麻辣评论”成主流


  中国电影从这个年初算起已经走过了100个年头,影片《无极》、《千里走单骑》、《情颠大圣》、《如果爱》也使当下的电影市场显示出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人们热爱电影的情绪也被带动起来,这除了体现在票房等硬指标上,最突出的表现就是蜂拥而至的各种影评。看影评,也成了一项充满乐趣的娱乐事。


  在如今市场经济的体制下,电影的评论往往与炒作脱不了干系。无论是媒体自身的炒作,还是影片的商业炒作。在电影宣传期间,无数有关乎导演、演员、场景、事件、细枝末节的评论,只要一打开报纸,一上网,这些评论就往你眼睛里跑,让你别无选择。这个势头表现在中国电影上,最明显的便是近年来以《英雄》、《无极》为首的国产大片。


  因为大量的电影投资,直接导致关注影片的硬收入——票房。因此,口碑的重要性体现在影片未拆封之前把观众吸引进电影院。“某某影片得到国际影评人的极度赞扬。”诸如此类的评论频见报端,为了力显其评论的彪悍性,还加上了影评界大腕退休前的封笔之作的头衔。


  “手,拍红了,拍疼了,拍麻木了。全体观众起立鼓掌,掌声如暴风骤雨,似乎要掀翻戛纳艺术中心的穹顶,渐渐地又变成了有节奏的击掌,5分钟,10分钟,20分钟,像是要永远鼓下去。”


  这是一篇发自法国戛纳的著名影片报道,之所以称其著名,是因为自此之后的影片评论报道中,再也不敢出现类似的“X分钟”“雷鸣掌声”“淌满泪水”等关键词汇。


  有一回,某国产电影的剧组从国外电影节回来,喜言影片放映完毕后,大家起立鼓掌了X分钟后,立刻正色道:“虽然这是真的,但我们的报道也不敢这么写了,有了上次的前车之鉴,再这样写了也像假的。”可见影片炒作过后的“狼来了”效应,把同行们害得不浅。


  通常来说,公映前的电影都是十分神秘的。少数媒体和行业内人士有幸得见之,都会以第一姿态来发表一番评论。不过,这种评论有时会被片商所垄断。譬如影片《无极》在成都点映时,就有封杀媒体不良评论的传言。当然,这种垄断也是暂时的。影片公映后,不同于之前宣传口径的影评就会大量出现,让影片之前营造的印象立刻瓦解。


  此时,各种麻辣词汇和言论也给关注电影的人们带来阅读快感,如“《千里骑无极》《我们都错怪了张艺谋》”等生猛的标题出现,如点击率颇高的新生代作家韩寒BLOG中在《无极》观后感中的小幽默:“昆仑牵着张柏芝用豹的速度在跑,张在空中飞,穿了白羽毛衣。无欢像个观众一样在旁边看着。这个场景蕴涵的意思是,(导演)当着观众的面放鸽子。”


  于是,为宣传而做的正面影评与自发抒情的“麻辣评论”在影片放映前后一唱一和构成了电影舆论的又一番热闹景象。这样的争议引起的对电影的关注是好事,但究竟是恶性循环,还是短时间过渡期的现象,似乎还有待时间考验。


  影评人的自娱现状


  “目前中国没有真正的影评人行业,不像国外可以拿这个谋生。中国的电影还没有到成熟的阶段,只能作为大家自娱自乐的一个方式。至少要过10年左右,才能改变现在的状态。”著名独立影评人顾小白对记者说。在中国,影评人只能是一项江湖职业,既不能像国外的影评人靠此谋生,也没有那般权威的影响力。


  “早期中国电影的繁荣时期,当时的报刊杂志很少。当时的电影评论文章都是讲究人文和技术的,而如今这种评论在社会上已经很少了。”从事现代电影研究的著名评论家章柏青教授如是说。


  “目前市面上的影评大都围绕着炒作做文章,找一些人们感兴趣的东西,譬如关于电影的奇闻轶事和趣闻,虽然是不好的倾向,但这是没有办法的。我们在这种情况下,自己也有体会,一是评论家要更加吸引读者,的确人文的东西太枯燥了。另外,也要呼吁媒体影评应该有所分类。”


  “虽说娱乐影片可以做些娱乐的东西,但艺术片还是应该多有一些艺术的评论。因为观众对影片接触得少,普及电影的知识是十分有必要的。艺术电影不可能在商业上有许多的关注,但是它能让部分观众产生共鸣。怎样在娱乐性和融洽性上找到契合点,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像陈凯歌原来自称理性导演,但现在拍商业片,也是希望观众更多起来,对他电影的评价方向会有所改变。所以在影片多样化的现状中,影评人也应该有各种各样的。” 章教授说。


  “还是少认识人比较好。看徐静蕾那边的欲说还休样,真是替她急死了。好在我多年刻意保持谁都不认识,这样说谁都不愧疚。”韩寒如是说道。“有时候会碍于朋友的面子,因为大家都是圈里人,顾虑多。批评的时候都不是那么到位,有时候打两巴掌揉三揉,说话也要相当有技巧。”某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电影资深人士如是说。“谁拉我去吃顿饭,看看片子。我就跟着吹吹牛,吹吹就回家了。明明知道不好也说好话,这种影评比较多。”另一位不愿透露名字的电影人说。


  如此影评,观众对其的信任度也可想而知。“观众也不会仔细去看这种文章。有的片子并不好,影评人也说它好。虽说媒体的观点左右不了观众,但是可以把大家都崩进电影院。等观众掏钱买完票,出来就骂!”这个“崩”用得绝妙,如此“崩”法,为个别媒体和影片宣传方的“双输”策略。


  有人说得好:“坐在希望的田野上,幻想好莱坞电影工业激烈的竞争场面,这是大多数中国媒体所习惯的姿势。农业社会那里只有堂吉柯德,只能和风车大干一场。”当国内电影工业并没有想象中那般昌盛时,貌似繁荣的评论景象只能是一场自娱自乐。


  什么是好影评?


  什么是好影评?罗杰-艾伯特是唯一得过普利策奖的影评家。他的文章浅显直白,爱拉家常,所写评论短而高产。大众路线使得他成为读者最多的影评家,全美国有两百多家报纸授权转载。


  与他风格相反的如《纽约时报》的艾维斯??米切尔,喜欢卖弄辞藻,爱把读者弄得云山雾罩。宝琳-凯尔把电影评论提高到艺术的高度,在上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末,她文笔优美,但观点刻薄尖锐的评论成为了美国文化的一面旗帜。


  而观国内众多电影影评,有一些严肃地以讨论电影本身艺术性和技术性为主的评论人。譬如“平生不识周黎明,纵是资深也枉然”,一直研究好莱坞电影并有着专业背景的教父级影评人周黎明。


  再如著名影评人卫西谛,他于1998年创建西祠胡同“后窗看电影”版,使其成为最早、最有影响的电影论坛,带起一股民间“看电影、写影评”的热潮,并每年维持出一到两本关于电影评论的书籍,如《为希区柯克尖叫》、《电影+2002》、《电影+2003》、《后窗看电影》、《电影+2004》。 “他们的影评一是客观,同时又有鲜明坚定的立场。”顾小白如是说。


  还有一部分,譬如顾小白、毛尖等人的影评,带有一定的随笔性质,个人色彩浓郁,在影评里发挥了自己的最大特点,但前提是并未脱离影片本身。每个活跃而出色的影评人都有自己的风格,“毛尖的特点是又精又专,即使是让你兴味索然的电影,却不妨碍你读她妙趣横生的影评。那些缠绵悱恻、夺心惊魂的镜头、脸、腿、日、月和雾,以野史家的口吻一一描述,浓烈艳美。而顾小白很少写review型的影评,但一出手一定很精彩,他对《双雄》的评论也是如此。”周黎明对这些后来人做如此评价。


  什么是好影评?“能在娱乐和艺术方面的融洽性上找到契合点。” 著名影评家章柏青认为。而北京电影学院文学院院长刘一兵则认为:“必须要有批评!如果一个影片没有批评,就会出现一种‘免疫力缺损综合征’。就像诸多国产电影中那种虚伪的煽情,说话跟背书似的,酸文假醋。


  如此看来,虽然周黎明曾表示:“在网络时代,已经没有人能垄断话语权;但只要没有‘高度统一’的政策,这个世界上就会有形形色色的不同意见,对一部电影的评论更是如此。如果一个人不能适应言论自由的环境,那他最好躲开这个环境或者自己创造一个言论统一的小环境。”但在目前的大环境下,要想写出真正有真知灼见的好影评来,还只能用少数匿名的形式出现,才能避免纷争。


网友评论...

(尚无网友评论)

我来说两句...

注册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