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现象盒子放映即将开始

2004-10-25 16:09  来源:Fanhall.com 作者:Fanhall.com   感谢 fanhallfilm 的投递
现象盒子放映

时间:至11月2号开始每周二、六晚七点半

地点:盒子咖啡馆(清华东门,双清路西王庄5#)

主办:现象工作室   盒子咖啡馆

放映篇目:

11月2号  苏青《白塔

11月6号  应宇力《女性空间

11月9号  蒋志《片刻》《空笼

11月13号 汪士卿《西站非典》《像灰尘一样飞

11月16号 张虹中学(香港)

11月20号 郑大圣《DV中国

11月23号 伊文思《风的故事

11月27号 里芬斯达尔《奥林匹亚

11月30号 维尔托夫《执摄象机的人

内容简介:

白塔

—— 纪录中国聋人的真实生活。

中国现有聋人2000万,河南省是聋人最为集中的省份。

虽然河南地处中原一度是中国历史文化发展的中心,但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却步履迟缓。

21世纪,位于郑州市中心的革命纪念塔正在淡出人们的记忆,留下的只是一个城市标记。景明,小宁,王瑞一群聋人就生活在这里。

景明和“正常人”有过两次婚姻。一次在朋友家偶然结识了家住开封的聋人姑娘王瑞。王瑞活泼、漂亮、善良,景明一见倾心。此后,两个人频繁地用手机短信交流思想感情。

然而,王瑞已经和台湾聋人林先生有了婚约。察觉出女儿和景明的感情升温,王瑞的母亲决定让王瑞立刻与林先生举办婚礼。

此时朋友们纷纷给景明王瑞出主意,鼓励景明千万要抓住机会争取爱情。

但命运无法改变,景明最终祝福了王瑞和林先生的婚礼。

出人意料的是,事情也并不象王瑞母亲所预料,王瑞没能和林先生去成台湾。回到台湾的林先生不久便和王瑞离异。

一年以后,景明和王瑞依然各自住在郑州、开封两个城市,随着时间流逝,渐渐形同路人。

该片在2004法国马赛国际纪录片电影节上获得最佳导演新人奖和最受欢迎的影片奖,并参展2004多伦多电影节

女性空间

本片是访谈型的纪录短片,共分“都市版”和“校园版”两集,分别完成于2002年12月和2003年6月。“都市版”2003年获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优秀短片奖”。全片由同济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应宇力创意、策划、协调、出品并担任了总导演,另由同济大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2000级的四个女生组成摄制组,完成摄像、剪辑、字幕和成片工作。

“都市版”

在“都市版”中导演试图通过对不同国籍、年龄、文化背景的女性人群的访谈,比较当前社会中女性人群对无形空间(精神层面)和有形空间(谋生层面)的不同认识,籍此尝试探讨男女两性议题的新视角。

本片历时十个月拍摄、剪辑完成,中心问题是:“上海是否是一个给女性发展空间比较大的城市?”一共先后采访了11位中外女性,最后用了5个人的素材。片长23分钟,彩色,中英文字幕。。

“校园版”

女性空间》“校园版”入围2003年瑞士“卢加诺电影节”初选单元。

“校园版”以动画片头开始,全片由摄制组四个女生以被访者和制作者的双重身份进入拍摄角色,并辐射到其他女生人群。本片以大学校园生活为背景,展示和探讨当今大学女生在女性身份认知和女性意识的矛盾观念。由于摄制组成员之一来自台湾,因此本片开头通过这对台湾姐妹的访谈比较了大陆和台湾两地的文化和女性观念差异。

动画片头的设想为:一楼、二楼是具象空间,分别象征公共卫生区域和个人寝室区域;三楼是象征女性意识的抽象空间。全片采用黑白色调是为了暗示大学女生的矛盾心理和矛盾观念,以及她们在从“女生成长为女性”的过程中将经历相当漫长的过程。

本片历时一年零三个月拍摄、剪辑完成,全片43分钟,黑白,中英文字幕。

片刻

深圳,一个繁华的城市,在作者眼中街头的一切都变成凝聚的“片刻”。

空笼

关于两个普通的日子:一个在深圳流浪的奇怪女孩的一天,和我寻找她的茫然的另一天。因为她的存在,我正要搬离的小区的现实从一个特别的角度慢慢呈现出来。

西站非典

非典时期的北京,西站是人口最集中的地方,在这里,各种各样的人粉墨登场……

像灰尘一样飞

唐家荣十七岁时被人贩子从四川拐卖到山东做媳妇,丈夫是比她大十二岁的文盲农民。唐家荣不满足农村传统的生活方式,一九九八年来北京打工,开始当洗碗工,后来买杂货。二000年唐家荣与江苏老王相遇,老王教她如何鉴别花的品种、如何到花市上货。他们一人手推三轮车,一人骑自行车靠打游击卖花营生,一不小心会被城管抓住,没收全部财物。

唐家荣与老王同居。唐家荣面对这一切她有自己的想法,她不会和老王生活一辈子,因为她还有丈夫和孩子,她想把丈夫也接到北京来,虽然目前他们还没有领结婚证。

唐家荣即便是在纽约也会坚强的活下去。

中学

这出纪录片以三个多月的时间拍摄香港两所声誉优良的“Band One”中学的日常生活,包括上课、早会、老师会议、课外活动及家长工作坊等活动。它尝试去了解老师的教学目的与方法、学生的价值观、学校对男女角色的看法、家长与子女的关系及教师的处境等情况。

DV中国

周元强,48岁,中国江西省景德镇市竟成镇文化站站长,出于“群众文化群众办”的宗旨,自1993至今,组织乡民自制电视剧18部30余集,故事多取材于本乡本土的红军事迹。

自发而有组织,且成规模,这是中国民间DV创作的一个特例,从他身上可以看到很多“中国特色”。周站长使用SONY Hi8家用摄像机和VHS录像机进行制作,刻录成CD-R在群众中流传,从不做商业发售或在公共媒体上播放。他自筹资金,自编自导自摄,在家中完成剪辑与混音,独力研制特技视觉效果,虽然没有任何专业训练的背景,但蒙太奇思维惊人的成熟。乡人自娱自乐,10年来共计有2000余人次参与演出。2002年春,他带领文化站开拍新戏《血海深仇》,首次尝试武侠片的摄制。

DV CHINA是一部故事片长度的纪录片,使用2台SONY PD-150,对周站长的拍摄进行了60天的跟踪纪录,积累了120多小时的素材,费时12个月始完成剪辑。是郑大圣的第一部纪录片创作。

风的故事

这是伊文思的最后一部作品,与妻子罗立丹合作完成,记录了伊文思自己生命的遗嘱也记录了当时世界发生的变化。这是自《米斯特拉尔》之后,他第二次尝试表现无形的风。拍摄在中国进行时,他们尝试捕捉风做为一种自然现象的影像,同时以此比喻变化莫测的文化和社会环境。1988年影片在威尼斯电影节上首次放映,而伊文思也在此获得用以奖励他全部作品的金狮奖。

持摄像机的人

完成于1929年《持摄影机的人》是一部具有很强纪实性和多义性的作品。这部经过精心剪辑的纪录片是维尔托夫电影眼睛理论的直观表现,是以胶片的形式发表的一份宣言,它没有剧本,没有布景,没有字幕,也没有演员道具,它是一场寻找“真正的国际化的绝对语言”的实验,同时也是对电影眼睛人工作方式的一种示范。影片呈现了一个如高等数学公式般缜密的套层结构:表层上是一部纪录前苏联劳动人民平凡生活的城市交响曲,而其外层的套层结构则是讲述了摄影机眼睛如何记录生活。影片以摄像机的镜头作为开篇和结束,呼应出套层的完整性;表层的城市交响曲部分以分为观众入席的序曲、城市的黎明、劳动人民白天的辛勤工作以及人民工作后的休息与艺术实践。影片拍摄于苏维埃革命之后,所以片中有强烈的马克思主义阶级观以及对于新苏维埃的;而在外层结构中是从持摄像机的人(由维尔托夫的弟弟考夫曼扮演)拿着摄像机走出门口开始,讲述了通过电影眼睛即摄影机来记录现实社会的过程,以及贯穿始终的摄影机逐渐独立,甚至从人的控制中解放出来。本片是电影史上的里程碑作品,导演维尔托夫在本片中实践了他的“电影眼睛”(KINO—EYE)理论,并借此推广出他的“真实电影”艺术形式。影片的伟大意义不仅在于记录下了一个时代一个城市的现实生活场景,更多地在于其理论与技术相结合所实现的价值。在技术方面,本片创造了分割画面、二次曝光等剪辑手法,将“电影眼睛创造生活”的理论发挥到极至;而在理论方面,本片更是把观众带入了影片开放意识当中,创造了“自我反射”的拍摄手法(即摄影者出现在影片中),从而成为一部不朽的伟大作品。

奥林匹亚

1936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委员会的委托,里芬斯达尔开始为这届柏林奥运会制作一部记录片,通过与激烈的比赛中的运动员的紧密接触,她用各种动态的人体活动组合成了一个歌颂人类形体的诗篇。其中包括1936年奥运会中的马拉松比赛、男子跳水以及美国运动明星杰西欧文参加的赛跑等项目。影片试图以颂扬年轻男性的躯体以及运动的威力来表达纳粹的精神。其中也记录下火炬在体育场中点燃的场面以及当阿道夫希特勒看到杰西欧文史无前例的一人独得四枚金牌时所露出的惊讶表情。


网友评论...

(尚无网友评论)

我来说两句...

注册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