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电影局:我们一直在努力改变电影市场的脆弱(上)

2004-8-2 11:01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南方都市报   感谢 fanhallfilm 的投递

   袁蕾会客室005期

  本期嘉宾

  电影局局长 童刚

  电影局副局长 张宏森

  电影局助理巡视员 谷国庆

  电影局市场处处长 毛羽

  去年国产电影产量是140部,但能进入主流院线放映的只有不到三分之一,这是什么原因?

  (公映的)111部电影之中,只有仅有的几部电影能产生有效票房,这种现象是正常的吗?

  《十面埋伏》垄断暑期档的结果是怎么造成的?

  为什么《蜘蛛侠Ⅱ》这样的片子在中国就不敢竞争呢?

  张艺谋的商业影片在质量上也能领军吗?

  一部影片的票房胜利真的能带动我们的暑期档市场,从而带动整个中国电影的产业化进程吗?

  为什么我们的电影审查人员和电影审查制度一直给人很神秘的感觉?

  目前我国的电影审查制度是怎么保持公正性的?

  为什么我们目前还没实行分级制度?

  你觉得放开审查尺度对提高影片质量是否有促进作用?

  “我已经坐在你面前了,有什么尖锐的问题你都能问。”

  这是一次难得的访谈,本来只是约好与电影局局长童刚做一个访问,结果没想到除了童刚之外,还有两位局领导、一位处长参加了我们的谈话,而整个访问的过程更长达4个小时。

  这可能是电影局第一次有这么多领导同时接受一家媒体这么长时间的专访。童刚局长一坐下来就告诉我:“我已经坐在你面前了,有什么尖锐的问题你都能问。”从《十面埋伏》的“垄断”,到电影审查制度和分级制度的建立,包括大家对媒体、炒作以及影片评论的看法,他们让我问完了提纲上列出的所有问题。

  7月21日,在北京复兴门广电总局的看片室门口,出乎意料地放着一些甜点和饮料,而这些都是电影局专门为前来参加新闻通气会的记者准备的,电影局还给每个记者准备了一个“红包”,里面装着近期电影局的政策新闻和电影资料。童刚说:“希望大家把电影局当成自己的家,经常回家聊聊天”。

  其实对话可能性的增加,比对话本身更有意义。从去年实施的一系列电影改革开始,到前不久电影局给全国院线和影院经理发放电影调查问卷,我们看到了电影局将电影产业化的决心和行动。

  《十面埋伏》引来了社会各方面的讨论,无论讨论的结果如何,至少说明电影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大多数人都是热爱电影的,都相信中国电影的明天是美好的。随着电影院的建设、内地电影不断的产业化,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会有越来越多的电影可看,我们也会越来越多地去看电影。

  电影不光是为电影院拍的

  袁蕾(以下简称“袁”):今年上半年,国产电影产量就达到了106部,刚才童刚在新闻通气会上也说,这是电影产业化运作以来,成绩最好的一年,形成这种繁荣的原因是什么?

  谷国庆(以下简称“谷”):是产业观念的树立和产业政策的调整造就了电影的繁荣。自从十六大以来,我国电影进行了若干次改革,我们一直在想办法让电影走入市场,成为市场中的活跃因素。2003年中国电影实行产业化以来,出现了很多可喜的情况,我们从政策层面搭建了向产业化发展的平台,比如降低了电影制作资格的准入门槛,民营企业进入电影市场来拍片,有很多影片比国营企业的影片还要有票房,像《英雄》、《天地英雄》、《手机》,都是民营电影公司投资拍摄的;并且后电影开发也很好,比如《手机》所创造的后电影收入就达到了2700万元,《英雄》不但创造了很高的票房,音像版权就达到了1700万元,从投入产出的角度看,这个数目在国外都算是很高的。应当看到政策的开放的确带来了电影市场的繁荣。

  袁:以去年为例,电影局公布的国产电影产量是140部,但能进入主流院线放映的只有不到三分之一,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毛羽(以下简称“毛”):实际上映的影片应该是超过这个数字的。去年创作生产的电影是140部,在市场上映的影片是111部,它们或多或少都在市场上存在过,有的影片放的时间不长,还有些是影院给它们排的上映场次很少,剩下一些没有能进入主流院线放映的电影,实际上也不是就被晾在仓库里了。电影除了在电影院上映,还有在电影频道上放映,这种现象其实在其他国家也很普遍,像美国每年出品的电影是700多部,能在主流院线上映的电影也就400多部,很多电影拍摄的时候,其实就是有目的地针对电影频道或者其他市场。我们对待电影的观念应该有所转变,电影不是光为电影院拍的。

  袁:电影频道在这个方面发挥了多大作用?

  谷:电影频道发挥的作用跟电影院不同,老百姓是坐在家里看电影,某种意义上广告的收入就是电影带来的另一种收入,国产片水平越高,广告越多,收入也就越好。去年国产电影在电影频道的收入就超过5亿元。

     去年中国电影总票房应该是15亿元

    袁:去年国产电影在院线影院中的收入也是5亿元左右,为什么电影频道的收入会与电影院产生的票房持平?

    谷:不是,这5亿只是根据去年院线影院的不完全统计。中国实际上有5000多家影院,属于院线的影院仅有1000多家,根据这1000多家院线的不完全统计,国产电影的票房就是5个多亿;进口片的票房去年也是5亿元左右,但国产片比进口片多了2000万元的收入。如果真的把电影院统计完全了,我估计去年电影在电影院产生的票房是15个亿。像《英雄》、《手机》、《天地英雄》这些影片,不但带来了很高的票房,还带来了很多的电影外的收入,比如《手机》,后电影收入就是2700万元。

    袁:这些影片带来了很高的票房收入,占了5亿票房的大部分,但111部电影之中,也只有这么仅有的几部电影能产生有效票房,像《英雄》一部影片,划在去年的票房就是1.4亿元,这种现象是正常的吗?

    谷:这个问题我在美国WTO学习的时候也问过,其实美国每年上映的影片中,票房上亿(美元)的也就是10多部,最多二三十部,只有一小部分电影产生票房的情况很正常。这也跟我们现在票房的统计方式有关,以前我们都会把农村票房计算在内,现在农村市场的票房我们都没有计算在这个数字之中,票房的数字其实就是这1000多家主流院线的票房,2000多块银幕产生的票房。随着二级市场的开发。广大的农村市场和中小城市市场,放映成绩也会非常可观,像《荔枝红了》这些国产影片在二级市场就卖得非常好,最近的《纸飞机》、《暖春》,《暖情》,在农村市场也都有很高的票房。农村产生票房跟城市不同,他们更多的是包场来看电影,那个人叫一个多啊!所以不光是几部大片产生票房,其他电影也有自己的票房。

    现在的电影院只能容纳一种观众,就是看大片的观众

    袁:看上去中国有很大的电影市场,但似乎有效票房也只是集中在几十家影院上,你们对这种情况如何看待?

    毛:中国电影院的实际情况是,1100家院线影院,2200块银幕,你提到有效银幕,你来算一下,平均一家影院2块银幕,这是什么概念?现在大部分影院都是单厅影院,1100家影院里,票房其实还是会集中在前30家影院,像四川的王府井影院,广州的飞扬影城、中华影城,票房还是集中在这些多厅影院里面。我们每个月都对电影票房有个排行榜,今年有个特别明显的现象,传统的前30名影院,慢慢都变成了新开的多厅影院。

    袁:如果只是集中在多厅影院里,会不会导致电影的受众层面越来越窄?

    毛:不是,只有多厅化,才能让我们的电影有更多的放映空间,也才会吸引更多的观众来看电影。北京现在有6个厅的影院就被称为多厅影院,但是对我们来说,这样的多厅还是不够多。比如放《特洛伊》的时候,基本上所有的厅都拿来放这部电影,而同一时期的《大事件》就没有厅可以放。这个情况在浙江就好得多,浙江有10多个厅的电影院就有3家,他们就能够非常好地容纳《特洛伊》和《大事件》,观众有了选择,觉得在电影院里看电影是一种享受,才会爱去电影院。但中国现在就是这样一个市场,外国人总以为中国电影市场没有开发,是个钻石市场,你仔细分析一下,多厅电影院只占了很小的比例,电影到哪里去放映?只有多厅电影院增多,我们的多元化、类型化电影才有发展的可能。现在我们的电影院只能容纳一种观众,就是看《特洛伊》的观众。很多人长期不看电影,也就没有了看电影的习惯,我们现在希望做的,就是建设电影院。

    谷:我们的电影是很需要竞争的,但现在我们的实际问题是影院少、没有竞争的空间,这是我们下一步改革需要解决的问题。

    毛:补充一下,从院线制建立以后,我们建设影院的速度非常快,刚成立的时候,是35条院线,875家影院,1581块银幕;到今年5月,我们的影院有1110家,银幕数超过了2200块,2年时间,影院增长了26.9%,银幕数增加了39.2%。而且我们最近看到了更好的趋势,大家已经意识到了多厅化对影院的影响,比如王府井电影院,当年是6个厅,当时一部影片每天还有5000元票房的时候,就要面临下片,因为新的影片要上,这是一个极大的浪费,所以增加到了10多个厅;中华广场也是这样,它创造了一个纪录——就是座位不多但是票房不少,所以今年也改成了8个厅。我们现在新建的电影院,一上来起码就要求是8个厅,天津新建的电影院,10个厅,2700个座位,这都是看到了电影的魅力和潜力。影院的多厅,不仅仅解决了观众的选择问题,还解决了影片的上映率。

    袁:今年开始,允许外资来建立电影院,这是我们加强影院建设的一种方式?

    谷:外资进入中国市场修建电影院,可以增加我们的影院数目,提高影院质量,创造就业机会,给我们带来新的观影方式,还可以开发电影副产品。

    袁:外资电影院会不会在引进影片上有什么特权?

    谷:不会,他们同样也属于中国已有的电影院线,以后同样也属于,他们不会拥有独立引进电影的权利,所播放的影片也都跟其他电影院一样。当时WTO谈判的时候,美国人也有提出投资影院,想组建独立发行公司、组建院线等,我们就没有答应,没有承认,你说现在呢?
 
     我们的市场没有条件让电影去竞争

    (本来以为《十面埋伏》独霸档期的话题,在电影局几位领导面前是一个禁忌的话题,但是他们不但没有回避这个问题,还将这个话题当成了我们分析中国电影以及电影市场的一个例子。对于《十面埋伏》在媒体上所受到的批评,几位领导一直想知道个究竟。整个下午,我们用了很长的时间来交换民间和官方对这部影片以及影片所产生的社会影响。)

    袁:大家一直在疑惑,为什么电影局这次会给《十面埋伏》这么多特例,专门给它腾出档期?

    毛:我们没有人为地为它毛:香港电影院的节目量是丰富的,我们每年获得好票房的影片却是有限的,所以要精打细算,我们不敢放开市场,让所有影片都进来,让所有的影片都来竞争,那样国产电影肯定死了,这里面有一个保护民族文化、民族电影的问题。

    谷:香港的院线是这样的,你这个院线放这个片子,其他院线可以放其他片子,档期和空间都拉开了;我们的院线一放就都是一部片子,因为我们必须从片子里拿到最大效益。这也是我们想改革的方向,让院线拉开时间和空间的距离,这需要增加影院,还有从时间上调整。借鉴院线的分布,能不能这个院线上这个影片,那个院线上那个影片,还有的院线就专门放国产影片?我们希望能把影院的票房做到最大,但我们现在没有办法,这个市场很弱,如果大家都上《十面埋伏》了,市场一下能得2个亿;如果他上《十面埋伏》,我上《特洛伊》,你上《后天》,可能整体票房就变成了1个亿。我们也一直在担心市场总量变小,在没有考虑成熟之前,不敢进行尝试。

    毛:赵实部长跟我们说,哪个地方的影院多了一家,哪个多厅影院又开业了,你就立刻告诉我,多厅电影院就像一个新出生的孩子,是中国电影市场的希望。所以我们现在最高兴的事情,就是有人打来电话跟我们说,又开业了一家多厅影院,让我们去出席剪彩,这是我们最高兴的事情。

    冯小刚的贺岁片档期,你看有大片上映吗?

    袁:无论《十面埋伏》垄断档期是否政府行为,很多国内电影人关心的是,除了张艺谋之外,他们有没有这种“垄断”的可能?

    毛:冯小刚的贺岁片档期,你看有大片上映吗?小刚通过自己的市场运作,已经形成了贺岁片档期,那个时期大片就主动给他让位,这不是谁给他创造的市场。

    袁:你说的都是现在在商业方面已经运作得比较好的导演,那么运作得不好的导演或者影片,政府有没有可能通过行政手段帮助他们建立市场?

    谷:如果真的还有这样的导演,还希望躺在政府身上,就算政府给你开道了,张三李四都不要上了,就你这片子上,人们不进电影院,你也没有办法。

    毛:我们以前排档期,就是看到国产影片票房不好,专门给国产影片排一个上映的时间,这个时候进口影片都不能上,结果这些国产片也没能放映出好票房。

    谷:观众一听到是政府推荐,就觉得肯定是主旋律电影,一听到是主旋律电影,又觉得肯定是很难看的电影。其实主旋律电影未必好,也未必不好;进口大片,不见得好,也不见得不好,但有些时候人们概念化的判断,是没有办法去控制的。所以我们把电影都交给市场。

    袁:那我们有没有能跟《十面埋伏》竞争的国产电影?

    毛:就在《十面埋伏》上映的前两个星期,《茉莉花开》的发行人找到我,征求我的意见,说他们想在这个时候做一个宣传。别的电影都在给《十面埋伏》让路,他们在这个时候出来,媒体肯定会觉得他们是英雄,说不定还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袁:那为什么《茉莉花开》又没有上映呢?

    毛:他问我《茉莉花开》跟《十面埋伏》打一架行不行?我说你的策划方案有没有?有就上了,也是一件好事,没准真的会引起观众的好奇。后来他自己考虑了一下,还是决定不去竞争了。

    谷:还有些小片子也想挑战《十面埋伏》,最后自己回去想了想,最终也没敢同期上映。

    《十面埋伏》究竟错在哪里?

    谷:我们现在不知道,张艺谋和张伟平究竟错在哪里?张伟平究竟为什么会造成人们的反感,究竟是妨碍了你的隐私,还是你的职业?还是给社会造成了不良影响?

    袁:首先是《十面埋伏》独霸暑期档,对电影档期的垄断,让中国电影产业结构畸形发展;第二是影片的过度炒作,影片质量与炒作不符合;第三就是对张艺谋影片质量下降的一种痛心疾首,大家对影片的编剧、演员各个方面都提出了质疑。

    谷:关于垄断的问题,我们已经讨论过了,不是它想垄断,也不是政府让它垄断,而是影片太强了,别人不敢来竞争。关于炒作的问题,我觉得《十面埋伏》是炒作少了,而不是多了。《指环王3》得了奥斯卡那么多大奖之后回国,整个新西兰都在狂欢,多少明星来捧场,整个新西兰都把彼得

网友评论...

(尚无网友评论)

我来说两句...

注册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