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恋恋三季》——我的胡思乱想吗?

2004-3-17 18:35  来源:网易 我爱电影 作者:苦行僧   感谢 fanhallfilm 的投递
1、女人,还有男人。


女人如水,阴柔温良,令人迷醉……?


我不知道这个俗成的定义是谁下的,但我相信它是出自男人之手。男人总是渴望权利的动物,这种渴望通过掌握某种东西而得到实现,——即使那东西并不存在,即使那东西是虚幻的并在不远的将来会幻灭掉的。但我很怀疑,女人真的如水吗?女人的命运,如何的与男人纠葛着?

恋恋三季》中有三位成年男子,他们均在各自的生活中扮演着或多或少的权利控制角色。一位莲花池塘的老板,生意红火,衣食无忧;一位退伍的美国大兵,为曾经遗留下的感情负债回到越南,找寻不曾谋面的女儿;最后一位是三轮车夫,虽然生活艰难,但显然在他那个行当里,资格很老,经验充足,闲暇时甚至会阅读文学著作,也许我们该从这个细节中去揣摩导演的意图,这个三轮车夫与退伍的美国大兵一样,曾经也有过缤纷灿烂的生活。然而在这些表象背后,他们却有着各自的疼痛。男人总是需要被拯救的,而女人呢,至少在影片中,各个出现的女性,都是伟大的拯救者。影片开篇,采莲女唱了一首民歌,形容女性命运的多变与不可琢磨性。这其实只是导演与观众开的一个不小的玩笑,男性命运又何尝不是如此呢?那些隐藏在强势面罩下的内心痛处,甚至无法直面诉说。


当采莲女鼓起勇气,踏进那座位于池塘中心看似权利象征的木屋子时,她自己不知道,观众也不知道,她将拯救一位独自与病魔抗争的靠写诗表达疼痛的老人。虽然那老人见了她,依然威严如故,依然权利在握……但男人内心的疼痛,惟有善良的女人才能治疗,采莲女虽然地位卑微,但她却是治疗老人心病的良药。


当退伍的美国大兵,面对不曾谋面的女儿时,曾经经历战争与死亡,甚至忘记了泪水味道的他,不也落下了脆弱的眼泪吗?我相信这位美国大兵之前的内心,是冷漠而孤寂的。男人总需要一些面罩来面对世界吧,特别当这个男人面对过太多的分离和悲哀的时候,他的内心便不自觉的需要某种掩饰软弱的东西存在。你可以说这叫作坚强,但我宁愿认为,这叫“渐渐的冷漠”。但有着冷漠内心的美国老男人,依然被自己的陌生女儿所拯救。其实那落下的泪水是值得我们庆祝的,导演很善良,没有安排他依然冷漠的面对命运,——泪水就是证明。


当然,还有三轮车夫与卖身女的故事。我感觉导演是偏爱这个故事的,因为他在这个故事上,用了太多诗化的浪漫的表达方式。等待、尾随、记忆、礼物、争吵,当然还有最后的火红的花。三轮车夫和卖身女的故事,与上面两个故事相比,最大的不同点在于,这里的男人和女人都没有绝对强势与弱势之分。他们之间不存在绝对的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当男人主动要求用金钱换取卖身女一晚的陪伴的时候,男人在无形中控制了女人;当女人拒绝寻上门来的三轮车夫的时候,女人在无形中控制了男人。影片的结尾,也以这个故事的最后一幕最为压轴。我们不仅在结尾看到了火样的花,也看到了男人与女人脸上久违的笑容。对于第三个故事,我分不清到底是谁拯救了谁?但可以肯定的是,卖身女的命运,掌握在她自己手中。


女性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即使不得不与男性纠葛在一起,她也同样可以扮演强势的拯救者。女人也许如水,但水依然可以磨石。阴柔温良而令人迷醉,难道不是男性力量的来源吗?



2、情感,灵魂,还有拯救。


情感是伟大的,它的力量伟大,它作用而产生的后果伟大,它可以去拯救,也可以去毁灭。


恋恋三季》里有亲情,有爱情,有友情。当导演决定使用这些情感作为救赎灵魂的工具之时,其实一切的问题都解决了。不论你在影片中设置一个多么卑微、疼痛、混乱或是瘫痪的灵魂,情感总能找到某个小小的突破口,使一个即将死去的灵魂复活。


老年诗人的灵魂其实在影片初始之际,已经死了。他将自己关在黑暗无人的木屋里,靠写诗维持内心的生机。也许他的灵魂,早已随着那些诗篇消散在空气当中了。


退伍军人的灵魂一直在麻木着。看尽了死亡,看尽了离别,惟有麻木,才是抵抗内心疼痛的良药。


卖身女的灵魂堕落了。当堕落到底的灵魂想要冲出黑暗的时候,它甚至会辨别不出方向而冲撞的头破血流惨不忍睹。


全片有意图的安排了三个不安定的灵魂,从开始到结束,灵魂悲观而黑暗的一面始终在与那些试图拯救它们的情感较量。东方人不象西方人那样夸张而直接,影片也继承了这种特质,每一次的争斗与碰撞都被安排的含蓄而内敛,其实这正是影片成功之处。采莲女手中的笔,退伍军人眼中的泪,最后街边的火样的花,三个卑微的灵魂,在挣扎中,安静的复活着。



3、关于孩子的故事。


影片中还有第四个故事,关于一个丢失了木盒的男孩的故事,而那木盒,正是他维持生计的家当,里面装了各种需要贩卖的小玩意儿。男孩子从影片开始,便穿梭于城市里的每个角落,身穿一件大大雨衣,冒着磅礴大雨,从背着木盒到寻找木盒,最后碰到一位同样境地的女孩,两人坐在商店的地板上,幸福而满足的看着动画片……这个故事始终与影片中其他三段成年人的故事相穿插,互有碰撞,直到结束。


突然想起自己很喜欢看的一部儿童电影——《小鞋子》。儿童世界,相对于成年人的世界,虽然简单而稚嫩,但也单纯而可爱。《小鞋子》感动之处如是,《恋恋三季》中的有关男孩的故事也如是。我感觉导演有些偏爱儿童世界的情感,因此特意安排了这个足以独立撑起一部影片的故事。试想,将这个故事单独拍成一部影片,绝对真挚可爱。这个故事反衬了影片中成人世界的悲欢离合,当成年人为苦闷挣扎而寻求解脱的时候,唯一带有强烈危机感的儿童世界的故事,却被处理的可爱而别致,甚至结尾处还颇为幽默的安排了另一个可爱女孩的出现。也许导演童心未泯,也或者,导演希望观众如他一般,——童心未泯。



4、无关越南,有关越南。


写下这个题目,说实话我有些心虚。原本在写一篇关于电影的文章,怎么能扯淡到越南呢?但我反复思量,如果这部影片的故事,不发生在越南而发生在别的国家的某座城市,自己还会有这么多胡思乱想的产物吗?我得到的答案是——否。


我对越南的感觉,可以用好奇与惧怕来形容。其实都是因为同一个原因,——陌生。


提到越南,印入脑海的是满大街的摩托车和三轮车,一身白衣头带斗笠的女子,矫健而黝黑的三轮车夫,当然还有令人烦闷的炎热,以及脖子上永远也擦不净的汗珠子。越南对于我来说,是个神秘而令人向往的国家。对于它的了解,仅仅是从各种电影作品以及朋友的介绍中获得的。去过越南旅游的朋友回来说,越南的城市里没有一个红绿灯,闷热的感觉一是由于气候,二是由于拥挤。摩托车在街上赛跑,三轮车在旁边争宠。这景象倒真的与我看过的唯一的两部越南电影所呈现的样子相同,——这种城市的感觉,即另人神往,但也有些害怕。


越南电影的特质给我的感觉,也于越南这个国家给我的印象相当,——烦闷。从《三轮车夫》到《恋恋三季》,这种烦闷的特质,似乎始终无法摆脱。《青木瓜之味》我没有看过,但单从海报去感受,好象依然如此。一个城市,只能发生特定感觉的故事。世界上没有相同的城市,因此所发生的故事,走向和气质也会完全不同。这也许是越南电影吸引人的原因之一,因为陌生,所以我们愿意去感受。

------------------------------

拾一枚月光做酒钱。


相关链接: 安静 文章 4

网友评论...

(尚无网友评论)

我来说两句...

注册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