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梦想照进现实》专门照沟渠

2006-10-31 9:34  来源:现象论坛 作者:春萧    感谢 fanhallfilm 的投递

    很长一段时间颇厌烦年轻导演拍的电影,一种特把自己当个角儿,以为所有手法都是克隆自欧洲经典电影就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盲打误撞,艺术必须要高出观众的欣赏范畴恐怕是他们的手段而非目的,只为让你看不懂,好显示他比你高。至于电影究竟有几分深度可待挖掘,就像有些人非管赵丽华那叫抽象诗,那我只好怀疑不是您太孤独,而是我们太庸俗,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请您这就上路,寻找真正的康庄去罢。第二种导演走的道路相反,以为他们和年轻人呼吸的空气类似,所以更能拍出代表新青年之声的亲民之作。话说大家谁不是在一片臭氧层子底下苟延残喘着,排除提前夭折的,谁又不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了这一轮回?《梦想照进现实》看起来更像一个徘徊于青春期与成熟期之间犹豫着是否斩断脐带的小妞在呢喃呓语。



   我不觉得如徐静蕾所言《梦想照进现实》是一部很实验的片子,甚至也不觉得它能称得上一部电影,更像是两个大龄青年矫情地互吐苦水。老徐作为一个演员,对于虚伪感到了厌倦,想要做自己,希望让观众看到自己真实的一面,那么什么是你真实的一面?二人翻来覆去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最后只能归结为哪个人都不是坏人,彼此原本没什么仇恨,最后只留下宽恕。这是徐所要的真实的自我么?电影里的话都让她一个人堵了,好的坏的,反正她认为那是自己,那就是自己。导演似乎想说人的不确定性,所以无聊的话题没完没了地绕来绕去,过分地在文字游戏上打转,说千道万还不是社会让大家不得不虚伪地戴上假面活着,为了生存而不得不去趋炎附势,可从这二位嘴里出来,就跟谁欠他们二五万似的,徐静蕾自己在电影里说:“把别人当成傻帽的自己才是傻帽!”如果这就叫坚持自我与世俗妥协之间的较量,恕我出言不逊,拍电影最忌讳用言语解说去代替视觉表现,这样只会舍弃电影本身优于文字的诸多功能,仅仅是王朔这位北京痞子的一次自我意淫。



   本片的发泄远远多于针砭,这让我想起另一部揭批香港娱乐圈的《我要成名》。说实话这两部电影都烂,但所谓好电影都是相似的,但烂电影却各有各的烂处:《我要成名》将人的不成功归于用心不够,更确切说是刘青云的自以为是,而娱乐圈真正的黑幕却都是战兢擦边,使人感觉这只是一次拙劣伪装下的虚假广告,流浮于上方的那些浅薄的人生感悟根本是用来糊弄爱上层楼的少年。但后者好歹能将说教覆盖在故事里,虽无甚出色之处,但剧情尚算完整;《梦想照进现实》的导演徐静蕾更像一个伯格曼室内剧的伪劣仿冒者,无法像大师一样简洁凝练,却让剧情中的倾诉更像是一男一女在对观众发嗲,歌不成歌,调不成调的。伯格曼是在细琐中总能觅到一脉贯承的整体感。本片是除了碎就是碎,碎的一塌糊涂,不知所谓。如果现在导演都爱好以此类方式考验观众的看片习惯,那么我觉得同样智商不高条件之下,《夜宴》起码能在眼中刮起一阵小风,《梦想照进现实》的风是从尻中刮起来的。



   徐静蕾扮演过大量如她口中的清纯到有些痴呆的演员,所以这次大概是想以此来向观众发出转型的信号。话说有这样一类人,她既能做演员,又能干歌手。既能做模特拍广告,还能当导演拍电影。于是久而久之便荣膺“才女”之名,远有台湾的张艾嘉,近者小徐也成了个中一员,但是我总觉得这明明就在讽刺因为什么都耍不好,所以毫无重心的“全面”发展,这样至少在所有地界都能混个脸熟,面儿露多了也确实跟见着半个亲人似的,就像我们华人圈内最风光的刘德华,大家心照不宣,只提他勤力,不提他实力。毕竟现在这年头,会做事不如会做人,徐静蕾之辈断不会不谙此理,否则以她之平庸资质,早已淹没于糜烂无伦的快餐文化中了。忘记一提,似乎和新浪BLOG也有莫大关系。



   结论就是剧中导、演二者形象乃是徐静蕾本人的双重拆解,这位新才女的遣词造句怕是博取同情的成分更大过电影本身的挖掘。她仿佛在暗示:我们也是人,拍不出来好电影也有很多苦楚,而失败背后的真正原因,你们自己慢慢琢磨去吧!这倒一下将电影的诉苦扯上了中国电影的整体机制问题。不过还是那句话,想走艺术之路要么学田壮壮随时做好被封杀的准备,要么怨你自己投胎在彼,否则别跟个苍蝇似地在眼前飞来晃去,有本事你就像蚊子似的咬我一口!


网友评论...

(尚无网友评论)

我来说两句...

注册登录后发表评论
mAgIVvPETdZbtF 加入了现象网,大家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