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现象]《钢琴师》

2004-9-22 21:27  来源:现象论坛 作者:春萧   感谢 fanhallfilm 的投递

    今天看了波兰导演罗曼•波兰斯基的影片《钢琴师》。是一部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片,讲述了一个在战争中的犹太钢琴师如何用自己的意志去求得生存的故事。

    我觉得这部影片中对于男主角的求生历程无论在身体上还是在精神上的刻画都非常的到位,他的思想上的转变引导了他所做出的行动。战争刚刚爆发时他是有一些雄心壮志的,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改变家庭以及民族的现状(二战对于犹太人来说主要存在的是民族矛盾而不是国家矛盾)。他是家庭的长子;长子在家庭中的意义是精神远远大于肉体的;最开始,他妄想用法制来保障家庭的生存权利(他曾想用通行证来保护年迈的父亲)。当家庭破碎后,他想到了武力,偷运武器到犹太区希望自己和同胞们能拿起武器反抗,但它毕竟只是一个音乐家,他的内心是软弱的。他托朋友帮他逃出了犹太区,当他看到零星的武力反抗被残暴的镇压后,他的反抗意识已被完全击碎,生存下去是他唯一的目标。这一点和其他反映战争的影片有很大的区别。当他藏身的那栋楼被德军轰炸后他逃到楼下,并没有捡起死去同胞的武器进行反抗,而是躲到垃圾堆后等待枪声的消失。这种处理非常的复合人物本身的天生性格,这种性格是与生俱来的;江山易改,秉性难移;他拿起了武器,观众都会叫好:总算出了胸中一口恶气。但这就不是影片中的这位钢琴家了,它变成了一个工人或者一个受压迫已久突然爆发的一个农民。知识分子,艺术家大部分是软弱的甚至自私的。而影片中的钢琴家所需要的也是他仅仅会想到的是躲起来,等待战争的结束。这一点对于他自己来说就是最大的胜利,他做到了。 

    但是影片在主要任务上的成功并没有掩饰住其他地方暴露出来的失误。
也许是我并没有经历过战争的洗礼,我觉得这部影片对于战争以至整个大环境的渲染太过于形式化,戏剧性过于强烈。以至于男主角似乎与整个剧情有些格格不入。 

    当男主角一家和其他犹太人被强行集中在广场上时,有位妇女失魂般的不停叫喊,这时,一位老人说:由于她在躲避德国人时用力捂住了他年幼儿子的嘴,亲手将他儿子憋死,但她最终还是被德国人发现了;男主角的表弟看莎士比亚的小册子一场戏(具体对白记不清了);德国军官在圣诞前夜让劳工们唱慷慨激昂的歌曲一场戏;还有表面看都只是生活细节,但仔细回想,在当时当地个人的思想意识会指导出这样的行动吗?就算会有这样的事,这些动作的外在表现会是影片中这样吗?

    形式感和戏剧化不仅表现在细节方面,在大历史背景下的德军也显得如此单薄。前面四分之三的篇幅都在渲染德国军队的残暴,没有人性,这似乎太单薄台形式化,太“纳粹”。为了表现德国人也是人,他们也有七情六欲,他们也分好人和坏人,于是片尾就又出现了一位更形式化的热爱音乐的德国军官,他给了我们的男主角最重要的帮助,鼓励他走出了困境。整个城市最大的敌人最后成了危难时刻最重要的朋友。

    这部影片中男主角和最后的那位德国军官似乎是两个极端,前者极其自然,饱满丰富;后者却好像只是一个符号,空洞,虚张。原因就是导演赋予了影片最后的德国军官太多的历史使命,强加过于重的伦理思想,导致角色无法在有限的篇幅中完成导演的使命,于是他就开始“喊口号”,他的言行也就变得没有分量。 YBT
导致这场灾难的罪魁祸首是谁?对,是战争,战争过于残酷,它给了人们极大的痛苦和灾难,一切都是战争的错,与人无关。这个解释看似合情合理,但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整部影片的构思却是本末倒置,经验和理论是人们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如果先有了理论,再根据理论去填充实践,填充“事实”,那就变成了教科书或者政治工具,不再是电影。观众也就不是在去主动理解信息,而是在被动的被灌输导演的思想。归根结底,我觉得还是导演强加给影片中人物的导演意识超出了影片中人物所能承受的能力,这种影响极端的一个表现形式就是样板戏。在这部影片中表现还不是特别明显。
    因此,我觉得导致影片产生这样的结果的归根缘由是创作者“意识”思想过于严重,超过了“意识”在一部影片中本该享有的权利,越权地去指导了事件的发展。 

    我只是将影片中的这些缺陷放大分析,这是一部很好的影片。


相关链接:

网友评论...

(尚无网友评论)

我来说两句...

注册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