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精神病患者》中那十二个镜头

2006-9-21 9:44  来源:周传基 作者:周传基   感谢 fanhallfilm 的投递


 


王一:

第一个镜头,先看到女主角,再看到那包钱,然后看到装着衣物的行李箱。我们意识到她将携款潜逃。
后面的镜头里,单独出现钱包的镜头有三次(观众总共看到那包钱的次数是多少呢?)。女主角在收拾行李的过程中不断的停下来去看那包钱,摄影机通过这一细节让我们明白她在犹豫。问题的关键就是犹豫。观众看到摄影机纪录下来的表象后,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判断出女主角的心理感受。


如果某件事情是一清二楚地告诉我们的,那么我们便被剥夺了体验的机会。它已经过替我们咀嚼消化了,我们得知的仅仅是结果,或意义;但是我们追求的是"体验",哪怕只是一种同感的体验。引自《现实的表层


 


zhouzhou:


 


分析希区柯克的《精神病患者》中的这十二个镜头的原因是,一,希区柯克完全掌握电影的规律,这也就是综合论者再怎么样赞扬希区柯克,也没有办法吃透希区柯克的作品的实质,因为希区柯克不是综合论者,综合论者反对希区柯克所使用的电影的原理;二,这个段落完全体现了电影的原理,把这一段研究透了,你也就知道电影剧本该怎么写了。
我们现在具体来分析一下。

电影的原理是间歇运动在人的心理上所产生的似动现象。而电影的似动现象是由连续纪录下来的照片的间歇运动所产生的。而光和声的纪录只能纪录我们的现实世界的表面。文学家可以通过直接对人物的内心活动的描写来告诉观众书中的人物的思想活动,电影做不到。一般在生活里我们也做不到。英文有一句话 A PENNY FOR YOUR THOUGHT. 要想花钱买别人的思想,那是办不到的。交心只能在个别人之间进行,而且也不一定可靠。我们在生活里只有靠观察,用自己积累的生活经验来进行判断。《现实的表层》这篇文章中写得最精彩的就是,它说看电影就好象是医生的诊断。患者说肚子痛,医生就开膛,这是不可能的。医生就要根据他的医学经验从外部来诊断,有没有发烧,排泄如何,今天都吃了什么东西,什么部位痛等等,并由此得出判断这是什么病。电影也是这样。有才能的创作者是在把人物的种种病症告诉观众,让观众象一名医生似地根据这些病症来判断,那个人物是个什么人,他在想什么,他想做什么。
希区柯克现在让观众从一系列镜头中了解到,这个女主人公因为穷,没法结婚。现在她所在的那家银行的行长叫她把几千元的现款存到大银行去,那么我们观众就知道了两件事,一,她穷,二,她现在手上有了一笔现金。女主人公在离开银行前跟行长请了个假,说她有点头痛,存完款她就直接回家休息,不回银行了。她的这一举动可能已经引起一些观众的怀疑。为什么要请假。女主人公一离开银行镜头就切到她的房间,观众看见她在换衣服,镜头从她摇到摆在床上的那包钱,然后再摇到摆在床上的一只打开了的旅行箱,她在收拾东西。通过这四点,观众完全明白她打算卷款潜逃。这一段的第一个镜头已经把什么都说清楚了。观众完全清楚她要卷款潜逃,希区柯克就可以把故事继续讲下去,她怎样开车出城,在一个十字路口还撞见了过马路的行长等等。可是希区柯克又用了十一个镜头来表现她在收拾行装。在这十一个镜头里,观众看到她总是去看那包钱,最后当她一切收拾停当,她坐在那包钱的旁边,还等了一会儿,才把钱拿起来,塞进钱包里,提起箱子和大衣,走出门去。这些动作(病症)使观众看出来她在犹豫是不是拿走这笔钱。从剪辑的术语来说,这种做法叫心理蒙太奇。

当然这一段用内心独白也不是不可以,就如汉姆雷特的那段独白,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 WHETHER 'TIS NOBLER IN THE MIND TO ...... 那是舞台剧的做法。在电影里就显得低一档了。我们会想,你是因为没有希区柯克的那份才,不掌握视听语言,只好直接用文字说给观众听了。
TO TAKE OR NOT TO TAKE, THAT IS THE QUESTION....
这谁不会。可怜虫!


相关链接: 文章 ET 4

网友评论...

(尚无网友评论)

我来说两句...

注册登录后发表评论
mAgIVvPETdZbtF 加入了现象网,大家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