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贾樟柯以《东》之名炮制自己的夜宴

2006-10-13 13:44  来源:南都周刊 作者:   感谢 fanhallfilm 的投递
2005年,中国
奉节

  画家刘小东前往三峡地区创作油画《温床》,十二名拆迁工人成为他写生的模特,这有两千年历史的城市因三峡工程的建设而即将消逝,画家也在与模特的相处中被现实征服。


  2006年,泰国曼谷


  《温床》的第二部分在曼谷进行,刘小东请来十二位热带女性为她们写生,画家因体力的付出而渐感劳累,女人们却挣开眼合唱一曲欢快的歌。


  两个城市都有河流经过,奔腾向前绝不回头。


  无疑,9月底在山西黄河古镇碛口两天两夜的狂欢里,破了鼻子的贾樟柯是惟一的主角。


  以纪录片的首映之名,赵涛、王宏伟等从第一部片子开始就搭档的老朋友们来了,画家陈丹青、诗人翟永明等文艺界的朋友来了,袁立田原董勇等娱乐圈明星来了,近百位媒体记者来了——在山西特有的煤炭绑烧成的篝火旁,大家围聚一起,看烟花满天,河灯万盏。


  于是,即使被坠落的烟花不小心烫伤鼻子,也不能降低贾樟柯的兴奋和热情,“这是中了头彩!”刚刚凭《》以及三峡好人威尼斯影展风光无限的小个子山西人,在家乡黄河边大排夜宴,别人眼中的衣锦还乡,却是他心底长久来的愿望:用这种形式还纪录片一个尊严,传递新的声音,“这种声音不是在五星级酒店里开记者会、叫嚷进奥斯卡,我们想告诉大家电影除了工业属性,一定要承载文化、艺术的内涵。”


  狂欢态度:衣锦还乡的骄傲


  时间倒推5个月,碛口的人们还不太知道贾樟柯。所以那次他可以一个人在碛口著名的李家山民居独自端坐半个多小时,据陪同的导游说,他默默抽了很久的烟,然后说“这是个浪漫的地方”。


  如今,你很难不留意贾樟柯,在进碛口小镇的必经路上,一道山崖整个铺满了贾樟柯的巨幅挂画,老乡们可能不懂什么是首映,但他们懂,这个小个子男人是个大人物,让整个县政府都动员起来,警察出动维持秩序,政府各部门贡献轿车,本月的集会上多了几个表演团,“是特意调来表演给外来的客人看的。”


  老乡们不知道的是,这个男人本身就是山西人,和碛口有着12年的交情,1994年贾樟柯还是北京电影学院的学生时,请求当地有关部门配合拍秧歌。在首映式上贾樟柯说,“在这里举行首映,是希望大家看到我家乡的样子,这里是我的电影的出发点。”首映式后,几个记者坐在黄河边抽烟,只见喝得微醺的贾樟柯摇摇晃晃从远处走来,大声喊着“你们看到黄河了么?”说着拿出手电筒照亮记者身后黑沉沉的河水,“看,这就是黄河!”


  贾樟柯的心情感染了因他而来到这个偏远古镇的嘉宾,演员田原看到苍凉的土地、窑洞后感叹“我突然明白了,山西为什么会出现贾樟柯这样的导演,他的冷静和欲言又止,他黯然观望的态度,都是从这片土地上滋生的。”


  镜头之外:老乡们看不懂的现实


  选择山西的另一个原因,用贾樟柯的话说,“山西生活里现实的这种质感给了我很多资源”现实是什么呢?贾樟柯举例,前不久某电影局领导感叹每年审查20部影片,内容不是女大学生毕业自愿去山区当小学老师,就是农村怎么穷、小孩上不起学。“那个领导讲这叫‘现实主义现代化’,是现实主义的概念化,和现实根本没有关系。”


  尊重现实,和面对现实的残酷,是两个概念。据了解,尽管威尼斯影展的获奖让《》在海外的发行进行顺利。而在国内的纪录片大环境下,只能要求“一些影院放《三峡好人》,一些影院放《》”。但不管怎么说,努力让《》能在电影院放映,这对纪录片本身就是一种胜利。


  现实残酷的另一方面体现在导演意图和观众接受上。无论是开幕式的《》还是闭幕式年轻导演韩杰的《赖小子》,都选择露天放映,于是墙头、屋角挤满了当地乡亲,入夜的冷风里,挤着看完了电影。《》的沉闷让老乡纳闷“看不懂”,《赖小子》倒是看懂了,“里面的小伙可赖(赖,方言,坏的意思)了!”乡亲彼此嘀咕着,一起在片中裸露、做爱、嫖妓等镜头时大笑。他们的理解和那些滔滔不绝的专家不同,导演传达的寓意显然也不能被他们接受,那么不能被现实里的人所领悟的“现实影片”,是否又是悖论呢?


  或许没有那么多意义可以追寻,正如陈丹青所说,“画家、诗人、电影、黄河、农民,这么多无关东西搁一块,没必要找那么多联系,本身就够超现实的。”


  贾樟柯为什么要拍这样的纪录片?


  我就是要打破原来纪录片的概念


  南都周刊(以下简称南):选择在山西碛口做首映式,是不是寄托很多寓意?


  贾樟柯(以下简称贾):其实《》在拍摄的时候已经在想将在哪儿放。要知道,这几年纪录片处境很艰难,上映的票房都非常差,但纪录片本身的创造力、价值含量是非常高的。我想通过这样精心策划的活动,给这个片种以一种尊敬、一种尊严。


  南:陈丹青他们说你这个片子是介于纪录片和剧情片之间的新形式?


  贾:我拍的时候就想着要打破原来的原始的纪录片的概念,原来的纪录片拍摄有许多教条,比如必须拍两年,必须跟着这个人,甚至极端到摄像机必须跟在人后头,因为人的行动在前。这有许多误解,其实纪录片是非常自由的方法,有多种形态,并不像我们常见的这些。比如说伊文思的《》《》,就非常抽象,像现代艺术。那种形态的纪录片越来越少,因为电视台的崛起,发明了电视纪录片,所以专题性越来越强,让人们理解的记录片就非常单一。


  南:所以《》不是新的形式……


  贾(笑):对,对!其实反而回归到一个二三十年代、老的纪录片形式里面。


  南:为什么在闭幕式上选择放年轻导演韩杰的《赖小子》?


  贾:《赖小子》是我们工作室去年投资拍的惟一的电影,今年1月份在鹿特丹拿到金狐奖,可是一直没有机会放映。从今天嘉宾的反应,我知道它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但它被迫沉默的这半年让我特别难受。现在基本上是大片的氛围,所有媒体、观众都在关注大的制作,这几年最有活力的年轻导演的新作基本没有办法让大家看见,即使发DVD价钱也非常低,只有3万元,低到让我们很痛苦,是一种价值承认的问题。这让我非常伤心,所以我想慢慢自己做一些活动,帮助媒体来认识这些影片。


  嘉宾们是怎样看《》的?


  与陈凯歌们比,


  贾樟柯是不同的动物


  王光利(《血战到底导演):我是做纪录片开始的,看后觉得兴奋和激动。《》看上去很平静,但下面其实波涛汹涌,《》适合不断地反复地观看。很多东西能够隐藏而不做作,我觉得需要天才,这个作品就是个天才的作品。《》又像纪录片又像剧情片。信息量非常大,每个地方都可能流露情感,但作者刻意停下来,拉开距离。不像很多国产纪录片,故意刺激你落泪,很假。


  陈丹青(著名画家):《》这个电影是一个纪录画家的电影,那么多画,忽然变成一个篇章,非常精彩。最后两个盲人出现在电影里,如同我们的国家不知该往哪里走,但肯定会向前走。与凯歌、艺谋比,与冯小刚比,贾樟柯是跟他们不同的一种动物。


  韩东(著名诗人):这部影片打破了我对纪录片的认识,有一种新鲜感。电影有很多元素,每个都能发展成有意义的线索,但也非常危险,最后出来的东西给我一种非常辽阔的感觉。它没有停留在一个地方,又不是一个折衷的东西,有一种贯穿到底的情绪。看了以后觉得:人活着都不容易,每一个人都巴望着活得好。


  翟永明(著名诗人):我比较感兴趣的是看到作画的过程,刘小东的创作过程。我也没有想到除了三峡,还有泰国的部分,就像一首诗的上下阙。泰国这一部分让我看到了纪录片本身的一种丰富,而电影本身又很含蓄。文/图 南都周刊记者 陈炯


  关于《》的另一种解释


  谁来抚养贾樟柯?


  文 赛人


  去看《满城尽带黄金甲》之前,完全没先兆地看了贾樟柯的《》。讲的是著名画家刘晓东去三峡和泰国画画的事情,这是两个水韵十足的地方。水在意象里,一般暗指欲望。而贾樟柯的这部新片与生理的触觉没太大关系,说的还是一个人去寻求内心的安稳。在片中,刘晓东说在学校里都是从西方的经典雕塑里吸取营养,也就是《大卫》之类的,而现在刘晓东更认可魏晋时的石刻。我不太懂画,但感觉出来刘晓东越来越注重生命的本原。不管是他给三峡里的民工,还是泰国的风尘女子作画,也确实是有一种很自然的生命力在流淌。


  不管是故事片,还是纪录片,贾樟柯的电影都很关注时代的变迁下,人们在表面上的无所适从,是如何作着悄然的流变。这一次轮到了刘晓东,他经常否定他以前的艺术观,乃至人生观。也可能是从地下走到地上的贾樟柯也在艰难地面临着自己的改变,他大概还很羡慕刘晓东揣个画夹就能自由地走来走去。而对于电影,对于中国电影还有待健全的处境。贾樟柯也深知自己的表达很难真正地畅通起来。我还没有看过《三峡好人》,能得金狮,想必是有一定的分量。


  《》是完全形而上的,也是极其个人化的一部作品,你不能说它好,也不能说它不好。可以说,这是贾樟柯电影里最不亲切的一部,这就让人提不起爱恨来了。我想真正能看懂这部电影的,应该是贾樟柯或刘晓东的朋友。这样的一部电影如何被市场接纳并有机地消化,是我看这部电影时想得最多的问题。


  记得冯小刚曾说过,一个国家应该有陈凯歌这样的导演,养着他,由着他的性子,坐在象牙塔里作着或古或今的忧思。我想这话对贾樟柯也是合适的,就算商业片是主流,贾樟柯这类电影的存在,只要不太多,就绝对是对电影市场的一种丰富。但谁来养他,或贾樟柯到底以什么样的资格被人养着,都是一个问题。


网友评论...

(尚无网友评论)

我来说两句...

注册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