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父子》的孱弱回归

2006-12-25 10:16  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李翼   感谢 fanhallfilm 的投递
金马奖总是处在一种尴尬的境地,说好听一点是历史悠久,兼顾两岸三地的电影盛会,更实际一点的说法,应该是由于台湾本土的电影匮乏,所以不得不采取一种大视野、高姿态,于是评委的标准以及最终的结果,往往会比电影来得更有戏剧性。在这样的状况下,郭富城、吴景滔得到最佳男主、配角奖,有王家卫师父之称的谭家明凭借《父子》在十多年后又聚焦在公众的视线中。

  这是个由新闻故事扩充出来的电影,父亲唆使儿子偷窃,与一些奇情怪状、血腥暴力的社会事件相比,显得非常普通。我不知道其中到底是什么打动了谭家明,让他写出十几万字的剧本,等了那么多年亲执导筒完成此片。遗憾的是看完全片后,我仍然没有得到答案。

  金马奖的评委喜欢此片再正常不过,因为上世纪台湾最流行,也最拿手的文艺情感大戏,在香港新浪潮老将谭家明的手中又复活了。片中马来西亚的环境、李屏宾的摄影,都毫不掩饰此种氛围。

  一个有着各种不良嗜好,看似很强悍,其实是被生活打垮的丈夫,妻子要离开他,他强行留住,还是没用。夫妻之间的灵肉挣扎戏,花费了影片的大部分时间,再加上丈夫和妻子之后都要碰到另一个女人和男人,即使修剪后的男女情感戏,也没有给《父子》这段伦理关系留下多少单独相处的空间。父对子,爆粗口的时间居多,最后还要唆使犯罪,谭家明对于这段持续、升级的紧张关系,没有掺入自己合理的解读,着实让人摸不着头脑。

  谭家明给王家卫剪过《阿飞正传》,并认为这是王最好的作品。《阿飞正传》看来又和谭家明早期的《烈火青春》和现在这部《父子》间都有些联系,《》也是种扯开多重情感的线头,散落一地,也无心收拾的感觉,张国荣与母亲、刘德华与张曼玉的感情都点到为止,没有进一步发展下去,这倒是和《父子》中对于亲情、爱情关系的处理类似。但问题是,王家卫从不将情感与氛围拍实,尽可能地赋予多重层次,放大某一段台词或是镜头,谭家明的《父子》却是相反,再朴实、平和不过的镜头语言和氛围,却同样想将情感故事处理成“剪不断,理还乱”,只能说明谭家明更适合在王家卫拍好的素材里进行建构,而不再适合此种题材的原创。

  由于谭家明在香港影坛的资历与辈分,大多数评论对于《父子》一片保持着谦卑敬畏的心态,但我不得不放言,此片除了还原台湾风情,并选用郭杨这样的香港演员,来造成演技错位的肯定外,并无什么建树。正如胡金铨早期在《龙门客栈》、《侠女》中表现出将戏曲形式融合于电影中,讲述一帮不同身份的人聚集于局限空间,互相猜忌与争斗,确实手法高超。但年轻时的先锋,不代表他一直能将这份心态与意识拖到暮年,胡金铨晚年时的作品,毫无疑问地表现出落后于时代。谭家明的《父子》也是一样的道理。如果回避这一点,而把炒台湾文艺片冷饭,加港式佐料称为是一道突破菜肴的话,那华语电影真是只能继续沉沦下去了。

网友评论...

(尚无网友评论)

我来说两句...

注册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