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就国产影片《十面埋伏》而谈的几许看法

2004-8-18 11:02  来源:Fanhall.com 作者:章冬罡   感谢 fanhallfilm 的投递

    待新近上映的国产影片《十面埋伏》,既喜欢又觉得惋惜。

   时下《十面埋伏》在全国范围内遭遇着媒体和观众的“十面埋伏”。诚然,他确实存在着致命的“硬伤”。但不能因噎废食。影片还是有一定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的。

   片名叫“十面埋伏”。这虽然是个俗语,但哪里来的十面呢?汉语里有“四面八方”、“八面来风”的说法,终不见“十面”。按逻辑叫“八面埋伏”都近规矩。但张艺谋非得叫“十面”,极言其多,可见“埋伏”密不透风,铁桶一般,简直可以使目标插翅难逃——不过是不是除了平面内的八方外,还加上了上和下两个方向构成一个立体包围结构,亦未可知。这样一来,影片的规定情境就清楚了:主人公们虽有先后但都无一例外地处在了极其严密包围之中。

   埋伏的目标就是那三个俊男倩女吗?那观众岂不看了开头就能料定结尾?那么是那个让朝廷视为眼中之钉肉中之刺的“歪门邪派”飞刀门?好象也不尽然。按影片表现实际看,朝廷和飞刀门的殊死斗争还只是这个故事的背景,故事的核心是英俊倜傥的金布头以反间计的手法在追杀小妹的过程中无可挽回地爱上了敌对方的女子!爱情和爱情所遭遇的阵营发生了强烈的冲突!明里,朝廷两位捕头设计埋伏飞刀门;暗里,飞刀门和它的卧底也在反埋伏朝廷借以逃脱追杀。依宋丹丹同志饰演的人物的说法,这是场关乎双方生死存亡的决战。

   影片的三位主人公在这场殊死的斗争中不过是各自“埋伏”程序中的小喽罗;但是他们是人,他们是最有感情和最需要感情的人,这使得他们一跃而成为这场表面埋伏江湖旁门实则围剿至纯至真的人性善(对美好的真挚的人本的情感情爱的热烈憧憬)的生死斗争的主人公!——但也恰恰是他们,中了埋伏。在那个始终没有出场的总捕大人(其实是一个多么重要多么需要让观众看见并深刻领会的人物!扮演者都不妨由“爱心大使”濮存昕同志充任!)看来,什么真挚的情感,什么随风的浪漫,通通都是瞎掰!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在两个阵营两种观念的殊死斗争中,年轻的理想就是牺牲的殉葬品!就比如那个到死都不开眼的佛罗伦萨人罗密欧,谁家的姑娘不好追,偏要往仇家的阳台上望,整个儿一倒霉催的。

   《十面埋伏》延续了经典的文艺作品主题:爱情从来都是在斗争中体现的,人的真性情永远都是在与环境时代的冲突对立中得以完美展现的。这同时使得这部充满古典浪漫主义情调(当然有些地方浪漫得甚至小资化了,令人不齿)的影片赋有了鲜明的现实意义,给当下的甚嚣尘上的绝对主义爱情观、为情爱而情爱的短见痛击了一棒!——片中,两个立场和阵营都对立的男人,却都爱恋着一个年轻女子。而这个女子,也在风一般地寻找着她的真爱——然而血战在即,斗争双方各为其主,浪漫虚幻的爱情终归无法脱离现实,象“自由的风、随意的风”一样逃离阶级对立的现实环境。面对这个“埋伏”,他们无处可逃,即便自认宿命,也只能牺牲个人的爱恨,投入到全局的生死斗争之中去。但是,几个帅哥儿靓妹,哪里逃得出总捕大人的天罗地网——人类有史以来为无数人所向往的真挚自由的人情爱恋实际上每每处于一个殊死的力场角斗中心,往往被严密封锁,插翅难逃。英雄的浪漫的人性遭遇了十面埋伏,无处可逃。影片具有了这样的渗发震撼力的可能,却没有拍深、拍透、拍清晰,不能不说有些可惜。但是也应当承认,张艺谋导演毕竟是大家,他已经通过努力让我们在视听呈现方面开始接触了这样的情景,即一个比较传统的三角式武侠爱情故事,却发生在这样一个被殊死斗争浸染的十面埋伏当中,就显得比同类故事更具人性张力、更具备明确的现实指认和更深沉的悲剧美。

   《十面埋伏》有着比较明晰的故事线索,要比有嫌散乱的《英雄》更容易看懂。明确的故事线也有利于影片主题的阐发,显示出影片有着更明确的审美定位和市场指向。从这点来讲,《十面埋伏》的商业价值也会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比较可惜的是,创作者没能充分利用、驾驭好影片的故事线索,剧作构置没能有效地将故事溶入电影的视听进程当中,把主题人物化、情境情景化、视听化,因此造成了一种题材上的浪费。相当一部分观众没为整部电影作品所吸引也就不足为奇。并且,影片进入“花地”段落之后,可以明显感知导演乱了方寸,已经失去了对整体作品的控制构想,故事的进程、主题的升华被商业性的武打场面割离开了,叙事和造型失去了本应有的融合。脱离了叙事核心的影像,局部孤立的蒙太奇组接——凑不到一块儿的各种电影元素的“短兵相接”,反而损害了电影作品本身,使观众看到的《十面埋伏》,变成了一个似乎还没有拍完、没有讲透深意、与现代人生活其实有着很大关联的武侠爱情故事。

   但也必须承认,影片中有几个段落作为电影视听片段还是比较出色的。像“牡丹坊斗智”、“土牢救人”、“竹林开打”等,既是心理的又是电影的,赏心悦目,非常电影化。与〈英雄〉相比,能够感觉到导演进步了。〈英雄〉的画面色彩非常艳丽,大色块的运用突出了作品影像上的大气势。只是当我们将其与影片叙事相结合时就会发现,这样的拍法造型的痕迹太重了,电影化变成了电影造型手段本身。然而,电影不是一种光靠画面,或者光靠叙事,又或者光靠蒙太奇组接就能形成审美价值的艺术。它虽然兼有时间艺术(叙事艺术)的延续推进性和空间艺术(造型艺术)的直观立体性,包含有其他各种艺术的艺术特性,但却又绝不是这些性质、特征、机理的简单的拼凑。打个比方,把各种水果放进榨汁机,但最后出来的东西不是任何一种水果味道,也无法单独品尝出各种水果的味道,它有自己特有的滋味。这是一种和谐的“整合”。电影通过自身的这种“整合机制”,创造性地形成了为自己所独有的、电影的艺术特性。而这种“整合机制”正是让电影之所以成为电影的关键。无论中外的电影人都在探寻电影的这个“整合机制”(整合器)。能否找到并且利用好这种机制,也是一部电影能否成功的关键。回头看〈十面埋伏〉,比较令我们兴奋的是,导演似乎已经找到了这种整合器,包括色彩运用、人物造型、环境设置、场面及镜头设计在内的诸多电影造型手段已经能够比较自觉地被导演有意识地统一在影片的叙事和叙述主题的视听化过程之中,叙事和造型经由这种整合,所有的电影元素扭合在一起,推进电影的进程。不过我们又要说,《十面埋伏》显然不是导演整合十分成功的作品,缺人物、缺主题的视听化升华,剧本还没有形成一个可以安全开拍的文本,是硬伤。

   影片的演员选择不太令人满意。章子怡和刘德华两位演员的形象气质很适合于各自的角色,但选金城武就显得有点跑题儿了,演出比较勉强。随风的演绎痕迹太重,少飘逸和骨子里透出的俊美、俊秀,偶像派气质妨碍了演员进入角色,不太入戏。这也成为了影片的一个瑕疵。

   优劣共存,各自的特点都非常鲜明,这使得影片《十面埋伏》有资格成为一九九七年以来最具观赏、探讨和批评研究价值的国产电影作品。

                        


网友评论...

(尚无网友评论)

我来说两句...

注册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