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有粤语“讲波”为何没“南方电影”

2006-6-15 13:37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列孚    感谢 fanhallfilm 的投递
    上个星期天到广州大学城出席一个电影活动,和大学生们进行了一次时间并不很长的互动。其中,广州美术学院大二级的一位同学问了一个出乎意料的问题:为什么我们广州没能出现南方电影?

  说是出乎意料,是没想到广州的大学生会关注到中国电影的全方位发展路向中所存在的地域电影问题;没想到已被冷落了近二十年的广东、广州电影创作和制作竟有年轻人在关注;也没想到一个普通的大学生也会发现中国内地电影发展不均衡问题等。这个问题问得好,也问到了点子上。


  世界杯正热。北京某新闻周刊询笔者:广东电子传媒在足球评述方面有没有可说之处?我回答:当然有了,粤语“讲波”和北方以央视为代表的“讲波”,明显地呈现出南北两派不同的“讲波”风格,也呈现出不同的南北足球文化。扯出世界杯来说电影,意思是就连足球评述也有南北文化区隔时,承载着文化流动的电影,也就更显示出不同文化的姿态和生态。


  如果说,香港电影因为历史等原因而暂时未能将其列入我们现在所说的“南方电影”范畴的话,那么承载这个狭义的“南方电影”责任就应当质疑我们广东、广州的电影工作者了。上世纪80年代我们的珠影是曾经出现过一阵子被誉为“岭南都市风采”电影现象的,代表作有《雅马哈鱼档》、《绝响》、《给咖啡一点糖》、《女人街》、《太阳雨》等。甚至到90年代初,也有《心香》、《安居》等片,并获得好评。然而,好景不长,现在我们的“南方电影”似已灰飞烟灭。出现这种状态,当然是我们的南方电影人不作为。举一例:近如香港电影人,他们的影片极少会找我们南方的电影机构和影人合作,而是舍近取远,喜欢跑到北京、上海进行合作。为什么?当然是因为我们南方电影制作业本身的不济或所提出的合作条件有问题了。


  说来我们南方影人真是惭愧。黄飞鸿的故乡就在佛山,香港同行说了多年他的故事,我们却连一个也说不出?十三行该有多少故事?南海十三郎和他身边的故事还有可以挖掘的吧?黎北海、黎民伟昆仲被誉为是中国电影先驱,这兄弟俩没什么可说的?黄埔军校就在身边,该有多少可歌可泣的传说?那风起云涌年代的周恩来、蒋介石与太平馆,也应有些故事吧?民间传说中,陶陶居和康有为之间是否真有风流韵事?还有那万木草堂呢?前些年平移现康王路上的锦纶会馆,这里面就不会让人产生想象空间来?以至“东南西北中,发财到广东”,该有多少故事发生啊?“非典”时期广州人为何显示出特别的气慨?还有像司徒美堂、冯如等等出众的华侨名人,像二次大战时粤剧艺人流落美国,被逼从军,就曾发生“五军虎”(粤剧行语,即专演虾兵蟹将的小武生)痛打种族歧视的白人军官故事……随手拈来,就有数之不尽的岭南故事,不论是过去的或当代的。而且,这些故事所显示的文化与内地其它兄弟省份或地区的文化又有着那么鲜明的特色,多能彰显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多元化和丰富的地域色彩?可是,南方影人却都视而不见。或者,南方已无影人?


  这又让人联想到足球。曾几何时,粤籍名将占了国家队一半以上,可是,如今安见广东球员在高层次的绿茵场上驰骋?南方足坛已无名将。凑巧地,“南方电影”与“南方足球”竟是同病相怜。


  能够将文化与世界同步互动的渠道,是电影。而且是成本可能是最低的。从李小龙、成龙到张艺谋、巩俐、章子怡等,外界通过他们的电影来了解中国文化,说明了这些。所谓美国文化能够在全球散播,好莱坞功不可没。


  说了这么多,回到那位大学生所提的问题:为何没有“南方电影”?简单说,当然是说我们的电影人不思进取、无所作为了。复杂一些说,那就与当代岭南文化缺少氛围,不管是电影氛围,这就值得相关主管部门思考了。讽刺的是,广州是中国音像业的制作中心、集散中心、发行中心;广东的电影票房收入位居全国前列位置,可是,我们的电影创作、制作却基本是个空白点。


网友评论...

(尚无网友评论)

我来说两句...

注册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