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新纪录运动的这些年(2)

2006-9-17 15:54  来源:凤凰生活2006年04期 作者:   感谢 fanhallfilm 的投递

纪录者


蒋志:纪录片是为了表达


文/黄文鑫


蒋志从1997年开始介入录像创作,用的是松下M9000,并且很快在杭州和北京举办录像作品展,录像艺术的概念开始被国内艺术圈接受,在创作上也渐渐形成一种氛围。蒋志最早的《怀疑物体》和《飞吧、飞吧》是在这种背景下完成的,它们作为录像作品被接受和谈论--不仅由于它的介质,更由于它是在一个规定情境中完成的观念表达。


一根老油条》可以看作是行为表演,演员是一个小伙子和一根油条。油条在叙述中被拟人化了,它显然和小伙子有着亲密的关系,它们在一起合影,还像风筝一样被放飞。这个作品没有同期声,只有字幕和音乐,它表现出的戏谑、恣意和欢乐的反讽,在多个环节上提供了意义阐释的可能。而《木木在汉城》只配了音乐,它是木木在汉城的游历,木木是一个小玩偶,脸上有一条裂缝,这个6分钟的短片始终流淌着一种源自童话的诗意。


食指》和《空笼》都是用记录方式完成的作品。《食指》描述的是食指在1998年3月18日那天接受三位慕名而来的年青人的拜访,这样的访谈在之后几个月又进行了好几次,食指对他们谈及自己的诗与生活。该片还记录了食指同时代人林莽和田晓青,另外揉杂了一些非纪录性的元素--比如缘于食指短诗《疯狗》的激发而创作的一个场景戏剧式的即兴表演。通过这一则荒谬的生存寓言,作者表达了自己对一个诗人和他的命运的理解。《空笼》显然缘于作者在城市的一次偶遇,这个短片没有虚构的成份,作者给我们看到的都是他记录下来的影像,但他呈现的方式却有一种实验色彩:拒绝叙事,凸现动作--那个来历不明的小女孩没有故事,也不被了解,她只是被看到,看的过程让人感受到时间。


在蒋志看来,人有很多种活法,有很多种状态,从人的几分钟里,可以看到了人生的多样性,因此DV也不应当受到任何限制。一个好的DV作品,应当给人带来思考,能敏锐地触及一些比较敏感的问题,或从生活中提炼出容易被人忽视的东西,给人带来新鲜感受。


纪录者


冯晓颖:对人的尊严表示敬意


文/黄文鑫


冯晓颖的纪录片创作始于1997年,那时她刚走出北京广播学院开始"流浪"艺术生涯。至今为止很难用一个标签来界定她的身份,因为这几年来她"玩"过很多东西:纪录片、摄影、诗歌、装置艺术、编辑、小说、舞美设计……1975年生的她,走出校门才短短8年,怎么可能在那么多的圈子里留下痕迹?


对于纪录片创作,冯晓颖是投入的。她的创作跟她的生活一样,都比较简单,工作的目的只有一个:接近人的本质状态。她认为,纪录片首先是对人的尊严表示敬意,作为拍片者,你从来就没有特权对他人表示你的客观性,除非你能用有点"主观"的意味作特定情景的切入。精神如果有价值的话,它必须以个人的主观为跳板。其次,她希望用更开放的视听语言拍摄和制作,坚持中立、客观,令画面和声音本身具有告知事实的能力。在她看来,情感只不过是纪录片中的一条小河--不动声色、内敛的涓涓细流,更多的时候,是观点以及立场的选择。


斥力》讲述了1997年冬天,整个北京出现了用黑色油漆的三个大字"码根码",城区的墙面、电线杆、立交桥、胡同的厕所……引起了整个城市的"惊恐"。接着,冯天岳推着一辆小三轮车不知疲倦、单调地重复推销他的产品--一种叫"码根码"的电脑汉字输入法磁盘。该片叠印了中国本土的"码根码"和美国WIN98在中国的首发之夜一些著名人士的同步谈论。影片最终的焦点落在:我为对方感到痛苦,这是物质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但却是人为的。


房子》关注的是住房问题。老张家的房子要拆了,新的生活要开始了,院子里的树知道这一切。从树的角度,可以看见楼房,看见他们所向往的生活--大电视、热带鱼、沙发。从过去到现在,一切似乎在重复,被生活的磨难击倒在地的人,他们的可笑和骄傲、失望和希望同时存在。


见证者


那些拍纪录片的好人


文/苏七七


去年春末,有朋自远方来,一位拍纪录片的美国小伙子到中国来,他想拍一部关于中国拍纪录片的人的纪录片。


是沈睿介绍他来找我的--那时沈姐姐常到我的小论坛看看,发现我写过几篇关于纪录片的东东。总而言之,有一天我就和丹尼尔坐在北师大东门外的十二橡树咖啡馆聊上了。他的中文很差,随身带着一张在美国的中国朋友交给他的重要文件--一张写着糖醋排骨酸菜鱼等等菜名的纸张,让他到了饭店能胸有成竹地点菜,在中国吃饱吃好。


丹尼尔的工作方式不复杂:他找到一个中国的纪录片导演,然后问他们几个问题,通常是拍些什么,为什么拍这些,你的纪录观念是什么之类的。他带着一个小DV,话筒是外接的,然后架个三角架,就开拍了。我估计在镜头里出现的是诸位纪录片导演的标准胸像。虽然这几个问题很简单,倒基本上有效的,因为从大问题的答案里能生出一些有趣的小问题,碰到一个能侃的导演,还能带出丰富的细节来。


但是据我的观察,纪录片导演特别能侃的不多。他们多半不是那种有三寸不烂之舌能从哪里说来大笔资金开拍大片的,通常自己给电视台扛扛活,省下钱来拍"自己想拍"的片子。大体上说,他们比较严肃,有时候我觉得,他们是倾向于对这个世界有所思考的,只是思考有时难以提供答案,所以他们就直接去"纪录"了。这里头,有一种努力和认真。


我给了丹尼尔一张单子,是几位在北京拍过纪录片的导演的联系方式,朱传明,杜海滨,章明,黄小娟,王兵,黄文海等等。还跟他一起去了两回。


一回是在西海边上的22FILM,黄文海那时在拍一个关于艺术家的片子,他的前一个片子《喧哗的尘土》是拍四川一个小地方的,围绕买六合彩拍了个几个人的底层生活,在混乱中拍出一种茫然,有拍摄者自己的一种痛楚搅在其中。丹尼尔与黄文海谈得很严肃很认真,我东张西望,看着西海边依依垂柳,觉得世界还是很好的。这两个人都没钱(丹尼尔好象拿了笔基金做这个事),但是他们有自己关心的问题,还有面对与进入这个问题的行动力。到了我去结帐的时候(虽然我当时也是个穷学生,但是我不会做事情,觉得他们的钱还是留着拍片子比较有价值),两个哥们都冲过来抢着结,黄文海是保持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丹尼尔是被我们的优良文化给同化啦!


还有一回,我和同学小艺坐了很久的车,到798工厂去,那天晚上放映杜海滨的《人面桃花》,这个片子是拍成都的一个反串歌舞团的。在屏幕上经常是两个画面,形式上比较特殊。从《铁路沿线》起,杜海滨对于纪录特定群体的生活就表现了较大兴趣。隔了几天,小艺给杜海滨电话,他还认认真真问我们有什么意见。


我发现自己在形容这些纪录片导演时,除了"严肃"、就是"认真",这两个词,体现了一种优良品质。总而言之,拍纪录的,好人比较多。


推动者


现象工作室


由电影制作人朱日坤在2001年底创立的现象工作室在纪录片圈内极有人气。这是一家以电影、音乐为主的文化传播机构,至今为止,他们已先后在北京、上海、南京等地举行了一系列的纪录片放映活动和纪录片交流周。


现象工作室的活动费用主要来自于赞助,通常是把导演和评论家们聚集起来,搞一些像样的沙龙,沙龙中间会放映一些电影,然后大家座谈讨论。每次沙龙,他们通常会提前在工作室网上发布预告,告诉大家主题是什么,地点在哪里,费用是多少等等。如果是小型沙龙,他们会采用AA制,常去的地方是清华大学东门的盒子酒吧和北京地安门西楼巷胡同的派对空间西餐吧。


现象工作室也发行自己的图书和纪录片。2005年8月,由朱日坤、万小刚主编的"现象图书系列"之《独立纪录:对话中国新锐导演》由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出版。2006年3月7日,由现象工作室独立出品的纪录片《好死不如赖活着》(陈为军导演)DVD正式发行。


网友评论...

(尚无网友评论)

我来说两句...

注册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