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人物维”之《Crash》

2006-3-22 10:51  来源:新影响论坛 作者: CATS    感谢 fanhallfilm 的投递

比较有趣的是这三次都是在同一瞬间,一直在打滚的泪水好象突然得到了批准一样夺眶而出。
于是我不怀好意地邀请一位从未观看过此类型电影的“初级观众”来验证我的感觉是否带有普遍性,结果是:当这一瞬间过去,他说话的声音突然变得哽咽。
因此可以说明:不少人会觉得这一瞬间是本片制造的悲剧性情绪的峰点。


片中感人肺腑的场面不少,许多场面也在大肆渲染地用音乐,慢镜之类的老生常谈的方法竭力“煽情”,但为什么这样一个平平淡淡的镜头却格外突出?

人物的“多维”是一个很难被确切描绘的概念,但我们还是可以暂时简单地把之理解为角色性格之间的“矛盾”。美国电影中的人物形象则时常被概念化(尤以漫画电影为甚);作为另外一个极端,欧洲电影则时常会把“维”扩大到几乎离题(戈达尔的若干电影作品可以作为这一“几乎离题”的典型例证————比如让一个江湖大盗大谈性观念),但这样的“多维”其实对塑造角色并不会产生多大的意义,因为他们并不代表着一种“矛盾”,无论是显性还是隐性。

从剧情看《Crash》中并没有严格的主角,配角之分,Matt Dillon饰演的Ryan的戏份也并不多,但如果按照编剧理论,Ryan是全片中当之无愧的主人公————因为他是全体人物中最多维的一个角色,Ryan的性格和行为中的种种矛盾牢牢地锁住了观众的注意力,是全片中最能让观众产生“移情效应”的角色。

Ryan的“多维”塑造经过了手法传统但巧妙的编排:

1 在与“非美裔”社工论理没有结果的懊恼情况下迁怒于一对“有不法勾当”的黑人夫妻身上;在遭遇女人的“过激言论”后同样以“过激行为”报复。
“种族主义者”的第一维成功树立的同时,Ryan的行为动机本身是没有漏洞的————作为一个单纯的“种族主义者”,侵犯一个黑人女性并不需要以“因遭遇女人的过激言论”来作为动机。
编剧从一开始就已经小心翼翼地保护着这一角色;

2 对父子关系的描写以及对Ryan父亲病痛的正面描写客观上削减了观众对Ryan这一“种族主义者”的不满情绪,同时也为他的下一个行动(再次找社工理论)埋下动机。那张充满爱意却束手无策的脸使“关爱家人”的第二维的树立仅仅寥寥几笔,却能落笔开花;

3 Ryan次日再次找社工理论,恼羞成怒之中道出的关于自己身上的“种族主义色彩”的背后真相令人信服和同情,到了这一时刻观众其实已经很难再把这一角色在心里定位为“种族主义者”。除了充分和巧妙的编排之外,其实还有另外一个原因:Ryan这一角色的心理和行为都是为常人所熟悉的。它不是描绘CIA的机密工作,也不是什么边缘人物的常人难于接受的极端的价值观,而是我们最为熟悉的生活本身:

试问有哪位观众不曾为病痛的亲人焦虑和伤心?
有哪位观众不曾因为不公平的制度或仅仅因为“运气不好”而遭遇无谓的苦难?
又有谁可能在发生了这一切之后仍然能够象“耶酥”一样前嫌尽弃,象什么都没有发生过那样继续生活?

仅凭以上几点细节,观众的“移情效应”足以充分地产生。观众们都理解到了Ryan其实在警察的“威风凛凛的外形”之下,他不过是一个在社会中下层挣扎求存,而且处境十分被动的常人。
事实上,这一段落树立了Ryan这一角色的最重要的一“维”。

4 救人的段落表现了Ryan这一角色的最显著特征:一个尽责尽力的警察,这在第一场戏中就已经几乎被毁的一“维”终于被成功地重拾。
电影用了很“长”的篇幅描写Ryan如何急匆匆地奔向出事车辆,如何焦急地在漏油的汽车中试图营救受害人。作为角色的“多维”塑造,到了这一步其实已经相当完整和完美了。
被救的黑人女性刚好曾经被Ryan侵犯,这显然是一个刻意安排的“巧合”————这一“巧合”是另外一个小故事的“转折点”,但一个曾经被几乎完全破坏的“维”不仅仅需要一个常规手法来重筑,它还需要一种非常的力度,这一“巧合”的剧情编排是Ryan这一角色“多维塑造”的最重一笔,在非常适当的电影手法衬托下,这一段落所形成的“第一高潮”的力度非凡,它全面提升了Ryan这一角色的表现力————他是一个活生生的矛盾体,深深地打动了观众。

5 影片的最后,镜头又转向了Ryan和他那正因病痛而苦不堪言的父亲,重新“逼迫”观众去面对(可能是编剧自己最看重的)角色的一维:一个关爱家人的平平常常的人。
综观这个过程,这一“结局”是异常低落的。这一瞬间才是这一角色乃至整部电影的“基调”————它意味着一种强烈的,不可逆转的生活的负面。

这一为时仅仅数秒的镜头犹如一首宏大交响乐作品的结尾一样,回应和回响着前面所讲述的一切,当一切突然再次浮现于脑海中的时候,当观众们终于突然领悟了这一“基调”的时候,心理是不可能不为之一震的。
那就是人们突然难于抑制地悲从心生的时刻了。

以上几点仅仅是从“多维塑造角色”的角度试图分析这一“高潮”的产生原理,其实任何一部电影的手法都不是那么简单的,这一“高潮”的产生同时也借助着其他的手法。其中有一个细节是不可忽略的,虽然可能很少人会意识到,但它实际产生的效果却是显著的————在所有的人物中,唯有Ryan这一角色是没有任何发展的:

他仍然做着他每天的工作————当一个警察;
他仍然充当他的“种族主义者”————没有任何东西改变过他的思想;
他仍然面对着他苦难中的父亲伤感而手足无措————没有任何证据表明他们的状况将会有所改善。

波斯店主在一番疯狂行径后或许将充满希望地东山再起;小锁匠可能即将再次搬家;黑人夫妻可能将学会互相体谅,黑人警官或许将不再对他的同族视而不见...其他的人或多或少都产生着各种变化和影响,积极或者消极,但只有Ryan这一角色犹如深陷泥塘,观众没有感觉到这一角色有任何发展的可能。
这一对比产生着令人绝望的效果,使观众无法不对Ryan投下极大的怜悯之心。这是这一“高潮”的产生原理中不可忽视的浓重一笔。

电影手法中的“平行剪辑”也起着重要作用:惯常电影中的“平行剪辑”通常是为了强调“同步性”,但在《Crash》中,除了强调“同步性”外这一叙事手法的主要目的在于:两个或者数个不同线索的故事互相借助以产生戏剧性积累。细看本片,其实并非每一个小故事都是完整的:比如黑人电视导演和太太之间的矛盾并没有正面解决,因为他们并不知道彼此之间都发生过什么,这个故事相对缺乏充分的“转折点”,但是借助其他小故事已经营造的戏剧性:前程(可能)尽毁的年青警察;大难余生的家庭;被病痛折磨的父子...这一切都足以让观众感觉到“家庭成员应该齐心协力维护家庭的平安,和睦的重要性”,一句深情款款的代表着宽容和谅解的“I LOVE YOU”是最令人满足的。
其中的最难能可贵之处在于非常巧妙地把“剪辑”等等所有的手法所产生的效果的顶点都安排在同一段落涌现。
所以结尾的这一段落时间长达六分钟有余。

Crash》是一部非常传统的电影,它的具体手法甚至有些略生硬之嫌(比如一直在利用同一动作作为不同场之间切换的“法宝”),它的价值观,它的角色塑造手法,它的编排原理都没有任何“创新”的地方,但我非常欣喜地看到今年的OSCAR最佳电影奖被颁发给了这样一部“全无新意”的电影作品————这一事实是对一种朴实,负责,认真的创作意图的认可和鼓励。

任何电影人都应该诚实地这样问自己:

我的角色有几个“维”?
我真的在用心构筑他吗?

最后,谨引用艺术大师富特文格勒的一段关于艺术创作的文字来作为这一篇短文的结尾:

“独创性可以有两种根据:
一是音响本身直接的材料————新和声,新节奏的新颖和独特;
二是已经熟悉的材料结合运用所生的新颖。

我把前者称作是纯理性的。自瓦格纳以来这种尝试已经够多了,他们把我们带进了深渊。
第二种带有真正的人性力量和艺术力量,但却得冒不被认可的险,因为这种独创性只有在相应的解释下才能体现。
......
艺术材料本身的发展可能已经用尽,但艺术发展的可能性仍然存在。

但求人们要将真实,协和,神圣的协合交给大众而不是相反的东西。”




相关链接: 欲望号快车 平平 4

网友评论...

(尚无网友评论)

我来说两句...

注册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