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我眼中的千里走单骑

2006-4-25 20:50  来源:网易 作者:小马   感谢 fanhallfilm 的投递

专门和父亲一起去看《千里走单骑》,想在新年到来之前一起好好感动一番。可惜父亲在影院中却差点睡着了觉。回来后对我说:以后不要花这种冤枉钱了,我看张艺谋也就这水平,这种电影不值得。


父亲不是文艺爱好者,他道出的只是一个很久没进电影院的普通老人突然看了一场电影后心里的几句实在话。


不单是父亲,我自己也不喜欢这部电影。不喜欢的原因很简单,因为电影没有给我真感动。当然,我既没上过电影学院,也不曾深研过戏剧理论,更无与生俱来的艺术细胞。所以对央视都在高赞的《千里走单骑》这种艺术电影发表这样的评论显然非但不合时宜,而且大有亵渎文艺之嫌。但作为一个影迷,我还是想说说自己的心里话。


电影讲述日本一位同儿子有多年感情隔阂父亲为了病危的儿子未完成的心愿,千里只身赶赴云南,在他乡邂逅了另一对父子,并因此引起共鸣的故事。电影中的日本父子和中国父子,都是问题父子。他们的共鸣,也可以说是父子问题所引发的共鸣。导演花了很大篇幅让演员痛哭,以此突出血浓于水这一主题。


这样的故事,可挖掘的东西很多。而张导也确实在情节上下了很大功夫,但自己为什么就感动不起来呢?这个问题在看完电影后一直困绕着我。


经过仔细思考,我认为大致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这部电影缺少直接反映父子生活的具体细节,我以为通过具体生活细节反映真切的情感,对于一部亲情题材的影片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可惜的是整部电影没有一个这样的细节。有人会说这是电影故事结构的限制。当然这是有道理的,但我想花点功夫穿插一些高田父子的生活片段这一点是很容易做到的,这样做应该不会影响故事的整体结构。而且我认为向观众具体交待一下父子隔阂产生的原因也是很必要的。这样老高田千里走单骑的动机就会显得更合理。


对于生活细节的表现,中外很多优秀亲情作品都非常重视。在美国电影《大河恋》中,导演就细腻的向观众展现出主人公父子三人在故乡的大河边一同垂钓的生活场景,让父子情怀同自然山水有机的结合,在平静,朴质中给人以心灵的震撼。影片《洗澡》则很好的展现了老父亲和傻儿子夜晚跑步锻炼身体这一生活场景,并生动的表现了傻儿子每次跑到家门口都要从电线杆和老墙之间的侧身穿过这一细节,以最简单的生活细节刻画出最真挚的父子深情。而电影《那山,那人,那狗》则用儿子主动背父亲过河,老迈的父亲》坐在儿子的背上欣慰地流下了眼泪这一生活细节来展现出质朴,温暖的父子深情。而在阿城小说《棋王》中,当读者知道棋王那副无字象棋居然是她做过妓女的贫困的母亲用捡来的牙刷把亲手一下一下打磨出来的这一生活细节以后,无不为之潸然泪下。


第二,影片中的中国父亲和儿子并没有真正生活在一起,父亲对于儿子的深情很大程度上归因于血缘。导演着力表达的更多是血缘的重要,血浓于水这一主题。赞颂血缘本身无可厚非,但我认为:人类亲情的伟大不仅仅在于血缘,更重要在于心灵上的相通与共鸣。封建时代的很多皇帝有上百的亲生子女,但我几乎从未被他们的亲情所感动。维系他们关系的与其说是亲情,不如说是权势。而很多并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父子却因为有心灵的相通而让我感动的热泪盈眶。日本电影《远山的呼唤》中的逃犯田岛耕作和男孩武志就是这样一对毫无血缘关系的“父子”。而美国影片《女人香》中那位外表严肃冷酷,内心刚直善良的盲上校与那位贫寒而正直纯朴的高中小男生更是素昧平生,但他们之间父子般的深情曾令很多观众泪如泉涌。


第三,非专业演员的生硬表演和文艺语言的匮乏。张艺谋喜欢用非专业演员,台词也喜欢用方言。这一点用得好,对真实的表现生活是很有益的。但电影毕竟是艺术,艺术需要对生活本身高度提炼,精细加工。对于《千里走单骑》这样一部纯粹讲述情感的电影,笔者认为生动的艺术化表演,精当的戏剧化语言是非常必要的。这可以使观众能更直接的进入电影人物的内心世界。可惜的是,非专业演员的生硬表演带来的单调乏味,方言台词带来的粗糙晦涩在这部电影中暴露无疑。观众很容易因电影的沉闷而陷入疲倦。从这一点上讲,霍建起的《》值得张艺谋借鉴。《》的主要人物的全部起用了专业演员,语言采用清晰悦耳的普通话,并很好的保留了莫言原著的精炼化的乡土风味,从而达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第四,部分情节高度失真。这一点最明显表现在高田和中国孩子扬扬的沟通过程上。高田和扬扬素昧平生,且语言不通,仅仅依靠短短的一夜之间几个手势的交流就产生了情同亲生父子般的深情。这种情节设置显然不近情理,而且大有无病煽情之嫌。另外片末监狱中的囚犯集体痛哭这一情节显得太过突兀,与《远山的呼唤》片尾民子用真情感动了虻田和警察一幕相比,相差太远。


第五,缺乏对劳动这一深刻母题的关注,劳动是美的真正创造者,是一切幸福的源泉。《一碗阳春面》《远山的呼唤》《金色池塘》《阿甘正传》《那山,那人,那狗》这些优秀亲情电影无不在热情讴歌劳动。路谣名著《平凡的世界》更因为对劳动宗教徒式的虔诚膜拜而引起亿万青年的集体共鸣,成为能与金庸武侠鼎足而立的当代艺术精品。笔者认为,只有在面对困难的艰辛劳动中,心和心的距离才会有真正的靠近。而亲情只有融入劳动这一伟大母题,才会生动鲜活,感人肺腑,催人向上。


最后一点,逃避现实问题。张导作为中国艺术电影的导演代表。对当代中国愈演愈烈的贫富差距,甚嚣尘上的拜金主义,江河日下的社会道德,饮鸩止渴的浮躁心态只字不提,对压在底层民众身上昂贵的医疗收费,住房收费,教育收费三座大山视而不见。而把目光投到一个私生子的身上,实在令人叹息。我相信这不是广大的中国父子正在面对的真实生活,也相信而只有把目光投向真实的社会生活中去,才会产生令观众感动的真情。从这一点上讲,《看车人的夏天》要远胜《千里走单骑》。当然这是时下中国电影的集体结症,非张艺谋一人之独疾。


一部电影要真正感人,同创作者的创作态度是不可分开的。如果一心只顾着保名声,赚票房,永远也拍摄不出震撼人心的东西。其作品也永远只会是虚有华丽外观的空壳,经不起岁月的摔打,风霜的磨砺,即使以艺术至上为口号,真情回归为遮掩,也只会枉费心力,于事无补。在这里,我想高声呼唤我们的导演们,走进平凡大众的生活中来吧,去经验他们的酸甜苦辣,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去用爱呼唤爱,以心发现心。生活,永远是创作的第一源泉,永远是创作者最好的老师。


网友评论...

(尚无网友评论)

我来说两句...

注册登录后发表评论
XqdyFnCViQDWNmB 加入了现象网,大家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