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滚石编年史——滚滚红尘24年 起承转合四个阶段

2004-6-29 13:54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曾岁春    感谢 fanhallfilm 的投递

罗大佑、李宗盛、小虫、齐秦、周华健、陈升、赵传、陈淑桦、林忆莲、齐豫、潘越云、辛晓琪、杜德伟、Beyond、林强、娃娃、黄莺莺、黄韵玲、万芳、苏慧伦、刘若英……我们曾经跟随着一些歌者的早期步履,留下至今耳熟能详以至刻骨铭心的音乐记忆。正如评论所言:我们记得的“滚石”,分明是一个有趣的集会,一个包容的学院,一个自由而宽松的“民主共和国”。



起 (公元1980~1988年)



  1980年,创办《滚石》杂志的段钟潭、段钟沂兄弟由于不满足在纸面上单纯介绍西洋音乐,萌发了要制作华人自己的流行音乐的想法,在《滚石》杂志基础上成立了滚石唱片公司。公司的第一张唱片是陶大伟(陶巴的父亲)、孙越的《朋友歌》。段氏兄弟、彭国华、吴楚楚、李丽芬、潘越云,再加上后来从歌林转到滚石的张艾嘉、新格转来的齐豫、毛遂自荐的罗大佑,翻开了滚石的创业史。



  “原创+人文”是这一时期滚石的主要风格,用当时滚石总经理吴正忠的话说:“那真是一个黄金时代,做什么都有很大的空间。”



  


承 (公元1989~1994年)



  滚石已准备好在平凡中爆发。1989年,海外归来的罗大佑带头去香港成立“音乐工厂”,集合了黄悲、黄耀明、林夕、花比傲等音乐人,制作发行了《皇后大道东》等专辑及《东方之珠》系列唱片,在港推荐台湾的优秀流行音乐,并且获得了杜德伟、梅艳芳的国语唱片制作发行权。1993年,香港滚石分公司成立,滚石正式登陆香港。



  1989年起,张培仁和制作人贾敏恕深入北京音乐圈,不断考察,成立魔岩文化。魔岩的出现,为当时贫瘠的内地流行音乐打了一剂强心针,黑豹、唐朝的两张唱片已经成为中国摇滚乐的扛鼎之作,而《中国火I》集合了当时内地数支有新主张的乐队。后来,中国火又制作了张楚、何勇以及离开黑豹的窦唯(魔岩三杰)的一系列唱片,并在台湾加以推广。



  此时的滚石俨然是一个制作发行渠道都很顺畅的国际公司,香港和内地市场的开发是这个时期的主要目标,然而滚石急于成为一个华人世界优秀音乐的总汇,耗费了很大的资金和人力在海外市场的开发上,多少忽略了台湾本土狭小市场的承受能力,也为以后几个品牌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转 (公元1995~1999年)



  张国荣的加盟对滚石来说无疑是一个很风光的里程碑,滚石也开始了它的“巨星时代”,林忆莲、杜德伟、翁倩玉,加上原来的精兵强将,滚石越发像一个“星工厂”。



  这也是一个换代的时期,巨石唱片被卖给了BMG,没有再出现能够独当一面的创作人,当年重金打造的天王天后们陆续离开或者退隐,只能偏重于新人的开发。1996年,魔岩唱片在台湾正式注册成立,这也说明魔岩的重心转回了台湾,所以此后的两年,中国火在内地只制作了王勇、周韧的唱片后就没有了下文,而在台湾魔岩则成功推出了杨乃文、顺子、李雨寰、陈绮贞和退伍后的张震岳,在音乐的力度和深度上都有不俗的表现,但毕竟还是偏重于小众,并不完全讨好市场。



  这段时间滚石的一个较大的转变是韩国滚石的崛起。滚石率先引进台湾的Clon(酷龙)合唱组创下了40万张的佳绩。接下来又一鼓作气地引进了H.O.T、S.E.S等,并安排旗下歌手翻唱韩文歌曲,苏慧伦的《鸭子》大获成功。而依照其成功经验策划推出的徐怀钰更是大受欢迎,创下了滚石新人的最高销量。所以当时的“韩国风”成为滚石的主要策略,而模仿韩国组合模式推出的Kiss组合,走徐怀钰路线的婷婷最后并没有得到预期的收效。滚石的歌手队伍不断年轻化,而且以偶像居多。



  


合 (公元2000~2003年)



  2000年,由于经济的因素加上唱片市场的不景气,滚石进行了缩编,将旗下的各家制作公司整合。“龙卷风”在推出尹子维的专辑后画上了句号。同年底,魔岩唱片的创始人张培仁离开魔岩,滚石在台湾只剩下魔岩和风云两家子公司,2001年,魔岩唱片也画了上句号,旗下歌手转到滚石。其后在北京成立战国音乐,在上海成立发行部,转为向内地发展。



  当R&B、Hip-Hop大潮袭来时,魔岩旗下的“大马戏团”推出了Mc Hotdog、大支等说唱歌手,同时滚石也力推孔令奇做嘻哈音乐。日剧韩剧大受欢迎后,滚石也不忘让辛晓琪翻唱日韩剧主题曲。F4是成功的,滚石则通过先拍偶像剧的手法捧红了许绍洋、李威。看得出来,滚石很用心,它要适应这个浮躁的时代。但令人惋惜的是,似乎滚石并没有再出现能够呼风唤雨的歌手,原因也许是时运不济,也许是经营不善。总之,滚石是不堪重负了,它拖着疲惫的身体无奈地将发行权交给了“五大”之一的环球。不过,它还保留着内地的发行权,这也许是个预兆,就像老朋友打招呼一样,滚石拍拍你的肩膀说:“保重!我还会回来的!”但愿真的应验了这句古话:“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网友评论...

(尚无网友评论)

我来说两句...

注册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