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关于纪录片的几点想法

2007-2-7 14:18  来源: 作者://cinartstudio.spaces.live.com/blog/ 作者:西夏   感谢 fanhallfilm 的投递

一、关于纪录片的市场


纪录片在国外一样是基本没有“市场”,也没听说过哪里专门放映纪录片,但是有很多纪录电影节和纪录片交流展映市场供电视台选购,有专门的收费纪录片频道,也有一些有名的免费公共电视频道如美国的PBS,加拿大的CBC等有固定的纪录片时段。以加拿大为例,电视台播出纪录片要向制片人付播出费用,购买几年内播出几次的权力,纪录片制作者可以从这里得到收入。另外很多机构和电视台也资助纪录片拍摄,但是需要经过复杂的前期申请流程,制作过程中有的电视台也会干涉制片人/导演们的创作自由。加拿大有两个国家电影局,一个叫National Film Board, 主要资助纪录片、和艺术动画的制作,他们把纪录片当作一种独特的视觉艺术,跟艺术动画一起扶植;另外一个机构叫做Telefilm Canada,则是资助管理剧情片方面的。Michael Moore,就是拍摄《华氏911》那个,以前做过一部《Roger and Me,讲述通用汽车公司关掉底特律一个工厂导致Flint4万人失业,Michael 扛着摄像机去找通用的总裁 Roger 要说法的过程,该片是纪录片历史上第一个在电影节被百万元买下发行权直接发行到电影院线的,这些年接着也有了好多纪录片直接上院线的个案,纪录片的市场似乎渐渐被打开了,但不可能是主流,但是不排除时不时有一两部轰动制作弄得大家都想去剧场先睹为快。


二、有关分类
   
我个人认为有些纪录片跟报告文学类似,有些是深度新闻特写,直接跟“真实”“现实”这些概念相关。另外,在中国公众视野里面熟知的“纪录片”基本是新闻片/ 宣传片,或者文献资料片,《话说长江》属于人文风光片;《河殇》《大国崛起》则是政论片,带有强烈的论说色彩;还有《动物世界》或者象Discovery那样的东西,是科教纪录片,这些现在统称“non-fiction (非虚构)”,但是这种“非虚构”只能说是图像非虚构,因为有时候声音可能是另外做的,更不用说“解说词”,同样的图像,可以拿来表达相反的观点,所以这纪录片个中的“真实”其实很有问题,它被称为一种“construction建构”,跟“现实”的距离可能十万八千里,比如著名的纳粹经典纪录片《意志的胜利》《奥林匹亚》这样的片子,.目的在于影响别人的观点,树立希特勒和纳粹党不可战胜的上帝般的形象。有一部关于纪录片跟“真实”可以相差多远的教育片,说是意大利某某地方发明了面条树,可以直接在树上长出意大利面条,又惊又喜的人们络绎不绝去参观学习……. 如果你看了一部粮食亩产过万斤的纪录片,你会不会相信呢,会不会要自己家也生产出来呢?西方现在中小大学开始进行“媒体解读”教育,让小孩认识媒体的语法和词汇,从而认识影像语言是怎样影响我们的信仰和判断,在“洗脑”的媒体文化面前至少提出抵抗的“可能性”,不管这洗脑是政治的还是商业的。他们学会分析《意志的胜利》,也就可以认识“你买了这个就会更幸福”的影像策略。前面说的“非虚构”的真实图像也可以拿来建构虚构的事情,除了“亩产过万”之类,也有建设性和批判性的可能,比如有个美国的独立电影人Craig Baldwin,使用很多五〇年代的教育片、宣传片和新闻资料,拼凑了一个关于外星人入侵的科幻电影《灾变1999》(Tribulation 1999,看起来全是真的。
   
传统纪录片都有一个无所不知的画外音,而且配音员都是那种字正腔圆、声如洪钟类,被称为“上帝的声音”,它们以自己的字正腔圆和声如洪钟的物理特质来加强证明自己言说的真理性、客观性,所以遭到现代纪录电影人的批判抵制,至少也是对此有一种自觉,不再是一种“by default”的东西。中国现在兴起的“纪录运动”,基本是一种个人化立场的书写/言说行为,这首先是对“上帝之声”的抵制和反叛,以个人化、私人化的立场叙述,从形式上讲就是反主流意识形态的,当然个人的资源也不及以国家面目出现的那些“大型纪录片”之丰厚,请不起一个“正腔圆、声如洪钟”的商业演员也不足为奇。在国外,早就有“Personal is Political”的口号,因为你讲自己的故事、自己的所见所闻,没有人比你更有权威,所以别的那些“权威”们就面临被你一个人一下子打倒、至少是质疑的可能性,于是公安局就会接到那些权威们的特别命令,不让你叙述下去。所以“非政治”的叙述立场本身就是政治的立场。娄烨、第六代、以及纪录运动,如果遇到需要使用画外音叙述,常常口音都很重,以突显出一种私人的、个人的色彩,没想到民间性就是非官方,对于电影这样的被牢牢控制的大众传播媒体而言,非官方就很可能是反官方。这就是为什么中国的独立电影首先被国外读出“政治”,《大红灯笼高高挂》或者《菊豆》当年被禁也很“政治”。所以这样的地下状态的电影,不管是纪录片还是故事片,由于其人文色彩,首先对其感兴趣的当然一是做电影的同道,然后就是少数知识青年/中年,而这种局面也把这些作品和人推倒了相对“前卫”的位置上。在国外,那些意识上相对“前卫”的作品,其实一样只有很少数的人感兴趣,甚至比例可能比中国还小,基本集中在艺术圈子和学生中流传,因为大众少了那种“犯禁”的冲动和快感,没有为了看热闹而去看禁片这种事。跟中国的区别是,你可以随便放映,没有警察找你麻烦。只有一个观众那你就自己陪着。


三、关于纪录片的导演及“独立电影”


的确很多独立纪录片,基本是一个人做下来的,但并非纪录片不需要导演这一职能,如果经费和其他条件许可,导演还是专做导演,可以让摄影更有特长的人去掌机器,让剪辑更有经验的人去剪,如果拍摄回来的东西一团乱麻、或者多如牛毛,特别是如果你离自己的素材距离太近失去了客观判断的能力,你就最好使用第三者的眼光和头脑才好跳出泥潭或者超越你有限的想象。


“独立电影”不是指一个人单独地制作完成的电影。电影是一个集体创作的结果,从来都是,所谓“独立”,意思有两重,精神的独立和经济的独立。对于乔治

相关链接: 娄烨 Michael Moore 4

网友评论...

(尚无网友评论)

我来说两句...

注册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