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中韩导演“电影高峰论坛会”讨论电影业现状

2004-12-9 15:39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陈汉泽   感谢 fanhallfilm 的投递

  2004年12月2日下午,北京韩国电影展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国导演协会副会长张建亚当着200名中外记者宣布,定于12月3-6日举行的2004北京韩国影展正式开幕。虽然来华韩流人物并没有像原先公布的100多人“明星军团”那么夸张,但是随着韩国最卖座、最多奖项的两位导演:姜帝圭、金基德步入会场,摄影记者们的神经还着实紧绷了一把。
   
  在会后的中韩电影盛宴上,中方电影局、中影领导和韩国映画振兴协会副委员长黄东美、韩国电影制作人协会副会长李承宰同桌而坐。中国电影“招牌人物”——姜文、冯小刚、赵薇、李少红也悉数到齐作陪韩国牛人,外界可以从中想象两国电影人对这短短5天活动的看重。


  但在热闹之外的现实层面,在12月3日上午开始的“中韩电影高峰论坛”上,中、韩双方电影人轮流上台讲述电影业现状、发展与困难。据披露,拥有14亿人口的中国年度电影票房收入为15亿人民币,而人口仅为4793万人的韩国年度电影票房收入达到了1万亿韩元(约等于70亿人民币)。


  而韩国导演在谈到中韩两国电影差距时,虽不好明言是非,但字里行间所透露出的信息值得中方回味。


  作为“韩国票房纪录之父”,姜帝圭在谈到对冯小刚电影看法时,认为“拍电影是为了观众,这是一种职业精神。所以,韩国导演的每部作品都是呕心沥血之作”,“如果不热衷拍摄自己喜爱的作品,只是做命题作文,就不可能创作出多样的、有个性的、丰满的作品。”


  至于一向给人不善言辞印象的金基德,谈话就更加肆无忌惮,他认为韩国电影就两大法宝:取消电检代以分级制、146天的电影配额制度。金基德谈到韩国电影时的骄傲溢于言表,“韩国电影是多样化的,不光有这次来的这些比较温和的电影,也有很多主题深厚、但相对没有明星参与的好电影,我希望下次交流的时候,能有更刺激、更震撼和另类的韩国电影出现。中国应该将电影再放开些,老搞些温情的东西没意思,我也很期待明年12月来韩国的12部中国电影,会是多种多样的。我希望中国观众能够多多看到此类影片”。


  在12月2日的中韩宴会上,有记者询问赴宴的葛优对于韩国影展要说什么,葛优沉默1秒后脱口而出“恭喜恭喜”。


  韩国电影早就来了,如今韩国电影人也大批来华,而中国电影业和中国电影人们该如何前行呢?


  数字看中韩电影差距


  在12月3日上午开始的“中韩电影高峰论坛”上,中国广播电视总局电影事业管理局副局长谷国庆,公布从未向媒体披露的有关中国电影现状的数据。他的发言与韩国电影制作人协会副会长李承宰对韩国电影的介绍形成了鲜明对照,从中可以看出中韩电影之间的差距。


  票房收入


  中国电影:年票房收入15亿人民币(中国人口约14亿)


  中国电影年票房收入为15亿多,但谷国庆表示,和统计局进行过讨论,认为考虑到盗版、影院瞒报等情况后,电影年总收入应该在50亿左右……


  韩国电影:年票房收入70亿人民币(韩国人口为4793万)


  2000年以后,韩国电影有了很大进步:政府为电影业提供了2000亿韩元的资金投入。2002年韩国电影实现1万亿左右韩元收入(1万亿韩元约等值于70亿人民币)。


  观众


  中国电影:每人每年观看电影0.18部


  按照人口数和平均电影票价(20元)推算,目前中国每人每年观看电影0.18部。中国目前电影年产量270部,中影老总韩三平总结说有两种电影能卖钱:高投入高产出,例如张艺谋的《英雄》、《十面埋伏》;另一种则是低成本电影。


  韩国电影:平均每人每年观看2.2部电影


  2002年韩国电影观众突破1亿人次,平均每人每年观看2.2部电影。


  屏幕


  中国电影:平均23万观众拥有一块屏幕


  中国目前有6000多家影院,大部分为一院一厅,其中1000家加入36条院线……(按照1院1厅的保守推算,中国约23万观众才拥有一块屏幕。)


  韩国电影:平均4万观众拥有一块屏幕


  2002年起CJ、Showbox等多功能影院开始出现,韩国的银幕数增加到1240个。


  未来


  中国电影:面临许多困难,投入电影的资金不够,院线需要继续做大。


  韩国电影:参照美国每年每人观看5.6部电影的统计数字,韩国未来可望达到2500个银幕数,以及2.5万亿韩元总收入。30%韩国电影实现海外市场获利将是韩国电影未来发展趋势,也是最大困难。但李承宰认为是可以做到的。


  独家专访“韩国票房纪录之父”


  姜帝圭:站在观众立场上是韩国电影崛起的最重要因素


  本次北京韩国影展主办方并没有为任何中外媒体安排专访时段,本报记者随姜帝圭导演进入国宾馆戒备森严的韩方休息室,并在随后2天内完成了他与金基德导演的独家专访。


  值得一提的是,记者能够破格完成两位导演独家专访,和本报一直密切关注韩国电影业发展,在韩国电影界留下良好印象分不开。


  姜帝圭,韩国商业电影的奇迹缔造者,被认为是韩国的“斯皮尔伯格”。其导演的《生死谍变》创下了国内的最高票房纪录,被视为“带动韩国百年影业迈向新里程”的电影,为韩国电影注入一支强心针。此片使得进入韩国电影院看国产电影的观众从原来的15%增加到37%,为韩国电影重整旗鼓立下了卓越功勋。他今年的最新作品《太极旗飘扬》在韩国创下了超过1109万人次进场观看的惊人纪录,并将代表韩国角逐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记者:我知道你是一位剧作家出身的导演,作为前剧作家,你作为导演时会否完全按照剧本拍摄?


  姜帝圭:的确我是剧作家出身,在拍摄电影前我曾经撰写过5个剧本,其中曾经有个剧本叫做《谁拔了龙的牙齿》,你们可能完全没有听说过。一般来说我会90%按照原剧本拍摄,大约10%的情况下会因为现场环境而改变。


  记者:拍摄前你是否采用脚本——手绘草图的中间程序?


  姜帝圭:我会,我的电影100%场景都会有手绘脚本。


  记者:昨天记者会上同传翻译说你承认了《实尾岛》是你的作品,后来的记者都说《实尾岛》是你拍摄的,我依然不敢确认,想和你当面确认一下。


  姜帝圭:不是不是的,《太极旗》上映正好遇到《实尾岛》和《指环王Ⅲ》夹击,我怎么可能自己同时制作两部电影呢,这是传译错误吧。如果造成误会,希望能够澄清一下。


  记者:经过你的抗议,目前《太极旗》已经取代刚巧放映81天的《空房子》作为韩国推选影片,入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你自己会如何评价《空房子》?


  (陪同翻译刚刚译完问题,整个房间里的韩国人就都笑了,金基德插嘴说“这怎么好说”,一分钟后起身离去。)


  姜帝圭(笑):我真的不好说什么。


  记者:1999年的《生死谍变》和2000年的《JSA警备区》常常被中国影评人拿来讨论,认为两者主题相反,一个宣扬对立,一个宣扬信任,你自己会怎么看待这两部电影?


  姜帝圭:《JSA警备区》和《生死谍变》都是反映南北分裂现实的电影,但是它们并不是两部主题相反的片子。《JSA》里面南北对立的两方士兵可以成为朋友,《生死谍变》里两国特工能够相爱,但是两者结局都非常悲哀,《警备区》里两个士兵一个被误杀,一个自杀,《生死谍变》里两个恋人最后也是一死一生。我想它们都是反映南北分裂的现实作品。


  记者:《银杏床》和《生死谍变》你都使用了号称“韩国周润发”的韩石圭,为什么《太极旗》没有继续使用“御用演员”?


  姜帝圭:韩石圭是个非常诚实的人,这是他最杰出的地方。当然,在诚实之外,他还是个非常出色的演员。不过电影不同主角总是要换,不同的故事需要不同的演绎方式,我会换人不奇怪。


  记者:目前你有后续拍摄计划吗?


  姜帝圭:我正在埋头撰写一个剧本,这次打算和美国大公司合作。


  记者:是投资还是演员方面?


  姜帝圭:我想两方面都有。


  记者:你曾经提到韩国电影的崛起很大部分是因为Screen Quota制度,但是你看来并不拒绝与外资合作?


  姜帝圭:这是两件事情嘛,外来资金投入和限制配额制度没有关系。


  记者:但是你也一直强调韩国电影业保持非常强烈的本土意识和配额制度才能让韩国电影短期崛起。


  姜帝圭:Screen Quota是指一年当中有146天限制放映本国电影的配额制度,但是这些年韩国电影崛起不仅仅因此,比如剧院改善得设施比较完善,观众愿意进场观看电影,而且可能不仅仅是观看电影,他可能会把电影当成娱乐中心。我觉得作为电影来说,观众和导演的交流是最重要的,我们撰写剧本时尽量站在观众立场上,希望能够与之交流,我想这是近年来韩国电影崛起的最重要因素。


  记者:在开拍《太极旗飘扬》之前,你是否考虑过这部影片可能因其题材而无法进入中国市场?就像我们今天看到的,你是到场最卖座的韩国导演,但是本次影展没有你的任何一部作品参展。


  姜帝圭:其实在拍摄《生死谍变》时,我还的确考虑过这样的题材是否能够进入中国等等问题,当然最终这部片子也没能进入中国市场。所以轮到了《太极旗飘扬》的时候,我已经完全不会考虑这个问题了。


  不管《生死谍变》还是《太极旗》,我拍摄之前根本没有考虑过所谓题材的问题,《太极旗》我的初衷是想描写家庭、战争方面的感情,而《生死谍变》则想反映男女之间的爱情,我是希望能够用情感感动观众,所以我其实不觉得我的这几部片子包含特殊因素。


  记者:《太极旗》使用了张东健、元彬搭档,为什么你会挑选两位偶像演员来扮演剧中兄弟?


  姜帝圭:我一直觉得这两人其实很相像,真的,你看到他们在现场的样子就会觉得“好像啊”。张东健和元彬都是性格非常朴实的演员,在现场的时候他们会想尽一切办法把角色演好。所以,其实我没有觉得他们是偶像。


  记者:张东健刚刚凭借《太极旗》的“哥哥”获得青龙奖影帝,据称他和宋康昊的票数比是10:1。在观看电影时,我们也觉得相对而言,元彬扮演的“弟弟”从角色出发不够讨巧。


  姜帝圭:其实你们看到的兄弟关系是现实反映,电影里头的元彬性格和我本人很像,而张东健的角色在现实生活里和我哥哥的性格很像,所以观众可能会觉得很真实。而且我本人一点不觉得不讨巧。


  记者:但是中国观众会很难理解,元彬面对一直付出的哥哥,会产生厌恶情绪。


  姜帝圭:剧中的张东健是一个非常热爱家庭、为了弟弟可以付出生命的人,而元彬则恰恰不能接受这一点。他觉得兄弟俩其实有不同的人生,他不能接受哥哥主导自己的未来,不愿意哥哥为自己牺牲。


  记者:还有一点我不明白,李恩宙扮演的角色有两次机会逃走,为什么她不肯走而是眼睁睁被杀害,是否你希望她的死亡能够铺垫后来张东健疯狂的戏份?


  姜帝圭:李恩宙所扮演的角色是因为兄弟俩当兵之后,两个家庭无法生活而报名参加了左翼,目的在于换取活命的粮食。她是当年30万参加左翼后被杀害的韩国人民的代表,这30万人的身影都浓缩在她身上,所以她不会逃走,而且即使兄弟俩豁出生命来挽救,最终她还是被杀害了。我的原意在于表现那段历史。


  记者:我们在中国听说《太极旗》拍摄,破天荒申请到政府提供枪炮,这是真的吗?


  姜帝圭:我们的确曾经向国防部申请过提供真枪真炮拍摄,但是最终对方没有批准。大概他们考虑到这部片子并不是单纯的战争,它的主题让国防部最终决定不提供枪炮。其实韩国有战争片,好莱坞也有战争片,但《太极旗》这部电影不是旨在表现战争场面的,其中还有家庭、爱情的部分,我觉得这是最吸引人的地方。而且战争题材是所有电影题材中我最喜欢的。


  记者:《太极旗》号称韩国有史以来最贵的电影,我们从场面上看它的拍摄成本的确很大,比如再造了汉城、平壤的旧街。不知道和实际拍摄成本相比,宣传成本大概占多少?


  姜帝圭:大约是3:1的比例,这个在韩国也是一个通行的比例。


  记者:你说自己最欣赏中国导演冯小刚,可否谈谈您的判断标准?


  姜帝圭:就像我刚才说的,我始终觉得一个导演能够吸引观众到电影院来,这是最了不起的事情。我注意到冯小刚能够和中国观众之间形成相互信赖的轴,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我也说过我希望大家合作,其实无论我擅长拍摄什么题材,他又擅长拍摄什么题材,我想只要有任何合作可能,我们就会合作。


  独家专访“韩国问题导演”


  金基德:我以为中国观众看不到我的电影


  和注重服饰,态度可亲兼高谈阔论的姜帝圭相比,喜欢走在别人身后的金基德很容易会被陌生的中国记者当成姜帝圭的助手。在韩国,金基德被称为“问题导演”,因为他的电影就像一颗炸弹,随时给人带来冲击。边缘的题材、大胆的风格令他的作品频频受到世界各大电影奖项的青睐。《坏男人》获得16届福冈亚洲影展大奖、《撒玛利亚女孩》获得54届柏林影展最佳导演银熊奖,他今年的新作《空房间》又摘取威尼斯影展最佳导演银狮奖。


  永恒的棒球帽打扮和矮小“海拔”让这位取得韩国电影在世界影展最高荣誉的导演变得很容易被忽视。但在韩方人员的休息室里,记者所见所闻却是一位韩方女工作人员需要半跪在地上才能与坐在沙发上随手涂画的金基德闲聊。而且即便如此,为了进一步迁就对方身高,她还会刻意前倾自己的身体才能保持“仰视才见”的姿势。本报记者紧接在这位俯首屈膝的工作人员之后,坐在地毯上与金基德展开了一次独家专访。


  记者:本次来华参赛的《春去冬来》,和你以往的电影风格有着非常显著的不同,所以有人说这部电影其实是你的副导演拍摄完成的,而你本人只是挂名。


  金基德:《春去冬来》是我的作品,但它的确和以往作品有着不同。其实人总是会变的,心境变了电影也就变了。刚才很多记者说看过我所有作品,这让我很吃惊。来中国之前,我本以为中国观众看不到我的电影,因为其中的残忍镜头非常多,我以为中国不允许放映这类影片。我觉得这部《春去冬来》能够参展上映,和这部电影没有太多残忍和恐怖镜头有关。这部电影其实在欧美地区非常卖座,所以值得一看。


  记者:你的电影在男性心理扭曲刻画上非常成功,而且非常真实。


  金基德:我一直觉得电影是梦想和现实的交错。我想这些人在现实社会里的确存在,只不过我刚好对准了他们。只要看过电影你就会发现,这种镜头其实是大家身边所经历、所发生的一些事情。至于是否真实,要看观众怎么看了。


  记者:普通人的身边会遇到很多类似故事吗?


  金基德:我是通过周围人的经历、故事来创作的,至于《春去冬来》则是我本人的一些很痛苦的经历和磨难才创作出来的。


  记者:2003年本报记者袁蕾在韩国专访你,当时你自称在韩国导演中排在第三,前面两位分别是李沧东(《绿洲》导演),以及姜帝圭。经过一系列国际奖项洗礼,你觉得自己现在还排第三吗?


  金基德:我想这是误解,其实没有一个明显的顺序差别。我主要是针对国外电影市场,而姜帝圭导演则主要针对本国市场而已。


  记者:你这样说就是虽然获奖,但对本国电影市场仍抱有遗憾?


  金基德:的确,我的电影在国内没有太好票房,但是所幸电影投入成本也不大,而且演员也没有使用大明星,所以不会产生什么损失。再说,像《空房子》这些影片在欧洲都卖得很好。


  记者:据说《空房子》威尼斯获奖后,在国内放映比你以往影片票房要好得多。


  金基德:在国内还是不好,国外倒是卖得不错。


  记者:能否询问你这次仓促投拍《空房子》,并使用李升燕的原因吗?


  金基德:没有什么特别理由,就是刚好她角色适合。


  记者:今年有一些什么新的拍摄计划?


  金基德:的确是有新戏在筹备,而且是好几个备选的题材,到明年电影就会出来,到时候就知道了。


网友评论...

(尚无网友评论)

我来说两句...

注册登录后发表评论