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光线穿过《冬之光》

2007-8-21 10:42  来源:无尽藏 作者:无尽藏   感谢 fanhallfilm 的投递


 


影名: 冬之光(Nattvardsgästerna


导演: 英格玛 伯格曼 (Ingmar Bergman)
制片国家/地区: 瑞典
上映年度: 1963


光线穿过《冬之光


 


 伯格曼最钟爱的两个主题,一是探讨信仰的,一是探讨人与人之间沟通的可能和不可能。《冬之光》是信仰三部曲或者上帝的沉默三部曲的第二部,讨论的自然是前者。   
  《冬之光》保持着伯格曼室内剧的特性,人物关系单纯,故事结构单一,以内景为主,对白冗长,主要人物都内心丰盈。但是,我一向就觉得,室内剧场景的单一,并不意味着画面或者镜头的单调。在伯格曼的电影中,一些细节的处理,让室内剧的场景和人物细腻的内心化的表演相映成趣,既增加了画面的层次和内容,也丰富了主题的表达。在《冬之光》中,这样的细节元素非莫属。
   整个电影的故事,都是发生在瑞典冬日的一天,纬度高,不到3点天就黑了,因为下雪,天气阴沉。奠定基调的是226秒至240秒的两个镜头(CC一区版),灰暗的雪野、布满鸟窝的大树、冰楞措综的河道,映着不知来自何处的光。而1小时8501小时915秒牧师和恋人在车内的长镜头,摄像机细致地捕捉到了极昼地区黄昏的天际。然后二人来到第二个教堂的外景,灰色调层次极其丰富,可以媲美《乡愁》中最美丽的段落。这些有限的外景中,光感是一种若有若无的荒凉,有着永世将临的调子。   
  而内景中细腻的光线,尤为让人感念大师的辞世。   
  在第一个组合段中,教堂的光线来自四面八方窗户,人物有些黯淡的影子。在领受圣体那一节,人物脸部的光,来自上方,显得光洁明丽,喻示着虚假的上帝之光。在1037秒处,一个老人站在窗前,光从外面照进来,窗台上光影斑驳,而且,窗户上能看见雨滴滑落!注意了,一会就能看见,在高纬度的冬日,一边下雨,一边有阳光的景像了。在1353秒处,牧师趴到窗台上咳嗽,也出现了光影斑驳的窗台。后来在这个房间中进行的第二组合段和第四组合段(牧师与渔夫谈话)中,光源全来自这个窗户,用得相当整齐。  
  比较厉害的地方是第四组合段结束时,43分左右开始,牧师站在窗前的带胸小特写,推成大特写,再拉成小特写,光线慢慢变亮。咋看起来不太好理解,接着我们就发现,是太阳出来了,所以光线变亮了。牧师还朝窗外看了一眼。光线的变化相当好地略微嘲弄了牧师的信仰:在感觉上帝抛弃自己,确认了信仰的丢失后,阳光出现了……  
  448秒的时侯,阳光穿过玻璃,照在女主角脸上。4417秒,光线射入黑暗,隐约可见。光线成为这个组合段的主角,牧师走过扶廊,光线从高大的拱窗中照进来,是信仰之光,也是怀疑之光,很有点天地不仁的意味。他说出了他的怀疑,在阳光中,他说他自由了,可是他并没有。   
  渔夫的死马上让阳光淡去。接下来一个组合段中,溪水轰鸣,淹没了内心的声音。更重要的是,我们看见了满天飘飞的雪花,而同时,河面上依然映着淡淡阳光,这一段的影像和音响都相当狂暴。预示着接下来一个组合段(学校争吵)的狂暴和牧师内心在丢失信仰、得到自由后的另一种焦渴。   
  再下一个组合段(探访渔夫的妻子)中,最重要的场景发生在门厅的楼梯上,牧师怀孕的妻子是在顶部光源的照射下,陷入平静的痛苦。这是继牧师和渔夫之外,第三个在信与疑之间挣扎的形象,所以享有了跟牧师一样的用光。   
  接下来,1小时850秒附近,牧师走过渔夫家阴暗的庭院,有一个容易忽视的细节:在门外,一滩水面映着斜阳,像个电影屏幕,怎么也无法穿越黑暗的所在。   
  最后一个组合段中,1小时11分,我们看见了同题材电影中最常见的烛光。在《乡愁》中,烛光的信仰的标志物。在这里,烛光却含义暧昧,似乎是喻指虚弱的信仰(还是次品)。在这一段中,我们还能欣赏到女主角坐在窗户是唯一光源的长椅上的画面,以及光线打出的她的侧面轮廓,实际上,爱也不能成为信仰,爱是怀疑,信也是怀疑。   
  礼拜开始后,我们有了最后一组光线效果,代着非常强的嘲讽色彩,灯坐的蜡烛亮了,教堂亮了,庄严的音乐响起了。在信仰被怀疑的时代,应该用什么样的姿态去坚守?  
  在《冬之逛》中,很多场景的切换,都用了这种并不是很为艺术电影所采用的古典技法,应该也是为了配合光影的变化吧。


网友评论...

(尚无网友评论)

我来说两句...

注册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