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从威尼斯金狮奖的华语电影说开去

2006-10-3 14:06  来源: 作者:阿木   感谢 fanhallfilm 的投递
早上起床,无意中在最新一期的《看电影》中看到获得威尼斯电影节的金狮奖的华语电影的海报,也看到《一个都不能少》、《秋菊打官司》、《爱情万岁》、《三峡好人》、《悲情城市》等的海报,也想起这些曾经熟悉的电影。

而昨天看新闻说《夜宴》代表了香港电影参加奥斯卡,还写了篇关于《夜宴》是否具有香港本土电影的特色的短文。

——而从威尼斯电影节的华语影片来看,五部影片分别来自大陆或者台湾,但它们的相似之处在于,影片的本土特色与现实主义。

 

秋菊打官司》、《一个都不能少》都是张艺谋的乡土电影,而《三峡好人》也是贾樟柯的乡土化的作品。张艺谋的早期作品,虽然也有过《代号美洲豹》之类的商业尝试,但更多是《红高粱》、《秋菊打官司》、《菊豆》、《黄土地》(张艺谋担任美术指导)等乡土味道很浓的作品;而贾樟柯的电影,如《小武》、《站台》,写的就是他的家乡的人和事,即使是把故事背景放在了大都市的《世界》,描写的仍然是故乡的人离开家乡后的迷惘与生存……

而这些乡土的状况,可以说是大陆多年以来一直所存在的生活状态。毕竟,有着多年的农业大国的基础,而虽然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以来在部分城市部分地区走上了城市化现代化的道路,但是,在绝大部分地区,还是处于城市化的过程中,张艺谋的大部分作品,还有贾樟柯的作品等,可以说是中国的现实主义作品的一个很好的注脚。

 

再看台湾地区的两部获奖作品。《悲情城市》是侯孝贤导演的最好的作品之一,以史诗性的触角刻画了在一个大时代背景下的个人的悲情生活,夹杂着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中国大陆也不乏这类所谓的“史诗性”作品,或者这类怀旧的作品,但更是偏向于侧重了大的时代背景,而缺乏对于个体命运的关怀,如去年的《孔雀》、《青红》等,时代被大写了,但个体的命运却也被削弱了;反观《悲情城市》,把时代背景与个体生命深刻的凝聚在一起,折射着迷人的意象……

而蔡明亮的《爱情万岁》,是九十年代的台北小市民在城市化的潮流中的个体命运的迷惘与无助,可以说是现实主义的书写与放大,而那种个人的孤独感,也被深刻的在银幕上重现。我们的大陆电影也会有青春,也会有成长的迷惘,但往往到了影片的最后,常会迎来一个“光明的尾巴”。

(还是很欣赏贾樟柯的《站台》,影片的结尾,一代青春就这样的在现实中慢慢的消逝,也慢慢把过去的梦想变成了往事,只有淡淡而琐碎的日常生活,只有那些真实存在了多年的日常生活。)

 

再看看这几年突然崛起的韩国电影,从早期的《生死谍变》、《JSA共同警备区》、《朋友》到这两年的《王的男人》、《你是我的命运》、《怪物》等,它们都取得了不错的口碑与票房成绩,而它们,几乎都是跟韩国的本土电影特色有关,如乡土的记忆,如历史的悲歌……

韩国电影以它的敢于直面它的历史,它的现实,并敢于在影片中拷问心灵。

 

但我们现在的大陆电影呢?

现实主义的作品虽然在建国前有着强韧的生命力与受欢迎,但由于种种因素,电影却几乎是偏离于现实,或者历史的。如张艺谋的《活着》,在余华的小说原著中以现实主义的手法回溯了将近半世纪来的政治风云下面的普通人的生存状态,但电影的后半部分,却变得非常的戏谑化与温情化,削弱了现实的力量;如池莉在八十年代后期就写出了新写实主义小说的代表作《烦恼人生》,但十多年后电影中,路学长才在《卡拉是条狗》中反映了类似的生存;而贾樟柯的《小武》、《站台》,也可以说是刘震云的《单位》、《一地鸡毛》等小说的电影版(电影所反映的生活本质与小说很相似)……

另一方面,我们现在每年的大鼓吹肆所谓的“大片”,且是吹肆所谓的古装的“戏说”式的“大片”,难道电影的多元化发展就只是需要这种所谓的大片吗?

而且,以好莱坞的电影作为参考,我们的“大片”都算不上什么,而与其烧大把大把的金钱去投资所谓的“大片”,还不如走上一条本土化的电影道路。毕竟,好莱坞电影在技术、金钱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并非我们能做到的,我们纯粹的要学习所谓“大片”也是在逐渐的走上“好莱坞”式的道路,而缺乏了本土的特色。

 

秋菊打官司》、《一个都不能少》、《三峡好人》等这些作品尽管是反映了大陆的某些灰暗的一面,但我们并不能否认它们的真实存在,也不能无视它们在一段日子里还会继续的存在;我们不应该是把电影变成“梦”,遥远的梦,更应该是在现实的基础上描写电影。

很欣赏香港电影的那种“社会阅读模式”与“娱乐模式”的双重身份!

网友评论...

(尚无网友评论)

我来说两句...

注册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