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振荡器》:名副其实的日本制造

2004-8-17 11:58  来源:网易娱乐  作者:不一定驴驴   感谢 fanhallfilm 的投递


 
  《振荡器》(Vibrator)
  导演:广木隆一
  主演:寺岛忍 大森南朋
  出品:日本/2003年

  很日本的广木隆一;很日本的题材;很日本的映画手段和暖昧意境;构成了这部日式布局、非故事性模式的独特影像。这不是广木隆一最好的作品,却是他最远离情色、最乐观维美、最被认可的“健康”影像。影片曾横扫东西方各中小型电影节,被第77届《电影旬报》评为日本年度十大佳片,广木隆一对个人理念的一贯坚持终被赋予了肯定。

  (1)很日本的广木隆一

  说广木隆一是很日本的导演真是很恰当。这位视寺山修司为奋斗目标的异色导演,其电影历程确实够“日本”。广木隆一早年以拍成人电影为敲门砖,于日本AV界颇有建树,直到九十年代中期才开始主攻剧情片。当然他所定义的剧情片范畴,与传统观念中的正剧有很大差异,并且注定和日本特色的暖昧文化无法分离:《不贞的季节》中涉及的捆绑SM、《东京垃圾女郎》中的恋物癖、《美脚迷路》中的恋足、以及《理发店主的悲哀》中的受虐和女王,广木隆一广泛取材于非主流小说和异色漫画,他致力于把日本文化特有的畸形和粉红产物还原成影像。

  九十年代之后广木隆一没有像三池崇史那样对商业妥协,日本式的精灵古怪在他手中显现得更加纯粹和露骨。

  (2)很日本的题材

  至于本片,改编自女作家赤坂真理的半自传体小说,是关于一个生活死寂的女子如何在爱情滋润下回归正常社会的故事。爱情在这里象征着灵丹妙药,而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严重缺乏是影片所大声呼吁的。

  缺乏沟通、压抑自闭,这个当下严重困扰日本社会的顽固病症,也是日本电影人最津津乐于表现和治愈的主题。纵观日本一大批现实主义影片:从大师级今村昌平的《鳗鱼》到新锐派盐田明彦的《害虫》,从天才型熊切和嘉《空之穴》到个性派渡边一志的《19》,我们都曾见识过“交流缺乏症”于日本中年、青年、乃至青少年群体中的根深蒂固和形影不离。于是乎,个体间的彷徨和压抑也在一脉相承后成了日本电影最显眼的标志。

  《振荡器》无疑走了这条很“日本”的路线----这条沉重而窒息的路线。庆幸的是,它没有冷漠地注视和控诉,而是抛之一切与之相抗,竭尽所能地拯救它、慰籍它,不惜违背世俗屏障,最终争取到一片豁然开朗的天空。

  而影片那光明的结局,其实还能归咎于日本类型片中一种颇有人缘儿的“励志”情结。事实上“励志”也是一个比较有日本特色的精神产物:从动漫、影视、乃至文学作品中都能随处可见其身影。就连《大逃杀》那种“惨无人寰”的惊世之作,也不嫌弃嫁接一个光明的励志尾巴。不久前杜琪峰向黑泽明致敬的影片《柔道龙虎榜》,仍然是一个日式热血励志片的典范。

  日本电影中经常有“心理疾病”光顾:诸如岩井俊二《爱的捆绑》中的“强迫性紧缚综合症”,黑泽清《分身》中的“自视性幻觉症”,《朦胧月色》中的“胁迫性洁癖症”和“恐惧症”,三池崇史《鬼来电》中的“代理性佯病症”,而本片的女主人公则受到“幻听症”和“催吐强迫症”的困扰。

  (3)很日本的映画手段和暖昧意境

  对观众而言,《振荡器》是一部平易近人、通俗易懂的日式文艺片,是广木隆一难能可贵的一部易于接受、思路明晰、不走极端的出色作品。从故事的结构和“姐弟恋”的人物关系看,本片其实很像相米慎二的遗作《风花》。同样是生活压抑促使短暂而剧烈的公路一夜情;同样是男女双方各自的回忆;同样是中途女人触痛心灵伤痕,继而男人使其痊愈。不同的是,本片呈现的是女子单方的主观视角:她脑海中的一种声响,她的内心独白,她的“催吐强迫症”,她的痊愈,她述说中的真实记忆或者幻想。而男方,更多像一个被女子虚构出来的、行为明确的理想化客体。

  这是一个三十岁女人孤寂心灵的真实写照。整个故事可以看成女主角内心世界的一次自我斗争和调节。女主角的踌躇和神经质,如同精神分裂症患者一般化成了两股不同的人格撕扭在一起。为表现这种心灵的暗战,影片多次采用默片的形式加以诠释和注解(漆黑的屏幕打出女主角的对白)。在同类影片中盐田明彦的《害虫》亦是以此种技巧表现十四岁少女的叛逆心声。

  广木隆一的电影总是让人想入非非,《振荡器》自然是暖昧始终。其实影片“振荡器”的片名最为惊艳,它不能不给观众对“自慰器”的联想。而影片甚至还给了几处点到为止的暗示。

  影片结尾,女主角对大卡车相视一笑开始了新生,刚好呼应片头她登上卡车的伊始。在此很让观众怀疑她是否曾在现实中上车。也就是说,影片故意自我否定了“一夜情”的真实性。

  这场似乎可以忽略不计的短暂爱情旅程,颠簸和振动作为贯穿始终的见证,本萌生于女主角胸口的手机铃声的“振动”。继而才模拟成卡车发动机引擎的振动,才促成她与男主角不计前嫌的纯真爱恋。

  她对爱情的无穷臆想,其实是“振动”赐予的。

  这种“南柯一梦”式的叙事逻辑,被广木隆一运用得颇为顺手。前作《理发店主的悲哀》结尾主人公在茫然中听到一连串高跟鞋脚步声,便是《振荡器》梦幻结尾的成功先例。而《振荡器》主人公最终获得理想化新生的意境,我们也曾在《东京垃圾女郎》的“梦之岛”中有所感悟。


网友评论...

(尚无网友评论)

我来说两句...

注册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