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穿过镜头看历史:斯皮尔伯格的二战情结

2004-6-6 10:22  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琅讪    感谢 fanhallfilm 的投递


  “我每日都想着你最后说出的话语,也因此而努力好好活着。希望,在你眼中,我值得你为我付出一切,”年老的瑞恩在儿孙的陪伴下,来到抢滩战时自己的救命恩人墓前,眼噙泪花,哽咽相问老伴,“我是个好人吗?我活着有意义吗?”故事的取材及模型已无从考证,但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留存下来的老兵或多或少会有类似的故事要讲。而记录下这段历史的,或者说是用电影手法艺术再现那段历史的,是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享用着“金牌导演”称号的一名历史重温高手。


 
  场景与情感


  1993年,电影巨作《辛德勒名单》的成功似乎给斯皮尔伯格建立起历史使命感,表现出作为一名有历史沉重感的电影工作者所应有的道德准则。1998年,他把二战历史转折点中著名的诺曼底登陆再次搬上银幕,讲述了一个以这次战役为大背景的《拯救大兵瑞恩》的故事:为了营救身陷敌占区的列兵瑞恩,约翰-米勒中尉奉命率领一支7人小分队深入敌后,克服重重困难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奥马哈海滩连绵近10公里,海滩上尽是悬崖峭壁,典型的易守难攻地形。驻守的是德军精锐部队352师,盟军和美军经过激烈而漫长的攻坚战,付出了伤亡4000人的惨重代价,才艰难地攻下奥马哈海滩。


  《拯救大兵瑞恩》中长达25分钟的诺曼底抢滩战场面留给人们的是无比的震撼:呼啸而过的流弹、瞬间闷响的炸药、疯狂扫射的机关枪、撕心的弹片迸裂与血肉横飞、呼天抢地的声音交织一气……恐怖压抑的气氛弥漫着,挥之不去。斯皮尔伯格凭着艺术家特有的灵感和创造力,以现实主义手法营造了影史上最惊心动魄的一幕,高超的电影技巧更使之成为电影教科书的著名范例。


  血腥和人性


  斯皮尔伯格本人如是评价自己战争作品中的残酷场面:“我无意展示武力和血腥……影片中的暴力镜头没有一处是无缘无故之笔。”


  事实也是如此,如果单以战争场景去衡量斯皮尔伯格战争题材影片的好坏绝对有失偏颇,再逼真的效果充其量只停留在优秀军事科教片的范畴,并不能实现理性的飞跃和喻世的目的。强大而富感染力的道德论题、仁义与爱、人性亮点与生存价值等才是战争题材影片的精华所在。


  由影片引发出来的主题争议、观念对撞、道义救赎等,原本不需要一个明确的答案。对于历史,保留一份真实,回味一种情感,拉近时光的距离……已经是万幸的事情了。以战争为载体的血腥,本身淡漠了一种人性;而又可以唤醒一种人性。


  从小就与电影结缘


  对于1947年出生的斯皮尔伯格来说,诺曼底一战已是他出生前三年的事情了。谈不上亲历,但亦不遥远。因此,他的“战争情结”与他儿时的经历密不可分。


  小斯皮尔伯格的父亲是一名电子工程师,母亲是一名钢琴师。4岁时,父亲给家里买回了一部8毫米家用型电影摄影机。小家伙立刻对这台机器有了兴趣。不久,阿诺德领着年幼的儿子头一次去看电影,那是西席-B-第密尔1952年的大场面华丽影片《人间最壮观的演出》,片中所讲是马戏团世界的戏剧性故事。小斯皮尔伯格为这次经历所震撼。多年后,他依旧记得片中的部分情节。


  战后的阴影逐渐散去,美国步入繁荣的年代。12岁那年,斯皮尔伯格购置了自己的电影摄影机,往后就再也难以与它形影分离。


  二战情结的萌生


  对于斯皮尔伯格来说,成长是烦恼的。除了家庭的消极面,他还领略过另外一种恐怖,那就是来自他的血统———二战中遭残酷压迫的犹太族。


  高中时,当他经过走廊时,同学们总是轻蔑地挤出一句:“嗨!犹太佬!”放学后,学校的一些运动员经常把他痛打一顿。


  斯皮尔伯格曾经憎恶过自己的血统,也因此而萌生了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厌弃。但回过头去,斯皮尔伯格也曾经理解到一份感情。尤其是他自幼听父亲讲述了许多二战期间父亲在缅甸与日军战斗时的神勇故事,这使得他对那场战争产生了不可磨灭的感觉。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也对20世纪40年代留下了深刻印象。这种印象,在他后来的许多电影中得到体现———用一个不如意的现实人生对比一个遥不可及的理想年代。


  家庭因素造就《辛德勒名单


  尽管斯皮尔伯格在电影中经常运用一些非常规手法,但他从不把自己归类于艺术电影的导演,很显然,他对于严肃命题的挚爱,已经深藏内心。早在上世纪80年代,他就买下了小说《辛德勒名单》的电影版权,经过十年思考,他才最终以电影手法揭开二战时期纳粹屠杀犹太人的真相。


  令斯皮尔伯格下定决心拍摄《辛德勒名单》的原因,缘起于他自己的家庭。那段时间,斯皮尔伯格有了自己的孩子。也就是在这一阶段,他顿悟了犹太民族,重新发现并认识了犹太民族。


  当《辛德勒名单》大功告成时,有人斥责斯皮尔伯格将犹太人贬低成一群演着自己历史悲剧的临时演员,在成堆的尸骨中流窜,把一个发人深省的真实事件,美化成温馨感人的圆满结局;也有人称赞《辛德勒名单》是斯皮尔伯格电影的分水岭,片中纳粹的残酷已不是一般好莱坞影片中陈腐制式的印象,而是一幕幕真实的景象。但不管怎样,大家都认可的是,看斯皮尔伯格的电影,可以不去接受他的主旨,但却无法抗拒一种感动,尤其是影片对极权屠杀的控诉和对人道主义的呼唤。


  再登诺曼底,重塑“兄弟连”


  《拯救大兵瑞恩》获得成功后,人们并没有想到斯皮尔伯格会再次涉足诺曼底抢滩战,因为拍摄旧题材原本就是一种挑战,而连续两次拍摄同一题材电影更是难上加难。加之他因这部影片而载誉至极,各种奖项纷至沓来,其中包括两枚弥足珍贵的金牌———由五角大楼授予的象征着最高荣誉的“平民奖章”以及美国海军向平民颁发的最高荣誉“杰出公共服务奖”。


  2003年,10集电视连续剧《兄弟连》面世。说起拍摄这部连续剧的原因,斯皮尔伯格简单地以一句“巧合”作答。事实是,《拯救大兵瑞恩》的主演汤姆-汉克斯1998年偶然得到了一名参加过二战的老兵亲手赠送的一本小说《战火兄弟情》。读完之后深受感动的汉克斯把这部小说转赠给斯皮尔伯格,后者则颇有“相见恨晚”的心情,因此两人决定再次联袂将其改编为电视剧。2001年的6月6日,即诺曼底登陆57周年纪念日,《兄弟连》开镜。


  从1981年描写美国与纳粹德国针锋相对的《夺宝奇兵》,到1987年取景上海表现战争中人类渴望的《太阳帝国》,从1993年震惊世界的《辛德勒名单》到他的巅峰巨作《拯救大兵瑞恩》,斯皮尔伯格说,他“已经圆了儿时的梦”。


相关链接: 诺曼     4

网友评论...

(尚无网友评论)

我来说两句...

注册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