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香港没有曙光,台湾可有乐生?

2007-4-21 11:09  来源:有河book 作者:dennischan   感谢 fanhallfilm 的投递

「生命是一种叙事」──克莉丝蒂瓦「汉纳鄂伦」

我从未去过「曙光书店」。
在看「Why马国明?Why Benjamin?」这部纪录片之前,我连马国明是谁也不知道。
吸引我的自然是班雅明,但是看到最后发现班雅明跟马国明其实没有什么相关,不过是马国明曾写过一本介绍班雅明的书,28年前他在香港开了一家「曙光书店」,现在决定要收起来不做了,导演江琼珠就带着摄影机去采访他,以及许多老顾客老同学老朋友相关人等,就这样一个又一个talking head轮流发表感言,就拍成了这部纪录片。



 



 


片名:Why马国明?Why Benjamin


导演:江琼珠
影片资料:导演


上映年度: 2006
语言: 粤语对白


片长:56mins


制片国家/地区:香港


 


很简单的片子,但是想想又不简单。

对于才刚开了一家独立书店的我而言,独立书店的社会意义其实是个颇严肃而沉重的课题,在论及这个问题之前,且容我先整理一段香港的「社会运动大事记」:

1966
年大陆文化大革命,同年香港因为天星小轮涨价引发「九龙暴动」。
1967
年由于英国政府镇压一场罢工引发香港左派「反英抗暴」﹝右派所谓「六七暴动」﹞,香港警察因为镇压有功,自此被女皇冠上「皇家」二字。
1968
年中文法定运动,经典口号:「中国人用中文」。
1971
年保钓运动,民族主义及反殖意识逐渐分裂成国粹派及社会派。
1975
年爱国反霸运动,支持中共第三世界理论反对美苏两霸,占绝对上风的国粹派反霸反托派反苏修就是不反殖。
1976
年四人帮下台,国粹派也消失崩解。
1984
年中英联合声明,确定香港97归还中国的命运。
1989
天安门民运。
1991
年苏联解体,冷战结束。
1997
年香港回归中国。
2003
71日反对23条,50万港人上街头,此后每年71日香港都有游行。
2004
71日争取普选,20万港人上街头。
2005
年底WTO在香港举行,场外抗议行动沸沸汤汤,台湾亦有多人参与。

各时代对香港的描述或论述中,香港从「自由世界最后的文化堡垒」、「铁幕边缘」逐渐转成「未来中国的典范」、「中国现代化的最前线」。透过这种香港社运的「大事记」,以及运动中对「香港」的描述的词语变化,不难发现不论哪一个时代,总是有许多人企图把「香港」塑造或建构成一个文化整体,这么做的好处是大帽子一扣,就可以把其它杂质、颠覆性元素或不确定因子过滤消除。
﹝台湾自国府迁台以来这样的例子一点也不比香港少!﹞


 



 


从这个观点来理解,我想马国明的「曙光书店」从70年代学运后期成立,一路走来近30年,其扮演的角色除了片中其它受访者所言之外,或许还有一个意义值得被讨论或标记:它提供了香港文化界许多外来的异质养分,使得这些异质分子在各阶段的政治斗争及社会变动中仍然能够存在而不被滤掉。
这些运动过程中的政治斗争﹝即影片中有谓「位置之战」﹞一开始虽然总是殖民者的统治伎俩,但本土的力量往往也会藉由既有的框架或架构取代殖民者的位置,而以另一套状似本土其实骨子里仍是一样的逻辑来加以操作。
﹝同样地,台湾自政党轮替以来这样的例子一点也不比香港少!﹞

这样一来便可明白为何1997年中共改革派副总理李瑞环会提出所谓「茶垢」理论来警告党内强硬派:香港及其价值就如茶垢,「只有外行人才会买下一个珍贵的宜兴茶壶而把茶垢洗掉。」
「曙光书店」正是让茶壶发出珍贵香味的茶垢的一部分,这也正是它的存在且值得被拍成记录片的价值。


至于为何是马国明,又为何是班雅明,甚至为何是江琼珠,他们之间到底有什么关联?
我自己是这么看的:影片中不仅让许多与书店深刻相关的人说出他们在曙光曾经发生的故事,马国明也说出自己开办曙光的故事,而江琼珠则是以细微的影像视角拾掇起一个又一个关于这许多记忆的碎片──没了灯管的日光灯座、破碎的玻璃桌垫下的单据、逐渐空闲但依旧勇健的书架、斑驳的书店招牌以及结尾那条「单行道」──说出关于这间书店以及书店老板是怎么一路走过来的故事。
他们都是班雅明所谓「说故事的人」﹝The Storyteller﹞──「试图在现实最不起眼的地方,抓住历史的形象」﹝汉纳鄂伦「黑暗时代群像」﹞。
根据班雅明的说法,口耳相传、经验代代传递的口语叙事,与小说的封闭想象的叙事方式完全不同,而新闻报导又与这二者完全不同,并且深深危害以上二者。
新闻报导要求精确,要求客观平衡,并且总是认为阅听者对每个事件都需要一个合乎科学理性的解答,这些要求与迷思完全与叙事本质相违背,但它又因为信息的实用性及接近性而能获得最多阅听人众,其效应则是人们口语叙事的能力逐渐丧失,对语言背后所能启发的想象力也跟着逐渐丧失。
一旦新闻只剩下「大事记」,不但剥夺了我们的历史,也剥夺了我们的故事,甚至剥夺了我们说故事的能力。
香港失去了「曙光」,万幸留下许多动人的故事;而我们在为了「留下乐生」而运动并抗争时,不也是同时为了留下那许多动人的故事?
香港影评人、知名作家汤祯兆说:「马老板与本雅明在本土文化界的对倒,实在万二分有启发性。……今天本雅明居于香港文化论述的潮流尖端,曙光则在光环之外默默告退──两者都是马老板为我们带来的珍贵礼物」,诚哉斯言!汉纳鄂伦在「黑暗时代群像」里指出班雅明在生前死后的声名差距之大,似乎命运中总有个让他自小就饱受困扰的「驼背小人」;马国明一个人为曙光奋斗28年,到了结束关门的时候才有人来为他拍了这部弥足珍贵的纪录片,命运中怕也有个「驼背小人」?尤其班雅明也曾想过要成为一家二手书店的老板,只是他没有马国明幸运!


有趣的是当体贴的导演江琼珠担心他难以面对书店关门之后的空虚萧索,还在拍摄结束之后一通电话打去慰问,不料一派轻松的马国明说他只是很心急赶回家吃饭,这大概也是班雅明式的作风:「对所有诅咒报之以祝福。」
从香港回望台湾,不禁想起乐生长期以来一直被视为是个诅咒,现在该是让它成为祝福的时候了。


 


延伸阅读:
1.
班雅明 作者 马国明 东大出版
2.
说故事的人 作者 班雅明 台湾摄影
3.
单行道 作者 班雅明 江苏人民出版社
4.
驼背小人 作者 班雅明 上海文艺出版社
5.
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 作者 班雅明 台湾摄影
6.
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 作者 班雅明 脸谱出版
7.
汉纳阿伦特 作者 克莉丝蒂瓦 江苏教育出版社
8.
黑暗时代群像 作者 汉纳鄂伦 立绪出版


相关链接: 4

网友评论...

(尚无网友评论)

我来说两句...

注册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