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新浪潮导演1965眼中的巴黎

2007-2-2 20:19  来源:无角度 作者:dennischan   感谢 fanhallfilm 的投递


不忧伤,不巴黎


 


新浪潮总是逼问观众:“电影是什么?”
每次看完法国新浪潮导演的电影,心里总是会浮现上面这个问题。

戈达尔的《断了气》、特吕弗的《四百击》已是经典中的经典,却怎样也不能掩盖阿伦雷奈的《去年在马伦巴》;夏布洛的《血婚》、侯麦的《绿光》再怎么不让人专美于前,又有谁能忽略路易马卢的《大西洋城》?若说尚-胡许或是莒哈丝都不容遗忘,可别忘记还有新浪潮之母安妮华妲呢!

新浪潮导演们人人各据一方,引领风骚数十年,别说影评论述多如牛毛,光是片单就看不完,若是贪心一点,想在一部片中尽窥新浪潮精华﹝甚至尽得新浪潮风流?﹞,恐怕非《1965眼中的巴黎》﹝又译《……看巴黎》或《巴黎见闻》﹞一片莫属了。

1965眼中的巴黎》是由六位新浪潮导演每人各拍一部15分钟左右的短片集合而成,依序为:尚-杜歇、尚-胡许、尚-丹尼尔保勒、侯麦、高达以及夏布洛。这类集合新导演的拍片企划制片如今已是司空见惯,但我想没有一部重要性会比得过这一部,即使是《十分钟前》、《十分钟后》这些集合全球名导的片子。

关键在于《1965眼中的巴黎》的6部短片都是在导演成名之前或刚成名不久、未达颠峰期所拍的短片;导演们全都是以巴黎﹝自己所在的城市﹞为背景,而以表达自己的电影理念为主要目的,所以格外能令人感受到清新的创作气质﹝即使在40多年后的今天看来仍是如此﹞;现今这类影片则不然,集合已成名的国际大导拍短片集,说穿了不过是想花小钱请大导拍片,背后总脱不开浓浓的行销策略及票房利益的考量,纵然其中不乏惊喜,但那种《仅仅为了电影本身而拍》的创作精神到底是再也见不到了。

譬如第一段尚-杜歇的《圣杰曼得佩区》,开始就是巴黎街头,镜头在街道中不断前进,时而pan左时而pan右,就像是观光客乘坐市区巴士,所见从罗马修道院、法兰西学院到花神咖啡,旁白也以一个导游般的平缓语气娓娓介绍这些地点与建筑,正当你以为是巴黎观光指南影片时,故事就从花神咖啡的前一天开始:一个美国女孩与男孩在此相识,于是坐上他的车回到他的住处,途中经过一条拥挤的街道,从旁白得知,他们甚至可能与沙特擦身而过!

这段画面中没有主角亦毫无故事,完全以旁白加上偶而落在无人的露天桌椅或僻静巷中标语如凝视般的空镜,反而让将要发生的故事先就充满了失落感,尽管随后我们便知道男孩是如何骗女孩上床、女孩又如何发现真相,但这种让感受先于故事的手法,还是令人惊艳不已。

-胡许的《北站》则可能是整部片最杰出的一段,镜头从一处大楼工地zoom-in进到一对小夫妻的公寓,妻子从不满工地噪音开始,不断数落埋怨丈夫的不是,丈夫先是哼哼唧唧置之不理,然后渐渐不耐终至翻脸,爆发激烈冲突,接着立刻后悔向妻子求和,但妻子气冲冲地出门再也不理丈夫,此时尚-胡许用了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一镜到底跟拍:从妻子出门开始,经过长廊坐电梯下楼,走出公寓大门,过马路差点被车撞到,一个风度翩翩的男人过来道歉,两人边走边谈,男人以言语诱惑她,企图说服她跟他走,女人心里似乎经历挣扎,但仍坚持抗拒,男人最后说出心中话,原来他是想寻死但见到她时又觉得人生仍有希望,他给女人10秒钟决定是否要跟他走,原本对现状极其不满的女人此时摇头说不,男人二话不说从车站天桥上跳下去,镜头zoom-out,只见女人在天桥上惊声尖叫望着倒卧在桥下铁轨上的男人。

仅仅是两个简单的Zoom-inzoom-out之间,尚-胡许呈现出人生中两个不同层次的真实面向:夫妻之间的日常争吵,以及现实与想象之间的差距,再怎样对现实不满,终究比不上对未知的恐惧,结局不论死活,都是无尽的悲哀。

-胡许是新浪潮的纪录片大师,其《真实电影》的理念深深影响后世无数的纪录片拍摄者,此段《北站》不但是其难得一见的剧情短片,而且立刻就能让人感受到他对于拍摄记录片的理念其来有自。



-丹尼尔保勒的《圣德尼街》,则是在一间公寓中发生的故事,一张床、一张餐桌、一对男女,简单的角色设定就把故事演完,但是剪辑干净利落,不同镜位的运用让简单的空间对话丝毫不觉乏味,不但引人入胜更引人深思:一个年轻男人在住处召妓,穿着整齐西装却声称自己是洗碗工人,女人年纪较大自然熟稔世故,知道年轻小伙子第一次需要培养气氛及勇气,于是耐心与他聊天、吃饭甚至还猜起谜语来,但是小伙子扯东扯西还要听足球赛广播,就是不办事,最后女人干脆在床上看起报纸来;等他终于要采取行动时却停电了,小伙子吃了一惊,只听得女人冷冷地说道:“黑暗对我不造成问题。”黑暗中年轻小伙子怎么反应成熟妓女的直言快语我们不得而知,不过大概是办不成事儿了!

侯麦的《星星广场》则颇有卡夫卡的味道:一个服装店的店员上下班都要搭地铁,并走过几条凯旋门附近的街道,保守而拘谨的他在这段途中并不如意,不是被人行道上的工程废土弄脏皮鞋,就是在地铁被女人的高跟鞋踩到,有一天甚至与路人擦撞发生争执,他不小心将对方打倒在地,谁知对方倒地不起,他又尴尬又发窘,吓得一溜烟跑掉,后来还不断找报纸看看有没有路人死亡的新闻,直到某天在地铁里居然又看见那个无赖找上别人争吵;最后他走出地铁站,雨伞还差点戳到一位女士的眼睛!


 



 


片子开始的一段关于凯旋门的旁白中,明言只有观光客会来造访凯旋门,巴黎人没事不会想到这里来。凯旋门象征的是这个城市甚至这个国家的所有荣耀,法国更以自由开放闻名于世,但生存其中的人们却被这个体制笼罩着,束手缚脚不良于行。侯麦平实中带有几许幽默的风格与场面调度的偏爱,从此片中已经可以发现一丝端倪。

与侯麦的平实风格相比,戈达尔改编自Jean-Paul Belmondo小说《女人就是女人》的故事就生猛有力得多:一个女子同时寄出两封信,却把信和信封弄错了,她来到一个雕塑家男人的工作室,说了实话﹝她说爱他,但有另一个男人,她打算拒绝﹞结果被男人轰了出来;她又来到一个修车男人的修车厂,说了谎话﹝她也说爱他,但有另一个男人,她打算拒绝﹞结果也一样被男人轰了出来,原来信根本没被放错,女人两边受挫,只有黯然离开。

最后是偏爱中产阶级家庭议题以及外遇题材的夏布洛,他拍的这段《耳塞》也不例外,让一个学业成绩优异的乖乖牌好学生以耳塞逃避父亲与女佣的偷情、父亲在餐桌上的政治议论,以及母亲的吵嚷叫骂;某日父母又为小事争吵,父亲受不了出门,母亲却不慎从楼梯上摔落,但这个乖乖牌好学生始终听不见母亲的呼救声。

从夏布洛中产家庭里无奈戴耳塞的儿子、高达的两头落空的女孩、侯麦的保守店员、尚-丹尼尔的召妓遇到停电的小伙子、尚-胡许目睹陌生男人求爱不成竟然自杀的女子,到尚-杜歇受骗的美国女孩,每一段故事都呈现出一种幽渺的忧伤与失落的哀愁,一个又一个串接起来,似乎不忧伤便不巴黎了;如果这不是巧合,只能说60年代的巴黎满是这种挫折、受压抑的伤感,在影像上的表现是如此直接毫不修饰,这当然也毫不意外地预见了1968的五月革命;而电影新浪潮能在这个历史关头同时爆发开来,对于一个后生影迷而言,能看到这样真诚不做作的电影,当比看到任何当代名导合集都要来得万分幸运。


网友评论...

(尚无网友评论)

我来说两句...

注册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