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书城》:关于《梦游》

2006-2-19 9:39  来源:书城 作者:王梆   感谢 fanhallfilm 的投递

梦游


类型:纪录片


片长:86分钟


作者:黄文海


 


如果艺术圈是一个螺旋型楼梯,那么谁是位居“顶端”的高层呢?是那些成功人士,那些已经进入到当代艺术体系并掌握了一套密码和礼仪的“飞机人”吗?谁又是那些底层呢?是那些失宠的、中年的、偃寒不遇的饥饿艺术家吗?如果艺术不是一个“圈”,没有那些缠绕成圈地的线,那么谁还需要一个关于“艺术家”的定义呢?是否因为主流中存在着某种可视可见的标准,才激起了黄文海始终把他的镜头面向这圈地之外的暧昧之地,面向这些在审美上彻底拒绝了高雅艺术感(cultured aestheticism),在行为上朝无为靠拢,在智力上让人想起《愚行颂》(《the praise of folly》)的这群怪人呢?


但是他们(他们不喜欢称自己为艺术家)确实存在:无为而执拗地,从八五思潮的喧嚣之后,一直“活”到了现在。他们曾经凭各自的作品在九十年代获得不小的荣誉,影片中仍可看到那些架上画作,被其中的一位艺术家拖到自己的生殖器面前“自渎”。他们中还有在“他们”网站被称为天才诗人的魔头贝贝,在镜头里面,他喝酒读诗:“弦月挂在星空里/霜打的荷叶/像舌头伸出水面/假戏成真/一晃十年。”他说:“我曾经过过猪狗不如的生活,所以我把人看得很贱。畜生做梦,就是诗人。”……他们常常聚在一起,在黑白的DV画质中,在点着蜡烛的夜晚,赤身裸体地相聚。他们有人用吉他弹奏《爱的罗曼史》,有人倒立,有人总是在深夜,躺在床上,狠狠地拍打自己的睾丸。他们近乎癫狂地活着,喝酒、打牌、叫小姐,谈论宗教、艺术和文学,粗痞之气滥于言表,寂潦之心却犹如深海之石。


虽然也许很多人,都无法认同影片中这群自诩为“非艺术家”的艺术家们的思维和生活方式,对他们的“形象”(在视觉=fashion+intelligence的当代)颇为鄙夷,但是作为纪录片,它最成功之处在于,导演在没有添加任何布景、台词、情节及一切演绎的情况下,却传达出了一种强烈的“虚构感”。甚至很多人看完这个片子之后,怀疑片中人物存在的真实性——他们是做出来的吧?他们是在演戏吧?然而,并非如此。


为什么很多类似电视台拍摄的纪录片,观众会觉得像是真的。而对于此类作品,它的“真实性”却遭到怀疑?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影片最大的创新是——它再次重复了一个古老的哲学命题:在司空见惯、正常的、符合标准和逻辑的生活里面,到底存在着多大层面的“虚构”?而人又是如何通过一点一点地虚构,获得“真实”?


相关链接: 梦游 黄文海 DV

网友评论...

(尚无网友评论)

我来说两句...

注册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