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恰同学少年的回忆是种感动——专访赵燕国彰

2004-6-27 14:37  来源:TOM娱乐 作者:淘责    感谢 fanhallfilm 的投递
    记者/淘责 
    导演/赵燕国彰
    时间:2002年9月26日
    地点:北京-三里屯南街
    
      2002年的国产电影市场中《恰同学少年》是个特别的惊喜,虽然还没有正式走向市场,我和赵燕国彰的见面是简单的,可那份熟悉却是来自内心的。也许是我把电影中的那份情绪带到了我们在一起的时间里。
      他是真诚的面对电影,我们也真诚的面对着我们的这次沟通。
    
    ■淘:你能不能谈谈你在国外那段时期在做什么,为什么会选择去国外?
    赵:当时从电影学院毕业后,我是班上第一名,由国家公派去香港。国家教委组织了一个班,就让我们去广东学广东话。为了同97年香港回归接轨,派大陆的一些教育、企业的名人过去。但是在过去的过程中,香港那边出现了一些问题,受到一些抵制,我们的分配就被搁置下来了。搁置下来以后,我的一个亲戚在新加坡,当时就让我去做一个考查,就是过去办公司,我就走了。在那边去了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呆了1年的时间。后来就觉得在那边做电影比较难,短期内也不会有什么成效,之后我就在经商和做电影之间做了选择,我对经商也没有什么兴趣,所以后来我就回来了。
    
    ■淘:那后来还是去了斯特哥尔摩?
    赵:因为我太太是个瑞典人,结婚以后我太太在那边读研究生,她过不来,我只能是来回跑。
    
    ■淘:那这段时间等于很多创作的精力还是在国内?
    赵:每年都会有一部电视剧或电影在做,在那边我跟一个美国同学、瑞典人和两个中国人搞了一个工作室,名字叫“五号工作室”,拍了一些记录片。中间拍了两部,一部是关于中国华人的,还有一部是关于一个瑞典人性别认同出现心理障碍的故事。
    
    ■淘:那这些片子后来都公映过吗?
    赵:都在瑞典电视台播出过。
    
    ■淘:那你开始筹备《恰同学少年》是在哪一年?
    赵:《恰同学少年》最初的创意是97年,97年的时候写的故事梗概。因为我在大学的时候就有一个习惯就是经常会根据自己的感觉,把自己想的一些有兴趣的故事记录下来。陆陆续续的大概有四、五个电影剧本,就这样一直在写。《恰同学少年》是97年写的故事梗概,98年在瑞典又对结构重新调整了一下。98年回国之后,当时几个剧本,就觉得这个剧本的可操作性可能更高一点,这样的话就操作了。我还有一个宗旨就是想做地上电影,我不想做地下电影。因为生活在国外的话,觉得地下电影没有什么大的意思。在国外电影节上有一席之地,但总是会有一些其他的因素,或是政治因素。我希望平等的进行交流,即使出去的话,跟国外的艺术家也是对等的,从艺术手法上,包括对电影的艺术构架上。而不希望拿我的,有时候是特贬的,有时候可能是残疾的作品去交流。
    
    ■淘:你更希望电影的本身是更完善一些的。
    赵:对。虽然它很难,前后花了四、五年的时间,这四、五年可能也是我最好的一段生命。
    
    ■淘:好象这部电影的准备周期长,拍摄周期并不长?
    赵:拍摄周期非常短,在那一年算北京电影制片厂近几年中拍摄周期最短的一部片子,一共拍了33天,中间我们因为过节,还休息两天。
    
    ■淘:那你觉得从剧本准备这么长时间,最后到你拍出来之后,拍出来的作品和你当初在头脑中想像的一致吗?
    赵:我觉得非常一致,无论从摄影到整个的制作班底,包括剪辑到最后的完成,包括音乐,包括表演,所有我想像的东西。另外影片的送审也是非常的顺利,在电影局也好,在电影厂的议委会也好,没有受过任何外界的干扰,就是完完整整的完成我的艺术形为。就是这么一个作品。其实这在两年前已经剪定,等后续资金到位,只是做了后面的音乐记录,根本就没有动别的。
    
    ■淘:就是说成品是在两年前完成的。
    赵:对,两年前就是这个样子。只是音乐没有进来。音乐已经做好,但是制作费是三宝垫上的,所以我觉得我要找不到这点钱的话,我无法去面对人家,更不能拿个人的钱,最后一直等到最后一点资金到位以后,能付得了这笔钱了,才把音乐拿回来,做拷贝。 
    

相关链接:    

网友评论...

(尚无网友评论)

我来说两句...

注册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